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理学家网
 
热线咨询 0551—2826223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心理专题 - 变态心理学
    发表日期:2006年7月8日 编辑:cnpsy 有16376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
变态心理学电子版(全书在线阅读)
《变态心理学教材》第一章:健康与变态


第一章    健康与变态                                                         

        一    健康与变态

        二    健康行为

        三    变态与心理学

        四    心理异常的判断与分类

        五    变态心理研究简史

        六    变态心理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变态的生物-心理-社会因素                              

       一      变态的生物病理

       二      心理应激机制

       三      心理动力与内心冲突

       四      错误的学习与认知

       五      自我实现受阻

       六      社会文化关系失调

       七      生物-心理-社会观点的整合

第三章     心理过程变态                                                     
        一     感知障碍

        二     注意与记忆障碍

        三     思维障碍

        四      智能、定向力和自知力障碍

        五      情绪、情感障碍

        六       意志行为障碍

        七      意识行为障碍

        八      人格障碍

第四章    人格障碍                                                              

        一    人格障碍与诊断标准

        二    人格障碍的成因与分类

        三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四    偏执型人格障碍

        五    分裂样人格障碍

        六    冲动型人格障碍

        七    表演型人格障碍

        八    强迫型人格障碍

        九    其他人格障碍

第五章     性行为与性变态                                                 

        一     人类性行为

        二     性禁锢

        三     性变态

        四     性指向障碍

        五     性偏好障碍

        六     性身份障碍

第六章     神经症                                                                 

        一     神经症的共同特征

        二     神经衰弱

        三     癔症

        四     焦虑症

        五     恐怖症

        六     强迫症

        七     抑郁性神经症

        八     疑病症
第七章      成瘾行为与赌博                                                

        一      成瘾行为与药物依赖

        二      常见的成瘾药物

        三      酒瘾

        四      烟草依赖

        五      赌博行为

第八章      违法犯罪与自杀                                                

        一      品行障碍的早期预防

        二      常见的品行问题

        三      青少年违法犯罪

        四      自杀行为的机制与预防

第九章      迷信行为与特殊状态                                        

        一      迷信巫术与民俗

        二      迷信巫术所致的精神障碍

        三      气功出偏

        四      人体特异功能

        五      催眠状态

第十章     身心障碍                                                             

        一     心身联系与身心障碍

        二     心理应激的评估与干预

        三     常见的身心疾病

        四     患病过程的心理影响

        五     躯体残疾后的心理问题

第十一章      重性精神病                                                    

            一      精神分裂症

            二      躁狂抑郁症

            三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四      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第十二章       心理变态的临床检查                                   

            一       临床心理学评估

            二       会谈要求与技巧

            三       病历的书写

            四       精神状态检查

            五       病史资料分析与诊断原则

第十三章      心理变态的量表评定                                    

            一      量表评定的技术概要

            二      身心症状自评

            三      行为问题他评

            四      变态人格评定

第十四章      心理变态的治疗                                            

            一      心理治疗概述

            二      行为治疗

            三      认知治疗

            四      家庭治疗

            五      心理分析治疗

            六      以人为中心治疗

            七      心理治疗方法趋向整合

            八      躯体治疗

第十五章      心理变态的预防和健康促进                        

     一      心理变态的三级预防

     二      心理卫生事业的发展

     三      心理健康的标志

     四      影响心理健康的内外因素

     五      心理健康促进

 

第一章    健康与变态

        一    健康与常态

        二    健康行为

        三    变态与心理学

        四    心理异常的判断与分类

        五    变态心理研究简史

        六    变态心理的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健康与变态                             

 “健康”是人们挂在嘴边的常用词,身体健康、心理健康、思想健康、文化健康,甚至是国民经济和国家建设也强调要健康发展,可见“健康”一词在人们心中具有重要的褒义价值。而“变态,,则不然,它是人们忌讳的字眼,过去只能从精神病学家那里偶尔听到,现在这个贬义词已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常听人说:“这人性变态! ”“那人思想变态! ”“变态”一词不仅作为“诊断标签”,而且成为诽谤他人的利器,成为能显示某人“见多识广”的工具。

