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理学家网
 
热线咨询 0551—2826223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心理专题 - 性爱心理学
    发表日期:2006年6月30日 编辑:cnpsy 有3042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
性心理学2

随着社会的发展,欲望的对象同欲望之间被切断,出现了短路。欲望的实现不再是自动的、无意识的,而是需要克制、选择、等待、甚至是恩赐。自然状态消失了,代之以更加文明的方式,游戏规则,或者是时下的习俗以及法律。欲望的对象被散化,无论你欲望的是表象还是工具的效果,个人在这两方面又是都得不到满足。散化的实质就是异化,欲望的对象不再是一个活生生的整体,而是被分割、被夸大,在性文化和性幻想的刺激下专注于局部器官,因异化而歧化,而产生变态性行为。在这个过程中,欲望在多种因素的乘数作用下,形成现代人的性的存在。

人类从来没有真正意识到,个人欲望的对象并不存在。个人所面对的仅仅是经验的对象,或者说是兽性的对象。经验的对象总是表现为或多或少的缺陷。就是说,个人的性的存在并不能真正的从经验的对象当中获得满足。个人一次次地发现他总是在和他真正的需要擦肩而过,总是觉得他只是部分达到了目的,有时甚至是什么也没达到。个人是无助的,在性的需要中他需要一个理想的对象的完美的配合,但对人类而言,理想的对象和完美的配合都是最终的幻想(MI),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个人守着他内心的幻想,找不到彻底摸平他的欠缺的性的对象。个人因此而陷入一种恶性循环,就象是永远的答非所问,永远的不切题的思考,永远的驴唇不对马嘴的结合,个人只能是这样不断的做下去,幻想着下一个球会是最好的进球。

个人在重复,却又不觉得是重复。个人在贪婪的观察和认知中意图界定信物的状态,寻找差异性和差异度,想要获取哪怕是些微的足以立足的支点。记忆的精确性并不能提供丝毫的帮助,更可能让人的智力变得麻木,导致审美疲劳。真正的困难在于,个人并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个人面对的是另一个个体,一个异体。性只作为一种运动,只是性的操作,而相互提供服务。性是男女之间在工具指向的认定下,性操作行为的惯性的结果。是男女之间一种特别的联通方式,是婚姻借以维持的特殊纽带。个人因为懒惰而使这样的婚姻得以延续,并相互依赖。

美好的特例或是幻想是性文化的一部分,也是让性得以延续不断的重要动力。性的欲望更多时候是一种性的欠缺和饥渴状态,这种欠缺不在于真正的欠缺(任何一种动物在生理上也不会需要365天每天3次的做爱),而在于个人的性的意识(外在的表象的刺激)所导致的性的存在的需要。个人要寻找目标来添补这一欠缺,不是因为这一欠缺是生理上的,而是因为这一欠缺是内在的、对于个人来说是存在性的,因而才是决定性的。因而个人才会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到个人所欠缺的信物之上,也因此才使信物具备了超常的价值。当然这一价值来自于卑劣的性幻想。

莎士比亚说,就算我如愿以偿,又有什么能得到?飞逝的欢情象幻梦、象空气、象水泡。谁肯以一星期的悲悼,换来一分钟的欢笑?或者为了一件玩意儿,将永生的灵魂卖掉?谁肯将葡萄藤拆毁,只是为了尝一颗葡萄?莎士比亚真的是什么都看得很明白,他用简单的语言毫无炫耀地说出了事物的本质。个人所求于性的,满足个人欲望的需要常常胜过了他人的生命。为了性的欲望而杀人,正象是为了动物的皮毛而屠杀动物。动物有什么错呢?只是长了一身漂亮的皮毛而已;一个人有什么特殊呢,只是被他人当成了是性的工具而已。当一个人将另一个人当成是性的工具时,值得悲哀的不仅仅是两个人,而是全体的人类。在一个充斥恶的社会,没有人是无辜者。

信物被切割之后,具有了某种象征,会有某种毁灭价值的快感。信物成为某种凝聚的目标之所在,是个人的意志的目标所在,在根本上决定着个人的意识、思维和行为。当意志处于决定地位时,个人就不再是自由的。意志的实现成为个人存在的唯一的目标,是啊,很多人这时都会这样想:玫瑰花下死,做鬼也风流。这样的意志决不能说是人类的原始欲望的结果,而是人类的性的异化、歧化的结果。这也是我们说性学是心理学的原因。必须理解的一点就是,人类的性是人类将性器官隐藏起来后,是之后在人类的性的规则的限制下,而形成的人类的最根本的欠缺。弗洛伊德在人类的一切领域都看到性的存在,有人以为是太夸张了。也许是你理解的太浅显了。

有信物就会有象征物,就会有代用品。而代用品的价值就来源于信物的价值。很多性文化的研究者收集了大量的各个时代的各种各样的实物资料。各地的性文化展常常也是以这些象征物、代用品作为展览的主角。凸性的阳具缺乏稀缺性,代用品是普遍的,同时还有大量的性能改进产品,性能远远超越了凸性的阳具;相反,凹性的阴器则有很明显的稀缺性,从而使凸性对凹性有较强的依赖性。这也使凹性的阴器具有工具性质,比如妓女职业的产生。相对于妓女而言,对男妓的专业技能条件的要求就要高得多。这是和凸性、凹性的稀缺性的差异直接相关的。

