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理学家网
 
热线咨询 0551—2826223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心理专题 - 笔迹学
    发表日期:2006年6月30日 编辑:cnpsy 有2124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
笔迹学趣闻

1. 中国古代笔迹学

  虽然“笔迹学”在现在大多数中国人的眼里还是一个新名词,但早在一千多年以前就开始了有关于笔迹学的零星论述,如西汉就有扬雄的“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书形,君子小人见矣。”东汉末年钟繇的“笔迹者,界也,流美者,人也”的观点。稍后唐代的孙过庭在《书谱》中对书法的论述不少直接就是关于笔迹学的论述,如“达其性情,形其哀乐”“虽学宗一家,而变成多体,摸不随其性欲,便以为姿:质直者则径挺不遒,刚狠者又倔强无润,矜敛者蔽与拘束,脱易者失于规矩,温柔者伤于软缓,躁勇者过于剽迫,狐凝者溺与滞涩,迟重者终于蹇钝,轻琐者染于俗吏。”柳公权的“心正则笔正”之说;宋代苏轼的“书有二拙,而君子小人之心,不可乱也。”;明代祝允明的“喜则气和而字舒,怒则气粗而字险,哀则气郁而字敛,乐则气平而字丽,亦有深浅,变化无穷。”这可以说是笔迹反映情绪的最佳描述;项穆在《书法雅言》中说:“人之性情,刚柔殊异,手之运用,乖合互形;谨守者,拘敛杂怀;纵逸者,度越典则;速劲者,惊急无蕴;迟郁者,怯郁不飞;简峻者,挺倔鲜遒;严密者,紧实寡逸;温润者,妍媚多节;标险者,雕绘太苛;雄伟者,固愧容夷;婉畅者,字惨端厚;端质者,盖嫌鲁朴;流丽者,复过浮华;纤茂者,尚多散缓;爽健者,涉兹剽勇;稳熟者,缺彼新奇。”傅山对书法的论述也有关于笔迹学的贡献。

  这些大都是一些书法家对书法的论述,之所以能成为笔迹学的内容,还是由于书法艺术自身的特殊属性。可以看出,这些大家们对汉字描述都是意态的,或者说是情感型的,很具有欣赏性,很生动。这种方法也成为笔迹分析中很重要的一种方法,而西方注重的是推论,测量等等。尽管古代有了非常之多的笔迹观点论述,但经过了漫长的历史仍然不能把她发展成一门系统的学科。心理学无法在其中加以应用固然是一个原因,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中国封建沉闷枷锁不允许她发展壮大。统治者们最关心的是政权,只要没有大臣造反,国家的生产力算什么?被怀疑可能造反的人直接就被杀了,所以笔迹分析也不可能被统治者拿去辨认忠奸。卖官鬻爵是时尚,还要笔迹学来选拔人才?笔迹学在古代似乎就只能靠那些测字先生在街边进行着“可持续性发展”,水平提不高不说,结果弄得玄而又玄,现在有人一听“笔迹学”就把眼睛一瞪:骗人的!

  直到现在,中国的笔迹学还处于萌芽中的萌芽阶段,出现大批量热心笔迹学高水平的笔迹专家已势在必行了。

2. 西方笔迹学

  西方系统研究笔迹学较早,在意大利十七世纪曾有笔迹学者进行过研究,并有不少著作问世,但是当时的笔迹学并不被社会所重视,很多专家学者都对此不感兴趣。 1872 年法国的神父米雄发表了一篇名为《笔迹的奥秘》一文。他进行了严格的实例研究,搜集了好几百份笔迹,把书写者性格相似的笔迹归在一起,后来发现归在一起的笔迹也具有很大程度上的相似性,由此他得出了笔迹可以反映性格的结论。后来他又出版了许多关于笔迹方面的著作,这引起了西方一些感兴趣的学者的注意,并逐步发展起来。米雄因此被人称为笔迹学之父。

  西方在研究笔迹学的过程中,很注意心理学在其中的作用和影响。对笔迹学影响很大的理论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说,阿德勒的个性心理学,荣格的心理类型学等。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很重视研究和运用笔迹学,许多国家军有专门的笔迹研究学院,很多大学也都开设笔迹学专业。让中国人更为汗颜的是西方笔迹研究者已经把研究对象对准了汉字, 1990 年在布鲁塞尔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家汉字笔迹研究所,此时中国研究笔迹学的人员寥寥无几。

  西方的笔迹学研究很重视对笔迹特征的准确测量,再把笔迹特征量化后的数据按照一套方案进行组合,最后得出心理特征,可见这是与中国古代的笔迹分析方法大不相同的。

3. 笔迹学应用的著名案例

  下面举出的这几个例子都是笔迹学成功应用的著名案例,但笔迹学的成功应用可以说不计其数,肯定无法全部说完。很多的笔迹分析都是在常人身上进行的,但准确率却是极高的,只是常人不知名,所以别人也就对笔迹分析的结论不会注目了。

  海湾战争前夕,美国中央情报局以及其他相关的

 


【本文由 中国心理学家网 发布,转载须保留本文链接!手机浏览网页显示不完整时,请点击网页底部的电脑版。欢迎关注本站微信公共号:xinlixuejianwang 分享按钮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相关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版权所有  中国心理学家网技术支持创立互联    通讯地址:安徽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150#   邮编:230032

联系电话:0551—2826223  E-mail:cnpsy@126.com QQ:619938829  皖ICP备 06003963国内心理学类综合性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