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理学家网
 
热线咨询 0551—2826223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心理文章 - 学校心理
    发表日期:2006年6月6日 作者:孙桂根 编辑:cnhyj 有2700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
教师向心理咨询师角色转换过程中存在的障碍及对策研究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都无法满足教学的需求。按照国际标准,学校心理咨询师与学生的比例应为1:500,这样算来,全国53万所中小学,2亿多中小学生,总计需要心理咨询师41万余名。而全国师范院校中,每年教育学(含心理学)硕士和博士毕业生人数只有1200余名,普通高校教育学毕业生也不足1200名,远远不能满足教育教学需要,经过专职心理咨询教师资格认证的更是寥寥无几。在目前全国中小学心理教师中,专业教师不足1/4,其余为班主任或学科教师兼任。其中不少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的理解是与心理学原则背道而驰的,已经开展的心理咨询偏重于教育和指导,心理活动课偏重于形式和书本化,缺乏整体构建,缺少预防性指导,师生关系很难做到尊重与平等。尤其随着社会变革的加快,青少年心理障碍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心理咨询的必要性肯定会被越来越多的学校所重视。这就意味着还会有更多的教师会被快速的转变为专职或兼职的心理咨询师。相应的,教师向心理咨询师角色转换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障碍不应该被教育界忽视。笔者根据自身多年的心理咨询工作实践,对此作了科学的分析,并找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对策。

一、教师与心理咨询师角色转换过程中存在的障碍

师者,传道授益解惑也。也就是说老师与学生之间更多的是传道与被传道、教育与被教育、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而心理咨询师与当事人的关系则是平等的、信任的、合作的关系。在心理咨询中帮助当事人自己去探索、决策、行动,将能有效地开发其潜能,取得心理咨询的最大成就。因此,当事人是作用者,咨询师只是支持者和催化剂,两者间是合作关系,而不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咨询师必须以当事人的需要为中心,尊重当事人的价值选择、兴趣、个性等,而没有任何的强加。咨询师之所以这样做,是由于咨询的目标是首先为了改善当事人的心理健康,一切都必须服从这一目标,才能达到最大的成效,直接指导往往不仅无效,反而引起抵触情绪。显然,它不同于一般的给出和接受信息的过程。因此,教师与学生的某些交谈,虽然有时接触到心理卫生问题,但一般不能看作心理咨询。具体的讲,教师与心理咨询师的差异性来自于以下七个方面:

障碍一,来自于教师的工作经历和有限的工作时间。教学和咨询都需要全身心投入,才能获得成功,处于疲劳状态下的人很难进行成功的咨询。而咨询师在咨询时必须处于体力及心理俱佳的状态。

障碍二,来自于两个角色在知识积累与技能结构上的差异。心理咨询并不是每个人生来就会的,它需要一系列专门的训练,需要具备必要的知识与技能。心理咨询不存在中性的情况,它或者有益或者有害。没有经过刻苦的学习与训练的人是难以胜任咨询工作的。

障碍三,来自于两个角色心理品质要求的差异。咨询师的一言一行都能体现出尊重、理解、真诚、接受等心态,他必须看到每一个人都是值得给以真诚帮助的,学生的缺点都是可以理解的(不是宽恕)。但这些观念容易与教师的价值尺度发生冲突。教师的尺度中总是将成绩好,在集体中起良好作用,帮助教师维护秩序的学生放在特殊的地位上,而对另一端的学生产生情感上的抵触。教师更多地是裁断,而非理解。此种思维方式,显然与教师的角色身份有关。

障碍四,来自于教师本身的权威性。教师的主要责任是传授知识,判定学生的理解是否有误。他必须对学生相互比较,以确定学生到底学到多少。他必须根据学生的行为是否有利于学习等标准,判定学生的“好”和“差”。他必须对学生学习和品行上的错误给以纠正,有时还要对破坏学习秩序的学生给以惩戒。此种权威姿态为一个成功的教师所必须,却与有成效的咨询师角色相悖。因此,教师要当一个成功的咨询师,必须摆脱自己权威的角色身份,但这是不容易做到的。作为一个教师,他具有一种支配、控制、指挥、规定、操纵、评估和惩罚的倾向。咨询师则必须抛弃这些倾向,而代之以宽容、非支配、非评判、非压制性的态度。但教师如放弃此种权威角色,他在课堂上的安全感会从心理上受到威胁。

障碍五,来自于帮助学生适应环境观念上的差异。如果学生做家庭作业时,家里的环境不好,家长会帮助他调整。如果学生与某个同窗发生冲突,他的老师会安排他暂时避开。如果学生考试时舞弊,老师会着意安排,使他的舞弊行为无法得逞。教师的这些安排往往是必要的。但我们应该清楚,改变环境不是咨询的主要手段,它往往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咨询师要改变的是当事人,因为改变环境往往是非常有限和暂时的,使当事人学会洞察自己和环境,学会调控自己的思维和行为,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但教师要做到这一点比较困难,他们的经历使他们看到学生(当事人)遇到麻烦时总是指点学生,为学生做一些什么,否则他们会感到一种压力,一种负疚。