凸性过于单一、简单,这也造成了凸性的工具指向更加明显,使凸性具有较强的攻击性。而凹性则是空以为用,因为不可替代而使性特征的作用增强。由于它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而构造出神秘性。任何替代都是不完美的,都是对个人尊严的一种贬低。稀缺性构成一种财富,被遮挡、隐藏起来,成为争夺的对象,形成某种独占的权力。抢夺,是因为缺乏替代方式(这是提倡开放娼妓的主要理由),因占有、独占而所属感更强。这也造成凸性与凹性的性格、态度上的差异。凹性更擅长等待,凹性在性上没有依赖性。某一个人只是一种选择,而凹性通常会有多种选择。凹性常常不能理解凸性如此猴急的原因是什么。性之于凹性也许不能全然用这个理论来解释。

信物仅仅因稀缺性而存在,这就脱离了真实的性(活生生的另一个异体)。信物作为表象呈现给个人,它的外形、色彩、功能、构造、使用,都存在于另一个异体上而为个人所观赏和体验。信物作为表象作用于个人的感官之上,主动性并不在信物上。异体是一个独立的主体,信物仅仅是器官而已,信物的运动仍从属于异体的运动。所以,信物的稀缺性应该再次归结为人的稀缺性。信物与异体是连体的、共生的。个人凝聚在信物上的意志常常使个人忘记掉异体的个人的权利,这是一切潜在的危险之所在。尊重是来自于社会规则,而个人意志是能够突破社会规则的可怕力量。

信物终究是信物,性操作不是信物所能单独完成的。代用品离性操作的距离更远,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加深了欠缺意志的积累,也使个人更多的关注于信物的获得上。而获得信物的意识一旦产生就无疑是极端危险的,这就是引用莎士比亚的名句的原因。或者为了一件玩意儿,将永生的灵魂卖掉?谁肯将葡萄藤拆毁,只是为了尝一颗葡萄?人类的愚蠢,当他深陷欠缺意志当中时,是难以改变的。如果我们仅仅是谴责那些禽兽不如的行为,而对这些行为背后的心理痼疾无所察觉的话,对同样存在于我们自己的性的意志不加警醒的话,整个社会就很难有什么大的改变。人类的行为总是会在意志的方向上重复发生。没有看到性变态是性幻想的自然延续(对性幻想的纵容必然导致性变态幻想),而将性变态行为当成是某些个别人的个别行为,是性的研究上的一个重大误区。任何性的行为恰恰是偶然的、习惯性的(懦弱与依赖),而个人的性心理则是决定性的。把性的现象当成是性的品类加以研究是荒谬的,因为现象的产生可能是多种原因的,并且是非必然的、尝试性的。

性器官不是性,虽然它可能是性的存在的焦点所在。性是意志,无论你怎样嘲笑它的存在它依然会在那里,会在你每一个想见的人那里。无一例外,你穿过别人的意志看到自己的意志,而这一切就是充斥着个人头脑的杂乱的此起彼伏性幻想。性幻想占用了太多的人的头脑和时间,对于一个不信教的民族来说,谎言和规则缺乏抑制性幻想的力量。大多数人将性幻想当成是一种乐趣,当作是个人的性成熟的一种正当的需要。个人没有意识到,性成为意志不是正当的事,对人来说,性不是人的一种追求。这也许容易让人误解。人类应该有性行为,但不是性幻想、不是性的意志。

性文化的存在说明,性器官被赋予了过多的夸大的意义。社会规则的存在并不能掩饰那潜在的欲求。芙蓉姐姐在北大的校园里也同样感受到这欲求的普遍性。有时会感到一丝怜悯对这些求而不得的可怜的人,有时也会难以理解这些人到底想要什么呢?就象张惠妹有一首歌唱的那样:原来你什么都不想要。真实的结果是:原来你什么都得不到。一切不过是一场骗局,你沿着一条错误的道路寻找你所需要的满足;甚至是你在一个城堡里苦苦地追寻,却始终并不明了自己在寻找什么,目的何在(卡夫卡)?个人不过是一架机器,不断地升起又落下。四下里一遍空虚,除非个人愿意盲从或是自己骗自己。

个人并不真的明白自己在寻找什么,在追求什么。一幅春宫图对一个凸性来说会很有价值,可能会花大价钱去买;可对一个凹性来说那东西却是一钱不值,甚至看了让她们恶心,要唾弃这种卑劣的行为(看图的贪婪的丑态)。在那裸女的图像中到底隐藏着什么东西会让一个人感受到巨大的效用,而让另一个人感到厌恶呢?图像是在展现信物,展现信物的存在方式,各样的姿态,而与个人无关。个人永远是个别性、差异性。图像以多样性、复杂性和神秘性赋予凹性以外观、表现,色彩和外形,为性幻想提供具体的直观。但性幻想与性功能之间还有着根本的差异,外部的表象与内部的不可见的功能机制并不相关(倒是与个人内部的功能机制相关)。

