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临床实践过程中根据网络成瘾发病的神经生物学机制、心理机制及临床特征摸索出一套多学科合作和整合的住院治疗的医疗模式,是集医学、心理学、教育及军事化训练为一体的的治疗模式。住院治疗小组成员包括:临床医生、心理医生、精神科医生、家庭治疗医生和护理人员及军事训练人员等。在这个新的病房管理体系中,针对起关键作用的影响因素进行积极的、有效的预防性干预,患者除了接受药物治疗,还接受心理治疗、健康教育和军事训练。
一 治疗方法
1 饮食治疗 住院期间,针对网络成瘾患者调配适合他们营养状态的饮食,如富含维生素A,胡萝卜素,维生素B2的牛奶,蛋黄,动物肝脏,玉米,绿叶蔬菜,瘦肉等以更好的补充因为上网带来的营养物质的缺乏。
2 药物治疗
二 理论基础
(一)奖赏机制 研究表明,网络成瘾之所以发生,与自然奖赏系统的关键回路-中脑边缘多巴胺系统(mesolimbicopamine system , MLDS)有关。与成瘾关系密切的脑内多巴胺系统主要有3 条通路: (1) 中脑边缘多巴胺系统内的腹侧被盖区到伏隔核的多巴胺投射; (2) 黑质到纹状体的多巴胺投射;
(3) 中脑腹侧被盖区到内侧前额叶皮层的多巴胺投射。
另外,成瘾行为慢性作用能够对神经系统造成长期的改变, 表现为突起棘的形成和延伸,同时突触的微观结构发生可塑性改变,并且影响自然奖赏效应。
(二)物质基础 根据Giannini 与Minuer (1989) 的研究得知, 成瘾行为与6 种不同的神经递质有关,包括γ- 氨基丁酸( GABA)、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5-HT、β- 内啡肽。目前研究较多的是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的作用。持续上网,使大脑神经中枢持续处于高度兴奋状态,引起肾上腺素水平异常增高,交感神经过度兴奋,血压升高,进而引起植物神经紊乱。多巴胺有刺激愉悦中心,调节情绪,影响认知过程的作用。网络成瘾也一样同脑的边缘系统或大脑皮层某些部位5-羟色胺(5-HT) 功能失衡有关,因为5-HT在人体主要与人类的情感、心境有关。
(三)伴发有情感障碍的患者同时伴有体内微量元素含量的异常。
三 治疗措施
1 在临床实践中,由于网络成瘾的患者同时伴发精神症状,并合并体内微量元素含量的异常,故住院期间通过有效药物来改善症状。
(1)平衡神经内分泌紊乱的药物,使大脑内的"奖赏系统"恢复平衡,不再沉迷网络,以消除网络成瘾的神经生化基础,从而干预成瘾的行为。
(2)对伴有精神症状的患者,主要用抗抑郁药和心境稳定药,改善伴有的精神症状,使患者恢复正常的生活规律。
(3)针对植物神经紊乱、视力下降及胃肠系统紊乱等给予对症治疗。
(4)排除体内重金属物质的蓄积及一些微量元素的补充。
研究结果表明,这些药物对网络成瘾的治疗收到了比较明显的效果。另外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亦可辨证施治,采取中医中药治疗。
2 心理治疗 根据心理理论针对不同的患者进行个体化、综合性干预和治疗。
3. 健康教育 青春期生理发育特点、青春期性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营养健康教育、科学运动教育。
4 军事训练(心理化军事训练)
四 .网络成瘾的家庭及个人预防
1 携带积极提示的卡片(自己的情绪、学业等方面的微小变化)
2 通过各种渠道倾听对网络迷恋否认的声音。
3 寻求替代性爱好(比如:运动、绘画等娱乐)。
4 把电脑放在客厅里,不要放在卧室里。
5 父母要了解青春期的心理特征和网络知识,并主动与孩子一起玩电脑。
6 请专业心理机构为你做心理介入治疗。
五 .讨论
1 适合网络成瘾患者矫正的治疗时间:3个月(戒断期、巩固期、康复期),伴有人格改变需要更长的时间。
2 目前还没有专门治疗网络成瘾的药物,我们目前所应用的药物是基于目前神经分子生物学基础上,随着基础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可能还会有新的戒断网络成瘾的药物出现,尤其是中草药的开发。
3 网络成瘾多学科综合治疗的模式需要进一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