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理学家网
 
热线咨询 0551—2826223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心理专题 - 变态心理学
    发表日期:2006年7月8日 编辑:cnpsy 有7990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
《变态心理学教材》第二章 变态的生物-心理-社会因素
《变态心理学教材》第二章     变态的生物-心理-社会因素

第二章     变态的生物-心理-社会因素

       一      变态的生物病理

       二      心理应激机制

       三      心理动力与内心冲突

       四      错误的学习与认知

       五      自我实现受阻

       六      社会文化关系失调

       七      生物-心理-社会观点的整合


--------------------------------------------------------------------------------

第二章     变态的生物-心理-社会因素                                                                           

什么因素导致心理变态?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医生多认为是大脑的病理改变,心理学家认为是精神的内部冲突或是错误的学习,社会工作者认为是不良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因素的影响。究竟心理变态的病理机制该怎样解释?这确实是一个难以简单回答的问题。

对变态心理进行科学的解释,必然涉及心理学中诸多理论流派的讨论,本章将从生物、心理、社会文化维度来依次论述变态心理的理论解释。

 一      变态的生物病理                                                                                                          

变态心理的生物学解释来自于传统医学模式的理论,认为遗传、体质、解剖结构、生理、生化和生物病原体对人的心理异常或精神疾病的产生和发展起关键作用。这种观点是在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及其后的加尔(Gall)的工作上发展起来的,他们都倾向认为,精神疾患都来源于躯体因素和大脑损伤。18~19世纪,大脑解剖学和生理学的成就使人们深刻认识到大脑机能活动和大脑物质本体的密切联系,并设想心理异常现象可能与大脑组织和机能的损伤有直接关系。德国著名精神病学家克雷圣林(Kraepelin.E  1856~1926)运用医学病因学的研究方法来探讨精神疾病,把精神病人的异常心理和行为进行分类,提出精神疾病的第一个分类方法和疾病单位的概念,他被认为是变态心理学的生物学观点的创始人。

生物学观点认为在心理异常或精神疾病的病因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生物学因素,患精神病如同患了一种生物性疾病,需要住院、服药或采用治疗躯体疾病一样的有效治疗技术,如外科手术、电休克、化学药物等,某些方法确实能减轻精神障碍症状。生物学观点对于变态心理学和精神病学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它第一次在整个医学科学的基础上明确精神疾病和其他躯体疾病一样是一种疾病,都有生物学上的原因,这有助于心理异常原因和病理机制的研究,帮助人们有效地减轻和控制各种精神疾患,维护人类的精神健康。当然,生物学的观点有其局限性,它忽视了人的主观内心世界和社会属性,只治病而不治人,因此,仅用药物和手术方法治疗变态心理是远远不够的。

变态心理的生物学病因有以下几方面:

(一)大脑结构与功能异常

大脑皮层的不同区域结构和功能不尽相同,某一区域受损,会出现相应的功能障碍,如左半球受损,会影响人的言语机能; 右半球受损,会影响人的时空知觉和定向。

巴甫洛夫(Pavlov  1849~1936)的条件反射学说为心理异常提供了中枢神经系统失调的科学解释,它包括催眠时相、孤立病灶和实验性神经症等关键概念。催眠时相是指大脑皮层从觉醒到睡眠(或是相反)状态过渡的一种机能状态,它依次有正常相、均等相、反常相、超反常相、麻醉相、抑制相等几个阶段;正常生理状态下,从觉醒到睡眠的过渡阶段很短暂,催眠时相出现不明显,但在大脑受损或机能削弱时,催眠时相状态很容易出现,而且会长久停留某一阶段,如在超反常相,阳性刺激引起阴性反应,阴性刺激又会引起阳性反应,这可能是幻觉、妄想等变态,心理与行为的病理生理基础,因此,催眠时相是反映高级神经活动失调的重要指标。孤立病灶又称病理惰性,是指高级神经活动机能出现个别病变点,它可能是过去经受精神创伤的后果,遗留下来而成为心理异常的病因,如精神分裂症患者可能是因为该病灶的兴奋扩散而引起行为的过度兴奋,病理性抑制扩散到皮下就形成木僵状态。实验性神经症是指通过变换剌激的各种实!验引起动物出现神经破裂现象,因此推测人的高级神经活动兴奋和抑制的基本过程不能协调,会造成大脑机能的混乱,从而影响行为的混乱,人的大脑皮层和皮层下关系失调以及第一和第二信号系统关系失调被认为是心理和行为异常的病理生理基础。

