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理学家网
 
热线咨询 0551—2826223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心理专题 - 心理学史
    发表日期:2006年7月7日 作者:陶宏斌 郭永玉 编辑:cnpsy 有2379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
实证主义方法论与现代西方心理学


近年来,西方心理学的方法论问题不断受到中国理论心理学者的重视。这反映了一种趋势,即反思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历程从而寻找繁荣中国心理学的最佳途径。有人指出,一百多年来,统辖西方心理学的方法论主要是实证主义和现象学。其中,实证主义在心理学发展中起着基石般的作用。有较多的文献着重分析了实证主义作为方法论对西方心理学的一些重要派别的影响。但这些文献没有系统、全面地总结和论证实证主义与心理学之间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密切的关系,特别是实证主义在心理学中的方法论含义究竟是什么,以及应该如何看待实证主义对心理学的影响。我们试图在回顾实证主义及其对心理学的影响的基础上,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一)实证主义及其与心理学结合之缘由

现代西方心理学的实证主义方法论是现代西方实证主义哲学思潮在心理学领域的特殊表现。19世纪后半叶,实证主义作为一种时代精神渗入即将分娩于传统哲学的心理学。在此之后的一百多年的历史中,它从方法论层面有力地推动了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从而成为现代西方心理学的一大哲学方法论。

实证主义者把自己的理论看作是统一一切科学的“科学哲学”,主张用实证方法取代抽象思辨,将传统的世界观问题当做形而上学问题而加以排斥,视经验为认识的基础,将认识局限于经验范围之内,坚持对经验进行描述的科学理想,认为只有经验证实的知识才是可靠的知识。实证主义的这些主张深刻地影响了现代西方心理学。

现代西方心理学是在实证主义出现近五十年后才诞生的。在此期间,在西方,与实证主义并存的哲学流派很多。为什么这些流派中实证主义优先与它结合,换言之,为什么现代西方心理学对实证主义情有独钟呢?

1.共同的哲学传统是它们结合的基本前提

共同的哲学传统在实证主义与心理学的结合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种共同的哲学传统是英国经验主义。英国经验主义的关键人物是洛克,他在批判天赋观念说的斗争中提出了心灵的白板说和知识观念起源的感觉经验论。他的这一理论是近代第一个唯物主义经验论的认识论体系。不过,他的唯物主义具有很大的不彻底性,因而为贝克莱所利用。贝克莱肯定认识开始于感觉经验,但对感觉经验作了主观唯心主义的解释,提出了“物是感觉的复合”的命题,否定物质的客观性,这是典型的主观经验论。休谟则从贝克莱的主观经验论出发,提出了不可知论的哲学体系。实证主义与以贝克莱和休谟为代表的英国主观经验论和不可知论的经验主义传统一脉相承。马赫主义者自己也说:“实证主义接近休谟的哲学和贝克莱的主观经验论,他们有根据地认为,正是在贝克莱那里存在着那种与实证主义科学观最相适宜的哲学传统。”英国经验论者对待经验的感觉主义和静态分析的传统,为冯特的心理学所吸收。由此可见,实证主义与现代西方心理学同承一脉,这种天然的血缘关系自然就成为它们结合的纽带。

2.需要的互补是它们结合的内在动力

科学和哲学之间本来就有密切的联系。它们所以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是因为它们之间存在着需要互补关系。哲学需要具体科学提供材料、证据、启发,具体科学需要哲学提供指导思想和方法论。实证主义与现代西方心理学的结合也存在着需要互补关系,而且这种需要互补关系比较特殊。

首先,实证主义适合西方心理学的理论需要。心理学像其他具体科学一样需要接受哲学的指导。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哲学流派都能满足心理学的这种需要。心理学所寻找的哲学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它要求的是能迅速提高其科学性,使其真正成为一门科学的哲学。17世纪到19世纪,自然科学的巨大成功使其在人们心目中赢得了很高的威信。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即将独立的心理学自然会将自然科学作为其效仿的模式。其实,心理学对自然科学的接近从笛卡尔站在物理学和生理学角度研究灵魂时就已经开始了。在此之后,德国的赫尔姆霍茨、E.H.韦伯、费希纳等人首次将物理学的实验和数学方法引入心理学研究,这项工作被冯特称为“自然科学和精神科学联结在一起的道路上的巨大里程碑。”自然科学理论和方法的渗入,使心理学逐渐树立起这样的科学观,即科学的心理学必须是精确的、严密的、清晰的,必须使用测量、实验、观察等自然科学方法。在这种时代条件下,心理学所追寻的只能是为其科学观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持的哲学基础。而在当时的诸多哲学流派中,只有实证主义最适合心理学的这种特殊需要。