显然,“健康”的滥用并不可怕,而“变态”的滥用则会产生极其严重的后果。为了使这些科学词汇恢复它们原来的面目,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本章将从病理心理的角度,在论述健康的有关涵义之后,重点阐明变态的若干问题。

一    健康与常态                            

 健康是机体的正常状态,可称之为“常态”(norma1),这里不是指统计学上均值加减两个标准差的涵义,而是指人体的功能态。人体存在不同功能状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从一种功能状态转化为另一种功能状态。人体状态可分为三种:一是基本态,它是一种常态,包括觉醒、睡眠和警觉态等;二是异常态,包括疾病、危机和临死态;三是特殊态,它处于常态和异常态之间,一般人不易达到,如催眠、气功和特异功能状态等。人的三种态随着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而不断转化,基本态转化为异常态,标志着生命质量下降,健康状况变差;异常态转化为基本态,说明生命质量提高,健康状况变好。特殊态是一个中转站,它对健康的利弊取决于人们如何利用,如练气功可能防治疾病,也可能“走火入魔”。

常态的健康究竟是一种什么状态?这要从健康的涵义以及医学模式的发展来讨论。人类对健康的探索自古以来就有,随着社会变迁,人类对健康的理解也不断变化。科学意义的健康概念得益于医学的诞生,从医学模式的发展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人类对健康的逐步认识过程。

医学模式(medical model)是指人们观察医学问题的思想与行为方式,它是人类与疾病作斗争、获取健康和防治疾病经验的总结,是人类生命观、疾病观和健康观的概括。医学模式的发展受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科技水平以及哲学思想的影响,早期的发展大致经历了神灵模式、机械模式等几个阶段。过去认为,生命和健康是由上帝神灵主宰的,人们只能用祈祷来实现健康。15世纪后,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机械唯物主义思想出现,认为人体好似一部机器,疾病是某部分“零件,,发生故障,要健康就得换掉失灵的部件。直到19世纪后,才进入生物医学模式时代。由于社会生产力和科技水平的进步,全世界先后发现了20~30种细菌,人们开始认识到疾病是生物因素引起的,健康就是无病,是人体-自然环境-生物病因三者之间的平衡,防治疾病就是要通过预防接种、杀菌灭虫和抗菌药物来消灭生物性病原体。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疾病谱的变化、传染病减少和慢性病增加,人们逐步认识到疾病与健康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1977年美国学者G·L·Engel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论文《需要新的医学模式一一对生物医学的挑战》,提出“生物一心理-社会医学模式”《biopsychosocial midical model》的概念,此文被认为是现代医学模式的里程碑。该模式从人的生物、心理、社会的整体因素中去研究健康与环境的关系,更全面、深刻地认识疾病与健康的本质,健康就是人与生物、心理、社会环境之间的平衡。

医学模式的演变使得健康的定义不断完善。目前用得最多的是世界卫生组织(WH0,1947)所作的定义:“健康是身体、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完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现象。”身体健康是指人体结构完整、生理功能正常;心理健康主要是指人的心理与行为统一、人格稳定和心理与环境协调;社会健康是指人的社会适应良好,具有较强的社交能力、工作能力和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胜任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的各种角色,取得成就,自我实现。近十年来,有人还将道德健康作为一个重要维度分离出来,强调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行为规范要“无私、利他”。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的定义虽被广大公众接受,但仍有不少人提出置疑,认为这个定义过于抽象和保守,因为“完善状态”难以确定。现代人不再满足于“维持”良好的身心状态,而是要“促进”健康,提高身心和社会方面的适应阙值,创造更加完美的环境质量和生活质量,能愉快、幸福地生活、学习和工作。健康者要减少对医生的迷信和依赖,学会家庭保健和自我保健,降低自我创造的危险性,消除不良行为习惯和负性情绪状态。健康者在无病时也要主动预防,经常锻炼,增强体质,讲求合理营养,正确安排作息时间,创设良好的家庭物质与精神环境,提高教育水平和文化素养,懂得丰富的卫生保健知识。这种“理想化”的健康状态受到社会经济、文化诸方面的制约,需要整个国家、社会和公众的共同努力才能逐步实现。