随着电生理学和神经生物化学研究技术的发展,目前正逐步认识到大脑边缘系统的机能状态与人的心理行为活动特别是!情绪活动相关,边缘系统的一些区域受到刺激和损害,会出现异才常情绪反应、注意和记忆障碍等。

(二)神经生化与内分泌因素

神经化学的研究表明,人在各种心理行为异常状态下脑内生化物质有所改变。中枢神经递质的代谢异常,可能是诱发精神障碍的重要原因。如大脑处于抑制状态时,乙酷胆碱含量升高;抑郁症是由于脑内儿茶盼胶机能不足所致,躁狂症是因交感中枢机能亢进、儿茶盼胶机能过盛造成的,血液中去甲肾上腺素浓度升高,会出现情绪高涨状态;人脑中的5-羟色胶含量过高或过低,都可能造成精神障碍,脑内5-羟色胶大量增加时,会出现兴奋现象。

神经内分泌学的研究也提出激素对心理的影响,如发现抑郁症患者血浆皮质激素和17一短皮质内固醇的含量增高;躁狂状态时皮质激素分泌较少;皮质内固醇可引起激越,加重焦虑。

(三)心理异常的遗传

通过家系调查、家谱分析、双生子和寄养子研究以及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的研究,一些精神疾病的遗传学病理机制已得到证明,如精神分裂症的家族聚集性远远离于一般人群,可能是由多对基因突变引起;躁狂抑郁症是由某一基因突变引起;智力低下可能是染色体的变异。

(四)其他生物因素

疾病感染尤其是脑部感染会引起许多心理异常表现,如肺性脑病、肝性脑病、中毒性菌病、脑炎等;某些药物和成瘾物质能导致精神障碍,如毒品、酒精和烟草;素质因素对心理变态的发生有重要作用,有人认为,生物性躯体损害不能解释所有精神疾病的直接原因,应激和内部冲突只能对脆弱素质的人才诱发疾病,因此,需要考虑人的不同素质因素;另外,躯体在睡眠剥夺和极度疲劳状态下会降低对应激的抵抗力,出现心理行为问题。

二    心理应激机制                                                                                                            

变态的心理学解释随不同的流派有不同的观点,心理应激的观点是由心理生理学派提出的,代表人物是加拿大生理学家塞里(selye·H)。他在本世纪30年代就提出了应激适应机制学说,认为应激是一种剌激物,或是一种反应,是一种觉察到的威胁。目前多数学者倾向认为,应激是个体觉察环境剌激对生理、心理及社会系统过重负担时的整体现象,所引起的反应可为适;应或适应不良。这个定义强调判断应激源是正性还是负性的认知过程的重要性。以下分别讨论应激源、应激反应和心理应对机制。

(一)应激源

应激源是指环境对个体提出的各种需求经个体评价后可以:引起心身反应的剌激与情绪,包括以下几类:

1.躯体性应激源:它们是直接作用于躯体的物理化学以及生物学刺激物,如噪音、环境污染、工业废气废水废渣排放、采光照明不良、通风采暖不好、疾病流行等等,这些因素均对人类构成威胁。

