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理学家网
 
热线咨询 0551—2826223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心理文章 - 理论探讨
    发表日期:2006年6月4日 编辑:cnhyj 有9225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
心理学主要研究方向

 

 

    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和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心理活动现象,及其产生和变化规律的心理学分支。它是一门介于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之间的边缘学科。
   教育心理学在19世纪末才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但历史上的许多教育家已能够在教育实践中自觉地根据人的心理状态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古希腊的苏格拉底也提出“我不是给人知识,而是使知识自己产生的产婆”这样的教育心理学思想。
   近代西方教育思潮倾向于把教育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这是促进教育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的前提条件。德国心理学家赫尔巴特的著作《普通教育学》、《心理学教科书》等书,对教育心理学的建立起到开拓作用。虽然当时尚未使用“教育心理学”这一名称,但实际上已把教育学与心理学结合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赫尔巴特在教学理论中,把教学分为教育的教学和非教育的教学两种,前者指伦理、道德、意志、性格的培养,后者指传授知识、技能的智育活动,这两方面都必须以心理学理论为基础。在讨论教育和教学问题时,他特别重视“兴趣的引起”,并把兴趣分为经验的兴趣、思辨的兴趣、审美的兴趣、同情的兴趣、社会的兴趣和宗教的兴趣等六种。这些心理状态,可以引导儿童的注意力定向,并引起心理快感,促进思想活泼和精神旺盛。对兴趣的研究成为把教育学和心理学联结起来的一个重要联结点。赫尔巴特之前的裴斯泰洛齐在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上对启发后来的教育理论家重视心理学在教育上的作用也起了一定的影响。
   实验心理学的产生是教育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的另一重要条件,这导致实验教育学的出现。实验教育学是教育心理学的先驱,是实验心理学与教育学结合的产物。德国的莱和莫伊曼都把实验心理学的理论广泛地与教育和教学理论相结合。莱所著《实验教学论》一书,实际上是以教育心理学为内容的著作,为教育心理学成为心理学中的独立学科奠定了理论基础。
   测验学在教育心理学的形成发展过程中起了重要的触媒作用,它促使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结合,为教育心理学的诞生提供了理论和方法。教育学上常提到因材施教原则,是由于学生存在着个别差异。如何适应个别差异而因材施教,则是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共同课题。智力测验和教育测验是实行班级教学制度所必须掌握的两种了解学生心理状态和教学效果的工具。学校招生和入学后测量学生的学业成绩以及对学生的个案研究,都要应用各种测验。
   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实验科学,应该归功于桑代克。他于1903年出版《教育心理学》一书,以学校情境详尽说明学习的概念,这是近代教育心理学的真正开端。1913年,这一著作扩充为三大卷,内容包括人的本性、学习心理学、个别差异及其原因三大部分。他提出的学习三大定律(效果律、准备律、练习律)及个别差异理论,成为20年代前后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由于桑代克把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点放在学习心理方面,导致了中国的教育心理学界长期把学习心理作为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20年代前后,行为主义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和精神分析等学派的学说传入中国,对近代中国教育学产生一定影响。格式塔学派介绍到中国以后,教育心理学开始重视“顿悟”在学习中的地位,不再局限于尝试错误、刺激与反应等联结主义,心理学所提出的教育心理学问题,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范围扩展到桑代克的学习三大定律之外的“顿悟”问题,也将格式塔学派的“整体的概念”,“转移的概念”、“精确律”、“完成原则”等等原理、原则应用到教育上来。
   行为主义理论则促使30年代的中国教育心理学界重视人的行为的研究,注意环境对人的心理的影响。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派使教育心理学重新重视意识的研究,特别是潜意识和下意识问题。教育心理学重视情感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把心理卫生知识引进教育和教学过程中,也都是受这一学派的影响。
   巴甫洛夫学说传入中国以后,在20世纪50年代不仅影响了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也影响了教育心理学。他的两种信号系统学说,给教育心理学提供了新的理论根据,也给教育心理学找到了与自然科学相联系的纽带。第二信号系统学说的提出,使儿童言语与思维的问题成为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为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教育心理学的任务不断增加,研究对象的范围逐渐扩充。教育心理学在发展初期偏重于学习心理的研究和学习律的讨论,并且大多集中于智育方面的问题。随着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日益重视,也就越来越重视道德行为、道德情感以及审美情感的培养。
   近代科学的发展,特别是近代生物学、人类学、社会学、医学及精神病学的发展都对教育心理学产生影响,促使它不断更新内容,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教育心理学家曾对教育心理学的任务和对象提出具体建议。
1947年,美国心理学会成立了对教育心理学研究进行规划的委员会,认为教育心理学应包括五个方面,即人类生长和发展,包括遗传与环境,一般生长和发展,社会与情绪的发展,动机的基本理论,智慧、性向与兴趣,以及个别差异等;学习,包括学习的本质,影响学习的因素,学习的动机,技能,推理与问题解决,态度,特殊科目的学习,以及训练的转移等;人格与适应,包括情绪,学生与教师的心理卫生,特殊儿童,品格,以及社会活动;测量与评价,包括测量的基本原则,智力与性向的测量,学习的测量,适应的测量,以及测量结果的应用;教育心理学的方法与技术,包括教育问题的科学研究,统计技术,以及为教师所提供的研究方法。
   美国《心理学年鉴》综合各方面比较一致的意见,认为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和对象应包括八个项目:教育评评价和测量;儿童发展的特点;特殊儿童及其教育;有关学习心理学的教育方法;特殊学科的学习;学习辅导和心理健康;教师人事和促成学习的教师行为;教育心理学的方法。
