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理学家网
 
热线咨询 0551—2826223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心理专题 - 认知心理学
    发表日期:2006年7月10日 编辑:cnpsy 有5577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
关于认知心理学的争论
认知心理学兴起以后,迅即引起巨大的反响,许多心理学家赞同这个新的心理学思潮。在西方心理学中,甚至将认知心理学的出现看作心理学的第二次“革命”(第一次“革命”是指行为主义的兴起)。但也有人持否定态度,说认知心理学是新瓶装旧酒,不过是用信息加工的新名词来代替过去的心理学名词而已。可是认知心理学并不只是增添新的名词术语,而是提出了新的研究方向,初期出现的这种一概否定的态度很快就消失了。代之而起的是对信息加工观点的深入的讨论。
一、关于人与计算机的类比
对信息加工观点的讨论首先涉及人和计算机能否作类比的根本问题,并提出了许多批评。这些批评意见可以Norman(1981)为代表。他认为将人看作符号是不够的,人有更多的东西,人是有生命的有机体,具有生物的基础和深化的历史,人还是社会生物,他与其他人、环境有着相互作用。Norman批评认知心理学将人看作纯粹的智能有机体:可与他人进行逻辑对话,可以知觉、记忆和思维。照他看来,有生命的和人工的信息加工系统有其共同的结构,这部分可称为纯粹认知系统或认知系统,但有生命的系统与人式的系统不同,有生命的系统(人)需要维持其生命,从环境中取得食物,保护自身,繁衍和教育后代,这些都是通过可称为调节系统(REgulatory System)的生物结构来实现的。调节系统是一种内稳态系统,它与认知系统相互作用,以作出对环境的解释和维持内稳态的行动。所以,有生命的系统具有目的、愿望和动机,能选择有趣的任务以及与目的有关的作业,可以控制心理资源的分配,适时启动和结束有关的活动。Norman认为,认知系统是服务于调节系统的,而情绪处于这两种系统之间,成为它们相互作用的桥梁。他甚至提出,调节系统是处于主导地位的,认知系统是调节系统对智力因素的需要不断增长的结果,只有当认知方面达到一定的质量以后,它才有自己的独立存在并具有自己的功能和目的。根据这些设想,Norman提出了一个以调节系统为主体的人的信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下:



它与通常的信息系统的结构(如图1-1)是有很大区别的。在上图中,信息的输入和输出是直接与调节系统相连的,而且调节系统的方框画得较大,以示其主导地位。Norman表示,我们应当重新考虑人的信息加工的作用,而现有的理论的某些方面将会发生重大的变化。
在第三节里已经指出,认知心理学对心理和心理学研究采取了多水平、多层次的观点。如果认真贯彻这个观点,那么就可以全理地看待信息加工观点的应用范围和认知心理学的研究领域。苏联心理学家Лomob(1983)曾将心理学的研究分为4个水平或层次,认为心理学的理论大厦是由晕些层次组成的:
第一个水平:在社会关系的体系中,研究有的发展,人看作是社会系统的万分、社会成员;研究人-社会系统所产生的一系列现象,如个性发展问题、社会情绪的动力过程、心理学气氛等。这些主要是社会心理学的内容,与社会科学交叉。
第二水平:研究个性的结构,如需要与动机、能力与态度的动力过程、行为的结构和动力过程、调节机制等。
第三水平:研究从感觉知觉到思维情绪等心理过程。这些过程在第二个水平上,只是作为个性的因素出现;而在这个平上,则作为相对独立的因素。心理学过去主要研究这一水平。
第四水平:研究心理过程的生理机制。这是与神经生理学、化学等学科交叉的领域。
现在无须对上述心理学研究水平的划分作全面的评价,但仍可以看出,这种划分与认知心理学的观点是吻合的。应当说,认知心理学主要是有关上述第三个水平即心理过程的理论。人们不应当用这处理论来代替有关其他水平的心理学理论,或者要求它成为无所不包的理论,无论是认知心理学的支持者或反对者都应如此。如果这样来看,那么信息加工观点难以应用于动机、需要乃至情绪等心理现象,就不应成为否定认知心理学的论据。
二、关于加工方式
人与计算机在信息加工上,确实是有区别的,除前面已经提到的外,还可能在加工方式上有不同。认知心理学将心理过程看成是一系列连续阶段的信息加工过程,即认为信息加工方式是系列的或串行的,前一个阶段的加工完成以后,接着是下一个阶段的加工。这种现代计算机的信息加工方式是否符合人的实际心理学活动,有些心理学家持怀疑态度。Eysenck(1984)指出,如果坚持这个系列加工方式,那么只能有刺激驱动的加工即受刺激的性质所影响的加工,而不会有概念驱动加工,即爱过去知识和经验所影响的加工。但是现在许多心理学家一致认为,人的认知活动既包含前者,也包含后者,甚至认为这两种加工可能是同时进行的或部分重叠的。这意味着一些加工阶段可以同时起作用,即存在着平行加工方式。即使不从这两种加工过程的角度来看,也仍然可以提出平行加工问题,如对多个项目的识别或提取,不过这里涉及的主要是同一加工阶段的操作,大多具有局部的性质。平行加工方式存在的可能性是不能否定的,然而认知活动在整体上,仍可保持加工的系列性。许多实验研究表明,没有前一阶段的加工,后一阶段的加工是无法进行的。如果承认信息加工系统的能力有限,那么按照一定程序进行系列加工是可以有效地完成作业的。根据目前的情况,也许可以这样说,人的信息加工在整体上是以系列方式进行的,但也包含平行加工,实际上则是系列加工上和平行加工的混合。即使如此,认知心理学的主要论点似乎也不会发生根本变化。
认知心理学提出了富有特色的心理学理论。它主张研究心理活动的结构和过程,因而得以成为当前占主导地位的心理学思潮。然而认知心理学只不过有30年左右的历史,还处在发展的初期阶段,有许多不成熟的地方,可以想见,有关一些基本原则的争论还将继续下去,它本身也会发生变化。从这方面来看,在信息加工系统的结构中,除目前主要研究的操作系统以外,某种类似于Norman所说的调节系统或控制系统将受到愈来愈多的重视,与此有关,人的信息加工操作的特点也将更明显地显露出来。同时,新一代的智能计算机的研制也会促使认知心理学发生变化,并给正在进行的这场争论带来有益的启示。不管认知心理学将来是什么样子,它现在开拓的研究心理活动内部机制的方向无疑具有历史的意义。
 

 


【本文由 中国心理学家网 发布,转载须保留本文链接!手机浏览网页显示不完整时,请点击网页底部的电脑版。欢迎关注本站微信公共号:xinlixuejianwang 分享按钮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相关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版权所有  中国心理学家网技术支持创立互联    通讯地址:安徽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150#   邮编:230032

联系电话:0551—2826223  E-mail:cnpsy@126.com QQ:619938829  皖ICP备 06003963国内心理学类综合性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