2.心理性应激源:生活中这类应激源常见,如人际关系冲突、个人认知缺陷、能力不足、心理需求过高、消极情绪、动机冲突、面临挫折情景等等。人的愤怒、憎恨、忧愁、悲伤、恐惧、焦虑和痛苦等消极情绪若异常强烈或持续过久会对人的身心健康产生不利影响,使人失去心理平衡和生理机能失调。动机冲突i在人的日常生活中也是经常发生的,如双趋式冲突:又想读书,又想经商,两者不可兼得;双避式冲突:不想考试,又怕留级;趋避式冲突:喜欢吃糖,又怕肥胖;还有双重趋避式冲突等。各种动机的冲突造成挫折情境,会使人心情烦恼、不安和痛苦,导致人的心理变态,出现攻击、倒退、固执和冷漠等异常行为。

3.社会性应激源:这种应激源分两类,从社会机构方面看,是指家庭、学校和社区等环境的影响;从社会进程方面看,是指社会结构的变化、家庭不和、父母离异、学习竞争、亲属死亡和自然灾害等影响。

4.文化性应激源:语言、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和宗教信仰等是重要的文化性应激源,如移民、迁居者会面临更多的应激。

(二)应激反应

塞里(Selye·H)将应激反应称为一般适应综合征(GAS),认为它分为三个阶段:一是警戒期,指个体的内部动员以作好应对外界紧张剌激的准备;二是抵抗期,指个体内部防御力量已经抗衡紧张刺激,使生理心理恢复平衡;三是衰竭期,指紧张刺激多而持久,个体抗衡力量衰竭,失去应变能力,产生心身疾病。根据个体对应激的认知评价,可将应激反应分为积极的应激和消极的应激两种,前者表现出注意力集中,积极的思维和动机调整,积极反应有利于机体对传人信息进行正确认知评价、抉择有效的应对策略、发挥应对能力;消极的心理反应是指过度焦虑紧张、情绪激动或低落、认知能力下降、自我概念不清等等,这些反应有碍个体正确评价现实情境、选择正确的应对策略和发挥正常的应对能力。

环境中的应激源如何导致人的心理行为变化?其病理机制的确切解释是困难的,一般认为应激源经人的认知系统作为中介,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三个主要系统导致人的身心变化,好的变化是机体作出适当调整以适应环境,不好的变化是出现疲劳、头痛、失眠、呕吐、冲动、厌烦等身心症状,重者产生身心疾病。

(三)心理应对

心理应对是个体对抗应激的一种手段,它是指个体对环境或内在需求及其冲击所作出的恒定的认知性和行为性努力。有人认为心理应对和心理防御机制相同,它们来自于弗洛伊德(Freud· S)精神分析学说的基本概念,都是指摆脱精神紧张状态的心理适应机制,通过调整自身的价值系统,从而改变自己对撞折的认知和情绪反应,以减少精神痛苦,维护自尊心,求得内心平衡。

心理应对或防御机制在现实生活中是一种相当普遍的心理现象,它本身不是病态的,但若运用不当或过分,会影响个人对周围社会环境的适应,成为变态的表现。心理应对或防御有积极和消极两种作用积极作用可以暂时解除痛苦和不安,消极作用是一种自欺欺人,因为现实问题并未解决,只能使人逃避现实,或陷入更大的挫折或冲突情境中。因此,选择积极的应对方式、避免消极的防御措施,是处理应激情境、防止身心变态的重要原则。常用的应对方式有以下几种:

1.升华作用:即把那些意识不能接受或与社会道德规范不容的本能冲动或欲望以改头换面的方式变成高尚的追求,以保持内心的安静与平衡。在升华作用的机制下,原来的动机冲突得到宣泄,可使个人获得成功的满足。如失恋后发奋学习,从事文学创作,在事业上取得很大成就,以消除失恋的痛苦。

2.合理化作用:又称文饰作用,是以个人需要的理由,来解释对自己不能实现的事实,它是一种自圆其说的编造,其目的是要掩饰自己的行为动机,以合理的言词去辩护偏离正轨的行为。如将考试失败归咎于老师出偏题等。

