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理学家网
 
热线咨询 0551—2826223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心理专题 - 文艺心理学
    发表日期:2006年7月3日 出处:中央音乐学院 作者:星海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 罗小平 编辑:mickey16360 有6537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
首届音乐心理学会议论文选载之一:中国音乐心理学转型阶段发展特征

    内容提要:1980年--2000年是中国音乐心理学发展的转型阶段。该时期的特征体现在学科构建初见成效;对西方心理学各流派研究成果能够兼收并蓄、为我所用;应用性研究成果显著、本土化研究刚刚起步;心理学方法在音乐学其它学科的运用,促进了该学科的发展。近20年的积累为新世纪的发展,尊定了基础,亦提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今后的探索可谓其路漫漫、任重道远。

  关键词:中国 音乐心理学 发展 特征

  从1980年至2000年,这是中国音乐心理学经历了孕育、承续两个阶段,进入转型的第三个阶段。〔1〕这是一个研究空前活跃、成果纷呈叠出的阶段。亦是国内音乐心理学在西方心理学广泛传播的影响下,发展较为迅速的时期。这一阶段的研究使该学科在国内音乐学界占有一席之地,并为新世纪学科走向整合,获得独立的科学品格与现代科学形态,奠定了基础。

  纵观中国音乐心理学在这一阶段的动态,笔者认为其特征如下:

学科构建初见成效

  这体现在学科研究的性质、对象、范围、方法的确定,学术队伍的形成;亦体现在有一定质量与数量的学术成果的产生,并在音乐领域产生较大的影响。

  80年代初,在大心理学界广泛介绍、传播西方心理学,研究热不断升温的影响下,音乐学界的一些学者陆续发表了介绍西方音乐心理学的文章。如:张前的《音乐心理学》(《音乐研究》1981年第4期)一文,就全面地介绍了音乐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发展概貌、研究对象和音乐心理学与其它音乐学科结合的趋向。尔后,赵砚臣、李滨荪等有关文章亦涉及到学科研究的性质、对象、方法等。王洪生的文章《对音乐心理学定义的探讨》就音乐心理学的性质、研究对象,比较了美国哈佛音乐辞典、苏联音乐百科全书、日本新音乐辞典、新格罗夫音乐大辞典等音乐辞典提出的音乐心理学定义,分析了其中的问题阐明了自己的观点。此外,周立、刘沛撰写的评介西方音乐心理学发展概况的综述等,都为学科基础性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参照。

  学术队伍的形成,尤其是学术骨干作用的发挥是学科建设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无论是音乐理论家、作曲家,还是表演家、教育家或其它音乐工作者,积极参与音乐心理学研究的人数,不断增加,这一领域已汇聚了百余人的研究队伍,形成了数十人的研究骨干力量。如:学科的开拓者中央音乐学院的张前教授,在音乐欣赏心理、表演和创作心理上均进行了深入的探究。沈建军对音乐与智力的关系、音乐对超常思维作用进行了全面的论述。普凯元在引进国外音乐心理学的新成果的基础上,较详尽地介绍了音乐心理学多个领域与音乐治疗的研究。罗小平对音乐心理功能、创作、表演、欣赏、传播心理与音乐才能等课题进行了认真的探索,黄虹在音乐诸要素的心理反应、音乐欣赏、音乐教育、作曲家个性心理形成等方面做出了系统的研究。张鸿懿与高天在音乐治疗上获得了卓有成效的成果。