   观察法是教育心理学最基本的研究方法。观察的实施是在班级集体的活动中或在个别交谈中进行的,可以对外部的活动和表现进行观察,也可对受教育者的心理反应进行观察或对学生的书面材料进行分析。
   调查分普遍调查和抽样调查。前者是对全班级或全学校进行调查,后者又分随机抽样、分层抽样分群抽样、比重抽样等多种。调查的方式可分为问卷法和晤谈法。
   问卷法是通过编制种种不同的测验,调查各种不同的教学效果,测量各种不同人的智商、性向和性格的方法比问卷法可更深入地了解受教育者在受教育后的心理特质的变化。各种测验的编制及各种量表的使用,应保证其效度和信度。
   对比研究一般是在严格控制条件的实验中进行。把实验对象分成各种条件(智力、学力、年龄、心理素质等)基本相同的两个组,一组叫实验组,另一组叫控制组,在实验组的学生面前提供新的刺激物,例如新教材,而控制组则保留经常使用的教材。经过一段教学时间,然后测量两组的学习成绩、学习速度、理解程度,比较两组的特点和优劣。对不同的教学方法以及其他种种教和学的问题,都可以作不同的设计,进行不同的实验。
   自然实验法是在日常的学习环境中进行实验,这可以减除在实验室的实验中人为造成的不必要的压力,反映被试的正常心理状态,但对有关变量难以做到严格控制。
   当今,中国把发展教育置于重要地位,教育心理学研究有着十分广阔的前景。

   参考资料:
   学与教的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顾名思义,就是研究教育过程的心理学分支学科了,说简单一点,教育心理学就是学与教这个过程的方方面面规律的科学,具体说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的特征。教育心理学首先就要了解教育过程的执行者--教师的特点,以及这些特点对教学过程会产生什么影响。不管你是否意识到,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一套教学观念和方法,有些老师认为教学就是“教师教,学生学”,因而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而有些老师则认为应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主张让学生动手操作,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活动中学习和提高。另外,研究还发现,教师的性格特征也会影响教学过程,严厉的老师更倾向于采用传统教学法,课堂气氛也不很活跃,而民主活泼的老师则更愿意采用新式教学法,更愿意多作尝试,课堂气氛更活跃,学生在老师目前也能够更自由的表现自己。
   二、学生的特点。而作为学生,也都有自己的一套“读书哲学”,有的孩子坚信学习靠积累,坚信“笨鸟先飞早入林”,相信一份汗水自然会有一份收获;而有些孩子则坚信“聪明有种”,天生愚笨的人再怎么努力也是白搭,“越勤越显其拙”,因而根本不愿意多下功夫,还看不惯别人下苦功。持这两种不同观念的孩子在学习上可就不一样了,对于自己学得好,有成绩的科目,可能还没有明显的区别,可一遇到难度大,学不好,不感兴趣的科目,前者可能还会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的学下去,后者则可能很快就放弃了,结果当然也会很不一样。教育上提倡“因材施教”,主张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施以不同的教育,提不同的要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因此,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能力、学习习惯,才能有的放矢的实施教育,教育也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其功效。因此,教育心理学还必须了解教育过程的另一半参与者--教育的对象--学生的特点。
   三、教学方法。不同教学方法对于不同学科、不同教学内容有什么影响,以及教师如何与教学方法进行匹配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等等,也是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动手操作的教学方法,对于物理、化学等操作性强的科目可能很有用,但对于历史、语文等科目却可能没什么效果。对同一门学科,不同的内容来说,同一种教学方法的作用也可能相差很远。例如,话剧文章的教学方法可以采取角色扮演等等,而古诗、文言文却很难采取这种教学方法。同样,不同的教师也有自己的一套教学方法,活泼的老师能够和学生达成一片,采用活动教学法时更自如;而严厉的不苟言笑的老师却很难做到这一点。对学生来说也是如此,有些学生喜欢自己发现问题,因而探索性的方法更适合这些学生,而对于那些不爱动脑筋,喜欢老师告诉自己方法,以便按部就班的执行的学生来说,这种方法就不合适了。
   最后,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此,必须了解教学过程进行的规律,学习发生的规律,以及教学环境对教学的影响等等,这些都是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法律心理学


   法律心理学是研究与法有关的各种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一个应用社会心理学领域。也称法制心理学。它是介于法学和心理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
   法律心理学的思想源远流长。最初是以研究人的违法犯罪心理为起点的。早在古希腊时期,就有一些哲学家和思想家在他们的著述中涉及到犯罪的心理原因、犯罪者的个性特点、犯罪者的行为表现等与法律心理学有关的思想。中国殷商和周朝的文献中也有不少地方提到犯罪的心理原因、犯罪动机、刑罚的社会心理效力等问题。
17、18世纪,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人们开始从社会、生理、精神、遗传、司法医学等方面探讨犯罪问题。当时的代表作有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普里查德的《论精神错乱和影响心理的其他障碍》、吕卡的《自然遗传论》等。
   到了19世纪下半叶,法律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犯罪心理学首先开始成熟起来。德国的精神病学家克拉夫特·埃宾于1872年第一次以犯罪心理学为名出版了专著,接着格罗斯,武尔芬、科瓦列夫斯基、佐默尔等人也相继出版了犯罪心理学专著。与此同时,证人证言的心理研究也有了较快的发展。库里舍尔的《供词和心理学与司法审判》、波尔杜加洛夫的《论供词》等著作,就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哈钦斯和斯莱辛杰于1929年出版了最早的《法律心理学》专著,随后有伯特等。
   正因为法律心理学作为一门真正独立的学科形成得比较晚,所以至今对它的研究对象和范围还存在许多不同看法。托奇认为,法律心理学是研究审判过程和参与这一过程的人的意图、动机、思维和情感的科学。塔普则指出,心理学家在法律问题上开展的研究“过分犯罪化”了,也就是说,侧重于犯罪审判的过程和方面,却大大忽视了民事法庭、法律社会化和法律协商等方面的心理学研究,因而给法律心理学的研究和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局限性。
   苏联的耶尼克也夫提出,法律心理学的组成应包括法律心理学的方法学基础、法律心理、司法心理和改造心理等四个部分。萨薪里马尼雅恩则认为,法律心理学体系应由法律心理学、犯罪心理学、司法心理学和改造心理学四个分支组成。中国在80年代以前对法律心理学研究不多。近年来有关研究大多数偏重在犯罪心理方面,特别是青少年犯罪心理方面。
