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理学家网
 
热线咨询 0551—2826223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热点话题 - 网络成瘾 - 网络成瘾原因
    发表日期:2006年7月13日 编辑:cnpsy 有3230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
以网络成瘾者的观点探讨网络成瘾

【导读】网络和网络游戏不愧是一个放松身心及接触不同社会次文化的相对安全快捷方式。
  清华大学信息系统与应用研究所 温芳瑜
  一、前言
  关于网络成瘾的文献,几乎都是以研究者的观点透过访谈及问卷的方式探讨网络成瘾。我本身并不属于一般所定义容易沉迷于虚拟社会的族群,但曾经是一名网络重度成瘾者。我有一些比较不同的经验和看法是这些文献中所没有提到的,如我曾做过网络成瘾的量表,得分落在高度成瘾者中,但并不觉得严重到如量表解释所述,网络已经严重影响到日常生活而必须寻求专家协助,也并没有出现严重的戒断症状。因此,本文站在一个网络沉迷者的角度,提供自身的观点探讨个案网络成瘾的成因及个中心境,并且加以分析,期望能提供研究者以一个不同的角度去研究网络成瘾。

  二、私人BBS站的成瘾
  从开始接触网络迄今,约可以分成三次在不同网络社会中的成瘾。
  第一次是在高中一年级升二年级的暑假(1996)。高中生活百无聊赖,除了念书还是念书。一个因缘际会下得到一台14400K的调制解调器,从此我和网络结下不解之缘。当时比较风行的是私人的BBS站,必须直接用调制解调器联机到到BBS的电话号码,同时最多只能两三个人上线,所以当时不流行在线聊天,而是用写信的方式,写一篇文章作自我介绍,第二天上站就会收到一些信,然后就像笔友一样每天固定和几位网友通信。因为上网只是去看信及写信,实际上泡在网络上的时间不多,但是一整天都在期待有几个人会回信,会回些什么内容,整天幻想写信的是什么样的人,并且以自己拥有‘网友’而自豪。所以可以说这种沉迷在心理上大过于生理上。这样的网络模式比较不似虚拟社会的概念,而比较倾向是以网络做为媒介的一种沟通模式,而我沉迷在这中沟通模式中,而不是虚拟社会中。
  这样的现象一直持续到某一天,我的计算机专用电话响起,接到一通自称某杂志做电话调查的电话,他的调查内容越问越偏向性的问题,而且内容越来越猥亵。虽然最后我拒绝回答,但挂掉电话后我才惊觉,知道我这个电话号码的只有BBS站的网友。我,一个十六岁的高中生,第一次感到网络的险恶,在网络上热心帮你解答计算机及人生问题的网友,实际上却可能是一匹狼。这时我知道,网络是虚幻的,在网络上任何人都可以隐瞒身份,包括你我。

  对于这次的成瘾,可归纳出三大原因:
  1. 当时大部分的网友计算机能力都很好,所以身在其中,好像自己也很厉害似的,而当时整个社会不断在强调计算机的重要性,所以觉得会计算机是一件很光荣的事。
  2. 几乎没有女性的上网者,所以女姓非常受到众网友的青睐和注目,能得到被重视的感觉,而投入的参与越多,在站上的名声越响亮,自然就会让自己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去维持及增加自己的名声。
  3. 当时以网络做为媒介的传播模式是非常新颖的,除了新奇性之外,作为一个‘早期使用者’的自满也是促使继续使用的因素。