  在这支骨干队伍中,一批中青年音乐理论家的研究,引起了同行学者的极大关注。如刘沛对西方音乐心理学家的最新成果进行了全方位的评介,并在音乐教育心理学研究上提出不少创见;周海宏在联觉对应规律与钢琴演奏心理操作技能的研究上颇有建树;王次炤对音乐创作想象心理的分析全面、深入;邵桂兰、王建高对音乐审美中的潜感觉、感觉、顿悟,音乐创作中的动机、灵感、想象、内觉、心理定势等问题的论述相当精密;金兆钧对审美心理场、精神分析方法在音乐创作中的运用以及流行音乐创作群体心理特征的分析精辟、独到;谢嘉幸撰写了不少音乐教育心理、欣赏心理规律方面的论著;管建华在音乐跨文化心理研究上观点鲜明;修海林对音乐情感、情绪问题,听觉感知特征的思考较为独特;韩钟恩对审美心理与判断的研究很有见地;韩宝强设计的音响心理学的实验周密精确;王洪生对音乐教育心理,尤其是记忆和学习心理的规律进行了全面的论述;杨易禾在音乐表演心理上的探索系统深入;还有杨和平在音乐审美心理与审美场方面的研究以及陆小玲对音乐审美中的通感、意象的分析,范晓峰对音乐审美社会心理的研究、周世斌对十二平均律音程协和感的实验研究……。上述学者的努力,都为中国音乐心理学的建设做出突出的贡献。

  值得注意的是,一批作曲家、表演家、教育家和教师,在运用音乐心理学的方法对音乐实践进行研究时,显示了异军突起的较强实力。如林华有关审美心理的研究与张放关于审美过程感受、体验、理性参与和美感升华四阶段说各有特色、均有价值。曹理在音乐教育心理学上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李双彦有关表演心理、环境心理的力作、赵砚臣和奉山在表演心理上的独特观点,韩里对演奏中激活灵感的分析等都促进了音乐表演心理研究的深化。廖家骅对音乐审美教育进行了较全面的探讨。杜义芳在艺术人才心理测试与心理调节上进行了系统的探索,效果显著。声乐心理学的研究在表演心理研究中,以近百人的参与者和上百篇论文显示其实力雄厚、硕果累累。徐行效和邹长海的专著、论文更标志着这一领域研究独树一帜的业绩。

  一批专著和数以百计的学术论文的出现,是学科构建的重要因素。据不完全统计,从1980年至2001年,出版的专著与译著就有:郭长扬译、卡尔·西肖著《音乐美学--音乐美的寻觅》(1981)、金士铭译、珀西·布克著《音乐家心理学》(1982)、张前《音乐欣赏心理分析》(1983)、沈建军《音乐与智力》(1987)、普凯元《音乐心理学基础》(1988)、罗小平、黄虹《音乐心理学》(1989)、高天、黄欣编译、朱丽叶特·阿莱文著《音乐治疗》(1989)、孙晔译、捷普洛夫著《音乐能力心理学》(1990)、何乾三译、伦纳德•迈尔著《音乐的情感与意义》、卢合芝、李敏娜编译的《音乐教学心理学》、徐行效的《声乐心理研究》(1991)、邹长海的《歌唱心理学》、梁广程、王嘉实的《声--音响心理与奥秘》、(1993)、普凯元的《音乐治疗学》(1994)、龚镇雄的《音乐声学》、(1995)、罗小平、黄虹编译的《最新音乐心理学荟萃》(1995)、刘沛主译的《音乐教育的理论基础》(1996)、沈建军的《音乐与超常思维》(1997)、徐行效的《心理过程与声乐教学》(1998)曹理、何工的《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邹长海的《声乐艺术心理学》(2000)、周海宏的《音乐与其表现的世界》(评为2001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张凯的《音乐心理》(2001)等。

  此外,在一些音乐美学家、教育家的专著中,都有若干篇幅涉及音乐心理学的研究。如于润洋的《现代西方音乐哲学导论》、赵宋光的《赵宋光文集》、张前、王次炤的《音乐美学基础》、蔡仲德的《中国音乐美学史》、茅原的《未完成的音乐美学》、何乾三的《音乐美学文稿》、罗艺峰的《音乐美学论集》、杨易禾的《音乐表演美学》、修海林、罗小平的《音乐美学通论》、宋瑾的《走出慕比乌斯情结》、管建华的《中国音乐审美的文化视野》、杨琦的《音乐美的哲学思考》、周畅的《音乐与美学》修金堂的《音乐美学引论》、孙星群的《音乐美学之始祖--〈乐记〉与〈诗学〉》、曾田力的《音乐•生命的沉醉》、郁文武、谢嘉幸的《音乐教育与教学法》以及王宁一、杨和平主编的四大卷《二十世纪中国音乐美学文献卷》和全国教育科学“八五”规划项目全套“学校艺术教育研究丛书”等。这些有价值的成果深化了国内音乐心理学的研究。〔2〕

