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我催眠概述
1、 自我催眠的定义
催眠按照施术者是否是自己来划分,可以分为他人催眠与自我催眠两种。自我催眠指通过自我暗示调摄自己的心理,从而使自己的身心健康的一种催眠技术。自我催眠实质上是自我暗示,这其中有以下两层的意思:
其一,自我催眠的施术者与受术者均是自己,这是与他人催眠的一个显著区别。自我催眠的目的是使自己身心健康,催眠的受益者不是别人,而是自己。这是一种自我修炼。
其二,自我催眠的原理是自我暗示,也就是自己通过语言与意念给自己的心理施加影响的过程。暗示有积肥极暗示与消极暗示之别,自我催眠中的暗示是积极的自我暗示,也就是正面暗示,是能使自己身心健康的一种暗示。
2、自我催眠的语言
自我催眠的主要手段是自己的语言。因此,在自我催眠中,语言的正确使用就显得特别重要。在语言的使用上,要注意以下几点:
其一,目的清楚。这是使用语言的先决条件。我为什么要进行自我催眠?通过催眠要解决什么问题?对这些目的要明白清楚,不能含糊不清,不能为了催眠而催眠。只有目的明确,才能有的放矢地使用语言,使语言集中刺激潜意识中的某一领域,从而达到自我催眠的目的,否则,使用语言就会东一头棒,打不到点子上,或者是语言不清楚,含糊其辞,致使催眠失败。
其二,围绕中心。目的明确后,在语言的使用上要注意围绕中心,要使用与中心有密切关系的语言不要使用不相关的语言。使用与目的相关的语言能不断强化潜意识,以便集中力量打歼灭战;而用不相关的语言则会使力量分散,影响自催眠的效果。
其三,要使用正面的、积极的、建设性的语言正面的、积极的、建设性的语言是一种正面暗示,它能起到正面暗示的效果。如果用一些负面的、消极的、破坏性的语言则会形成消极暗示,不但不能使自己的身心健康,反而会损害自己的身心健康。还有一点要特别强调的是,不能用“不要怕”、“不要慌”之类的语言。这种语言不但不能起任何作用,反而会使原来的心理问题更加严重,因为这一类语言属于消极暗示的范畴。为什么要特别强调这点呢?因为在日常生活中,类似这种帮倒忙的事情太多了。例如,有的学生有考试焦虑的心理问题,他就在考试前对自己说“我不要慌”,结果是越加慌乱。
3、 自我催眠的基本过程
(1)准备过程 这个过程要做好以下几项准备:
首先,做好感受性测试。进行自我催眠与进行他人催眠一样,先要对自己进行感受性测试,了解自己是否容易进入催眠状态。一般情况下,催眠的成功率与感受性成正比。感受性越强,就越容易进入自我催眠状态;反之,感受性越弱,越难以进入催眠状态。
其次,做好场地准备。选择一个房间,房间不要大,只要能放得下一张床就可以了,房间的光线要暗一些没有电话或其他声响的干扰。室内的装饰要典雅、朴素,切忌用刺眼的图案和色彩。
再次,做好心理准备。经过感受性测试,除了感受[性差者以外,自我催眠一般都能成功。因此,对自己进行催眠要有信心,树立“我一定能自我催眠成功”的信念,这是很重要的心理准备。还有一点要说明的是,要有强烈的动机,也就是说有动力,推动自我催眠,要明确:我为什么要进行自我催眠?要解决什么问题?