   综合西方和苏联法律心理学界的观点,结合中国的实际,可以对法律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作如下的概括:它包括立法心理、普法教育心理、司法心理、劳动改造心理和民事诉讼心理等部分。在司法心理中,如果按司法程序来分,还可以细分为侦查心理预审心理、审判心理等;如果按照诉讼参与人来分,则可细分为犯罪人心理、受害人心理、证人心理、辩护人心理、警官心理、检察官心理、法官心理等。
   立法心理是研究在立法活动中各有关人员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为立法提供心理学依据。如立法的社会心理前提,法的解释、修改或废除的社会心理效果,立法者的知识、能力、性格对立法的影响等。
   普法教育心理是研究在普及法律知识和培养法律意识方面的心理活动规律。如法律宣传的原则、途径和方法,法律意识的内化机制和形成过程等。
   司法心理是研究在整个司法过程中,各种诉讼参与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如在侦查过程中犯罪人、被害人、证人和警官的心理;在预审过程中犯罪人、警官和其他参与人的心理;在审判过程中犯罪人、被害人、证人、辩护人、检察官和法官的心理等。
   劳动改造心理是研究罪犯在劳动改造期间的心理现象及其变化规律。如影响和制约劳改罪犯心理活动的一般因素;不同类型罪犯在劳改中的心理特点;劳改罪犯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心理活动规律等。
   民事诉讼心理是研究在各类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司法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的心理活动规律等等。
   法律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研究法、个案研究法、追踪研究法、民意测验法、数理统计法等。除了这些一般研究方法外,研究者们还根据自己的具体研究课题选择几种方法的综合运用。



普通心理学

   普通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学基本原理和心理现象一般规律的心理学分支。
   心理学有许多分支,每一分支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来研究心理现象。但是,任何一个分支都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对心理和心理现象的总的看法,如心理学的对象和方法,心理的实质和心理现象的规律性等。对这些心理学一般理论问题的阐述,构成丁普通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即心理学基本原理的研究。其研究成果对其他心理学分支有重大的意义。
   在普通心理学中,心理学基本原理与心理现象一般规律的研究是两个重要方面。心理学基本原理的研究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以心理实质的问题为核心,涉及心理与客观现实的关系,心理与脑、心理与社会、心理与实践的关系,以及心理活动的规律性等。这些通常称为心理学的哲学问题。另一类是以心理的结构问题为核心,涉及心理活动的层次组织,心理现象的分类,如各种心理现象的联系等。这两类研究是互相联系的,有时统称为心理学的方法论问题。对这些问题的不同观点表现出不同的心理学的理论倾向。
   在近代心理学史上,出现过许多重要的心理学思潮,如早期的构造心理学、机能心理学以及行为主义心理学、精神分析、格式塔心理学和巴甫洛夫学说等,它们对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各有不同的论述,都对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普通心理学对心理学基本原理的研究与一定的哲学思想紧密地联系着,同时也依赖于心理学的具体研究的发展,并常受到邻近学科的影响。心理学的发展高不开基本原理的研究,而随着心理学的科学材料的积累,某些心理学基本原理也将发生变化。
   在普通心理学中,心理现象一般规律的研究常分为几个领域:感觉与知觉;学习与记忆;思维与言语;情感与意志;人格与个别心理特征。这些领域包括了人的心理活动的极为重要的方面。许多心理学家认为,普通心理学以正常成人的心理活动为研究对象。
   从整体上看,正常成人的心理活动达到心理发展的高级水平,体现出人类心理活动的特征,具有典型性。但是,普通心理学并不研究人的某一年龄阶段或人的某一特定社会生活顿域中的心理现象的特殊规律,而是研究心理现象的一般规律,如有关感受性的测量和名种感知觉的机制,学习与记忆的形式和过程,思维的各种操作,言语的知觉和理解以及能力的测量、人格的结构等。这些研究所得到的结果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在一定程度上能适用于人的不同年龄和不同的活动领域。可以说,普通心理学主要是通过对正常成人的心理活动的研究来揭示心理现象的一般规律的。
   在心理现象一般规律的研究方面,普通心理学与其他心理学分支是彼此紧密结合的,特别是与实验心理学有着密切的联系。普通心理学概括了其他心理学分支的研究成果,带有综合的性质。随着科学研究的发展,在普通心理学领域又出现了许多心理学分支,如感觉心理学、知觉心理学、记忆心理学、思维心理学以及情感心理学、个性心理学等。它们同样带有综合的性质,体现出普通心理学与其他心理学分支的相互联系和相互渗透。
   在心理学许多分支中,普通心理学占有特殊的地位它从更广阔的理论角度来研究心理现象,是心理学的基础研究领域,对心理学的发展起重要作用,并能反映出心理学的发展水平和倾向。一些心理学家认为,普通心理学也是一门介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边缘学科它既涉及心理的自然方面,主要为心理的神经生理基础也涉及人们的社会生活条件。但不同的问题可有不同的侧重,有些问题可侧重自然科学方面,有些问题可侧重社会科学方面,无论对认识过程或对情感、人格等心理现象的研究都是如此。
   当前,普通心理学在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研究领域两个方面都在发生变化,表现出两个显著的特点。首先认知心理学对普通心理学有越来越大的影响。认知心理学的许多具体研究成果已被普通心理学吸收,但更引人注目的是其理论观点已逐渐渗透到心理学基本原理中来认知心理学倡导信息加工观点,将认知过程看作信息加工过程,强调研究人的内部心理活动及其机制。它重视策略在信息加工过程中的作用,突出了人的心理恬动的主动性和富有智慧的特点。它还力图将各种认识过程统一起来,并进而将认识过程与情感、人格等统一起来,这些都推动心理学基本原理的进一步研究。
   其次,关于人的社会行为和意识状态等领域的研究在普通心理学中的比重有了较大的增长。长期以来,普通心理学以各种认识过程的研究为主,关于情感、动机、人格以及意识状态等方面的研究则比较少。这种以认识过程为主体的趋势在当前普通心理学中仍然存在。不过,关于人格和意识问题的具体研究,包括情感、动机、需要、性格以及觉醒、睡眠和自我凋节等,都有较大的进展,扩大了研究领域。
   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它与各国的,社会状况有关,也与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医学心理学以及生理心理学等心理学分支对普通心理学的渗透有关。这种变化反映出普通心理学更加注意从人、从整体出发来研究心理现象。这无疑会使普通心理学更加接近人的实际生活。

   参考资料:
   普通心理学
   普通心理学(GENERALPSYCHOLOGY)研究心理学基本原理和心理现象一般规律的心理学分支.
