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理学家网
 
热线咨询 0551—2826223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心理专题 - 网络心理学
    发表日期:2006年7月9日 编辑:cnpsy 有6763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
大学生网络情结的心理学思考
面对互联网构建的虚拟世界,当代大学生表现出了极高的认同度和参与热情。而与网络行为相伴而生的各种各样的心态,要求我们必须充分关注并采取相应的疏导和调适措施。心理学也应呼应网络迅猛发展的态势,强化时代感和适用性。 

  随着网络的发生、发展,大学生对网络的亲和力以及与此相关的网络行为,引起了研究者们不同角度的关注和思考——文化学、教育学、社会学、青年学等等。那么,在心理学视野里,大学生的“网络情结”该如何解读呢? 

  技术发展与心理准备的错位 

  网络的发展是超常规、跳跃式的,用瞬息万变、一日千里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在人们尚没有充分的思想和心理准备,或者说根本就没有明确预期的情况下,互联网便迅速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今,当我们理性的思考已经发现这一切的时候,我们不得不说,网络社会既是一个有序的社会,也是一个无序的社会。就硬环境而言,网络社会具有有序性;但对于软环境以及诸多网络行为而言,却具有极大的无序性。现代科技用精密的电子元件和严密的电脑程序构建了网络社会强大的“经济基础”,但网络社会的“上层建筑”、“意识形态”却不是科技手段能够建造的。可以说,网络社会从一开始就具有心理、精神层面先天不足的缺憾。这种矛盾所带来的后果只能是对既有事实的逐步适应,其心理震撼是可想而知的。信息时代人类的焦虑与不安成为一个普遍的事实,大学生们自然在所难免。他们迷恋网络,却不知如何利用才对自己更有利;他们渴望独立思考却又往往对网上的虚假信息深信不疑。所以目前存在一个悖论,即信息技术给人类社会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所引起的震动同我们对于信息技术反应迟缓并存。 

  “双刃剑”效应 

  从范围上看,互联网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全方位的;从性质上看,其影响又是喜忧参半,正面、负面兼有。因此,互联网被形象地喻为“双刃剑”。单就生活领域而言,其正面的影响在于,网络使个体生命的存在价值获得无限的提升和张扬,使人们有可能得以再铸生命的尊严。聊天室、 B BS、电子邮件也好,琳琅满目的网页也好,它们在社会生活中所扮演的润滑剂的角色,对缓解用户的紧张心理,释放用户由工作和生活带来的压力,的确有其积极的作用。当人们受到方方面面的刺激产生不良情绪时,心理学所倡导的做法是适度、适时地转移、倾诉和宣泄,而网络的隐匿性、开放性、便捷性恰恰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 

  而负面影响的主要表现是:其一,人际关系疏离。对网络的依赖乃至于迷恋,使得人际接触大量减少,代之而来的是虚拟的人际关系。此外,“数码个人”、“虚拟自我”也同时出现。在互联网世界中,人们凭借电脑来交谈、沟通,甚至建立彼此的关系,尽管他们素昧平生。网络打破了传统的时空观,把距离和时间缩小到零,实现了形式上的“天涯若比邻”。但与此同时,由于这一切都是借助电脑完成的,脱离了这个特定环境,也许会出现相见不相识的情况,反过来又使“比邻”若“天涯”。其二,出现焦虑和浮躁。物欲的实现,技术的迅猛发展,并不必然带来心性与修养的同步提高。所谓富裕不等于幸福,增长不等于发展。信息的爆炸性增长有时会使得人们无所适从、心绪不宁,形成焦虑或浮躁。富裕病、城市病已成事实,网络病也决不是危言耸听。 

  关注网络就是关注我们自身 

  说到底,这一切都不是网络的功劳或过错。它只不过是一个媒介,一个工具性的存在。用好了可以造福人类,用不好也可以遗害无穷。关键是看谁来用它、怎样用它。所以,与其说我们在关注网络,毋宁说在关注我们自身;与其说我们应该关注网络,毋宁说我们更应该关注自身。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古老话题并没有也不可能因为网络的异军突起就简单明朗起来。 