最后,要做好身体准备。在催眠前要排除两便,做到“轻装上阵”。还要使自己的身体放松,处在松邓状态。事先最好有适量饮食,不要饿肚子。
(2)自我诱导过程:这个过程是自我催眠的实质阶段。在这个过程中,运用自我暗示的手段使自己渐渐进入催眠状态。具体方法后面将作详细介绍。
(3)觉醒过程:自我催眠的觉醒与他人催眠的觉醒有显著的区别。前者是自己唤醒自己,后者是由催眠师唤醒受术者。自己如何唤醒自己呢?其实很简单,就是在自我催眠诱导过程开始时,自己就想好要催眠多少时间,然后自我暗示“我这次自我催眠用X小时”就可以了,一般情况下,到时间就会自己醒来。
4、 自我催眠的适用范围
一个人受到某种情绪的干扰或受到某种心理创伤,产生了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能否用自我催眠来解除?答案是肯定的。当然,对于那些根深蒂固的心理疾病,若没有专门的心理学医生,一般情况下是无法解除的。
根据国内外的研究结果,自我催眠可以矫治许多心理和生理问题,诸如失眠、考试焦虑、自信心不足、自插、高血压、支气管炎、心肘病、神经痛、风湿病。
5、自我催眠的优点
解除心理问题扔方法有许多,但是归根结底只有两种,即他助与自助。他助主要是寻找心理辅导老师、心理医生、心理治疗专家来帮助自己矫治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自助就是自己解决自己心理上的困惑,自我催眠是心理自助的一种方式,其最大的优点有二:
其一,节省时间。在我国,心理治疗还不普及,许多人有了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不知到什么地方去寻求帮助,为此往往花费很多时间,即便找到了,还要花时间去求治。如果自己掌握了自我催眠的技术,这些时间就都可以省去。
其二,节省经费。自我催眠不需要任何报酬,而寻求别人帮助是需要报酬的,就是亲朋好友给予免费治疗,也欠下一笔人情债。
6、 自我催眠的成功关键是自信心
在我国,心理学的应用还很不发达,心理辅导、心理治疗还处在刚刚起步阶段,很多人对它一无所知,我国能够施行催眠的心理辅导工作者凤毛麟角。要实行自我催眠需要有极大的勇气与决心,更重要的,是要有自信心,要有“我能行”的信念。
学会自我催眠的关键是自信心,便光有自信心还不行,还要在实践中掌握自我催眠的技术。下面介绍一些自我催眠的主要技术。
二、 自我催眠感受性测试
1、 钟摆测试
用一根长约30厘米的线,一头用一重物缚住(如古时的铜钱,中间有一小孔便于系住),用手拿住另一头,使重物下垂,像钟摆一样。让生物离开桌子1厘米左右,桌面上放上一张画有圆圈的白纸。心中默念:“左右摆动”,不一会儿,钟摆就左右摆动;心中默念:“上下摆动”,钟摆就会上下摆动;心中默念:“转圆圈”,钟摆就转圆圈。
这是一种自我暗示,随着自己的念头出现,身体相应部分的神经就会批示有关肌肉运动。如果手上的重物完全根据自己的意愿运作,说明对暗示的感受性很强;如果部分根据自己的意愿运作,则感受性一般;如果一点也不按照自己的意愿运作,则感受性差。
2、 后倒测试
背靠墙壁约10厘米处站立,双目微闭,双脚并拢,双手下垂,自然贴住大腿两侧。为防止头被碰伤,可在墙壁高处贴上软垫。然后心中默念:“我的背后有一股强大的吸引力在吸我,我被吸引向后倒。”这样反复多次。如果能坚决在向后倒,说明感受性强;如果向后倒了,但不坚决,则感受性一般;如果不向后倒,则感受性差。
3、眼皮变重测试
坐在椅子上,进行腹式呼吸,使自己平静下来,排除杂念。然后心中默念:“我的眼皮变生了,变得越来越重,变得睁不开了。”反复多次后,眼皮就会感到变重了,想睁也睁不开了。如果做到这样,说明感受性强;如果眼皮有点重,但还睁得开,说明感受性一般;如果眼皮一点感觉也没有,则说明感受性弱。
4、 固定手指测试