   心理学有许多分支,除普通心理学外,还有生理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和医学心学理等.每一分支从不同的角度来研究心理现象.但是任何一个分支都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对心理和生理现象的总的看法,如心理学的对象和方法,心理的裨和心理现象的规律性等.对这些心理学一般理论问题的阐述,构成了普通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即心理学基本原理的研究.其研究成果对其他心理学分支有重大的意义.
   在普通心理学中,心理学基本原理与心理现象一般规律的研究是两个重要方面.心理学基本原理的研究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以心理裨的问题为核心,涉及心理与客观现实的关系,心理与脑心理与社会心理与实践的关系以及心理活动的层次组织,心理现象的分类,如各种心理现象的联系等.这两类研究是相互联系的,有时统称为心理学的方法论问题.对这些问题的不同观点表现出不同的心理学的理论倾向.在近代心理学史上上,出现过许多重要的心理学思潮,如早期的构造心理学机能心理学以及行为主义心理学、精神分析、格式塔心理学和巴甫洛夫学说等,它们对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各有不同的论述,都对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普通心理学对心理学基本原理的研究与一定的哲学思想紧密地联系着,同时也依赖于心理学的具体研究的发展,并常受到邻近学科的影响。心理学的发展离不开基本原理的研究,而随着心理学的科学材料的积累,某些心理学基本原理也将发生变化。心理学的历史表明,只有在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下,充分占有心理学的具体研究成果,心理学基本原理的研究才能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在普通心理学中,心理现象一般规律的研究常分为几个领域:①感觉与知觉;②学习与记忆;③思维与言语;④情感与意志,⑤人格与个别心理特征。这些领域包括了人的心理活动的极为重要的方面。许多心理学家认为,普通心理学以正常成人的心理活动为研究对象。正常成人能够积极地参与社会生活,进行各种创造性活动。从整体上看,正常成人的心理活动达到心理发展的高级水平,体现出人类心理活动的特征,具有典型性。但是,普通心理学并不研究人的某一年龄阶段或人的某一特定社会生活领域中的心理现象的特殊规律,而是研究心理现象的一般规律,如有关感受性的测量和各种感知觉的机制,学习与记忆的形式和过程,思维的各种操作,言语的知觉和理解以及能力的测量、人格的结构等。这些研究所得到的结果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在一定程度上能适用于人的不同年龄和不同的活动领域。可以说,普通心理学主要是通过对正常成人的心理活动的研究来揭示心理现象的一般规律的。在心理现象一般规律的研究方面,普通心理学与其他心理学分支是彼此紧密结合的,特别是与实验心理学有着密切的联系。普通心理学概括了其他心理学分支的研究成果,带有综合的性质。随着科学研究的发展,在普通心理学领域又出现了许多心理学分支,如感觉心理学、知觉心理学、记忆心理学、思维心理学以及情感心理学、个性心理学等。它们同样带有综合的性质,体现出普通心理学与其他心理学分支的相互联系和相互渗透。在心理学许多分支中,普通心理学占有特殊的地位。它从更广阔的理论角度来研究心理现象,是心理学的基础研究领域,对心理学的发展起重要作用,井能反映出心理学的发展水平和倾向。一些心理学家认为,普通心理学也是一门介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边缘学科,它既涉及心理的自然方面,主要为心理的神经生理基础,也涉及人们的社会生活条件。但不同的问题可有不同的侧重,有些问题可侧重自然科学方面,有些问题可侧重社会科学方面,无论对认识过程或对情感、人格等心理现象的研究都是如此。当前,普通心理学在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研究领域两个方面都在发生变化,表现出两个显著的特点。首先,认知心理学对普通心理学有越来越大的影响。认知心理学的许多具体研究成果已被普通心理学吸收,但更引人注目的是其理论观点已逐渐渗透到心理学基本原理中来。认知心理学倡导信息加工观点,将认知过程看作信息加工过程,强调研究人的内部心理活动及其机制。它重视策略在信息加工过程中的作用,突出了人的心理活动的主动性和富有智慧的特点。它还力图将各种认识过程统一起来,并进而将认识过程与情感、人格等统一起来,这些都推动心理学基本原理的进一步研究。其次,关于人的社会行为和意识状态等领域的研究在普通心理学中的比重有了较大的增长。长期以来,普通心理学以各种认识过程的研究为主,关于情感、动机、人格以及意识状态等方面的研究则比较少。这种以认识过程为主体的趋势在当前普通心理学中仍然存在。但是,关于人格和意识问题的具体研究,包括情感、动机、需要、性格以及觉“醒、睡眠和自我调节等,都有较大的进展,扩大了研究领域。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它与各国的社会状况有关,也与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医学心理学以及生理心理学等心理学分支对普通心理学的渗透有关。
   这种变化反映出普通心理学更加注意从人、从整体出发来研究心理现象。这无疑会使普通心理学更加接近人的实际生活。中国的普通心理学研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30多年中得到了发展。中国心理学家重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指导,在心理学基本原理和感觉、知觉、记忆、思维、人格等方面的研究中都取得了一些成果。在综合大学和高等师范院校、医学院校开设了普通心理学课程,出版了普通心理学教科书。这对推动中国心理科学事业的发展起了较大的作用。中国心理学会设立了普通心理学和实验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它通过组织各种学术活动,也为促进中国普通心理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认知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是50年代中期在美国和西方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和,研究领域,70年代成为美国和西方心理学的一个主要方向。它研究人的高级心理过程,主要是认识过程,如注意、知觉、表象、记忆、思维和语言等。
   在认知心理学中存在着不同的观点、有不同的研究途径。当前以信息加工观点研究认知过程是其主流。所以,可以说认知心理学相当于信息加工心理学。
   这种观点把人看作是一个信息加工的系统,认为认知就是信息加工,它包括感觉输入的变换、简约、加工、存储和使用的全过程。按照这一观点,认知可以分解为一系列阶段,每个阶段是一个对输入的信息进行某些特定操作的单元,而反应则是这一系列阶段和操作的产物。信息加工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都以某种方式相互联系着。信息加工观点提出的基本问题是:信息加工通过哪些阶段?人类心理中信息是以什么形式表示的?
