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理学家网
 
热线咨询 0551—2826223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心理专题 - 教育心理学
    发表日期:2006年7月7日 编辑:cnpsy 有3611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
教育的特点与定义


教育作为人类个体更新、产生新一代人的独特的社会机制而存在,具有下列特点。

1.教育是一种人际交往系统

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系统,由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构成。教育作为一种人际交往系统,由交往双方的主体构成。教育系统中,作为交往双方的主体因其任务、地位、作用及规范行为不同,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具有不同的职能及称号。这通常称为“师与生”或“教与学”或“教育者与受教育者”。

教育系统中的人际交往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有直接的,也有间接的;有具有一定组织形式自觉进行的,也有无一定组织形式自发进行的;有交往双方在同一时间地点进行的,也有在不同时间地点进行的等等。总之,不能简单理解成为面对面的人际交往,否则就不恰当地缩小了人际交往的内涵。

由于教育是一种人际交往系统,因而教育的本质定义就不能只讲教的一面而忽视学的一面;教育活动不是单方、单向式的,而是双方、双向式的活动。教育系统中双方的活动必须协调一致,各以对方的活动来调节自身活动,是一种互动关系。这种关系是客观存在的,任何科学的教育理论都必须反映这种关系。

2.教育系统以经验传递、造就人才为其主要内容

人际交往系统从其内容与职能来说是多种多样的。教育这一人际交往系统同其他的人际交往系统是不同的。教育主要是以经验传递、造就人才,以提高人的素质为其主要内容的人际交往系统。

所谓传递,由传授者与接受者双方的协调一致的交往活动构成。教育系统中所传递的经验由人才造就的需求决定。这里所说的人才是指能适应发展着的人类社会生活的要求,能参与社会生活,承担社会职能,完成社会活动的社会成员。这种社会成员,不仅要有健康的身体,同时要有能适应社会生活所必需的能力与品德。

所谓经验,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过程中,在主体对客体能动反映的基础上所产生的主观产物。教育系统中所传递的经验主要有三种,即知识、技能与规范。知识是认识活动对象的主观产物,属认知经验。它不仅是使人知道事物是什么、怎么样与为什么等信息,同时也告诉人们应该做什么与怎么做。因而它是人们活动的定向工具,是活动内在调节机制的构成要素之一,是形成和发展能力所不可缺少的。技能是动作本身的主观产物,属于动作经验。它是动作执行的监控工具,也是活动的内在调节机制的一个构成要素,也是形成和发展能力这一个体心理特征所不可缺少的。规范是社会组织用以调节成员的社会行为的标准、规则或准则,通常也叫做社会规范或行为规范。规范是社会行为的价值标准,是人际交往活动的主观产物,是协调人际交往、维持社会秩序的工具,是人际交往的内在调节机制的核心因素,是形成、发展作为个体心理特性之一的品德的根本因素。

依据能力与品德的类化经验说(冯忠良,1992,1998),作为个体心理特性的能力与品德是通过主体的认知经验知识、动作经验技能与交往经验规范的获得及类化而实现的。因而知识、技能与规范的传递就成为教育系统用以造就人才,使新一代人获得参与社会生活所必须的能力与品德所不可缺少的主要手段。这样,教育系统就成为一种独特的人际交往系统。

3.教育系统以促进人类个体社会化、满足社会的存在与发展需求为根本职能

从教育系统的职能方面来说,其根本职能在于促进人类个体的社会化,以满足社会的存在与发展需求。所谓人类个体社会化,指人由生物实体不断改变为一个能完善适应发展着的社会生活要求的社会实体,从而使个人与社会一体化的过程。人类个体社会化的根本含义在于使人对发展着的社会生活要求能妥善适应,而这种适应是通过能力与品德的形成与发展而实现的。教育系统就是通过知识、技能与规范等经验要素的传递,来促进人的能力与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从而促进人类个体社会化。人类个体社会化使新一代人获得了参与社会生活必备的心理素质心理特性,使人类的更新换代得以实现,为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提供了前提。这样,教育系统就构成人类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一种永恒存在的系统。

以上是狭义教育即“教学”的内容。此外教育还有“养育”人的任务,即组织和改善学生的生活和活动,使学生通过发现及创造以获得各种直接经验,以完成“养育任务”,促使其身心全面协调健康地发展。这一观点,我们称为“广义的教育”。也就是说,广义的教育由“教学”与“养育”组成。

通过以上关于教育系统的基本特点的考察,就可以对教育作出确切的定义。教育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系统的存在,在于它是从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以及人类个体的社会化需要出发,通过社会经验的传递与“养育”来造就人才的一种人际交往系统。从狭义来说,教育就是造就人才的经验传递系统。对狭义教育本性的这种理解,我们称之为教育的经验传递说(冯忠良,1992,1998)。

《教育心理学》冯忠良等著,人民教育出版社

 


【本文由 中国心理学家网 发布,转载须保留本文链接!手机浏览网页显示不完整时,请点击网页底部的电脑版。欢迎关注本站微信公共号:xinlixuejianwang 分享按钮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相关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版权所有  中国心理学家网技术支持创立互联    通讯地址:安徽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150#   邮编:230032

联系电话:0551—2826223  E-mail:cnpsy@126.com QQ:619938829  皖ICP备 06003963国内心理学类综合性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