坐在椅子上,双目微闭,通过腹式呼吸使自己安定下来。双手向前伸直,手指交叉,轻轻握住。然后心中默念:“我的手握得越来越紧了,手指紧紧地握在一起了,想分也分不开了。”这样反复多次。如果手指真的分不开了,说明感受性强;如果较难分开,说明感受性一般;如果手指无感觉,说明感受性差。
5、 双手合拢测试
从在椅子上,双目微闭,双脚与肩同宽,保持呼吸平稳,通过腹式呼吸使自己平静下来。双臂向前伸直,然后心中默念:“我的双手在外力的压迫下合拢。”如此反复几次。双手合拢后,仍保持合拢姿势,松弛双臂,再慢慢向下,双手分开后,分别放到膝上。然后自我暗示:“我感到很轻松、很舒服。”如果能完全按自己的意愿运作,说明感受性强;反之,则感受性弱;处在中间状态的,则感受性一般。
上述几种感受性测试通常只要用一二种方式就可以了,不必都要进行。通过感受性测试,可以了解自己受暗示的程度。一般来说,若感受性处于中等以上,则可以较容易地进行自我催眠;感受性差的,进行自我催眠的困难就大了。
三、自我催眠的技术
进行自我催眠前,要按照前面所说的,作好物质上和心理上的准备。坐着、躺着都行,无论取什么姿势,都要做好腹式呼吸,使自己的心安定下来,排队一切杂念,处在非常轻松的状态。然后,进行自我催眠。自我催眠与他人催眠有类似之处。自我催眠由两部分内容组成:一部分是催眠诱导,使自己进入催眠状态;另一部分是暗示,针对所要解决的心理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暗示。这两个部分是不可分害的统一整体,进入催眠状态是为了更好地接受暗示,在催眠状态下进行暗示,有时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下面介绍一些常用的自我催眠技术。
1、手上浮法
睡在柔软的床上,枕头不要太高。做腹式呼吸,使自己平静下来,排队一切杂念。然后,心中默念:“我的右手开始变轻了,变得越来越轻,我的右手开始向上浮了。”这样重复多次。如果手有了上浮的感觉,说明你已进入催眠状态,这时你就可以对自己发布主题暗示了。如果你有高血压,就默念:“我很平静,我头上的血降到脚跟,我的血压降下来了。”这样重复5~6遍。
2、 身体变暖法
坐着、躺着都可以进行,但都要经过放松,使全身处在松弛状态。然后,心中默念:“我的右手旁边有一只烘箱,在烘着我的右手臂我的手开始发热了,我的手越来越热了。”默念时,脑中要想着有一只烘箱在自己的右手旁边,烘箱火烫火烫的,烘箱的热量四射,直照在自己的右手臂上。待右手发热后,再默念道:“我右手的热量向全身散发开来,我全身热起来了。”在默念的同时,想像烘箱里的热量照在自己的全身。达到这种程度,就可以对自己发布主题暗示了。如果是一个考试焦虑者,就可以这样自我暗示:“我已经作好了充分准备,这次考试我不一定能考出我的水平!“这样反复多次。昨次下来,就可以做到面对考试再也不会紧张了,考试焦虑的心理问题就会被克服 。
3、闻香味法
坐着、躺着都可以,先运用腹式呼吸进行全身放松,然后,想像自己的身旁放着一个香水瓶,瓶盖被打开,香水的香味从瓶子里散发出来。同时默念:“香味从香水瓶子里溢出来,我闻到了香味。”如果闻到了香味,说明自己已经进入催眠状态,这时就可以给自己发布主题暗示。例如,你是一个口吃患者,想克服口吃的毛病,你就暗示自己:“口吃一定能克服,我以后讲话只要慢一些就一定会流利。”“口吃没有什么了不起,有两句口秘也无所谓,因为人人都有口吃现象。我对口吃不要太在乎。”这样反复多次。只要上述观念在脑海中占有主导地位,口吃就会被克服。根据笔者的临床经验,有许多口吃患者就是太在乎口吃而引起口吃的,有一点口吃就大惊小怪,害怕被人耻笑,结果口吃就越来越严重。针对这个病根进行暗示,效果是很好的。
4、 身体变重法
躺在躺椅上或者床上,运用腹式呼吸进入全身放松,排除杂念。接着,进行自我主题暗示:“我的右手变重了,变得越来越重了,重得像一块铅一样。”同时想像自己的右手像铅块一样重。当自己的手有了生的感觉后,试着抬抬手,如果抬手感到吃力,就说明自己进入催眠状态了。然后,根据自己的催眠目的发布主题暗示。例如,一个哮喘病患者可以这么暗示自己:“我的呼吸很通畅。”“我跑步不喘气。”“我上楼梯、爬山感到轻松,不喘气”“我的身体很健康,与其他正常人一样。”在进行自我暗示时,每句话都要重复5遍~6遍。