兼收并蓄、为我所用

  中国心理学史专家燕国才明确提出:“中国的科学心理学是现代这个阶段,在接受西方心理学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3〕同理,中国音乐心理学的发展也离不开西方心理学的传播和接受。从国内音乐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中,我们可以看到近现代西方心理学各流派学说的影响。从行为主义、精神分析学派、格式塔心理学到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人本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等理论都可以在国内的论著中找到回响。〔4〕

  可喜的是,音乐学界同仁以一种开放的心态来接受多元化的西方理论范式,能够兼收并蓄、取其精华,为我所用、敢于突破。如格式塔心理学派的异质同构说,在不同学者的研究中,有不同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张前在《音乐欣赏心理分析》一书中,吸取了该理论的合理因素,并融入音乐作品结构层分析的思路,提出音乐作品结构的声(音、形)、情、(情、神情、情景)、意(思想意境)与欣赏心理中的音响感知、感情体验、想象联想、理解认识之间的对应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音乐欣赏活动是多种心理要素综合活动的理论,并指出各种要素的组合因主客体的区别而产生差异。茅原则通过对格式塔异质同构说的思考,产生了自己的“异质异构多一同态对应”观,揭示了音乐的一种力度状态,与生活中多种事物相同运动力度状态相对应的关系。〔5〕周畅的“音乐与情态--通质同构”说、〔6〕刘成纪的“音心同形论” 〔7〕都与格式塔的理论相关却又由此派生出新质。

  再如金兆钧的论文《略论心理分析方法在音乐创作研究中的应用》(《人民音乐》1987年第9期)整合了精神分析学派、行为主义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理论,提出以弗洛依德关于利比多、自我、超我的心理冲突理论,来分析创造者内心冲突与创作动力的关系;以行为主义强调后天环境的客观分析,来研究诸种外在因素对作曲家心理结构的影响;以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的理论来探索音乐创造与作曲家自我实现的关系。这一构想为音乐创作的研究开拓了新的思路。

  此外,周海宏的论文《对部分钢琴演奏心理操作技能的研究》(《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3年第1、2期)以认知心理学理论为基础,以理论分析与科学实验结合的方法,建构了钢琴演奏心理操作系统的认知模型,突破了传统的钢琴教育研究体系,在实践中获得了显著效果。上述几位学者的研究与实验,充分体现了中国音乐心理学研究者兼收并蓄、为我所用的追求。

应用性研究成果显著、本土化研究刚刚起步

  应用性研究是国内心理学发展的趋向,已成为中国音乐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音乐治疗、音乐教育心理、音乐实践行为的研究,在整个领域中成果最为显著。如:音乐治疗的研究显示了音乐心理学与医学等多学科的横向结合,涌现了大量的行之有效的研究成果。正如张鸿懿教授在《发展中的音乐治疗》(《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一文中指出的:“1989年中国音乐治疗学会成立,参加的有25个省市100多个团体会员的代表。”“至今,已开过5届学术会,参加了一次世界音乐治疗代表大会”。专业研究组织的建立,科学的实验方法,研究成果在实践中的效用,人才培养机制的考虑等使音乐治疗的发展充满生机。从高天撰写的论文《音乐家的舞台紧张以及音乐治疗的应用》(《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8年第2期)中,我们可以看出研究者在较充分掌握中外有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运用音乐治疗的精神分析方法成功地缓解了一位小提琴演奏员的舞台紧张状态。该论文还提到,张鸿懿主持的文化部《艺术表演人员舞台紧张的心理矫治》课题,运用系统脱敏和意象训练的方法,有效地解决了三位音乐学院学生存在的严重怯场的问题。