人人为健康,健康为人人。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全球战略目标正在逐步实现。健康不仅是人的理想常态,也是人类的基本权利,是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目标。民强才能促国富,有了健康的国民素质,必将极大促进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使人类生活质量走向良性循环。

 二    健康行为                              

 人的行为是机体和心理的外在表现,健康的状态主要是通过正常行为反映出来的,因此,越来越多的人把行为当作衡量人健康的重要指标。究竟什么是行为?什么是健康行为?人的行为和健康有什么关系?这些都是理解健康本质的前提。

行为在各种心理流派上具有不同的意义,行为学派把往为定义为人或动物对刺激的反应,格式塔派心理学家勒温(lewin.K 1890~1947)把人的行为看成是人与环境的函数, 现代心理学把行为看作是人在主客观因素影响下产生的外部活动,包括有意识和无意识活动,在正常情况下,人的行为是有意识的。有人提出科学的行为定义有三层意思:一是表示一种活动过程,二是表示一个人当时所处的状态,三是表示一个人所具有的某种行为特征。讨论行为就要从多方面去理解它的准确涵义。

人的行为丰富多彩,我们关注的是与健康有关的行为,它们包括健康行为、常态行为、反常行为、健康危险行为、健康促进行为、患病后行为等。健康行为是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方面都正常的行为表现,是一种理想的行为,象征着人类行为的方向,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只能尽量接近这种理论标准,却永远达不到这一标准。常态行为是统计学中的概念,即指95%的人都有的行为表现,反常行为是指分布在常态行为范围以外的行为,常态和反常的划分只有相对意义,元绝对界限。常态行为并不等于健康行为,比如一个小群体中有时都会倾向斗殴,这种行为是不利于健康的。相反,某种反常行为有时会具有健康意义,如戒烟者在吸烟群体中就具有健康促进的表率作用。健康危险行为是指对人的健康有危害的各种行为,如过度紧张、挑食、斗殴、吸毒、吸烟和酣酒等。健康促进行为是指那些有利于人健康发展的行为,如合理饮食、适度锻炼、劳逸结合、修身养性等行为。患病后行为是指病后患者所具有的行为特性、行为状态和行为过程,它们分为特异性和非特异性两部分,前者是某种病的特征表现,后者是指各类疾病所具有的共同表现,如恐惧、焦虑、否认、绝望和濒死表现等。准确理解上述各类行为的涵义,对消除不良行为和建立健康行为有重要意义。

如上所述,健康行为是指人的身、心和社会方面均健康的外在表现,躯体健康的人行为反应灵活,活动精力充沛;心理健康的人情绪活动有较强的自控能力,思维言语符合理性,精神面貌正常;社会健康的人其行为符合社会规范。健康的行为不会给.自己或他人乃至社会的健康带来危害,具有健康行为的人能够及时准确地感受外界环境条件的改变,恰当调整自己的行为,这是健康行为的重要动态特征。除此以外,健康行为还具有一些基本特性,如规律性、合理性、同一性、整体性、和谐性、动力性、正向性、探索性和创造性等。

人的行为既是健康状态的反映,同时又对人的健康产生巨大影响。行为对健康的影响分为三个方面:

(一)行为对自身健康的影响

在完成行为的过程中,行为本身会造成心理负荷超载以及行为未达目标的心理挫折,从而影响人的健康,如考试紧张行为就是一例,考试太难,自己又力不能及,会在完成考试的一系列行为中产生巨大的心理负荷,一旦考试失误,又产生强烈的挫折感,进而通过神经、内分泌等一系列过程,对健康产生不利影响。一些不良的饮食行为如过食、偏食等还会影响人的生理代谢功能。

(二)行为对他人健康的影响

个人的行为是构成他人心理社会环境的重要成分,因此,个人的行为会对他人的心理情绪和社会特性产生巨大影响。如自杀行为会引起亲人的悲痛;配偶的不忠行为会使对方社会名誉受损,或遭受强烈的精神刺激而发生报复性攻击行为。