5、 下梯法
坐着、躺着都可以,身体松弛后,使自己安定下来,然后,想像自己站在白色的楼梯上,下面有10级白色的台阶。自我暗示:“我走到最下面一级台阶就进入催眠状态了。”然后,每向下走一级就自我暗示:“我注意力很集中,我越来越轻松。”当下到第10级台阶时就进入催眠状态了。进入催眠状态后,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主题暗示。例如,要纠正自己注意力分散的不良习惯,就进行这样的主题暗示:“我的注意力越来越集中了,上课心不在焉的现象也不会发生了。”“我以后上课注意力一定会非常集中,我不必为自己的注意力不集中而苦离了。”这样反复多次。
6、烛光法
烛光自古以来就一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借助烛光进行自我催眠是一种好方法。一般可以坐着进行。将屋内其他光线挡住,点燃蜡烛,距离自己约2米,双眼凝视它,同时暗示自己:“我很安静,我很快就会进入催眠状态。”这样不久,就可以进入催眠状态。进入催眠状态后,就对自己发布主题暗示。例如,一个戒烟者可以进行这样的主题暗示:“烟不是好东西,对我的身体有害,我今后再也不抽烟了。”“谁让我抽烟也不抽了。”这样反复多次。
7、 照镜法
把一面镜子放在自己面前,自己端坐着,排队杂念,双眼注视镜中自己的眼睛,想像自己在镜中的形象,精神渐渐集中,对周围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同时暗示自己:“我精神集中,很快就进入催眠状态。”这样反复多次。待进入催眠状态后,就对自己发布主题暗示。例如,一个因长相不好而自插者可以进行这样的主题暗示:“我的长相虽不理想,但我有比别人勤劳的优点,我有……”(尽可能多想出一些自身的优点,想得越多越好)“我为长相而自卑实在是太幼稚了。”这样反复多次,必有效果。
8、 时针法
在自己面前放一只钟或有秒针的表,距离以自己能看见秒针为适。端坐着,通过腹式呼吸使自己处于松弛状态。然后,双目注视秒针的运动,约1分钟~2分钟。同时进行自我暗示:“我的注意力很集中,我感到很轻松。”“我很快就进入催眠状态。”这样反复多次,就能进入催眠状态。进入催眠状态后,就对自己发布主题暗示。例如,一个头部神经痛者可以进入这样的主题暗示:“我感到身体很好,我的头痛病好了。”“我以后再也不必为头痛病而苦恼了。”如此反复多次,效果颇佳。
9、 听音乐法
躺在沙发上或柔软的床上,事先用录音机录好一段暗示语,配上悠闲的轻音乐,如:“我很放松。”“我很舒服,我注意力很集中,快要进入催眠状态了。”“我进入催眠状态了。”待自己真的进入催眠状态后,即对自己发布主题暗示。例如,一个有攻击行为的人可以这样暗示自己:“打架是件坏事,我过去吃过许多亏,从今以后,我再不打架了。”“今后遇到令我激动的事情,我就走远些,或者舌头在嘴里绕动几下,以避免打架的事发生。”“我的打架恶习改掉了,以后再也不会打架了。”这样反复多次,会有效果。
10、听节拍器法
节拍器会发出单调的节拍声,单调的声音容易使人入睡,对催眠也很有帮助。可躺在应酬上或沙发上,排除杂念,集中注意力听节拍器发出的声音,一边听一边进行自我暗示:“我很轻松,我很舒服,我很快就会进入催眠状态。”这样几分钟后就能进入催眠状态。进入催眠状态后,再对自己发布主题暗示。例如,一个看见虫子就胆怯的人可以进行这样的主题暗示:“虫子没有什么可怕的,人比虫子大得多,只要用脚踩一下就可以完全将电子踩死。”“其实,虫子是怕人的,我为什么要怕虫子呢?我过去为什么这样幼稚呢?”“我以后不怕虫子了,我的胆子变大了。”如此反复多次,就会有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