3.投射作用:将个人不喜欢或不能接受的自身所具有的性格特点、观念、欲望和态度转移到别人身上,如一位极端小气的人认为人人都自私,这样可以减轻自己的内疚,维护自己的尊严和安全。广义的投射作用还指心理的外在化表现,如把节日的欢乐心情投射为赏心悦耳的鸟语和含笑迎人的花枝。在人格测验中,可以通过投射作用来观察人的内在动机、欲望和情感活动。

4.压抑作用:即把意识不能接受的、使人感到困扰或痛苦的思想、欲望或经验不知不觉压抑到无意识之中,以便保持心境的安宁。压抑的东西没有消失只是潜伏起来,一有机会就能重新活动,而影响人的行为,如出现口误、笔误或记忆错误等。

5.否认作用:这是一种简单原始的无意识防御机制,通过否认,把那些已经发生的令人痛苦的事实变成根本不存在的东西,避免心理上的不安和痛苦。成语中掩耳盗铃的故事就是否定作用的表现,不承认挫折和灾难的发生,使人心安理得,是最省事的办法。

6.倒退作用:遇到挫折时,运用较原始而幼稚的方法来应对,以取得他人的同情和照顾,避免面对现实问题或痛苦。如“哭得像孩子一样”就是形容某些成人倒退的表现。有人认为,所有心理变态的表现多少都有倒退作用的影响。

7.补偿作用:用种种方法来弥补身心的某种缺陷,以减轻心理的不适感。如盲人的触觉会变得特别灵敏,口吃的人通过训练成为著名的演说家。过度补偿也会导致心理活动的畸形。

8.反向作用:即人的外在行为和内在动机表现的方向相反。如一位过分炫耀自己优点的人很可能内心存在着严重的自卑感。人的行为过分,有时附表明他无意识中可能有则好相反的欲望或冲动。

9.抵消作用:用某种象征性活动来抵消已经发生的不愉快的事情,好像那些事情根本没发生。如用强迫性扫地行为来抵消工作中的失误,经历过性创伤的人立志宗教事业或“出家”。

三  心理动力与内部冲突                                                                                                     

 心理动力学的观点来自于弗洛伊德(Freud·S)的精神分析?理论,它强调动力因素的重要性,强调无意识领域中的心理冲突:在造成心理异常方面起关键作用,认为人的内在矛盾冲突或情绪紊乱是精神疾病的根源。

弗洛伊德(Freud·S)是奥地利的一位神经病学家,他曾学习;催眠术的理论和临床应用技术,并与他人合作从事癌症的治疗研究,从实践中他发现病人把恋情(或憎恨)转移到医生身上的|所谓移情现象,同时认识到,单纯用催眠术难以处理移情,也不?能提高疗效,而运用自由联想和梦的分析等方法,鼓励病人议话,让其重新体验发病时的痛苦情感,使被压抑的情感引发出:来,就能达到治疗的目的。弗氏学说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部分。

(一)无意识矛盾冲突

弗洛伊德(Freud· S)创立了精神分析学说,其核心是元意识的矛盾冲突假说,认为人的大多数行动是一种心理动机冲突的结果。无意识是人的心理结构的深层,它包括原始的本能欲望和冲动,由于道德、现实和社会文明的约束,冲动和欲望得不到满足,而被压抑到无意识的领域中,它们不断寻找出路,回到意识中去寻求满足,这种无意识的矛盾冲突是各种精神症状的根源。意识是心理结构的表层,主要功能是从心理结构中把那些来源于无意识的本能欲望和冲动排除出去。在元意识和意识之间的边缘部分称前意识,由一些可以经由回忆而进入意识的经验所构成,主要功能是在意识和无意识之间从事警戒,不允许元意识的本能冲动到达意识中去。

