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理学家网
 
热线咨询 0551—2826223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心理专题 - 性爱心理学
    发表日期:2006年6月30日 编辑:cnpsy 有3259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
性心理学症状介绍



               同性恋

【诊断标准】
(1)符合性指向障碍的定义;
(2)在正常生活条件下,从少年时期就开始对同性成员持续表现性爱倾向,包括思想、感情,及性爱行为;
(3)对异性虽可有正常的性行为,但性爱倾向明
双性恋
【诊断标准】
(1)符合性指向障碍的定义;
(2)在正常生活条件下,从少年时期就开始对同性和异性两种成员均持续表现性爱的迷恋倾向,包括思想、感情,及性爱行为;
(3)难以建立和维持与异性成员的家庭关系。

露阴症

露阴症反复在陌生异性面前暴露自己的生殖器,以满足引起性兴奋的强烈欲望,几乎仅见于男性。
【诊断标准】
(1)具有反复或持续地向陌生人(通常是异性)暴露自己生殖器的倾向,几乎总是伴有性唤起及手淫;
(2)没有与“暴露对象”性交的意愿或要求;
(3)此倾向至少已存在6个月

摩擦症

  摩擦症男性病人在拥挤场合或乘对方不备之际,伺机以身体某一部分(常为阴茎)摩擦和触摸女性身体的某一部分,以达到性兴奋的目的。
【诊断标准】
(1)反复地通过靠拢陌生人(通常是异性),紧密接触和摩擦自己生殖器;
(2)没有与所摩擦对象性交的要求;
(3)没有暴露自己生殖器的愿望;
(4)这种行为至少已存在6个月。
【诊断标准】
(1)反复窥视异性下身、裸体,或他人性活动,伴有性兴奋或手淫;
(2)没有暴露自己的意向;
(3)没有同受窥视者发生性关系的愿望。

恋物症


恋物症指在强烈的性欲望与性兴奋的驱使下,反复收集异性使用的物品。几乎仅见于男性。所恋物品均为直接与异性身体接触的东西,如乳罩、内裤等,抚摸嗅闻这类物品伴以手淫,或在性交时由自己或要求性对象持此物品,可获得性满足(即所恋物体成为性刺激的重要来源或获得性满足的基本条件)。对刺激生殖器官的性器具的爱好不属恋物症。
【诊断标准】
(1)在强烈的性欲望与性兴奋的驱使下,反复收集异性使用的物品。所恋之物是极重要的性刺激来源,或为达到满意的性反应所必需;
(2)至少已持续6个月。

异装症
   异装症是恋物症的一种特殊形式,表现对异性衣着特别喜爱,反复出现穿戴异性服饰的强烈欲望并付诸行动,由此可引起性兴奋。其穿戴异性服饰主要是为了获得性兴奋,当这种行为受抑制时可引起明显的不安情绪。病人并不要求改变自身性别的解剖生理特征。
【诊断标准】
(1)穿着异性服装以体验异性角色,满足自己的性兴奋;
(2)不期望永久变为异性;
(3)至少已持续6个月。

性身份障碍 【诊断标准】
女性:
(1)持久和强烈地因自己是女性而感到痛苦,渴望自己是男性(并非因看到任何文化或社会方面的好处,而希望成为男性)或坚持自己是男性,并至少有下列1项:
①固执地表明厌恶女装,并坚持穿男装;
②固执地否定女性解剖结构,至少可由下列1项证实:明确表示已经有,或将长出阴茎;不愿取蹲位排尿;明确表示不愿意乳房发育或月经来潮;
(2)上述障碍至少已持续6个月。
男性:
(1)持久和强烈地为自己是男性而痛苦,渴望自己是女性(并非因看到任何文化或社会方面的好处,而希望成为女性)或坚持自己是女性,并至少有下列1项:
①专注于女性常规活动,表现为偏爱女性着装或强烈渴望参加女性的游戏或娱乐活动,拒绝参加男性的常规活动;
②固执地否定男性解剖结构,至少可由下列1项证实:断言将长成女人(不仅是角色方面);明确表示阴茎或睾丸令人厌恶;认为阴茎或睾丸即将消失,或最好没有;
(2)上述障碍至少已持续6个月。

睡行症

睡行症指一种在睡眠过程中尚未清醒而起床在室内或户外行走,或做一些简单活动的睡眠和清醒的混合状态。一般不说话,询问也不回答,多能自动回到床上继续睡觉。通常出现在睡眠的前三分之一段的深睡期,不论是即刻苏醒或次晨醒来均不能回忆。多见于儿童少年。本症没有痴呆或癔症的证据,可与癫痫并存,但应与癫痫发作鉴别。
【症状标准】
(1)反复发作的睡眠中起床行走。发作时,睡行者表情茫然、目光呆滞,对别人的招呼或干涉行为相对缺乏反应,要使病人清醒相当困难;
(2)发作后自动回到床上继续睡觉或躺在地上继续睡觉;
(3)尽管在发作后的苏醒初期,可有短暂意识和定向障碍,但几分钟后,即可恢复常态,不论是即刻苏醒或次晨醒来均完全遗忘。
【严重标准】不明显影响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
【病程标准】反复发作的睡眠中起床行走数分钟至半小时。
【排除标准】
(1)排除器质性疾病(如痴呆、癫痫等)导致的继发性睡眠-觉醒节律障碍,但可与癫痫并存,应与癫痫性发作鉴别;
(2)排除癔症。
【说明】睡行症可与夜惊并存,此时应并列诊断。


 


【本文由 中国心理学家网 发布,转载须保留本文链接!手机浏览网页显示不完整时,请点击网页底部的电脑版。欢迎关注本站微信公共号:xinlixuejianwang 分享按钮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相关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版权所有  中国心理学家网技术支持创立互联    通讯地址:安徽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150#   邮编:230032

联系电话:0551—2826223  E-mail:cnpsy@126.com QQ:619938829  皖ICP备 06003963国内心理学类综合性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