就是说,信物的展现是虚假的,不可仿制的。传递的信息是无用的。但作为客观的存在方式,又作为现实而存在。仅仅是表象。每一种姿态都是一种可能性,都是一种存在方式,都是一种凝聚的瞬间,都是一种价值(效用),被观赏。360度的观看,这是任何小猫、小狗都无法唤起的激情。信物,无论是在包裹状态还是自由散落状态,或者是各种各样的姿势状态,都会是有目的、有中心、有运动的呈现。这种吸引力来自于欲望的本质,稀缺性无法消除,无论怎样多,个人仍是不可满足的,有着无限的渴望。

而在一些漫画中,则可以突破对象客体的制约,有了卡通式的折磨对象。被创造、被占有、被污辱、被处置。故事完全是个人的,情节彻底是自由的,没有法律的制约、没有道德的限制也就没有了任何的限制。一个有针对性的创作,在可能性的拓展下,创造出一个单性的、个人的世界。这里需要的不再是真实,而不真实正是性幻想的主要特点和生存环境。性是唯一的追求,性是唯一的主角,性是唯一的价值,性是唯一的快乐。没有人能阻止个人将性作为一种效用来享受,而只要性是效用,性幻想就要持续,性的存在就将永远存在。

在真实的场景中,则是综合了表象与工具的反观。信物成为刺激和宣泄的对象,成为整个操作过程的中心。围绕着信物构造起性文化,操作程序是既定的文化规范。这样的文化规范没有什么秘密可言,个人在各种文献上都能查到;无论个人将怎样的感受归之为是个人的,结论必将都是普遍的,只是个人的行为被赋予了特别的印痕。说到底,个人其实感受不到什么与众不同的特别的东西,正如个人思维不到什么与众不同的思维一样。个人是奴隶,只能感受到被告之的感受,也只能思维到被告知的思维。这太可怕了,但这是实情,人类生活在习惯的海洋里,特殊性、创造性不属于个人。

正因为此,每一个个人都是以习惯的操作程序获得习惯的感受,这是性行为常常让人感到重复单调乏味的原因。流行词汇说这是审美疲劳,其实就是习惯成自然。就像程咬金的三板斧,黔驴技穷之类。在整个过程中,人被忽略了。人成了模特架子,只是被粘上了信物。整个过程中需要的只是信物作工具。信物是机密部件,是功能部件,是想像中的反应部件,是操作对象。人反而要去配合信物的运动(就象碟片中的夸张表演),人的感受反而是次要的了。所以说,性幻想的综合是幼稚的。个人不过是在完成习惯要求的规定动作而已,从开始到结束都规定的明确无误。性行为,到习惯性行为,到日常需要,到生活,这就是每一个人所走过的道路。

甘地与妻子商议并戒除了性,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这说明甘地发现了性的奥秘,性是个人自找的心魔,是习惯中合法的性欲构想。如果说爱是针对一个专一的对象的话,性欲则是无对象的、或是模糊的。性欲的宣泄来自于支配的需要,来源于个人的暴力。皇帝需要三宫六院,一个人感觉到个人的权力越大,性欲也就会越强。甘地恰恰是非暴力理论的倡导者,所以甘地戒除性同他对非暴力理论的创造性体验是直接相关的。一个非暴力的个人,也是一个文明的个人;暴力是个人的权力,暴力的制衡是文化的第一目标。所以社会永远不会是文明的,文明只属于社会中的个别人。

性的欲望导致个人的对性的无节制的追求,只有个人抵制住意志的诱惑才可能将个人的性保持在个人的必要的限度。而突破意志的樊篱的个人,你是目的在哪里呢?在各种意志的决定性作用在人脑中消失后,个人应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呢?个人要用什么来添补个人思维与行为的大片空白呢?也许这才触及了问题的核心所在。人类的意志是个人思维和行为的动力来源,更进一步说,个人不做那些习惯中的事情,个人就没有事情可做。还是那句话,不可能每一个人都成为哲学家。就是不可能每一个人都成为自我的主宰者,成为个人价值的制定者,成为一个全新的创造者。

空虚与无聊所引起的烦躁和抑郁导致一个人性格的彻底改变。就象在做头当中,关之琳演的当年淮海路上的一枝花,在新一代的时尚女孩的挤压下,所要承受的失落与落差。虽然最后设计出一个自强不息的职业女性形象,可对于大多数女性来说,更年期的不可避免的。如同木子美、芙蓉姐姐感受到火辣的目光时内心所产生的荣耀与满足一样,这样的虚荣在女性的更年期就要付出相应的代价。众星捧月般的虚荣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个人的光环不再,扔在人群里再也见不到火辣辣的目光。就象那句台词,到了这个年龄,内衣比外衣更重要。更年期,在很大程度上说,和女性丧失了性幻想的资本有关。性幻想的消失导致了一系列的功能紊乱(这难免让人猜想性幻想的正面作用)。