  近年来,音乐教育心理研究的队伍,人气骤升。从音乐院校的教授到高师音乐系的教师,从中小学音乐老师到群众艺术工作者都十分关注音乐教育心理学的问题。刘沛则是该领域颇具影响的专家。他在大量传播、评介国外音乐心理学成果的基础上,对音乐教育心理学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了认真的思考与探究,撰写了一批针对性强的文章。如《早期学习和游戏理论与早期音乐经验的信仰--对婴幼儿潜能和音乐教育年龄下移的再认识》(《黄钟》2000年第4期)在充分掌握国外有关研究的情况下,矫正了儿童早期发展“无知论”的传统观念,指出婴幼儿具有异于成人的特殊认知、学习方式,他们可通过自身存在的非文本结构,在动作学习和游戏中实现学习目的。以这一理论为基点,作者还具体阐述了婴幼儿音乐潜能开发和早期音乐经验形成的途径。再如彭泽金的《乐器操作技能有效练习的心理因素》(《音乐探索》1991年第四期)运用教育心理学理论,从练习过程的定向、反馈、动觉控制、练习时间的安排和练习动机等方面分析了练习者获得最有效的练习效果的各种途径。

  声乐心理研究的成果数量之多、涉及领域之广令人瞩目。徐行效的《20世纪中国声乐心理学术研究的回顾与展望》(《音乐研究》2002年第2期)一文,对此进行了十分全面和详尽的评介。比如文中谈到在声乐心理学的本体研究中,就有总体研究、认知和情感、心理状态、心理训练、个性心理、学习心理、学科研究等七个方面。

  如果说应用研究是国内音乐心理学研究的热门,本土化的研究在该领域则显得比较冷清。其实,在80年代,国内以潘菽教授为首的心理学家就提出了本土化研究的问题。从此,这一领域的研究在国内便逐渐形成一种大趋势。正如美国心理学史家G.墨菲指出的:“西方心理学的大多数问题只有在西方历史--西方地理的、经济的、军事的、科学的背景--的范围内才是有意义的问题”。〔8〕中国心理学研究离开了本土文化传统、民族心理,是缺乏持续发展的生命力的。目前,音乐心理学界还缺乏本土化研究的自觉意识,所以,为数不多的论文显示的研究成果,我们就更要关注了。

  国内音乐心理学本土化的研究大概有这样几种类型:一是挖掘中国古代丰富的音乐心理学思想。以刘兆吉的论文《〈乐记〉中的心理学思想研究》(《西南师范学院》1982年第1期)为例,作者在文中较全面地探讨了《乐记》中论及的音乐与心理、音乐与情感、音乐与意志、音乐与性格的问题,系统地分析了书中的美育心理学思想。蔡仲德的三本力作《中国音乐美学史资料注释》、《中国音乐美学史论》、《中国音乐美学史》提供了中国古代音乐心理学思想的大量信息以及他自己丰富的研究心得。在罗小平、黄虹《音乐心理学》的《中国音乐心理学思想概述》一节中,对先秦至明清的中国音乐心理学思想亦进行了评介。修海林的《中国古代音乐教育》一书,有不少章节展示了中国古代音乐教育心理思想的精萃。这些成果可引起同道者,进一步研究中国古代音乐心理思想的兴趣。

  二是以心理学理论分析中国传统文化的音乐心理现象,或从传统文化中寻求与西方心理学的结合点。如赵砚臣在《二胡演奏艺术中的生理、心理及物理因素》(《音乐研究》1991年第4期)一文中,就把格式塔心理学的同构说与中国古代的卦象思维相联系,更深入地探索演奏者表演中的心理动态。在杨易禾的专著《音乐表演美学》中,同样显示出传统文化的积淀与西方心理学的有机联系。

  三是以中国人的心理结构、或民族心理为研究对象以心理学的理论分析其规律性的东西。如金兆钧的《青年流行音乐创作群体的心理分析》(《人民音乐》1988年第8期)一文,就通过对中国一批青年流行音乐词曲作者的心理测验和分析,揭示他们的文化背景与心理结构对创作风格的影响。