其次,实证主义也需要心理学。实证主义作为一种哲学流派,不仅对心理学这样的具体科学具有指导作用,而且还接受它们的影响。心理学对实证主义具有特殊的意义。心理学以意识为对象,而实证主义,特别是马赫主义则以认识论和方法论为主要课题,所以,当它试图建立科学认识模式时,有必要吸收近代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列宁就曾把心理学列为“构成辩证法和认识论的知识领域”之一。心理学的研究能检验、充实、丰富实证论。例如马赫主义宣称感觉是一切存在的基础,科学原理是“符号”“标记”,只是描述感觉、观念之间的联系。铁钦纳受其影响创立了构造主义心理学,这种心理学又反过来从对象(经验)、任务(描述)、原则(元素分析)、方法(孤立地观察和报告纯粹自在的经验),到一系列的感知觉实验都给彻底的经验主义以佐证。实证主义者除孔德外,都不同程度地认识到了心理学对其哲学理论的重要性。他们一方面重视对心理学的吸收与改造,另一方面自己也进行心理学的研究。第一代实证主义的代表人物斯宾塞将进化论和英国的联想主义心理学结合起来,创立了进化论的联想主义心理学。他的心理学思想对后来的感觉主义、动物心理学、美国的机能主义心理学以及心理学的先天说都有重要影响。

总之,实证主义与心理学由于各自的特点能满足对方的需要,因而它们之间能建立一种特殊的互补关系,这种需要的互补成为两者牢固结合的黏合剂。

(二)实证主义在心理学中的方法论含义

心理学中的实证主义与哲学中的实证主义有一定的差别,真正对心理学具有方法论意义的是经过心理学家们选择、提炼、加工后的实证主义。实证主义哲学流派对心理学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如果以多数学派所接受的共同影响为标准,我们可以总结出实证主义在心理学中的基本含义。

1.强调科学对象的可观察性

实证主义者的一个共同主张是将科学的对象限定在可观察的资料之内。追随实证主义的心理学家接受了这一主张。冯特将可内部观察的直接经验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铁钦纳的构造主义基本上接受了冯特的主张,但是,他认为冯特心理学的下半截是思辨的,包含有统觉、意志等既不能观察又不符合经验证实原则的概念,心理学应避免这些概念。华生则直接将可观察的行为视作心理学的对象,心理学所研究的就是外显行为和诸如声带振动之类的器官运动。即使如此,斯金纳仍不满意,他认为华生的行为主义虽反对研究不能公开观察的意识,但在思想体系中有许多类似意识的东西,如有关行为的感官系统,这些因素是形而上学的。他认为心理学只应研究能够观察到的行为,他只考虑与个人所处的环境有关的行为,即能客观观察的事实。现代认知心理学在研究对象上与结构主义和行为主义不同,它重视人的高级心理过程,但是它的直接的主要的对象还是行为,而且当它将认知过程与计算机过程类比时,人的心理也就实物化、客观化了。

2.方法中心

实证主义摒弃了传统哲学的抽象思辨方法,并从科学中借来曾给科学带来空前繁荣的实证方法。这种过分强调实证方法的做法为许多心理学家所效仿。首先将实证方法引入心理学的是冯特,他的这一工作推动了心理学的独立。铁钦纳表现出较明显的方法中心取向。他继承了冯特的实验内省法,但是对实验内省法规定了种种限制,对实验中的被试提出了十分严格的训练要求。他要求被试剥去内省的主观价值判断,严格如实地描述自己的经验;另一方面防止将物理刺激与感觉相混淆,犯刺激错误。这种实验内省法严重脱离了心理生活的实际。方法中心的最充分表现要数行为主义。为了满足实证主义的要求,它将心理学名正言顺的对象—意识挤到后台。华生曾宣称,行为主义的目的在于方法论的革命,排除内省的自我观察,主张客观方法,唯有客观方法,才能解决心理学中的一切旧有的问题。不过当他采用客观方法时,心理学中的许多问题不是被解决了,而是被抛弃了。现代认知心理学不像行为主义那样走极端。但它也存在方法中心的倾向,纽厄尔曾严厉地批评了这一点。在他看来,认知心理学集中研究在很特殊的实验条件下获得个别现象,这样得出的结论只适用于同样的情况。一个统一的领域在日益分裂,同时方法却日益完善,真正重要的问题如控制过程的问题却没有被研究。

3.元素主义

实证主义特别是马赫主义坚持将观察到的东西分析为最小的元素。许多心理学家接受了这种元素分析的原则。冯特最早在现代心理学中提倡元素分析,他说:“既然一切科学始于分析,那么心理学家的首要任务就是把经验的内容分解成它们的基本成分。”铁钦纳也坚持元素分析,他认为心理学的首要任务是将复杂的过程简化为基本感觉要素,他把冯特的注意及统觉也简化为感觉。铁钦纳声称他发现了30 500种视觉元素、4种味觉元素、3种消化道元素。华生主张将行为简化为元素。他说,为了有计划地对心理学的所有问题进行实验研究,我们首先要把心理学简化为最简单的术语,我们将看到统辖人类一切行为的共同要素,在每一适应活动中,总有反应及其引起反应的刺激。行为主义的元素分析传统为现代认知心理学所继承。“现代认知心理学同意行为主义范式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原子主义、联想主义和经验主义的假定。在哲学方面,它拥护唯物主义,主张没有什么独立的笛卡尔学派的灵魂,也拥护实证主义继续坚持对一切理论术语进行操作。”