男性的更年期特征并不明显,是否就是因为性幻想得以延续的结果。两性的区别在于,男性的性幻想一直是隐藏的,大多数人从来就没有实现过,以至于凭经验可知根本就不会实现。从未说出的小秘密才得以保存。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女性的寿命长是不是也和性幻想丧失的早有关,相应的是男性的短命是不是也和长期的不良的性幻想的过度消耗有关?如果这些关系都成立,不知道大家会做出哪种选择,是选择性幻想带来的梦幻快乐呢,还是选择长命百岁?个人这时还是要做点什么呢?很多人都信了佛当了信徒。信徒的生活方式让个人有了全新的思维和行为模式。

不知道为什么要写的却一直没有写出来。就好象突然找不到了所要写的目标,而写出来的东西都是在远距离的评判或是说教。这不是我想要的效果。也许真正的问题在于,我真正的目标是什么?是啊,一个思想者的目标是要拯救自己还是要教育他人?如果是要拯救自己,那么我们需要的就不仅仅是发现真相,我们更需要信仰的力量。如果我们自己都不相信自己的发现,那么怎么又能指望别人相信它呢?在个人来说,真相的知识显然不重要了,它的论证过程也不重要了,而真正重要的行动,是去履行真相对我们的义务的要求,是信仰。相反,如果我们的目标是教育,是指出他人的困境,是描述他们的困难,我们需要的就是和他们一样的欠缺,一样的幻想,一样的沉陷。一个信仰者的话是没有教育意义的。你无法从一个信仰者那里得到他的信仰的合理性。这就是禁欲主义总是被当成是荒唐可笑的原因。他们的骨子里流淌的是虚无主义的血液,他们是真正的意义的追寻者。可他们知道任何的追寻的无意义,他们知道追寻的结果是厌恶。

而如果我们需要的不过是信仰,那么我们追寻的意义又是什么呢?就象圣奥古斯丁说:噢,上帝,让我变得纯洁、有自制力吧,但是不要现在。因为我们还要用欠缺去教育他人?是啊,我们都是半成品,这是我读卡夫卡的最深刻的感受。我们生活在被污染的天空之下,就象我们有着一个同样被污染的大脑,就象我们吃的同样被污染的食物,就象我们所有的被污染的行为。清洁不是我们常态的生活环境,无论是在雨后的栖霞寺,还是雪域高原的布达拉宫。我们看到的是没了头的僧侣和金光灿烂的屋顶。作为一个顶礼膜拜者,我们被在两千年前就定好了角色,虽然我们两千年后才出生。那么我们是该幸运没有出生在信仰前的时代,还是应该沮丧出生在了信仰的年代?就是说,信仰作为一种一劳永逸的思想的替代品,我们应不应该选择信仰作为我们思想的结束?或者说是我们的个人的拯救的追求的完成?我们要不要坚持我们认识到的真相,如果它对我们的生活是不利的(就象哥白尼、伽利略),我们要不要作毫无意义的个人牺牲。

发现不过是发现而已。是啊,如果发现对于发现者来说仅仅是发现而已,那么发现者就不再是发现者,发现者就走到了他发现的尽头。他再也看不到任何东西,因为事物对他丧失了意义。未被改变的个人和未被改变的事物,只能是沉浸在低水平上的自娱自乐。但这里有全体的共性作为后盾,愚昧在傻子国里显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缺陷。世界并不因为真相而就挺直了腰杆,反而会在真相中不断地颤抖。怀抱着真相的个人,面对着生活不会成为一个胜利者。站在地面上的人难以想象站在钢丝上的人进行着怎样的心理斗争。信仰是地面,愚昧也是地面。而钢丝就悬在信仰之上,也悬在愚昧之上。是跌落还是挣扎,发现者突然忘了自己为什么站在高高的钢丝绳上。他看到了信仰,它解决了一切疑问;他看到了愚昧,它掩盖了一切疑问。世界并不象大多数人认为的那样复杂,站在钢丝绳上看,下面不过是信仰和愚昧而已。只有少数站在钢丝绳上的人才能穿过这一片池塘和沼泽地。池塘里的人没能让自己感到更干净,只有从沼泽地进入池塘的人才能感到自己象个圣人。