   认知心理学家关心的是作为人类行为基础的心理机制,其核心是输入和输出之间发生的内部心理过程。但是人们不能直接观察内部心理过程,只能通过观察输入和输出的东西来加以推测。所以,认知心理学家所用的方法就是从可观察到的现象来推测观察不到的心理过程。有人把这种方法称为会聚性证明法,即把不同性质的数据会聚到一起,而得出结论。
   认知心理学家往往把信息加工过程分解为一些阶段,这就使他们注意到信息在人体内流动有个过程。他们常用计时研究法。首先要测量出一个过程所需要的时间,并以此来确定这个过程的性质。假定一个人看屏幕上投射的字母E,如果投射时间很短,比如一毫秒,那么这个人就不会看到什么,这说明知觉不是瞬时的;投射时间长一点,比如五毫秒,那么这个人就会看到某种东西,但不知是什么,这说明知觉产生了,但辨别尚未产生;如果投射时间长度足以使人看出这个字母不是O或Q,但看不出是E还是F或K,那么这个人就产生了部分的辨别。由此人们就可以确定完全辨别、部分辨别或刚刚看出有东西所需的的时间。这一切表明,知觉是累积的,它包括几个特定的阶段。
   反应时研究法也是一种会聚性证明法。认知心理学家使用较多的是选择反应时,而不是简单反应时。因为选择反应时可以提供更多的有关内部状态的信息。
   计算机模拟和类比是认知心理学家采用的一种特殊方法。要使计算机像人那样进行思维,计算机的程序就应当符合人类认知活动的机制,即符合某种认知理论或模型。把某种认知理论表现为计算机程序就叫计算机模拟。因此,计算机模拟首先可以用来检验某种理论,发现其缺陷,从而加以改进。
   计算机模拟所提供的输出可以与人类行为相比较。如果理论是正确的,那么这个输出就应当类似于人类解决同样课题时所给出的输出;如果程序的输出与人的不一样,那么拔出差别也就找到了改正理论的依据。计算机模拟还可以预测复杂的行为。虽然我们理解一些概念,并能把它们按步骤变成程序,但是当步骤的系列很长,很复杂,需要大量联系时,我们往往不能预测其结果。在这种情况下,计算机模拟有时可得出惊人的结果。
   有些认知心理学家常用信息系列的流程图来描述计算机程序的主要特点。但这种流程图并不具备计算机实际运算的细节,只为编制计算机程序提供了轮廓,它可以进一步化为计算机程序,而这部分工作往往是由计算机软件专家实现的。
   口语记录也是认知心理学家、特别是研究思维的认知心理学家常用的一种方法。这个方法与其他客观方法相结合,可以产生良好的结果。
   认知心理学是心理学发展的结果。它与西方传统哲学也有一定联系。其主要特点是强调知识的作用,认为知识是决定人类行为的主要因素。这个思想至少可以追溯到英国的经验主义哲学家如培根、洛克等人。笛卡尔强调演绎法的作用,认知心理学重视假设演绎法。康德的图式概念已成为认知心理学的一个主要概念。
   认知心理学也继承了早期实验心理学的传统。19世纪赫尔姆霍茨和东德斯提出的反应时研究法,今天是认知心理学家广泛采用的方法,并已有了新的发展。
   冯特是现代实验心理学的奠基人,认知心理学对心理学的对象和方法的看法与他的观点很接近。他认为心理学的对象是经验,是意识内容,方法是控制条件下的内省。有些心理学家说,认知心理学又返回到冯特的意识心理学上去了,所不同的是方法更加可靠,更加精巧了。詹姆斯关于两种记忆,即初级记忆和次级记忆的提法,今天已成为认知心理学关于记忆研究的基础。
   格式塔心理学对认知心理学的影响很明显。它以知觉和高级心理过程的研究著称,强调格式塔的组织、结构等原则,反对行为主义心理学把人看成是被动的刺激反应器。这些观点对认知心理学有重大影响,如认知心理学把知觉定义为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强调信息加工的主动性等。
   在方法上,格式塔心理学主张研究直接的生活经验,主张把直接的生活经验材料与实验资料结合起来,如重视观察者对自己知觉内容的直接描述,并把这个方法称为现象学方法。这种观点,既不同于冯特和铁钦纳只承认经过严格训练的被试的内省,也不同于行为主义只重视实验室实验的做法,却与认知心理学的基本观点相一致。
   认知心理学是反对行为主义的,但也受到它的一定影响。认知心理学从行为主义那里接受了严格的实验方法、操作主义等。近年来,认知心理学已不专注于内部心理过程的研究,也注意了行为的研究。一般认为,人们使用从环境得来的信息,结合记忆内存储的东西,指导未来的行为,并塑造生活环境。
   认知心理学也是心理学与邻近学科交又渗透的产物。首先,语言学对认知心理学的发展有很大影响。乔姆斯基将语言学与心理学相结合所创立的心理语言学,可以说是认知心理学的一个分支。
   控制论、信息论、计算机科学对认知心理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计算机科学与心理学相结合,产生了一门边缘学科人工智能。人工智能与认知心理学关系极为密切,计算机的出现使人们找到了分析人的内部心理过程和状态的新途径。早期实验心理学的心理主义方向被行为主义切断了将近半个世纪之久,今天,认知心理学延续了这一方向,同时又保持了新行为主义的严格的假设演绎法,增加了机器模拟法。这就在认识过程的分析方面扩大了研究课题。
   图灵于30年代发表后来称为“图灵机”的数学系统,对心理学也发生了影响。数量逻辑和图灵机使人们想到,人类的认知系统也可以视为符号运用系统。人类的某些观念可以用符号来代表,而且这些符号可以通过确定的符号运算过程加以变换。这些思想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具体研究上对认知心理学都有重要的作用。
   认知心理学的一个基本观点是可以用计算机来类比人的内部心理过程。计算机接受符号输入,进行编码,对编码输入加以决策、存储、并给出符号输出。这可以类比于人如何接受信息,如何编码和记忆,如何决策,如何变换内部认知状态,如何把这种状态编译成行为输出。计算机与认知过程的这种类比,只是一种水平上的类比,即在计算机程序水平上描述内部心理过程,它主要涉及的是人和计算机的逻辑能力,而不是计算机硬件和人脑的类比。
   认知心理学的兴起是西方心理学发展中的一个巨大变化。有些人说它是一个新学派,有些人说它是一个新方向,更多的人则赞同库恩的观点,说它是一个新“范式”。库恩把科学中新旧范式的更替称为科学革命。一些美国心理学家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认为,认知心理学的出现是美国心理学发展中的第二次革命。第一次革命是行为主义的兴起。
