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理学家网
 
热线咨询 0551—2826223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心理专题 - 认知心理学
    发表日期:2006年7月10日 编辑:cnpsy 有9167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
注意的中枢能量理论


中枢能量理论由卡尼曼(D.Kahneman,1973)提出。该理论不同于上述模型的是,它不是把注意的有限性看作是信息通道的接受有限,而是看作人能用于执行任务的能量或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用能量或资源的分配来解释注意。

资源的分配决定注意的取向。资源的分配受下列4个因素制约:①受制于唤醒因素的可能的能量;②当时的意愿;③对完成任务所需能量的评价;④个人的长期倾向。

根据该理论,能量或资源的分配可进一步分为资源限制过程和材料限制过程。资源限制过程是指其作业受到所分配的资源限制,一旦得到较多的资源,其作业能顺利进行。材料限制过程是指其作业受到任务的低劣质量的影响,即使分配较多的资源也难以顺利完成任务。例如,在噪杂的背景中,要听清楚一个微弱的说话声,即使分配更多的资源,也难以听清。

该理论能较合理地解释日常生活中看到的一些现象,如一心二用。一个人能同时做两种事而不受干扰,这是因为这两种活动所需资源未超过个人能量分配的资源总和。又如某些活动不能一心二用或只有一种活动能操作得好,这是由于该种活动分配了更多的资源,或者是两种活动所需资源超过了总资源。

注意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不可能由单一的机制来实现。上述理论正是从不同角度揭示了注意的特性,使我们能多方位地把握注意的本质。

 


【本文由 中国心理学家网 发布,转载须保留本文链接!手机浏览网页显示不完整时,请点击网页底部的电脑版。欢迎关注本站微信公共号:xinlixuejianwang 分享按钮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相关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版权所有  中国心理学家网技术支持创立互联    通讯地址:安徽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150#   邮编:230032

联系电话:0551—2826223  E-mail:cnpsy@126.com QQ:619938829  皖ICP备 06003963国内心理学类综合性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