以心理学方法促进其它音乐学科的研究

  研究者在其它音乐学科研究中运用心理学的方法,使研究另辟蹊径、别开生面,亦是这一阶段的特色。此类论文有周立的《音乐心理学在民族音乐研究中的意义》(《音乐研究》1987年第4期)、修海林的《原始乐舞的文化心理分析》(《中国音乐》1987年第3期)王洪生的《从心理学看西方音乐史中的几个问题》(《中国音乐》1988年第3期)、管建华的《音乐人类学导引》对跨文化心理研究的介绍、黄虹的《精神分析学与音乐史人物个性研究》(《中国音乐学》1998年第四期)等。

  从上述研究成果来看,音乐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对体系音乐学中的音乐美学、

  音乐史学、音乐社会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它的实证研究为这些学科的深入探究提供更坚实的基础,它的具体观察与分析、调查的成果使体系音乐学的研究内容更为丰富、视角更为广阔,更能进入与音乐存在相关的人类心理结构去把握。如在音乐史学的研究中引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可使这一领域的音乐流派、风格形成的探索,音乐家的心理结构与创作的关系,音乐体裁、形式与文化心理的关系等研究更深入、并具有新意。以黄虹的论文为例,她通过对布劳科夫普夫的马勒传记、希尔德海默及勋伯格的莫扎特传记的分析,对如何借鉴精神分析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西方音乐史人物个性心理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她认为马勒传记作者始终把透视与剖析的焦点对准马勒的性格和心理,使读者能进入其精神世界中,体会他的内在心理冲突和音乐中表现的永恒的宇宙和自然,生与死的意味。

  再如音乐心理学对人在社会中的音乐行为的研究,对音乐传播和需求的社会心理基础的分析,对音乐的社会心理功能以及社会心理如何作用于音乐家的审美心理结构的探讨等,都可以促进音乐社会学研究的深化。

  20世纪最后20年的研究,为中国音乐心理学在21世纪的更大发展奠定了基础,亦提出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21世纪是心理学成为显学的时代。当人类的研究兴趣转向自身时,心理学的发展则与人类的命运紧密相关。音乐存在方式的研究、音乐行为的发展都必须借助音乐心理学的力量。人们对它寄予的希望,远远超过了它现在的能力与状态。中国音乐心理学研究存在的先天不足,已经大大制约着它后来发展。对国外与本土音乐心理学研究的双重匮乏;研究队伍浩浩荡荡,专业队员屈指可数;研究方法与技术的落后,研究成果数量与质量的反差;与国外同行和大心理学界缺乏联系与沟通,导致彼此缺乏了解,难以对话。我们期待的中国音乐心理学的整合:国际化与本土化研究的整合、理论建构与实证方法的结合、心理研究与文化研究的综合、跨学科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汇合,其路漫漫、任重而道远。

  我寄希望于这次召开的音乐心理学研讨会,寄希望于热衷心理学研究的有心人和源源不绝的后来人,并甘愿为学科的发展当一粒铺路石。

  注解:
  〔1〕、〔2〕详情见罗小平《中国音乐心理学的起、承、转、合》一文,载《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
  〔3〕燕国才著《中国心理学史》第7页。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出版。
  〔4〕详情见罗小平《西方心理学的两次广泛传播与中国音乐心理学的构建》一文,载《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
  〔5〕茅原《音乐的可知性--音乐心理学笔记》,《中国音乐学》1987年第2期。
  〔6〕周畅 《音乐的情感与形态--通质同构》,《音乐研究》1995年第4期。
  〔7〕刘成纪《心音同形理论与音乐格式塔的重建》,《文艺研究》1994年第3期。
  〔8〕曹成刚、董刚《中国心理学的世纪回眸与展望》,《广西社会科学》2000年第四期。

 


【本文由 中国心理学家网 发布,转载须保留本文链接!手机浏览网页显示不完整时,请点击网页底部的电脑版。欢迎关注本站微信公共号:xinlixuejianwang 分享按钮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相关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星海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 罗小平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版权所有  中国心理学家网技术支持创立互联    通讯地址:安徽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150#   邮编:230032

联系电话:0551—2826223  E-mail:cnpsy@126.com QQ:619938829  皖ICP备 06003963国内心理学类综合性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