   认知心理学的出现表明,美国心理学家对心理学的对象和方法这样的基本问题的看法已经发生了变化。行为主义统治美国心理学长达四十年之久,其影响是根深蒂固的,而认知心理学则反对行为主义的基本观点。在心理学研究对象上,行为主义主张研究外显的、可观察的行为,而不管内部的心理过程;认知心理学则把研究重点转移到了内部心理过程。在研究方法上,行为主义强调严格的实验室方法,排斥一切主观经验的报告;认知心理学则既重视实验室实验,也重视主观经验的报告。对于认知心理学家来说,改变外部条件并不是目的,它只是揭示知识结构的辅助手段。
   认知心理学企图把全部认知过程统一起来。它认为注意、知觉、记忆、思维等认知现象是交织在一起的。对于一组现象的了解有助于说明另一组现象。由于它们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很可能会发现人类认知过程的统一加工模式。认知心理学不仅要把认识过程统一起来,而且要把普通心理学各个领域统一起来,也就是要用认知观点研究和说明情绪、动机、个性等方面。认知心理学的观点还进一步扩展到了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工程心理学等领域。
   认知心理学在西方心理学中的出现和发展,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它反对在西方心理学中统治多年的行为主义和弗洛伊德主义。与行为主义的机械论的、简单化的刺激一反应公式相对立,它强调知识在决定行为上的重要作用-与弗洛伊德主义的非理性主义相对立,它强调认识、理性的作用,反对信息论心理学家把人视为被动的,而强调人的主动性。它重视心理学研究中的综合的观点,强调各种心理过程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认知心理学在具体问题的研究方面,在扩大心理学研究方法方面都有所贡献。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对计算机科学的发展也有贡献。
   但是也应看到,认知心理学的代表人物的基本理论观点主要是实证主义的。他们不谈思维对存在的关系问题,或者把思维对存在的关系看成是人的主观经验不同部分之间的关系,忽视了人的客观现实生活条件和人的实践活动的意  

比较心理学

   比较心理学是研究动物行为进化的基本理论和不同进化水平的动物的各种行为特点的心理学分支。它对哲学认识论具有重要意义,比较心理学的研究还能为生产实践和生物医学研究提供动物行为进化方面的基础科学知识。
   比较心理学以不同进化阶梯上的动物的行为为研究对象。在研究中侧重于不同种动物行为的比较分析,而且这种比较在原则上并不把人排除在外,其目的在于更好地了解人类本身及其在自然界的地位。比较心理学和动物心理学都以动物行为为研究对象,因此有的西方心理学家把二者视为同一概念,并替换使用。
   比较心理学一般采用两种方法来搜集研究材料,这就是野外方法和实验室方法。野外方法是在动物自然栖息地对动物行为进行直接观察。在这种情况下,观察者可以对动物的整个行为及其功能进行描述,但是不便控制行为发生的一般条件。实验室方法克服了野外方法不能控制条件的缺点,它是野外方法的一个极好的补充。
   实验室方法可以重复引起研究对象的特定行为,可以精确地研究行为的发生和发展,也可以对决定行为种类的遗传机制作单独的分析。另外,只有在实验室条件下才能严格区分行为的习得特征和非习得特征。但在实验室里,要了解自然环境中动物的行为则受到严重的限制。比较心理学发展简史
   比较心理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提出有两种形式的创造物,把有理性有灵魂的人和没有灵魂而只有本能的牲畜区别开来。亚里士多德是一个早期的进化论者,他在《动物历史》一书中提出了一个自然等级表,把动物的种按照智力的顺序加以排列,人类位于顶峰。他给行为的比较研究奠定了一定基础。
1864年法国生理学家弗卢朗发表了第一本名为《比较心理学》的书,这是把比较心理学作为一门新学科来探索的第一次尝试。但是只有达尔文的进化论才给比较心理学的发展以巨大的动力。随着进化论的发展,动物行为的比较研究的重要性也变得更为明显了。
1872年达尔文发表了《人类和动物的表情》一书,他在书中从系统发生的观点对动物行为进行了比较研究,揭示出不同种的动物在行为模式上的相似性,也就是说,高等动物的行为成分和功能特征也能在较低等动物身上找到。学习过程在人和大鼠身上是基本相同的,人的情绪反应也会在人以下动物身上表现为原型的形式。所以不同种属动物的结构和行为在量上会不同而在质上是相同的,这一论断使许多研究者在达尔文以后去寻找系统发生上等极不同的动物之间在心理或智力上的连续性。
1894年英国博物学家摩根在他的《比较心理学导论》一书中提出了解释动物行为的节约原则,这就是有名的摩根法规。它认为,如果一种动作可以解释为在心理等级上较低的心理功能运用的结果,我们就决不可把它解释为一种高级心理功能的结果。这一法规对后来的行为研究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使以后的研究开始注重有控制的系统观察和客观的量的分析。因此可以说,比较研究的现代实验时期是从摩根对轶事法的批讦开始的。
19世纪末,生物学家勒布提出的向性理论把摩根的思想推向了极端。这一理论认为,可以根据趋向或避开刺激的简单物理化学反应来解释动物行为。关于向性的概念至今还在“遗传和行为”的研究中加以广泛应用,但也遭到像詹宁斯等人的反对。詹宁斯指出,即使像纤毛虫一类的单细胞动物的行为也不是用外界刺激因素就能完全解释清楚的。他发现个体的内在因素和以往的经验在决定其反应行为中也是起作用的。
19世纪末心理学家也开始了与智力进化有关的实验研究,主要是在哺乳动物身上研究迷津学习、问题解决和其他学习现象,这样的研究特别是尝试错误学习和效果律的提出都对以后心理学的各个领域有着深刻的影响。稍后,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学说和华生的行为主义学派的建立给比较心理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和方法范例。但到20世纪40年代末期为止,米勒和马瑟曼等人关于情绪和动机过程的研究以及其他学者关于遗传和行为的某些研究在比较心理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20世纪中期是比较心理学迅速发展的时期。在这期间斯金纳对大鼠和鸽子的条件作用现象作了大量研究,并提出了操作条件作用的概念。他的工作不仅对比较心理学而且对教育、心理治疗、药物学和生理学等实际领域都有影响。