(二)人格结构

弗洛伊德(Freud· S)把人格结构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处于无意识的最深层部分称本我,它是行为动力的源泉,追求直接的满足,遵循快乐原则;第二部分是意识中的自我,它是从无意识中产生的,指导人的行动采取社会允许的方式满足本我的需要;第三部分是超我,它处于无意识和意识各个领域,代表良心或道德力量,对自我起监察作用,不让其有越轨行为,否则就给予惩罚。人要保持心理正常,就必须依赖人格结构中这三种力量维持平衡,否则会导致心理失常。本我和超我在无意识领域中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这种冲突引起焦虑,焦虑又使得各种心理防御机制发生作用,以帮助人保持心理的平衡和安宁。

(三)本能与心理性发展弗洛伊德(Freud·S)认为人类有两种本能,一是性本能,一是攻击本能。性本能背后有一种潜在力量称“力必多”(libido),它对人的行为具有推动作用。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性发展分为几个阶段,如口欲期、脏欲期、生殖器期、潜伏期和生殖期等,在性心理的发展过程中如果不能顺利进行,如停留在某一阶段上或遇到挫折而从高级阶段倒退到低级阶段,都可能造成行为的异常,这是各种神经症或精神病的根源。

精神分析理论提出人的心理变态并不都是由大脑的生理解剖结构损害引起,人的内在心理矛盾冲突也会造成心理异常,这是对变态心理研究的重大贡献,它使得人们开始关注变态表现j的动力和内容,从病人内心深处寻找精神疾患的原因。弗氏的1理论体系也存在很多缺陷,如过分夸大无意识作用,泛性论,有些原理原则是虚构的,但他的心理动力学观点可以有效地解释某些心理现象,在临床实践中也取得一定疗效。弗氏的许多观点被后来的追随者不断修订,出现新弗洛伊德学派,其共同观点是强调社会文化的影响而反对本能冲动和泛性论,但在治疗方:法上,仍旧采用精神分析技术,如自由联想、释梦和移情分析等。

四  错误的学习与认知                                                                                                           

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认为只有对可以观察的行为以及控制这些行为的剌激和强化条件进行研究,才能获得人类行为原则的科学解释。行为主义观点的核心是强调学习在人类行为中的作用。

本世纪初,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Pavlov)提出了条件反射的概念,通过实验使狗产生神经症。美国心理学家华生(Watson·J·B)进一步认为,心理学应放弃内部感觉和其他内部事件等主观概念,而把注意力放在可以客观观察的行为上,从此拉起了行为主义的大旗。桑代克(Thorndike)和斯金纳(Skin.ner)注意到行为发生后会产生某种效果,而这种效果会影响到这一行为再次出现的可能性,这种类型的学习称为工具性或操作性条件反射。行为主义者极端重视社会环境对人格的发展和行为的作用,认为心理异常是过去不良的条件反射经验的结果,可以采用条件反射的方法进行治疗。异常行为是习得的,就可以通过学习原则进行矫正。根据不同的行为学习原则,就有不同的行为矫正技术。

(一)经典条件反射

经典条件反射是巴甫洛夫(Pavlov)提出的学说,他认为条件刺激(铃声)和元条件剌激(食物)多次结合呈现给狗以后,再单独呈现条件刺激,也会引起狗的唾液分泌,说明条件反射是后天获得的行为。根据行为主义理论,大部分异常行为都是经典条件反射的结果,如有社交障碍的人可能在过去社交活动中有不愉快的经历,受人挖苦和嘲笑,久而久之,形成条件联系,每遇社交场合就紧张不安。其治疗的原则是建立正确的条件反射,学习放松技术,用放松来取代紧张,这就是后来被广泛采用的系统脱敏技术。