4.还原论

实证主义为贯彻实证性这一根本原则,极力主张还原说。心理学的还原论来源于实证主义。冯特在科学心理学创立时期就曾用生理学方法研究感知觉问题。铁钦纳的构造主义将复杂的现象简单化,用物理、化学过程来解释复杂的心理过程。行为主义继承了还原论。华生说,他所指的行为是指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的各种身体反应的组合,这些反应又不外乎是肌肉收缩和轻微的腺体分泌。他进一步将肌肉收缩和腺体分泌归结为物理和化学变化。这样一来,全部行为,包括通常所说的心理,都不外乎是一些物理、化学变化引起的另一些物理、化学变化而已。各种行为主义的一个共同点就是用动物行为取代人的行为并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它们假定研究简单有机体的简单反应,所确定的原理可以不受限制地沿用到更复杂的有机体的更复杂的行为,这是一种生物还原论。现代认知心理学也没有脱离这条路线,它将人脑比作计算机,将人类认知活动当做计算机的操作过程,其实也是一种还原论,这是一种机械还原论。

5.描述性

实证主义者拒绝探讨事物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追求描述性的科学理想,这一理想在心理学中被部分亲实证主义的心理学家变成了现实。他们将心理学的任务规定为描述,即反映事实前后相继和类似关系。在冯特看来,心理学的描述应多于解释。铁钦纳则认为心理学应完全排除解释。他说,科学不过是观察的精致产物,科学问题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描述,与解释、为什么和因果性无关。又说,他不去解释或论述因果关系,在科学中一切解释对他来说都只是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铁钦纳对待解释的态度颇得斯金纳的支持,斯金纳指出,从科学方法的角度看,铁钦纳的体系是实证主义的,它的任务是以描述为限,不企图提出解释,它的一切概念都由直接观察的结果给予定义,它涉及的规律是实验框架中相关变量的函数关系,甚至对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也不作断言。现代认知心理学也着重描述,在其理论中存在有大量的科学模型,它用这些来再现人类认知活动的结构、属性、功能、关系、过程,至于人类认知活动的客观来源和人的社会属性等问题它不感兴趣。

6.定量性

实证主义所极力强调的科学精确性或定量性目标,被渴望成为一门货真价实的自然科学的心理学所吸收,使心理学将精确性作为自己所追求的目标。铁钦纳将视觉元素分析到了三万多个,足见他对定量性和精确性的重视。斯金纳曾强调要用物理学和生物学方法研究心理学,心理学也应成为像物理学或生物学那样的精密科学。在他的实验方法中,他设计了精巧的动物实验,以计算出操作和强化间由于各种变化而发生的种种数量关系。赫尔以大量的实验材料建立起一个以某些公式和定义进行逻辑推理的庞大的假设—演绎体系。今天用数学模型和计算机模拟探讨心理学问题的现代认知心理学都受到了赫尔理论的影响。现代认知心理学由于运用了当代先进的运算工具,其研究的定量性和精确性达到了心理学史上从未有过的高度。

(三)对现代西方心理学实证主义方法论的评论

实证主义方法论既有合理之处,也有根本不足。它坚持心理学以可观察的材料为对象,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科学对象客观性的要求,却否定了心理的主观属性;它强调以实证方法为中心,巩固了心理学的科学地位,但由于过于强调方法的科学性,从而牺牲了心理学研究人的特有心理现象的重要性;它坚持元素分析,有助于简化复杂的心理现象,深化对心理的认识,但不利于从整体上把握人的心理;它重视心理的量的规定性和定量研究,却割裂了心理的质与量的统一;它坚持还原论,有利于提示不同层次事物间的内在联系,特别是有助于了解心理的生理机制,但忽视了心理现象特有的性质;它强调描述,反映了心理现象复杂性与神秘性的特点,但反对解释,则贬损了科学的价值;它强调客观方法,推动了心理学的研究,但否定主观方法则背离了心理学对象的特点。由此可见,实证主义方法论的根本不足在于其片面性。

然而,实证主义方法论对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它倡导摒弃一切理论成见和不确实的、形而上学的东西,认为直接观察的事实是唯一不证自明的知识。这对于心理学摆脱思辨哲学的束缚,独立地开展自己的研究,从而使心理学成为科学大家庭的一员,是起了积极作用的。实证主义的一些基本信条已深入到许多心理学者的心中,成为心理学者从事研究时所奉行的基本原则,也成为心理学发展的强大思想力量。但是,实证主义不是对心理学发展起过作用的唯一的方法论,现象学、释义学等都对西方心理学的发展起过方法论的指导作用。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它作为方法论对西方、前苏联以及中国心理学的发展曾产生过不可低估的影响。

《西方心理学研究新进展》


【本文由 中国心理学家网 发布,转载须保留本文链接!手机浏览网页显示不完整时,请点击网页底部的电脑版。欢迎关注本站微信公共号:xinlixuejianwang 分享按钮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相关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陶宏斌 郭永玉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版权所有  中国心理学家网技术支持创立互联    通讯地址:安徽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150#   邮编:230032

联系电话:0551—2826223  E-mail:cnpsy@126.com QQ:619938829  皖ICP备 06003963国内心理学类综合性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