障碍六,来自于在对待学生“个性”态度上的差异。教师总是以社会的标准尺度来衡量学生的发展,而所谓发展学生个性的努力往往被社会规范所束缚。教师所允许的个性差异,是不能越社会规范这个雷池一步的。但此种束缚个性的倾向,恰恰和咨询的目标相左。在咨询中对个性的要求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必须加以强调的。当事人的自主发展,是达到咨询目标的强大动力。在咨询中,我们首先关注的不是当事人作为某个群体的成员,而是作为一个人,咨询师首先要问当事人的不是他的行为是否符合某个群体的规范,而是他的行为是否能促进他的健康发展。有时候,健康发展的路线与群体规范并行不悖,有时则不然。处于后一种情况时,咨询师就应允许和帮助当事人发展自己的个性。例如,某个学生虽然成绩很好,但他一心向往经商,咨询师在帮助他进行了充分的自我探索之后,应鼓励他作出自己的决定。但教师一般总是倾向于让学生按社会规范的要求成为一个好学生,为学校也为教师为自己增光。

障碍七,来自于学生对教师的思维定位和传统印象。即便某些教师可能做到不偏不倚地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价值,能够认真倾听,善解人意,不作评判,也不越俎代庖,不为学生作决定或作安排,但是学生对教师的传统印象是从他长期的学习生涯中得出的。因此,学生在被教师找去谈话时一般都带着猜疑、提防、对立、甚至敌对的心理状态。尽管这种态度并非无法改变,但教师往往要经过多次交谈才能克服它。如果教师的技能欠佳的话,就更难改变学生的这种先入之见。而成功的咨询师与当事人之间所具有的平等、信任和理解,很少会出现这样的尴尬。

一般来说,长期教师生涯形成的角色行为很难在一个主要角色仍然为教师的人身上适时转换成咨询师的角色行为。对教师来说,毕竟教导、指导、操纵、安排是更为顺手的事,毕竟权威角色更加容易让人习惯。当然,这并不是说教师与心理咨询师之间有不可逾越的鸿沟,笔者只是强调两者之间角色转换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障碍绝不可轻视,应该在未来的资格审定、培训、考核等方面得到足够的重视。

二、教师向心理咨询师角色转换的对策研究

面对学校对专业咨询师的迫切需求以及咨询人才供给的严重匮乏,从教师中选拔、培养咨询师依然不失是一条行之有效的措施,关键在于要对教师与心理咨询师角色的差异化要有足够、清醒的认识,并在筛选、培训、考核中得到应有的体现和弥补。加强学校心理咨询师的培训和职业化进程是学校心理咨询事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必由之路。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一)政府应在政策和经费上给予扶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把学校心理咨询师的职业化培训纳入教师培训的主要内容,并给予足够的经费支持。我国部分地区的教育行政部门已经制定了相关政策,但就整体情况来看,落实情况尚不理想,多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还停留在“应付检查”上面,认识不够,措施不得力。政府要加大政策监管力度,组织教育、卫生、医疗、财政等部门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给予必要的支持,并狠抓落实。

(二)重视对学校心理咨询现状的研究和调查。建立全国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体系,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定期展开科研调查。这是因为各地心理教育专职教师的培养停留在“心理活动课”上,对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理念、职业能力、专业化和队伍的职业化规范不够,所以有必要组织相关科研人员定期调查。

(三)关注学校心理咨询的特殊性。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改革现有不合理课程,培养职业化的专业学校心理咨询师。心理咨询师国家资格证书的推行,把心理咨询从业规范性提高到了国家级的高度,并制定了相关的标准和教材。但现有教材以知识为主的普及型,对于学生的针对性不强。建议组织有关人员在完成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培训大纲的基础上,增设与教师、学生以及家长心理健康和教育相关的学科和内容。同时,学校心理咨询师的培养也要按照职业化的标准进行,使这支队伍逐步走上科学化、制度化、职业化、规范化的快车道。

(四)科学试点,慎重推广。在现有的中小学学校心理咨询师培养试点单位基础上设立教育部的国家级试点,组织国内优秀教育科研人员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中小学学校心理咨询师培训教材,取得成果后逐步向全国推广。

(五)走社会化发展之路。学校心理咨询师因其服务对象是发展的、变化的、社会化的人,更因学生家长职业的多样性和社会发展的多变性,决定了其必须具有足够高的社会化程度,必须具有应对不同社会角色的职业能力和心态。教师的职业化、专业化和社会化程度,直接关系到学生培养的广度和深度,关系到学生创造性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建议创设条件,提高学校心理咨询师的社会化程度,培养更了解社会的现代化教师队伍。

总之,教师与心理咨询师角色转换过程中存在的障碍不可忽视,但同时也应该看到经过系统、规范的培训后,通过严格的考核和权威部门的持续指导,相当部分的教师和咨询师角色是可以实现成功转换的,甚至原来的教师经历还能成为心理咨询工作中难得的财富。关键在于教育界要求真务实,坚持走职业化之路,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选拔、培训、考核和监督机制。

 


【本文由 中国心理学家网 发布,转载须保留本文链接!手机浏览网页显示不完整时,请点击网页底部的电脑版。欢迎关注本站微信公共号:xinlixuejianwang 分享按钮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相关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孙桂根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版权所有  中国心理学家网技术支持创立互联    通讯地址:安徽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150#   邮编:230032

联系电话:0551—2826223  E-mail:cnpsy@126.com QQ:619938829  皖ICP备 06003963国内心理学类综合性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