中国心理学家网
 
热线咨询 0551—2826223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热点话题 - 网络成瘾 - 网络成瘾治疗
    发表日期:2006年7月13日 编辑:cnpsy 有3848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防治对策
大学生网络成瘾不能简单归结于网络的出现和广泛使用。网络只是传播信息的重要工具,它与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一样,有着相同的功能和缺点,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去化解它的负面影响。我们不能因为大学生上网会成瘾就因噎废食,把它当作“电子海洛因”而禁止使用,也不能放任自流而不管。要充分吸收和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建立从硬件到软件,从社会、学校到家庭的立体防范机制。
    第一,培养大学生的网络道德素质,提高他们对网络的认识和自律能力。网络代表尖端高科技的发展水平,又是一个充斥着各种思想和观念的虚拟空间。网络独特的虚拟环境,使任何网民都可以隐身在网上进行自由活动,容易放纵自己的行为,使黑客、网络犯罪、信息欺诈、撒谎在网上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对于涉世未深的毫无社会经验的大学生来说,很容易上当受骗,甚至参与其中,严重扭曲了大学生的人格和心理。因此,学校应把现有的思想品德课教材内容加以充实和改革,把网络文明,网络道德规范教育当作一项重要的思想教育内容,利用学校思想教育的主渠道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让大学生真正懂得网络不但有看得见的数字技术要求,也有看不见的伦理道德规范的要求。在开展计算机网络技术教育的同时,就应引导他们对网络成瘾,网络的负面影响进行深层次的了解,提高对网络的科学认识,自觉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和自律意识。
    第二,提高大学生正确使用网络的方法和水平,为防范网络成瘾提供技术保障。我们应充分借鉴发达国家防范网络成瘾的成功经验,把大学生对计算机信息网络的浓厚兴趣和求知欲望进行正确引导,趋利避害,有效地发挥互联网的作用,把大学生的主要精力集中到有利的方向上来。一是要让他们充分了解网络的功能与特点,掌握其具体的操作技能,自觉地把网络当作学习、工作的工具而不是游戏和聊天的空间。如通过教学、培训、组织兴趣小组、网上知识竞赛、网络信息咨询、网络科技知识解答、网上新闻调查等活动,激发大学生学习网络知识的兴趣,提高使用网络的水平和技巧。二是要经常告知学生,在上网之前必须设定目标,有选择地进入各类网站,查找相关的资料,不能无目的的在网上漫游。
    第三,加强网络的法制化管理,建立网上监察机制,净化网络环境。据现实调查,网络成瘾者一般是因缺乏监管、无节制、长期上网的原因所致。而为此提供条件的,是大量营业性网吧。因此,政府职能部门要对各种网吧进行严密的法律监管制度,限制各类网吧的营业时间,对不法经营者要坚决予以打击和取缔。对网络犯罪,利用网络作聊天工具,实施网络诱骗和攻击,非法建立色情网站,传播不良信息的人予以坚决打击,建立信息管理的常设机构和专业人才队伍,对计算机信息网络资源进行控制和法制化管理。对于在学校上网的学生来说,更应加强管理和开展经常性的检查,对上网玩游戏与光顾色情网站者给予严厉的批评教育。另一方面,国家要加大硬件和软件技术的投入,严格网络文化的入境渠道、传输过滤技术的控制和卫星接收控制。采取各种电子传输过滤软件技术,加强对学校、家庭、网吧网络的入室防范,限制不良信息的传播。
    第四,重视对网络成瘾者的心理健康教育,为大学生营造一个良好、宽松的成才环境。从大学生产生网瘾的原因及成功戒除网瘾的实例可见,网瘾是过度使用网络而产生的一种心理依赖和行为习惯,不象毒瘾那样可以用药物来戒除,网瘾必须通过心理治疗和教育等多种措施来解除。为了戒除和防范网络成瘾,一是要对大学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现在许多大学和一些网站已开设了心理知识、心理咨询、心理测试等项目,各大中城市相继建立了戒除网络成瘾的帮助组织,并已收到了好的效果。学校作为思想教育的主渠道,应从多方面入手,加强对网络成瘾者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他们正确处理现实的人际交往与网络虚拟生活之间的关系。二是进行教育观念和方法上的转变,多组织一些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学校、社会要多创造条件,多开展学术交流活动,组织各种以学生为主,有教师指导的社团活动,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以减少上网的时间,并让大学生在活动中来提高自信心和人际交往能力,在活动中感受到同学间的友谊、团结协作给人带来的愉悦。总之,我们必须正确面对信息网络给当代大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所带来的负面效应,构建适应网络化时代教育的新模式和管理体制,认真做好上网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工作,对网络进行法制化管理,为青年大学生提供一个良好健康和有序的网络环境,尽可能避免网络给大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

 


【本文由 中国心理学家网 发布,转载须保留本文链接!手机浏览网页显示不完整时,请点击网页底部的电脑版。欢迎关注本站微信公共号:xinlixuejianwang 分享按钮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相关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版权所有  中国心理学家网技术支持创立互联    通讯地址:安徽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150#   邮编:230032

联系电话:0551—2826223  E-mail:cnpsy@126.com QQ:619938829  皖ICP备 06003963国内心理学类综合性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