我站在信仰的上空,不知道自己是否应该跌落。是1235B还是5235D?也许采用哪种技术动作并不是扣分的理由,跌落的高度无论如何都是一样的。重要的原因是我看不清这钢丝绳的来源,也看不清这钢丝绳的去处。这真的是钢丝的吗?这里没有第二条可供比较。这是真正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一阵大风吹过,地面上的人惊呼喊叫。不知道是因为大风,还是因为身处险境的表演者。发现者也是表演者,文字就是表演。文字在跳动,在舞蹈,仿佛一个冰上的舞者。这就是自由。当你看见文字在舞蹈,没有任何喜悦能与这样的自由相比。她在这洁净的纸上显现,却没有她的主人;她是她自己的主人,不属于任何人。你看见的是她舞蹈留下的痕迹,她要找到一个人,在他的大脑中跳舞。她让他疯狂,而他只能守着她舞蹈留下的痕迹。可就连这痕迹也不是他的。这是一种狂妄,有时我会以为这一切会是我个人的创造。但不是,这不过是文字在表演,是她在舞蹈时划出的曲线。让我兴奋的发现不过了她挥舞衣袖时折射的光彩。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避免狂妄和偏执。世界并不因为发现而存在,世界只是因为发现而对你存在。长期里,发现的过程永远要比发现的结果更为重要。任何信仰最后都要倒塌于它缺乏原始的发现的过程,或者这一原始的发现过程过于幼稚。所以,采取信仰的姿态无法解决发现的过程的问题,甚至是让发现的过程变得难以重复。很多知识都是因为各种各样的编译者的曲解而成为永远的木乃伊。所以圣奥古斯丁要做的,是要重复体验发现的过程,是要重复感受上天的启示。还有什么比这更重要的吗?信仰比启示更重要吗?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见解。圣奥古斯丁也许会认为这个世界不缺一个信仰者,而缺少一个启示者,缺少一个发现者,缺少一个发现的记录者。

我无法再继续的原因就是我扬弃了(用了好听的词,就是我忘记了)我发现的过程。问题的严重性在于,不仅是他人无法重复这一发现,现在就是我自己也无法回想当初的发现的过程。现在我怎么信仰呢?我还能否确信这一结果,如果我无法重复那一发现的过程?如果我凭记忆让自己相信那一过程是可靠的,是来自于罕见的天启,难道就没有可能那不过了梦境的胡乱联系?把高中同学和大学同学放到了同一个故事当中?即便是当时确实是处于一个清醒的记录状态,但记录的结果并没有显示出那是一个清醒的状态。这就是故事的全部,逻辑的链条出现了致命的遗漏,天启变得象是一场闹剧,在盲从的人群的轰闹中不知道应该如何收场。所以我把遗漏归罪于扬弃,归罪于我的发现过程对原有程式的修改和删除。也许是我应该升级了,不该在从事这样的题目。我该相信这样的升级,乃至当成是一种信仰。

信仰是完全个人的事,我所进行的发现的目的难倒不也是完全个人的吗?信仰发现的结果难道会是一种错误吗?但我信仰了偏离个人逻辑范围内的东西,就意味着我对发现的过程的共同性的背离。如果我站在我个人的信仰的基础上,未来的任何发现都将是其他人无法接受的。我个人的信仰会是一种障碍,我的态度对于苦难中的人们会是一种嘲讽。因为我因为个别的原因(无论是天启还是信仰)跳跃到了一个全新的平台。现在我的发现就不再是所有的个人的共同的发现,而是一个信仰的个人的发现。个人的信仰就象是偏见阻挡着个人的视野。我可以一劳永逸地拯救我自己,但谁来拯救那些苦难中的个人?这也许就是圣奥古斯丁发出那句祈祷的原因。

"噢,上帝,让我变得纯洁、有自制力吧,但是不要现在。"    拯救个人,需要的仅仅是信仰;拯救世界,需要的却是最完美的证明!圣奥古斯丁需要的不是用信仰、用武力解决一切问题,圣奥古斯丁需要的是那个最完美的证明。只有那个最完美的证明,才能一劳永逸地彻底拯救这个世界。是啊,我要找的也正是那个最完美的证明。

意义的追寻者所面临的困境是并没有一个真正的普世的价值的存在。否则,生命的意义对于人类来说就不需要古今中外的反复论证了。而意义的追寻者并不止是在这个终极目标上存在不断的疑问,由于这个终极目标的不存在,个人的所有行为现在都成了问题。如果有一个至高无上的权威,那么个人的一切行为都可以以这个权威的利益和名义而得到约束和规范。但现在没有这样的一个权威的存在,上帝死了,权威被踩在了脚下。对个人行为的意义追问必然是否定性的,因为没有一个终极目标来支撑它的合理性。个人作为决定者这时却找不到自己应有的决断和标准。相反,一切行为都被个人否定了,虚无主义就是每一个意义追寻者的必然的最终结果。而否定每一种行为的价值的结果当然就是禁欲,个人的意志被当做是动物性的低级本性的延续。对个人行为的持续否定导致了旧俄罗斯时代所谓的旁观者或是多余的人的存在。

所以虚无主义是意义追寻者坚持不懈的价值重估的结果,当然,价值重估的结果是他没有发现任何有意义的事。人生象是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佛家叫六如)。性的意志不是个人生存的意义所在,个人并不是为了满足性的意志而存在。因为这种满足是不确定的,更是无法满足的;就象人每天在吃饭,不过是为了明天继续有一个饥饿的存在。个人并不因为今天饱餐一顿而得到持久的满足,个人就象是一个填不满的无底洞,明天需要更多更好的食物才能再次得到暂时的满足。贪婪是无法满足的,同样的是,意志也是无法满足的。所以人生就是一个费劲心机来换得一次又一次的短暂满足的过程。饱餐并不能阻止明天的饥饿,个人就不得不想方设法不停地填饱自己。如果说填饱自己是人生的意义所在,那么,用什么来填饱自己就会成为个人一切行为的目的所在。同样,美色可餐,就要在数量和质量上上档次(熟悉经济学中的效用理论的人会有更多的话要说)。换句话说,这样的人生的意义是建立在与众不同、比别人强的心理之上。而生活质量、享受就成为这种观念的常用词汇。