(二)操作条件反射与强化

操作条件反射是由斯金纳(Skinner)提出的另一种动物学习方式,其特点是用奖励性的手段强化动物的某种反应行为,使其出现率增加。这是一种学会操作的学习过程,被认为是行为改变的通则。强化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增强某种反应重复可能性的力量,是形成条件反射的关键变量,有正性和负性两类。根据操作条件反射的观点,认为人的心理异常是由于不恰当的行为受到强化的结果。如恐惧学校的行为得到父母的特别关注,允许孩子逗留家中,这种错误强化会固化孩子的恐惧行为。因此,对个体的异常行为不予强化,让其自然消退,或只是强化正确行为,可以使异常行为减少。

(三)不恰当的泛化和辨别许多异常行为是由于不恰当的泛化或辨别能力缺乏造成的。泛化是指某一反应和某种剌激形成条件联系后,这一反应也会与其他类似剌激形成某种程度的条件联系的过程。辨别是指个体学会对相似的剌激进行辨别,并作出不同反应。正确的泛化和辨别对维持正常心理极为重要。有些人可能把在某种特定场合的害怕泛化为对所有人际交往场所的恐惧,这就是不恰当的泛化或缺乏辨别能力。为此,可以帮助患者对行为进行情境分析,增进辨别能力,作出正确反应。

(四)模仿学习

班杜拉(Bandura·A)提出了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的行为可以通过观察他人的榜样来学习建立。异常行为也可习得,如儿童可能模仿父母的行为而产生对狗的恐惧。异常行为患者还可通过观察他人的正常行为来纠正自己的不良行为,如恐水的儿童可以通过观看其他同伴的游泳或水中游戏,逐步消除对水的恐惧。

(五)认知学习

本世纪50年代起,随着心理学信息加工系统理论的讨论和对极端环境决定论的批评,行为主义观点有了新的发展变化,开始把关注点从外部行为本身转向引起这一行为的潜在认知过程,治疗行为障碍要重在改变患者的不良认知。认知治疗专家关注患者的自我言语,因为自我言语是人们习惯来解释自己经验的方式,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生活中的大部分事件都倾向于消极解释,其结果就会出现抑郁情绪。异常行为是由于不恰当的内部言语或自我强化所产生的,因此,矫正患者的不良自我暗步和内部言语,用正确的认知取代不良的认知,是认知治疗的基本原理。

五  自我实现受阻                                                                                                             

变态心理研究中的人本主义观点是由美国临床心理学家罗杰斯(Rogets·C)在本世纪40年代开始提出的,罗杰斯与马斯洛(Maslow.A.H)一样,认为自我实现是人类最基本的动机,人是“积主动的、自我实现和自我指导的”,这是人本主义理论的核心。罗杰斯的人本主义观点包括以下内容:

(一)自我是组织心理活动的中心

罗杰斯(Rogers·C)提出了系统的自我概念,其主要命题是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经验世界,自我是这一世界的中心;个体最基本的动机就是自我保持、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个体对外界的反应是根据他们对外界的知觉方式作出的,并且与自我概念和世界观一致;自我感知到危险后会出现自我防御行为;个体内部趋势是朝向健康和完整的,正常情况下行为是健康和建设性的,并寻求得到个人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行为方式。

(二)注重价值和个人成长

人本主义者强调价值和价值选择过程在指导行为以及寻求有意义的生活方式等方面的意义,认为个体在自己经验基础上形成的价值是最关键的,人们一般不会盲目接受他人的价值。根据人本主义的观点,心理异常从根本上说是个人成长和朝向健康的自然倾向的中断或歪曲,其原因在于防御机制的过分运用使得个体脱离现实,或不利的社会条件以及学习中的失误,或是过分的紧张应激。