(三)行为对环境和社会健康的影响

不卫生的行为习惯会污染环境,而凶杀、斗殴、吸毒等行为也会污染社会环境,从而使公众的健康受害。

行为可损害健康,也可促进健康。认识行为与健康的关系,可以更好地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为促进人的健康服务。

 三    变态与心理学                            

与常态相对应的是异常态,或称为变态(abnormal)。按照前述健康三维度的理解,研究躯体变态的科学主要是医学学科群,研究心理变态的科学主要有变态心理学和精神病学等,研究社会问题的科学包括社会学和法学等。本书主要是从病理心理学的角度来论述变态问题,因此,“变态,,一词通常是指心理变态,相关的术语还有心理异常、行为异常、心理障碍、精神障碍、心理问题等,这些术语会交叉使用,其涵义将在后述各章陆续讨论。

研究变态心理的主要学科之一是变态心理学(abnormal psychology),又称病理心理学,它是研究和揭示心理异常现象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它主要研究人的心理过程障碍与人格障碍,不仅对异常心理现象加以描述、分类和解释,还要阐明其发生的原因和机制,以便更好地理解、预测和控制人的行为。

变态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心理学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和发展的规律,其中许多分支学科如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等主要探讨的是常态中的人,而探4寸本的异常态和特殊态主要是变态心理学的任务,研究正常人的心题是理解异常心理状态的基础,弄清异常心理的病理机制就可吏好地为常态健康人服务。可见,变态心理学在心理学学科群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由于心理学是一门界于生命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独立科学,变态心理学作为它的分支学科更具有其交叉、边缘的特点。变态心理学与许多分支学科关系密切,首先与临床心理学联系紧密。临床心理学是发达国家心理学中的一个最大分支,在我国由于医学体系长期以来只重视生物模式,临床心理学未能有效地建立自己的学科体系,它被划为医学心理学的一个分支。该学科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和原理帮助病人纠正自己的精神和行为障碍,通过咨询来指导和培训健全的人以便有效地适应环境和更富有创造力,可见它的朝向主要是临床服务。变态心理学虽也被看作是医学心理学的分支,但它重在理论和病理机制上分析,它的朝向是基础,是优化临床服务的前提。变态心理学和精神病学联系甚密,两者的研究对象都是心理变态,但精神病学主要是从医学角度研究精神疾病的病因、表现、诊治和预防,变态心理学则从心理学角度研究病人与正常人的异常心理与行为:与之相关的还有健康心理学、行为医学、心身医学、心理卫生学等。根据学科的研究对象,可以把变态心理学和这些学科群看成是一个延续带,前者处在异常一端,后者依次排列,直到另一端的健康常态。

四    心理异常的判断与分类                        

 心理异常的实质是大脑生理生化功能障碍和人与客观现实关系失调的基础上产生的对客观现实的歪曲反映。所谓功能障碍,在医学上常常是指那些与器质性病变相对的、难以用一般的检查方法所证明的障碍,而这些正是心理异常的特征。心理异常与正常之间的划分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界限,受不同社会文化和理论流派的影响,生活实践中常常采用以下标准:

(一)个人经验标准

人的心目中实际上都有一种主观标准,即根据自己的经验或体验来判断自己或他人心理活动是否异常。比如遇到高兴的事感到悲伤、遇到痛苦的事反而高兴,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异常,精神科医师可以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对病人的心理作出判断。显而易见,运用经验标准必须有个前提:判断者要健康并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否则,判断会黑白颠倒。如精神分裂症患者是难以判断自己和他人的,“否认自己有病”的主观体验正是异常的表现。经验标准因人而异,主观性大,即使是专家,在运用中也难免出现失误,这在实践工作中是有许多教训的。为了避免判断者的偏见,可以采用多位专家评定的办法,取其综合意见。