   在行为研究中,发展观点的意义受到极大重视。施奈尔拉及其同事用发展现象而不是用本能机制来解释蚂蚁、鱼、斑鸠、老鼠、大鼠和猫的行为,强调了经验和有机体水平的作用。哈洛对恒河猴的研究,证明了剥夺社会经验对后来社会化的影响。赫布研究行为的组织时也强调了发展经验的重要性。罗森茨韦格和克列奇探索了经验对大鼠神经化学和行为水平的作用。吉布森、沃克和赫尔德则研究了经验对知觉作用。这些研究对儿童心理学的理论基础都作出了有益的贡献。
   随着遗传学的发展,人们对“遗传和行为”重新进行了研究,小鼠自交品系的利用和传统地使用果蝇使这两个种成为科研中的选择的种。克勒和哈洛等人对灵长目的学习和问题解决进行了开创性的工作,证明它们在行为改变和可塑性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加德纳、普雷马克和朗博相继对黑猩猩的语言问题进行了引人注目的研究,但对他们的研究结果至今还有不少争论。
70年代中期以后,比较心理学在西方尤其在美国受到来自社会生物学等方面的强烈冲击,加上自身的种种原因,致使比较心理学作为一个专业学科的地位受到严重的威胁。
   中国心理学家早期曾以不同发展水平的有机体心理特点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过鸡胚胎的行为的发生、小猫行为的发展和新生儿感觉的发展等。50年代研究过狗的条件反射和图形辨别学习,60年代初期曾对多种灵长目动物的行为进行过研究,70年代末对文昌鱼的光反应和金丝猴的视觉辨别行为的特点进行过研究。比较心理学的基本内容
   比较心理学的首要任务是对动物的行为进行描述、分析和分类,并详细地比较不同种动物的行为的生物学特征,确定和阐明它们之间的关系。描述动物行为应该尽可能做到客观、忠实,这是比较心理学家应该尽到的责任。
   比较心理学的另一项任务是在种内和种间阐明行为的根源并追踪其发展。行为在种内的发展是指行为的个体的发生和发展以及个体经验对行为发展的影响;行为在种间的发展是指行为的系统发展,也就是行为从一个发展水平到另一个发展水平的演化。研究行为的这两项任务是互相关联着的,只有完成这两项任务,比较心理学家才能总结和发展关于动物行为的一般理论,才能阐明和预见专门的事件和关系。
   根据上述任务,现代比较心理学的研究课题主要有行为模式的研究、行为的个体发生的研究、行为机制的研究、动物学习的研究和行为进化历史的研究五个方面。
   行为模式的研究侧重于行为模式的功能方面,也就是探索该模式对动物的生存和繁衍能力的作用。比较心理学家为了研究上的方便,把动物行为分成社会行为和非社会行为。社会行为包括群集关系,性关系、首领一随从关系、照料一依赖关系和互相照料关系等等;非社会行为包括睡眠、探究行为、游戏、定向行为、摄食和猎食行为、寻找隐蔽所和贮藏食物,以及排便和生殖行为等等。
   行为的个体发生的研究是考察影响个体行为发展的诸因素。因为正是有机体的遗传因素和环境的交互作用才使行为得以产生,所以在研究行为起源时,既要强调遗传决定因素,也要强调环境影响因素。
   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感知觉系统和有关的生理系统的活动。另一方面,这些系统的发展又是随行为的反馈作用而改变的。行为与生理系统之间的这种交互作用,就是比较心理学家需要探索的关于行为机制的重要领域。
   动物学习的研究是比较心理学研究得最为广泛的一个方面。一切适于实验室条件的动物种类几乎都进行过学习实验,并形成多种关于学习的理论和流派。学习使个体行为获得比较持久性的改变,它对动物在个体发育中适应外界环境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发展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的发生、发展过程和规律的心理学分支。它主要研究心理的种系发展和个体发展。
   心理这一反映形式是在动物出现以后才开始产生的,它与神经系统特别是脑相联系。研究动物心理的发生和发展属于动物心理学或比较心理学的范围,与生物学特别是动物学相交叉。动物心理发生和发展的历史是人类心理发展的前史。动物心理学研究从低级动物到类人猿为止的心理是怎样发生的,又是怎样在适应自然的情况下逐步从低级形态(受刺激性)向高级形态(思维的萌芽)发展的。
   研究人类心理的发生和发展属于原始人类心理学的范围,与人类学相交叉。它主要研究原始人类,即从类人猿到文明人类的心理,意识的发生和发展。人类心理是由动物心理发展准备起来的,它与动物心理既有联系又有本质的区别。人的心理、意识是人类祖先在劳动过程中,在语言的参与下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人的心理、意识不但能适应现实,而且能变革现实。
   心理种系发展的研究,主要是在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推动下发展起来的。达尔文的《人类和动物的表情》一书是这方面的先驱性著作。而冯特的《民族心理学》则是原始人类研究的较早著作之一。
   人的个体从出生到成熟到衰老的过程中心理的发生和发展。一个人出生的时候是否有心理?他的心理是怎样发生的?在儿童、少年、青年、成年、老年等各个年龄阶段中又是怎样发展变化的?它是按照什么规律发展变化的?这些发展变化在人的生活和发育上具有怎样的意义?……所有这些,都是研究个体心理发展所必须阐明的问题。
   在个体心理发展的研究中,儿童期的心理发展是被研究得较多的部分,这个部分构成儿童心理学的主要内容。德国生理学家和实验心理学家普赖尔的《儿童心理学》一书是这方面比较有系统的开创性著作。从那时以来,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和专著不断涌现,使儿童心理学成为个体发展心理学中一个员主要的核心部分。