(三)对人性和人类潜力的积极态度

人本主义者对人性和人类潜力的看法是积极和乐观的,认为在适当条件下,人类都倾向友好、合作以及建设性的行为,而自私、攻击性和残忍则是人对本性的否认、挫折或歪曲。

(四)变态心理的有关解释

罗杰斯(Rogers·C)拒绝使用医学诊断术语,认为诊断命名会给当事人带来消极影响,由此把病人称为“来访者”或“咨客”。罗氏认为心理异常的起因主要与自我实现趋势受阻有关,适应不良的人不能接受自己的全部经验,必须否认一些重要的感觉和情绪体验,其后果就是维持一种刻板的和防御性的自我,同时排斥那些对整个自我构成威胁的经验。精神病行为也属于与自我不一致的行为只是冲破了防御过程的控制而已。同心理动力理论一样,人本主义者强调儿童早期不良经历和家庭教养环境对日后心理健康的影响,早期不良经历包括母爱剥夺、父母对儿童不一致、同胞竞争、惩罚、过分苛求、诱惑、生理性挫折、角色混乱、父母操纵和嫉妒等。对于心理治疗,罗氏创立了来访者中心治疗方法,认为治疗者和来访者之间的良好关系是最有效的手段,治疗者要设身处地理解和接受来访者,相信他有能力认清并解决自己的问题,对来访者要持一种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和热情态度,言行一致,坦率开放,则来访者就会向积极的方向转变。

 六  社会文化关系失调                                                                                                            

 心理现象的发生和存在,是由生物学因素决定的,但心理现象的发展和变化方向则取决于社会文化因素。社会文化因素是指社会制度、经济状况、生产水平、阶级差别、民族传统、风俗习惯、伦理道德观念和教育方式等。这些因素和人的心理活动之间形成一种内在、本质上协调一致的关系。人在特定的社会文化关系中形成一定的人格,及其一整套内在的心理品质与行为方式,通过认识、调整和改造能作出相应的适应性变化。当人的社会关系发生变化,而人不能作出相应调整,或作出的变化过于迅速和强烈,超出主体能适应的范围,或主体的人格和心理行为方式发生显著改变,都会出现人的社会文化关系失调状况,并导致心理的异常。

(一)社会文化中的异常观念

自本世纪初开始,社会学和人类学的研究使人们逐步认识到社会文化环境与心理异常之间存在某种联系,人们观察到,人类的躯体障碍和心理障碍都会随着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早期的跨文化心理学研究发现,精神分析理论中提出的行为性驱力并不是全球性的,它只反映了西方社会对性的压抑,西方关于变态的概念也不适宜于某些文化的人群,某一社会是异常的,而另一社会可能是正常的,正常和异常是一个由文化决定的概念。不同的社会文化关系制约着异常心理的表现内容和方式。如美国人常常诉说精神症状或心理问题,而中国人常不愿提及精神症状而是诉说躯体症状;西方发达国家对性的心理行为问题讨论较为开放,而阿拉伯地区的国家则相反。不同的社会文化还会造成一些独特的心理异常表现,如中国南部沿海地区有一种“缩阳症”的心理变态,恐惧阳具缩入腹内而致死。在文化比较落后的地区,对心理异常患者要么认为是鬼魂附体而加以虐待,要么视若神明,予以膜拜。随着社会文化的背景变化,心理异常的表现也会改变,如文化革命中的精神病人常常表现出政治迫害妄想,而改革开放后病人的妄想多与经济和现代科技有关,心理变态常常以下岗的应激以及人际交往等问题居多。

(二)社会生活事件的影响社会文化关系失调的主要原因来自社会生活事件的变化。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生活事件,这些事件对人们的影响是不同的,在一部分人身上会造成社会文化关系;的失调,产生情绪紧张和身心疾病。美国华盛顿大学霍尔姆斯(Holmes)教授等人1967年编制了著名的《社会重新适应量表》,把人类社会生活中遭受的生活危机归纳并划分等级,列出43种生活变化事件,并以生活变化单位(LCU)为量化指标加以评分;任何类型的社会生活变动都能造成人对疾病的易感状态,如配偶死亡、离婚、被解雇等都是对人有不良影响的重要生活事件,这些事件越多,患病的可能性越大。