(二)社会文化标准

根据人的行为是否符合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行为准则、道德规范、价值观念、民族传统和风俗习惯来判断心理是否异常是最常用的一种标准。心理异常者缺乏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人际关系差,与养育自己的社会文化环境格格不入。在社会生活中,人们有时存在着一定的比较公允的看法,这些看法尽管还不是一种法律规则,但是作为一种潜在准则,它影响着对人行为的判断,比如称自己是“球长',(统率地球)的人常常被看成“疯子"因为这违背了社会的潜在准则。应用社会文化标准时,首先是将个体的行为与相应的社会文化常模进行比较,其次是注意个体的自身变化,看是否有反常态的现象发生,有时把行为的不可预测看作是变态。需要提出的是,某一文化下的正常不一定是健康的,比如同性恋行为在西方某些国家得到宽容,但却有害于健康;另一方面,某一文化下的不正常行为也可能是有益的,如在宗教黑暗统治时期的科学思想萌芽和实践能促进社会的进步。社会文化标准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有时会出现变化,比如手淫曾被看作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而如今却认为,如果适度,则是一种健康促进行为。

(三)症状检查标准

这类标准的一个典型实例就是〈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CCMD一2R),该标准主要是根据患者的症状来确定诊断,其中包括时间量化标准。检查患者的症状常常作为医师们采用的手段。临床检查方法包括医学系列检查和心理测验,可以发现异常的心理症状和体征,如幻觉、妄想、怪异行为等。实验室的检查结果对判断神经方面的病变具有重要意义,而心理测验对确定人的智力低下、病态人格和情绪行为问题具有重要作用。但症状检查标准的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有许多边缘的心理异常者并不表现出典型的症状,有的人平时可能是一位正人君子,而在特殊的应激条件下则成为施虐者或受虐者,尤其是人格障碍者在检查中常常有掩饰倾向,使临床观察受限。心理测验固然可以测出一定的人格缺陷,但在测验中的干扰因素有很多,被试的求治动机、测试环境和实施方法、测验工具本身的信度和效度等等均影响测试结果,目前尚没有一种万能的测验工具来对所有的心理变态症状予以确诊。

(四)数理统计标准

运用自然科学中的数理统计方法来研究社会人文科学中的问题,用量化分析取代定性描述,这是现代科学研究方法的发展趋向。心理异常的判断也采用了这一方法,即认为健康人的心理状态呈一种正态分布曲线,距均值较近的为大多数,称为正常,远离均值的就可能存在异常,常常把均值加减两个标准差作为正常值范围,偏离此范围者为异常。比如面临一场重大的考试,多数人处于中度紧张状态,而那些休克者或无所谓者常常是心理素质较差者,难以取得优秀成绩。偏离均值是否都是异常?这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如智商的均值为100,低于70的人可能是弱智,而高于130者为天才,是超常而不是异常。

数理统计标准是一个基础标准,上述各种标准都要应用它。如个人经验中隐含着统计标准,因为经验的形成正是根据生活中的多次体验和大多数人的评价而逐步形成的;社会文化的常模也是根据统计原理调查建立的;症状评定量表的使用和实验测量资料的分析都要运用统计方法。另一方面,统计也不是万能的,因为变态心理的某些特殊感知和信念不可能用纯客观的方法来判断,必须兼用一些定性描述的方法,结合上述各项标准,根据对象的特殊情况,对心理的异常作出更为科学的判断。

异常心理的分类一直是个棘手的课题。传统的变态心理学把异常心理分为心理过程障碍和人格障碍两大类:临床医学曾把它分为神经症、心身疾病、人格障碍和精神病四大类:医学心理学把它分为轻度和重度心理障碍、心理生理障碍、大脑损害所致心理障碍、特殊条件下产生的心理障碍。较为完善的是精神病学分类,目前国际上常用的分类诊断系统有国际疾病分类系统(ICD-统计手册)第四版(DSM一IV)。我国使用的《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CCMD一2R)借鉴了ICD-10和DSM-IV的分类优点,结合中国国情和传统经验,采取删繁就简的原则,其主要分类见表1一1,每种障碍都有具体诊断标准,这些将陆续在以后各章讨论。

表1-1《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主要分类

0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与身体疾病

1   精神活动性物质与其他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2   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碍

3   情感性精神障碍(心境障碍)