  三、MUD(Multi-User Dungeon,多人参与历险游戏)成瘾
  第二次成瘾是在高三下学期(1998)。当时班上有位同学在玩MUD,他在游戏中已经有很高的等级和人际网络,所以由他‘带’我练功,很快就进入状况了。这种游戏真的像泥巴一样,陷下去就很难爬出来。其实MUD的练功非常枯燥乏味,只能重复几个按钮,在固定几个文字场景打怪,又没有任何声光效果及图案。有时这样的动作可以维持两三个小时,就只是为了看着自己的能力和等级数值上升,能穿戴更好的防具和武器(也只示文字)。MUD中有国家之分,有时必须集合起来对抗外国的侵略,所以和自己同国家的网友会很熟稔。
  我们曾经举办过一次网聚,约有十个网友参加,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在网络上大家熟到可以使用比较粗俗的字眼,但是一见了面还是像陌生人一样,非常的有礼貌。大家问了互相的ID之后,似乎除了游戏,就找不到其它的共通话题。就连打赌,也是赌游戏中的虚拟货币。这显示出,现实社会和虚拟社会之间还是存在一面厚重的墙,两者并不能完全融合。网络是平面的,打字可以思考、没有实际身体上和目光上的接触、见到的角色外观并非真实的外貌;但面对面说话的思考时间较短,有实体接触,所见即真实的个体,故两者的沟通特性也不尽相同。而人们在其中的角色性格设定就算完全一样,还是会因为现实和虚拟社会环境、阶级、文化等的不同,而在其中的行动也有所不同。
  对于这次的成瘾,可归纳出三大原因:
  1. MUD游戏就是一个虚拟社会。当游戏中的角色等级高时,会觉得在游戏中‘走路有风’,在游戏中的社会地位和现实生活中一样,而若当到大臣等职位,别的国家才会接受你代表你的国家去谈判,借钱、借装备也比较容易。其实游戏中的大臣只需要国王的任命,并不代表个人的能力和权威,但是虚拟社会里的人民还是不自主地屈服于头衔之下。
  2. 玩MUD的成员多为高中生和大学生,和自己背景相近,在网络上也愿意诚实公布自己的数据,比较有安全感,也比较愿意相信网友。
  3. 每天经由MUD的聊天功能及组队去解任务、打怪,你帮我施法补血,我喂你补药,更是产生一种‘患难之交’的革命情感。尤其是在夜深人静之时,万籁俱寂,只有键盘声伴随虚拟的角色、虚拟的怪物和一种特别的友情。半夜一两点,不大可能和一群朋友上街游荡聊天,但在虚拟社会中却可以。
四、图形接口在线游戏(Online Game)成瘾
  第三次成瘾是在研究所一年级时(2003~2004)。曾经玩过MUD的玩家常会有一种排斥图形化在线游戏的固执,我也不例外,所以一直到研究所一年级时我心想,这么多人在玩图形化的在线游戏,而且看来图形化的在线游戏发展的比MUD好很多,想必有其过人之处,曾经沉迷于MUD的我,何不试试究竟图形化在线游戏有何吸引人之处?于是我下载了一款游戏,因为游戏本身注重易学性,所以只需藉由游戏中NPC(由计算机控制的非玩家角色)的指导和带领,不需要其它玩家的带领便可以无阻碍地进行游戏。而且图形化的接口很容易尝试错误(Try & Error),小地图的辅助也让游戏不像MUD常常会迷路,这是图形化在线游戏第一个吸引我的地方。而和MUD一样,图形化在线游戏的练功也不是一项有趣的工作,但是我又被‘升级’的成就感所吸引,有时候一边打报告一边练功,有时彻夜不眠练功。
  在这个游戏中反而人际间的吸引力没有MUD来的紧密。一来因为虚拟货币能够换成新台币,是有价的,所以游戏中的互助行为反而变少,许多宝物必须以现金在官方网站上购买,所以互相赠送宝物的行为更是难见。以下是一位沉迷于网络游戏而失去工作失去朋友的网友的自白:‘我跟婆(网络上虚拟婚姻的配偶)说我要离开这个游戏了,她只淡淡的说,真的喔,那你的装备能不能给我’。二来因为虚拟货物是有价的,所以网络上的骗子也越来越多,报章杂志上所见虚拟宝物、账号被盗用等案例比比皆是,我自己在游戏中也因为过于相信别人而曾经被骗取虚拟宝物。所以在这样的虚拟社会秩序中,不信任感是非常普遍可见的。以往在MUD世界中交易的方式很单纯地就是A和B互相交换物品或金钱,但不能同时进行,必须有一方先给,另一方后给,但是诈欺事件较少发生,因为MUD玩家多非投机客,大家寻求的是一种长期稳定的社会关系,故不愿为了虚拟而无现实价值的物品而损害了在虚拟社会中的地位。但是现在的在线游戏组成份子既复杂,又牵涉到现实生活中金钱的交易,所以相较起来,现实利益似乎凌驾于角色本身在虚拟社会中的价值。
  以上这些问题加上太多案例显示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而荒废学业、与人疏离等,是现代人对网络游戏的社会评价不高的原因之一。其实,如果家庭和师长能建立青少年正确的虚拟社会观念,教导他们在网络和现实间取得平衡,这些问题应是可以避免的。
  对于这次的成瘾,可归纳出两大原因:
  1. 图形化的界面和声光效果让我感受到‘虚拟的真实感’,有时我会认为计算机中虚拟的角色就是我本人,可以暂时抛开现实社会的烦恼。
  2. 游戏中的装备、衣物和武器在穿戴时会直接显示在角色身上,当等级越高,有足够的金钱购买高等装备,在游戏中穿戴高等的衣物,会很有优越感。虽然自己明白这只不过是表示个人在游戏中花的时间和精力比较多,但是这种优越感还是无可避免。其实这和现实社会中的拜金主义有些雷同,但拜金主义在游戏的虚拟社会中并没有任何负面的评价,也许这是值得日后探讨的一点。

  五、结语
  汤马斯(Thomas)认为人类有四种基本愿望*:
  1. 求新经验、好奇的本能
  2. 求安全、畏惧的本能
  3. 求反应(爱情、友谊…等)的本能
  4. 求赞扬的本能
  其实,综合以上的经验,造成网络成瘾的因素和以上这四个愿望谋合。因对网络好奇而进入网络世界,进入后得到以网络沟通的新经验,在网络上可以匿名,没有面对面的接触,所以得到安全的需求。而在网络上最广为所知的成瘾因素便是友谊及爱情,许多人上网是为了寻求友谊及另一半。最后,在网络上帮忙解答问题得到赞扬、帮助新人等,符合了求赞扬的本能。当这些需求不断在虚拟社会中被强化,也就造成人们对网络的需求越来越强,而终至成瘾。
  对于网络某种程度的成瘾不一定都是负面的影响。虽然无可避免会浪费一些时间,但是只要能界定虚拟社会和现实社会,对现实社会的自我多一些负责,在进入虚拟世界之前确认自己在现实社会的工作未被忽略,进入虚拟社会后确认自己没有迷失在虚拟社会中而疏于与现实社会的连结,其实,网络和网络游戏不褫是一个放松身心及接触不同社会次文化的相对安全快捷方式。

 


【本文由 中国心理学家网 发布,转载须保留本文链接!手机浏览网页显示不完整时,请点击网页底部的电脑版。欢迎关注本站微信公共号:xinlixuejianwang 分享按钮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相关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版权所有  中国心理学家网技术支持创立互联    通讯地址:安徽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150#   邮编:230032

联系电话:0551—2826223  E-mail:cnpsy@126.com QQ:619938829  皖ICP备 06003963国内心理学类综合性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