  网络与心理学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是双向互动的。如果说心理学方法给我们提供了认识网络和网络行为的独特视角,反过来也可以说,网络给心理学和心理健康教育注入了活力,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1.网络对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影响。网络给心理测量形式的创新创造了条件,使过去不可能的大量信息处理工作成为十分简单的事情。我们习惯采用的以固定题目、固定顺序进行心理测验的方法,其最大的缺陷就是过于古板、机械,缺乏灵活性和创新性。当同一个人在不同时间接受同一测验时,由于记忆和经验的影响,越往后测评,结果的真实性和可信度就越低。一个好的方法应该是随机呈现题目,生成惟一问卷,并计算出这个问卷自己的常模。当然,所有这些,单凭人力和手工是无法到的———工作量太大。而现在不同了,在电脑和网络面前,让人头痛的繁重的统计、运算等等,都简化为鼠标的平移和键盘的响动。 

  不仅如此,网络还打破了传统的时空局限,把距离和时间缩小到零。在心理调查中,调查者可以同步获得远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的上网者的回答,从而使大规模的调查成为可能。 

  当然,随着网络的进一步发展,传统的抽样方法必须有所改变。在以往的心理学研究中,常常有这样的情形:在一个城市中随机抽取若干学校,再随机抽取若干学生,借助量表或问卷得出结论,便视为对这个城市学生心理状况的整体把握。不难看出,这种方法的准确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样本的质和量。如果被抽取的学校是同质的,被抽取的学生规模相当且具有代表性,那么结论的适口性就宽。否则,就另当别论。在网上,被研究者高度分散,“同质性”又差,显然不能照搬、套用按年龄、性别、城市等方法分层抽样的老招数,因为每一个网站情况不尽相同,上网者的年龄、性别、兴趣、爱好、性格等又千差万别,加上“身份丧失”、“隐匿性”等因素可能带来的影响(“他”可以理会,也可以不理会;可能认真,也可能不认真),使得对某一个或某几个网站的心理研究不能代表任何其他网站成员的心理。在此情形下,就要求我们创新和优化抽样方法,在量表或问卷的质量上以及样本的选择、甄别上下功夫。 

  2.网络心理学的建构。网络的出现对心理学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是从业人员可以进行方便快捷的网上交流。可以通过国内外的相关站点获取大量的专业知识和动态信息。还可以在网上表达不同的观点甚至发表专业文章,及时把自己的思考成果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公之于众。二是网上心理学服务逐步升温,也将逐步完善。 

  对于时下有人提出的建构网络心理学的设想,我认为值得注意,因为这里所谓的网络心理学不单是指和网络有关的心理学,而是特指以信息交流观点为核心的心理学。 

  网络带来了一种新的、区别于计算机科学的范式。表现在计算机科学的关注点在一台机器的输入、输出和信息加工,而网络的关注点在不同的电脑之间(系统)的信息交流。在网络的观点中,重点不是一台电脑的内部过程,而是作为一个整体网络的信息流。作为整体的网络具有每台电脑都不具有的新质(这让我们想到了格式塔的名言:“整体大于部分的和”)。因此,这个新范式将导致网络心理学的诞生,网络心理学将人的群体和计算机网络相类比,用网络的信息交流观研究人和人交流的心理。 

 


【本文由 中国心理学家网 发布,转载须保留本文链接!手机浏览网页显示不完整时,请点击网页底部的电脑版。欢迎关注本站微信公共号:xinlixuejianwang 分享按钮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相关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版权所有  中国心理学家网技术支持创立互联    通讯地址:安徽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150#   邮编:230032

联系电话:0551—2826223  E-mail:cnpsy@126.com QQ:619938829  皖ICP备 06003963国内心理学类综合性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