4   神经症与心理因素有关的精神障碍

5   与心理因素有关的生理障碍

6   人格障碍、意向控制障碍(冲动控制障碍)与性变态

7   精神发育迟滞

8   儿童少年期精神障碍

9   其他精神障碍及与司法鉴定和心理卫生密切相关的几种情况


五    变态心理研究简史                         

 变态心理的讨论自古代就有,但作为一种系统探讨和科学解释只有百年历史。我国从秦汉时期一直到18世纪末,变态心理的讨论和实践一直走在世界各国前列。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前222年)产生了我国最早的医学经典著作《内经》,它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书,共18卷162篇,它从整体观点出发,运用朴素的唯物论和自然辩证法思想对人的生理、病理和疾病的诊治预防作了较为系统全面的阐述,其中有不少内容涉及到心理异常和心身的关系等方面,如“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等成为心身医学和变态心理研究的至理名言。《内经》奠定了中国医药学的理论基础,自它以后,随着祖国医学的不断发展,变态心理的讨论在分类、症状描述、理论探讨、诊治方法等方面也不断深入,但仍未建立一套完整的变态心理的系统研究框架,科学的变态心理解释和研究是18世纪以后的事。

西方的变态心理研究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是被称为医学之父的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公元前460~前360年),他把心理异常归结为体内四种体液(血液、粘液、黄胆汁、黑胆汁)的失衡,认为心理疾病有其器官上的原因,必须进行医学治疗,反映了变态心理研究的生物模式思想:他还把心理异常现象分为躁狂、忧郁和诲妄三大类。公元前100年,希腊另一名医生Asclepiades首先使用了“心理障碍”和“心理缺陷”等术语。这些均说明古希腊学者对心理变态已有初步认识,并指出了心理异常和人脑的联系。中世纪(公元476~1700年)被称为是黑暗时代,由于神学和宗教占统治地位,心理异常现象被看作是魔鬼力量的体现,不同的心理异常是由于附体魔鬼的不同特点造成的,治疗心理异常就得采用“驱魔"手段,即用残酷的禁闭、停食、拷打、水淹和火烧等方法处理精神病患者,给他们带来悲惨的后果。17世纪以后,在文艺复兴运动的推动下,医学逐渐摆脱中世纪神学的束缚,心理异常被看作是精神病的表现,它需要治疗。从此,变态心理学和精神病学一起作为科学逐步发展起来。

现代变态,心理的研究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变更历程:

(一)从黑暗到复兴

法国医生Pinel(1745~1826)是这一变更历程的代表人物,他认为精神病是一种需要治疗的疾病,主张给予精神病人以人的待遇、并亲自解开精神病人身上的锁链,使精神病收容所状况完全改观。这种对心理异常者的同情和人道主义精神有着划时代的意义,人性主义思想逐步取代神权思想,解放精神病人的运动提到了议事日程。

(二)从思辨到实验德国精神病学家Kraepelin(1856~1926)是这一变更历程的代表人物,他改变了心理异常讨论的思辨方法,通过实验把变态心理学和现代医学联系起来。他跟随近代心理学的创始人、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Wundt·W  1832~1920),在世界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里研究了药物对人的心理作用、精神病人的反应时间、工作曲线、记忆、思维、情感、人格和书写特点等,提出了变态心理的许多研究课题。

(三)从外因到内因

奥地利医生弗洛伊德(Freud·S  1856~1939)是这一变更的杰出代表人物,他改变了以往只注重精神病人外在因素和生理病因的看法,而重视病人的内部冲突和动机,使心理异常的研究变成探究内心动力的精神分析。尽管他的理论体系有明显的错误和弊端,尤其受到注重外因的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的批评,但仍旧是变态心理研究的一块重要基石。

(四)从医院到社区

本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精神异常的研究更加重视心理和社会因素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对精神病人的防治工作也从医院扩大到社区,一大批学者主张变态心理的研究要放弃对病人内部作用的探讨,而重视家庭、学校和社区的各种因素对人心理的致病机制,认为任何人在相应的内外紧张刺激作用下都可能引起精神障碍,社区环境不良、对人缺乏支持是人精神崩溃的重要原因,心理健康的研究要重在社区预防和促进,这一变更使得社区心理卫生运动在世界范围深入发展,变态心理的研究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六    变态心理的研究方法                        