个人服从于个人的意志的需要,个人的行为完全以这一意志的需要为出发点,把个人意志的满足当成是人生普遍的意义所在,这是中国底层文化几千年的沉淀。食色,性也。人性所为,贪婪所在,不过如此。悉达多王子在一次偶然的出行中发现生老病死的存在,个人的荣华富贵并不是个人永久的特征。个人痛苦的根源是什么?个人拯救的途径是什么?人生的真谛是什么?个人活着的目的是什么?一个人怎么能毫无目的地活着呢?确实,这时的个人需要思考的东西很多,个人必须直面个人的意志,直面个人的本性,直面个人的欲望。个人的意义不可能是来自于外物,可一切欲望只能是植根于外物。所以欲望不是个人的意义所在,否定欲望就成为最基本的前期工作。这就是苦行僧的修炼过程。没有肉和酒的严格饮食,加上定期的严格斋戒,成了大家赞许的抑制食欲和情欲的方法。耶稣劝告那个富家公子的话:"变卖你所有的,分给穷人",为许多人所效法。

如果说锦衣美食美女不是人生的目的,那么舍弃她们也许就是接近人生的真谛的一种方法。基督教的虔诚一开始就有禁欲倾向(穆尔)。奥古斯丁认为,上帝造亚当时,亚当是正直的,具有自由意志。但是亚当堕落了。他滥用了他的自由意志,从而丧失了向往善的能力。自愿犯罪的后果造成了犯罪的强烈倾向。亚当的罪不仅使上帝对他宣判了死刑,带给了他的后代,使他们象被剥夺了公权一样,而且也把罪本身传给了他们。哪怕没有自己犯罪的婴儿,他们出生时已带来了这原罪,即起因于亚当传到他们身上的罪。人类始祖的罪,实质上就是他所有后裔的罪,因为他们都在他里面。婴儿也要受惩罚---虽然是最轻的惩罚---因为他也属于堕落的人群。凡出生到这世界上来的人,都蒙受了原罪的祸害,而且他们生于情欲之中,都继承了败坏的本性,使欲念强于理性。每一个人,当他达到道德行为当事人的年龄时,就会犯本罪,犯他必然要犯的罪;但这必然性不能为他开脱罪责,他仍应受到惩罚。

上帝为什么要惩罚亚当,为什么要惩罚人类?这是奥古斯丁思考人类应当如何纠正自己的行为的一个最主要的出发点。亚当所犯并获罪的严重的错误的行为,作为他的第九百九十九代后人,当然应该努力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基督教的禁欲的合法性正是建立在这样的逻辑之上。由此我们看到,禁欲,无论是在意义的追寻者,还是佛教,还是基督教,都是必须的、合理的、正当的、受到鼓励的。意义的追寻者并不需要宗教的智慧,但却做出了同样的选择(并不是说这样的选择正确)。这样的选择说明了人类在寻找更高的境界的过程中,约束个人的欲望,甚至应该说是否定个人的欲望,是必然的选择。否定个人的享受给个人带来的损害,要小于个人对人生的最高价值的渴望。一个最高的期望值,和一个翻来覆去的煎熬相比,显然是个人的希望所在。个人的现实的苦难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不需要证明的,每一个人都在煎熬中寻找解救的密钥。

从某种程度上讲,每一个人都是意义的追寻者。子曰:吾日三省吾身;有些人可能是三十省、三百省吾身。人类的行为的范围是有限的,而对意义的追寻者来说,行为的目的都无法作为真实的意义去追求。行为的目的总是过于简陋而难以成为意义而被接受。对于想象力而言,没有什么东西是出乎意外的。既然可能性没有意义,未来也就失去了意义。对于发现者来说,重复某一发现是难以忍受的事情。重复没有意义,哪怕重复被当成是一种享受。是啊,发现者是重复的死敌,重复只有器皿的作用。所以生命的意义永远不会被和重复联系在一起。单调的行为对人的生命是一种污辱,就象卓别林在摩登时代中所展示的那样。人的生命应该有更崇高的意义,人不应该是为了活着而活着。个人的生命的意义在个人的生命之外,如果说活着不是生命的意义,生命不是为了个人的欲望的满足。个人在否定了个人的欲望之后,就只能是到个人之外去寻找生命的意义了。