(三)社区精神卫生服务

精神卫生的概念最先由美国学者比尔斯(Beers·C)在1908年提出,50年代以后被广泛使用,广义的精神卫生不仅指研究各类精神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而且要探讨保障和促进人群的?心理健康。根据精神病社会学观点,人们认识到,精神疾病虽对;社会带来不利影响,但社会本身对心理变态也负有责任,社会缺乏支持和同情,环境不顺利不稳定,重大的社会变动以及都市化、社会阶级和阶层的差别等等社会文化因素都可能成为精神疾病的病因。病人的问题不是个人问题,而是社会病态的反映,因此,对精神病人的治疗应当从病人自身转移到整个社会方面去。社区的精神卫生服务正是心理卫生运动的产物,是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的体现。美国学者卡普兰,(Caplan·G)等人于1974年开始了社区精神卫生和社区治疗工作,当时服务的内容主要是改善精神病人的生活条件以及!就业和社会福利状况,广设精神卫生治疗机构,建立热心电话、社区精神卫生门诊等危机干预中心,普及和宣传心理卫生知识等。我国的社区精神卫生服务近十年来有了显著进展,许多城市建立了三级精神病防治网(市、区县、街道),各级精神病防治机构不断完善,工娱站和家庭病床不断扩展,各类心理咨询门诊和热线电话服务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心理卫生正成为一个伟大的事业,受到全社会关注。

 七  生物一心理一社会观点的整合

 前面提到的有关心理变态病理机制的数种理论解释是历史的发展产物,它们对人类的健康发展曾有过巨大贡献,但对某一种理论来说,都不可避免地带有片面性和局限性。在变态,心理的治疗实践中,大多数医生和临床心理学家都是自觉或不自觉地采取一种妥协和折衷的观点,只有少数人教条式地坚持一种观点或理论来解释变态心理现象。随着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的影响,人类对健康和疾病的本质有了深刻理解,逐步认识到精神疾病绝不会是单一因素造成的,任何心理异常现象的产生都是生物、心理和社会文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而出现生物一心理一社会观点整合的趋向。

        生物、心理、社会文化因素各自有独特的内容,三者又具有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不可分割的关系。生物学因素是指遗传、体质、体型、神经类型、生理生化和免疫系统的特征等,它是因素群中最基本的因素,是心理学因素赖以产生的物质基础,也是心理和社会文化因素所作用的物质承受者。心理学因素是指人在当时的主观心理状态,在个体发展过程中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经验积累,包括早期和后来的生活经验与人格发展情况,以及认知能力、思维方式、情绪倾向、动机系统、行为习惯、智慧特征、信念和人生观等,心理学因素是在生物学因素基础上产生的,它一旦产生,就时时刻刻给予生物学因素以深刻的影响和制约。社会文化因素包括经济状况、物质生产水平、地理环境、阶级差别、职业差别、性别差别、意识形态、思想感情、风俗习惯、民族传统、道德伦理观念、教育方式、信仰方式、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影响,以及由于社会文化因素所导致的严重应激,社会文化因素是在生物学和心理学因素的共同基础上产生的,它反过来又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心理学因素,是心理学因素赖以形成和出现的根源所在,它对生物学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是间接的,一般是通过心理学因素的中介作用才能实现。在人的异常心理行为发生、发展和变化过程中,所有这些因素群是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而起作用的。人若处在严重应激情境中,同时遭受这些因素群的综合作用,就会导致心理和行为的变态。因此,讨论心理变态的病因,必须用生物、心理、社会文化整合的观点来解释,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

 


【本文由 中国心理学家网 发布,转载须保留本文链接!手机浏览网页显示不完整时,请点击网页底部的电脑版。欢迎关注本站微信公共号:xinlixuejianwang 分享按钮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相关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版权所有  中国心理学家网技术支持创立互联    通讯地址:安徽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150#   邮编:230032

联系电话:0551—2826223  E-mail:cnpsy@126.com QQ:619938829  皖ICP备 06003963国内心理学类综合性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