 变态心理的研究方法同其他心理学科一样,有调查法、实验法、测量法等,但也有自己的特定方法,比如临床法等。选择运用何种方法,需要根据研究目的和特点来制定。变态心理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建立科学、实用的心理异常分类诊断体系,对心理异常的病理表现、内外病因、病程变化进行描述,为人类的健康服务。变态心理研究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研究对象为病人或是处在“边缘”状态的人。基于伦理上的原因,进行实验研究将面临诸多困难,因此,研究难以得出因果的结论只能在调查的基础上对各类因素进行相关分析,或作些描述性研究。另外,有人在动物身上进行实验研究,但其结果应用到人类时更需小心谨慎。以下有选择性地介绍有关研究方法。

(一)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通过观察或谈话对被试的心理和行为表现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了解。在观察之前要作好充分准备,了解被试的基本情况,订出观察目的和计划。在观察过程中要忠实、客观记录,再对观察资料进行客观分析,切忌主观臆测。观察法可分为自然观察和控制观察,前者是在不加任何控制的自然情境中进行观察,如对住院病人的活动、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对患者在家庭中的生活习惯进行直接观察;也可借助于录音、摄像等方法进行间接观察。控制观察是指预先设计特定的情境,再让被试进入此控制情境,观察其情绪表现和行为变化。观察可分为一次性或连续长期观察。观察的内容包括被试的外表、言谈举止、行为表现、情绪状态、交往风格、对人和事的态度、兴趣爱好、对挫折的应对方式等等。

确定被观察的目标(靶行为)极为重要。靶行为要客观、明确、完整。客观是指异常表现能被观察,如果只是内部冲突,就不易作为靶行为;明确是指靶行为要有明确的定义,便于不同观察者的相同操作;完整是指靶行为要是一个完整的单元,最好建立量化的操作标准。

行为的观察与度量技术有很多,常用的有频数测量,即在给定的时间内记录靶行为的出现次数;反应分类技术是将靶行为分为若干类别进行记录,如正确~错误、正性~负性等;编码记录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对观察的行为进行程序化的记录和量化,并及时得出行为评定的结果,这类计算机辅助评估程序在发达国家应用颇为广泛,我国变态心理的计算机评估研究正日益受到关注。

(二)个案法

个案调查是临床工作者习惯采用的方法,即把被试看作一个单一的案例进行全面、深入、系统和详细的调查。个案材料来源于被试自述或他人报告,可以通过交谈、问卷和活动产品分析等方法来获取资料。“产品”是指被试的活动产品,人都会有意或无意将自己的情绪和体验投射到自己的作业、日记、信件和绘画等产品中,分析这些产品,可间接了解人的内心世界和心理状态。个案内容除了被试的个人史、既往史和现病史等一般资料外,还需要详细了解个人的生活经验、家庭生活和人际关系状况、学习和工作情况、心理发展和教育经历、对人和事的态度与风格、在集体生活中的表现、兴趣爱好和病前性格特点、重要的生活事件和精神剌激以及最近病情变化等。

个案调查是一种追踪性质的研究,它既可用回忆以往事件和查阅有关记录的方法重新组织信息,也可长期、追踪描述病程的未来变化。个案调查要强调在群体中的普遍意义,最好选择有代表性的个案进行研究。

(三)会谈法

上述观察法和个案法都要使用会谈会谈不仅是一种基本的研究方法,也是一门常用的心理治疗技术。会谈是一种艺术,它与一般交谈有本质差别。会谈是两个人以上面对面的交谈,相互之间懂得语言和非语言的信息,双方预先知道交谈的目的,会谈者慎重地选择交谈的主题和控制交谈的进程,并试图从应答者那里得到他对事物的态度和看法。