禁欲主义是人类文明的一部分,就象虚无主义是文明的一部分,而且还是核心的部分。蔑视一切个人的欲望的满足的效用和价值,一直是各种文明的缔造者们引以为自豪的个人特征,而且是决定性的特征。一个人要首先征服自己,(就象每一个苦行僧所要做的那样),然后才能够看清这个世界,找到生命的意义所在。人类的文明就是要在无中生有(创造),并把创造作为人生的意义来追求。在无意义的前提下,寻求这个世界的反价值。欲望的膨胀和贪婪是个人的苦难的根源,没有一种文明不是因为鼓励禁欲而得以维持和延续。而对无意义行为的深恶痛绝也正是意义的追寻者在现实中的普遍表现。禁欲主义,或是虚无主义就是我所说的信仰,就是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人类经典名著的奉读者,从人类的优秀文化中无意识地接受的根深蒂固的观念(但比信仰更缺乏个人的意识)。

我想揭示的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禁欲主义者。因为我们都接受的是传统的正规教育,我们都生活在传统的无性社会。我们都被训练检点自己的行为,反省个人的思想,约束个人的冲动。我们已经不是欲望主宰下的动物了,我们是文明人,我们生活在人类文明之下。而人类文明,如果我们干脆直说,就是对个人的动物性的欲望的制止。动物性的欲望在于外物的获得,付出个人生命的代价也在所不惜,实现个人的欲望是最高的准则。而人类文明的追求是内在的个人的精神胜利,个人征服了自己,个人成为自己的主人而不是欲望的奴仆。个人不会为了外物而损害自己,也不会为了外物而损害他人。人的价值高于物的价值,生命的尊严的价值高于个人的欲望的享受的价值。这就是我所面对的人类文明的信仰,我不知道这一信仰给我造成多大的偏见(使我在性心理学的问题上走向一个既定的方向)。

禁欲主义是构成现代人的心理的一个重要的基石。禁欲主义观念深藏于个人的意识和观念之中,决定着个人的每一个行为。所以如果说个人不是自由的,禁欲主义应该说是要对这一不自由的负主要的责任。因为禁欲主义所致力于限制的行为恰恰是人类有限行为中的被很多人称之为享受的行为,禁欲主义要求个人蔑视这样的效用的价值,让这一切享乐在行为前即归零。所以禁欲主义的结果是个人行为范围的巨大缩窄,就象前面所说的,想象力提供了一切行为的过程和结果从而终结了一切行为的进行和发生。个人不会去从事想象力之内的行为,因为想象力之内就意味着行为的无意义。虚无的感觉是那样的强烈,是啊,被迫重复无意义的行为就象死亡一样乏味,而活着的人却要忍受这种煎熬。

禁欲主义需要养料来维持其存在的合理性。因为禁欲主义是行为前的对每一个行为的质疑,禁欲的实质就完全是在思维内的心理斗争。为什么要做某一行为,有时也会演化为为什么不去做某一行为。但行为的结果只能是再一次证实行为的无意义。世界并没有超出我们的想象力之外,更可怕的是,随着信息接受的方式越来越先进,信息量越来越大,个人的想象力的范围已经超越了这个世界的一切的可能性。个人对一切事物的淡漠最后可能会吞没个人自己。个人已经丧失了无中生有的创造的能力,个人无法突破这一极限。等待我们的只能是重复,只能是接受,只能是容忍,只能是等待。个人必须要限制个人的生命力,而向各种各样的权力低头,从而赢得某一种结果。

可禁欲主义同样不是人的生命的意义。禁欲主义只是个人通向生命的意义的手段(甚至是其有效性未经确认的手段),禁欲主义让个人远离了没有意义的行为,或者是被认为是对个人的生命有危害的行为(这种危害可能来自物的占有,或者是来自占有物的冲动)。禁欲主义是人类在早期发展阶段的必然的产物,个人需要约束自己这个社会才可能安定并得以持续。个人的意志是一切社会变动的根源,贪婪的意志是一个国家毁灭的原因。而每一个人都主动审查和质疑个人的每一个行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社会、对国家都是重要的走向文明的力量。个人检点自己的行为,而不是任性而为,在一个文明的社会(也可以说是一个传统的社会),应该是基本的社会准则。

很多人真正困惑的(特别是当代人)是这个社会似乎是由一群虚伪的、两面派的、口是心非的、想吃鱼又怕沾着腥的、无耻的人在主宰着话语权,在制定规则、在玩弄道德。怎样理解这一点呢?必须认识到,欲望的享受是一种奢侈品,这种奢侈品并不是金钱的多少所能买到。金钱和权力所能给予个人的是一种至高无上的优越感,在对支配权的运用中幻想个人的崇高的价值。而享受是当代人权(或者说是民主)制度发展的结果。几个二十岁的小姑娘穿着超短裙半夜三更走在灯红酒绿的娱乐场所,她们的信心来自于何处呢?是什么让她们相信迎接她们的是绿油油的美钞而不是白晃晃的杀人狂魔的利刃呢?无论是一般的享受还是那些所谓的极端的享受,所依赖的都是当代几十年构建起来的法制基础和道德基础。是来自于所有个人对他人权利的尊重以及对生命价值(神圣不可侵犯)的尊奉。

