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理学家网
 
热线咨询 0551—2826223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心理小说 - 非常日记
    发表日期:2006年6月8日 作者:徐兆寿 编辑:cnpsy 有3856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
《非常日记》第三章
            
 
 

  一阵敲门声将余伟从梦中惊醒。是笑茵。余伟说他中午才睡,让他多睡一会儿。笑茵让他继续睡,自己则拿起床头上林风的小说看起来。一个多小时后,余伟才醒来。笑茵见他醒来,就说:“这什么东西啊?”余伟看了看,是林风的小说,说:“林风的小说啊!”“这是什么小说?”“怎么了?”“写的是什么东西啊?真难受!”“难受还看?”“就是因为难受才要看的嘛!”笑茵噘起了嘴,撒起娇来。“这才是人真实的心理!”“什么东西嘛!乱七八糟的。你看,昨天早上我们说的那些事他都写了。”余伟一听,赶紧要过来看,原来林风的小说后面写了主人公性心理变态的情景。他还没有看到这些。他倒越来越觉得这一日记体的小说有了更为重要的价值,尤其是心理学方面的研究价值。余伟和笑茵先去吃饭。

  在回来的路上,他们又讨论起林风的小说。他们的分歧很明显,一方面他们在对待道德和心理疾病方面有不同认识,另一方面他们对小说和作家的观念有很大的区别。笑茵自从发生那件事后不愿再在宿舍里住了,她要到家里去住。晚上十一点左右,余伟送她到她家,她父亲正散步回来。他有一个习惯:晚上十点钟左右去散步,那时街上的人少。回来后开始写作,到深夜五点钟左右才开始休息。这是他年轻时候养成的习惯,后来一直想改成晚上九点睡觉,早上五点起床,却发现晚上九点钟怎么也睡不着,所以早上五点钟怎么也醒不来。他见余伟要走,就留余伟住在他家。余伟坚持要回去。第二天早上,余伟刚拿起林风的小说要看,笑茵打来电话,说她妈妈中午要他过去吃饭。笑茵一家对这个洋博士挺满意,尤其是老作家。虽然一见面两人就吵架,但他还是觉得年轻人能坚持自己的观点。这很难。余伟犹豫着,笑茵在电话里有些不高兴。余伟只好答应了。她还说她跟她爸说了林风的小说和近来大学里发生的事,她爸对此非常感兴趣,要看看这本日记体的小说。余伟一听就后悔了。昨天忘记给笑茵说,他答应过林风除了他自己不能给别人看,现在怎么办呢?余伟只好说,等他看完以后再给笑茵爸爸看,因为林风等着要他的意见。余伟在电话里暗暗地给笑茵说明了原因。笑茵也只好这样给她爸说。但笑茵希望余伟早点到她家,陪她去街上买菜。余伟暗暗叫苦,口里却答应着。

  余伟立即出门坐车到笑茵家。老作家早就起床了,原来昨晚他睡得早。笑茵要余伟陪她去买菜,老作家却不让余伟去。笑茵妈妈也不同意余伟去买菜,于是,两个男人又开始了争论。自从那次争论后,这一次的谈话中他们都表现出一些矜持和宽容。他们首先就现在的一些关于小说和作家的观念争论了半天,后来就说起林风的日记体小说。余伟试图劝说未来的岳父,可未来岳父一直想教训未来的女婿。没想到一说到林风的小说,老作家更为激动,先是说这种小说是有意用性勾引读者,然后越说越激动,大骂那些靠写性生活来取悦一部分低素质读者的作家和作品。

  余伟给他讲,林风的小说不是这样的。作家似乎已经控制不住自己,根本听不进余伟的话。老作家红着脸,气冲冲地点了一支烟说:“总之,社会在后退,因为道德在败坏。”余伟却不同意:“我觉得中国还在进步。我在上大学的时候,人们基本上都在谈政治,上硕士时,很多人就开始谈经济,等我从国外回来时发现,谈文化和生活的多了,大部分人不谈政治,也不谈经济了。我认为这是好事情,人们有了更为宽松的生活环境,有了更为自由的话语权。过去很多方面都有禁区,现在没有了。如果说,过去人们没有机会和权利关注自我的话,现在就有了。”

  这时笑茵母女俩高高兴兴地回来了,见他们又吵得面红耳赤,笑茵的妈妈就对余伟说:“余伟,别跟他争。他这人就是老想教育人,满脑子的道德责任。我就老说他累不累,干嘛啊?很多事你根本做不了,很多责任是你自己硬往肩上扛,但扛上去又负不了责。现在的人啊,根本就不理你这一套。”他不耐烦地说:“去去去,做饭去。你知道啥?就是社会上缺乏有责任感的人,所以才觉得珍贵。社会上就是像你这样的人太多了,所以社会风气日下,大家还司空见惯。”她却不生气,冲余伟笑笑,说:“看,就他这德性。好像是我败坏了这个社会。我才懒得跟你争。”余伟笑着说:“阿姨说的也有道理。从我们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都是平等的,就是说一个人无论他处于什么社会角色,也无论他有没有学识,只要他的心理是健康的,他就是健康的,如果他身负要职,且正义感很强,但心理若有问题,他一样是有病。一旦他有病了,那么他身上的责任感、正义感等等就都成了疾病的症状,就得适当地卸掉这些东西。”“这么说,我是健康的,他是有病了?”她大笑起来,觉得第一次找到了他生活的理论和说服丈夫的理论。“我有病?”笑茵的爸爸简直不可思议地说,“我对社会的批判和责任竟然导致我有心理疾病?”“不,叔叔,我是说,如果像你这样让人敬重的人,他的心理不健康而导致他与他人和社会格格不入,导致他的内心极度痛苦,使他的身心都遭受极大的伤害,也就是说对他有了自身的危害时,他就有病了。”笑茵也笑起来。谁也没想到,讨论的结果竟然是一个作家有了心理疾病。

  临别的时候,老作家对余伟说:“你说的中国的进步,倒是有些道理。”

 


【本文由 中国心理学家网 发布,转载须保留本文链接!手机浏览网页显示不完整时,请点击网页底部的电脑版。欢迎关注本站微信公共号:xinlixuejianwang 分享按钮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相关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徐兆寿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版权所有  中国心理学家网技术支持创立互联    通讯地址:安徽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150#   邮编:230032

联系电话:0551—2826223  E-mail:cnpsy@126.com QQ:619938829  皖ICP备 06003963国内心理学类综合性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