会谈的主要功能是收集患者的有关资料对患者进行诊断和评估,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和治疗。会谈在结构上可以是标准化的,即有固定程序,所要问的问题是事先决定的,会谈者以同样措辞和同样顺序向每个应答者发间,这种会谈主观影响少,结果便于比较和评估。会谈也可在非标准化或非结构化的形式下进行,此时会谈的内容和顺序取决于应答者的回答和会谈者自己的选择,这样的会谈给予双方很大主动性,但随意性大,结果不易比较。

会谈作为一种治疗技术,尚有许多具体要求,如治疗者要注意倾听,持非评判性或中性的态度,创设良好的身心环境,使患者感到轻松,自主性得到尊重,科学运用释义、中断、提问、转移等多种技术。谈话的内容要适合患者的接受能力和兴趣,对个性发展或问题改善有关键作用,有利于探索深层病因和鉴别诊断,促进患者认知和态度的改变以及心理问题的解决。会谈可通过录音、录像或会谈后回忆方式进行资料记录,如必须在会谈中进行记录,要尽可能简洁,不影响会谈顺利进行。

(四)群体调查法

群体调查法也要用到观察、病史描述、会谈和测量等多种技术,但主要是针对群体被试而不是个体对象。如同医学流行病学的调查方法一样,它分为横断面调查和追踪调查两类,前者是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对群体的多数项目进行一次大规模调查,!后者是在一个较长时期内对群体少数项目进行连续、多次的调查。变态,心理研究中的多数变量难以直接控制而进行实验研究,但对感兴趣的变量进行群体调查测量,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学上的相关分析和因素分析等,可以确定变量之间的相互联系,有助于心理变态因果关系的探讨。

群体调查的具体要求也很多,要有一个周密的调查设计方案,有明确的调查目的,选择科学的调查项目和方法,调查对象要有代表性,随机化抽样,并注意正常和异常人群之间的对照比较,调查工具要进行信度和效度的检测并作标准化处理。

(五)实验法

实验是变态心理研究的经典方法,即建立一定的实验假设,选择一个可以控制的自变量,科学地进行实验和对照分组,随机取样,在严格控制的条件下,主动引起被试的需要,对其身心反应进行考察,并对结果作数量化分析和反复验证。常用的是病程实验,其目的在于取得异常心理过程的现状与变化特点,并对这些特点予以数量和性质上的估价。治疗性实验常常被临床医师采用,即对病人的治疗赋予实验的性质,针对病因进行治疗,治疗的情境与条件应严格控制,为避免医生过高地估计疗效,宜采用“双盲',设计的方法,疗效的评定要有客观指标。儿童教青干预实验是一种准实验方法,因为变量多,不易控制,它可以是学习生活实地的自然观察,也可以适当控制有关的环境条件,实施特定的教育训练干预措施,对干预前后的儿童行为表现进行系统观察记录,以确定干预的效果。心理变态中的许多实验研究会损害人的身心健康,因此,有时采取动物实验的方法,如用人工方法在动物身上制造生理缺陷,改变其机能状态,给予各种急性或慢性的剌激,以制造各种心理病理模型以便进行类比。将动物实验结果来解释人的心理变态要十分慎重。

(六)测验法

       测验法包括心理测验和评定量表两类,它们对心理异常的表现能够定性和定量,简洁易行,便于操作。测验法的特点是用统一标准的刺激,在标准的情景中对要研究的心理品质作出标准化的计量。在解释测验结果时,需要结合临床方面的资料作出正确评估。心理测验常用于智力、记忆、人格和神经生理方面的测评,评定量表的临床运用越来越广泛,常常用来评定人的情绪和行为问题。有关具体的变态心理测验工具和方法将在后面介绍。

 


【本文由 中国心理学家网 发布,转载须保留本文链接!手机浏览网页显示不完整时,请点击网页底部的电脑版。欢迎关注本站微信公共号:xinlixuejianwang 分享按钮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相关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版权所有  中国心理学家网技术支持创立互联    通讯地址:安徽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150#   邮编:230032

联系电话:0551—2826223  E-mail:cnpsy@126.com QQ:619938829  皖ICP备 06003963国内心理学类综合性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