正是有了这些基础,当代文化有了宣扬享乐的倾向(因为这些享乐是有保障的)。吊带装、超短裙、生活片,各种选美、脱衣舞、人体彩绘。在几十年的解放绿之后,人们穿的越来越少,露的越来越多。在这种把性福作为享受、把饮食作为享受的观念的带动下,当然也是在这些享受是安全的和有保障的基础上,禁欲主义面临着个人思维的新一轮的重新考量。在新的社会文化经济法律环境下,禁欲主义显然对这一新的环境难以适应。世界已经不再是弱肉强食的动物世界了,人类文明所创造的制度成果已经将人类社会提升到了一个人人平等、自由、法制的社会。个人有追求享受的权利,物的享受与满足为什么不能作为一种个人的目标来追求呢?有没有意义先不要考虑,为什么不先把它们抢到手,因为现在私人的财产依照法律规定给予保护。

这样,对欲望的不择手段的追求与传统的禁欲主义观念发生了碰撞,当代的现实基础让新一代的青年们完全无法理解禁欲主义的来源与合理性。禁欲主义就象是落满灰尘的仓库里的老掉牙的几千年前的到处都有的垃圾一样,一无是处并且毫无用处。个人要知道的是如何得到个人所想要得到的享受,如何获得比别人更多的金钱、更高的权力、更大的荣誉、更漂亮的女生(或男生)。禁欲主义的基础不复存在是个人必须面对的一个崭新的现实。现实的利益在科技进步和法律的保障之下变得更具诱惑力、更加持久、更象是享受。人类不再是农耕经济社会下的兵慌马乱时代。人类开始有能力享受他的文明的成果。既然生命找不到他的意义,那么享受就是意义。

所以,禁欲主义虽然是个人的对行为前的意义的判定,但禁欲主义对禁欲的褒奖和鼓励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就是对纵欲的歧视。个人有纵欲的自由,但这种个人的自由在传统的禁欲主义文化、社会、宗教、法律之下却被定义为低俗的、反社会的、非道德的、非法的。在保障个人的权利的前提下,纵欲似乎并没有侵害到谁。个人的享乐似乎也完全游离在传统的社会之外。个人并没想引起这个传统社会的关注,而是这个传统的禁欲的社会不放过她们,称她们是东施、是作女、是垃圾。所以当问到禁欲主义损害到谁时,由于禁欲主义所处在的传统地位,确实不少人会有很多的冤情要诉说。受到歧视她们可以忍受,真正让她们愤恨不已的是那些口是心非、色眯眯的伪君子。

对禁欲主义的再思考现在面临一个艰难的处境。个人更容易地投入到纵欲的怀抱,而对禁欲主义的传统心存偏见。现在即便是最传统的人也会对禁欲主义划上三个问号。很少有人看到整个人类文明的禁欲主义的基础和深藏在我们当代社会各个层次的禁欲主义的支撑。没有人类几千年的禁欲主义的,就不会有当代和平安定的文明社会。纵欲者和禁欲者最大的区别是,纵欲者需要的是行为,是欲望的外物的获得与满足,就象是吸毒、玩网络游戏,危害在于具体的行为的失控和对他人权利的侵犯。严格意义上说,没有不侵犯他人权利的纵欲者。金钱的支付并不能让纵欲合法化(也许在法律而言恰好是使行为非法化)。个人的行为的目的当指向其他个人时,就很容易出现转化和意外。个人的权利永远无法跨越其他个人的权利的边界。

对个人的生命的意义的追寻所导致的虚无主义的情绪是人类文化的一种普遍的现象,虚无主义所认定的一切行为的无意义常常会同时成为纵欲者和禁欲者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的判断和行为的依据。这似乎是令人吃惊的,禁欲者和纵欲者有着同样的根源。生命的意义的不可持存性(人无法使他自己一直相信某一个观点),是个人的思想和行为变化的最初的动力。个人是自己的生命的决定者,TO LIVE ,OR TO  DIE,这是要由个人来决定,而个人完全有这个决定的权利。但是,个人是否有这个决定的能力呢?个人是否被给予足够的智慧来决定自己的生死和未来呢?当个人面临某种巨大的绝望时,没有人能给他任何的帮助,而如果他不求助于前辈的思想者,他就没有力量来面对这样的绝望。个人可以从行为和思想来判断谁是自己的朋友。纵欲者所面对的困惑不会比禁欲者所面对的更少。而从根本上说,对待个人欲望的态度是社会环境和个人状况的一个综合的结果。而这两者又是在某一时刻对个人来说是无法改变的。绝望是某一时刻整个世界的凝固化。冰冷的结果所呈现的是死亡的特征。中科院一位有机化学专业博士生跳楼死了,这一段是为他所写。

 


【本文由 中国心理学家网 发布,转载须保留本文链接!手机浏览网页显示不完整时,请点击网页底部的电脑版。欢迎关注本站微信公共号:xinlixuejianwang 分享按钮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性心理学1(6月30日)[3841]

相关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版权所有  中国心理学家网技术支持创立互联    通讯地址:安徽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150#   邮编:230032

联系电话:0551—2826223  E-mail:cnpsy@126.com QQ:619938829  皖ICP备 06003963国内心理学类综合性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