   近年来,在西方特别是在美国,关于人的个体从出生到衰老整个发展时期的心理发展的研究和著作日益增多,他们称之为毕生发展心理学,内容除儿童心理、少年心理、青年心理外,还包括成年心理、老年心理。
   一般说来,心理的发展是从低级走向高级,从简单走向复杂;但从具体的发展过程中可以看出,其中也包含有某些因素的消逝和新因素的出现。如新生儿与生俱来的抓握反射在婴儿期会慢慢消逝,这对婴儿手部动作的发展是有利的。儿童思维的发展通常会经历一个从开展到收缩的过程,有些原来不可缺少的环节会被简化和省略,同时又提高了思维的概括性。动作技能的发展也与此类似,逐步减少多余动作才能形成有效的技能。人到了老年一般感知思维能力会有所衰退,但其中的某些方面,如晶态智力还会有所提高,只是在临终前才出现一种普遍衰降。
   总之,心理的发展是生长和衰退这两个对立面的统一,由此产生心理的量变和质变以及其他变化形式。童年期以生长方面占优势,成年期则处于较为稳定的态势,到老年期则衰退方面居于优势。


实验心理学

   心理学研究离不开实验。
   实验心理学是在实验室控制条件下进行研究工作的心理学。不过实验心理学往往不包括社会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和儿童心理学的实验。近年来,实验心理学的发展表明,它与专门研究某一方面的心理学,如学习心理学等略有不同,它更多地是研究心理学的一种方法学。
19世纪以前,心理学的问题多半是在哲学领域内讨论的,所用的是思辨和经验概括的方法。当时流传着一种信念,认为实验的方法对研究心理现象是不适用的。文艺复兴以后,在欧洲出现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潮和自然科学的发展,孕育着19世纪末叶实验心理学的诞生。
   前者如由洛克开创的唯物主义经验论,哈特利的联想主义和拉美特利等人的机械唯物主义等;后者如生理学上关于神经传导的研究、脑功能定位的争论和神经特殊能量学说的建立,生物学上的进化论,化学中的原子论,以及大学里各种实验室的设立等。
   虽然1834年韦伯作了关于两点阈和重量差别阈限的测定,1860年费希纳在《心理物理学纲要》中提出了心理学独特的研究方法——心理物理法,1875年詹姆斯在美国哈佛大学建立了为演示用的心理学实验室,但由于冯特对用实验方法研究心理学作了组织和提倡的工作,所以人们仍把1879年他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研究心理学实验室作为心理学从哲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并把冯特称为实验心理学的创始人。
   冯特和他的学生铁钦纳认为心理学应研究人的直接经验,心理学要寻求的是如何把意识分解为最简单、最基本的元素。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的心理实验就是在控制条件下用内省法,凭直接经验把意识内容分析成心理元素。他们主张一个人只有经过严格的训练,才能充当被试。被试所要描述的是由刺激引起的意识状态而不是刺激本身,否则就是犯了“刺激错误”。他们认为一切感觉都具有下列基本特性:品质、强度、广延性、持续性和清晰性。为了保证经验清晰和报告准确,必须进行实验,因为实验不仅是在控制条件的情况下进行的,而且是可以重复的。实验重复的次数越多,经验就越清晰,对经验的描述也就越准确。
   但在心理过程进行时,试图报告意识的变化会干扰当时的意识状态,为了克服内省法的这种困难,常常采用回忆的方法。只有养成了内省习惯的被试者,才能在观察时默记或做记录而不干扰他的意识。冯特还认为实验的方法只适宜于研究基本心理过程,如感觉、联想之类。对于高级心理历程,如记忆、思维、社会心理和人格等,则只能用观察法或通过研究人性史来探索,为此他写了《民族心理学》。
   虽然实验心理学开始于德国,但德国的心理实验并不是都按冯特的方式进行的。在冯特指出高级心理过程不能用实验加以研究以后,艾宾浩斯首先用实验法研究了学习和记忆问题。他创造了无意义音节,以无意义音节为实验材料,自己作被试,用节省法检查了识记以后间隔不同时间的保存量。这不仅扩大了实验心理的研究范围,还改变了冯特分析意识内容的传统心理实验方法。
   另外,冯特的学生屈尔佩从艾宾浩斯用实验方法研究记忆得到启发,因而相信思维过程也可以用实验方法加以研究。但他并没有摆脱内省的方法,不过他的内省法与冯特的不尽相同。他要求被试先完成一个任务,然后再对完成任务期间所获得的经验进行回省。被试事先并不知道要观察什么,只知道要努力完成所指定的任务。例如让被试解决一个问题,然后让他陈述是怎样一步一步地思考,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通过实验,他发现并不是一切经验都是由感觉意象组成的,思维可以在没有任何感觉或意象内容的条件下发生,从而建立了无意象思维的符兹堡学派。
   在达尔文的《人和动物的表情》发表以后,虽然罗马尼斯和摩根都对动物心理进行过研究,但他们的观察绝大部分是在自然条件下进行的。到了桑代克才在严格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动物学习的研究。桑代克创立了联结主义的实验方法。
   他早期的实验是用迷箱进行的,被试是猫。他把饥饿的猫放在用板条制作的迷箱里,食物放在迷箱外面猫可以看到、嗅到的地方。为了打开迷箱的门吃到食物,猫必须拉动适宜的门闩。开始时猫是乱碰乱抓,直到碰巧作出正确的反应把门打开吃到食物为止。多次尝试之后,错误的反应逐渐减少,开门所需要的时间逐渐缩短,直到把猫一放进迷箱就立刻作出正确的反应,学习就完成了。这种把反应和情景连接起来的学习过程就是桑代克的效果律,桑代克称之为“尝试与偶然成功学习”,在心理学书中有时也称之为“尝试错误”学习。
   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的实验方法和桑代克的尝试错误学习的实验方法几乎是同时建立的。典型的条件反射实验是把与引起某种反应(如分泌唾液)无关的刺激(如灯光)与能引起该反应的刺激(如食物)多次结合之后,如果动物一见灯光就分泌唾液,那么条件反射就形成了。
   桑代克和巴甫洛夫发展的都是关于动物学习的实验方法,都是把特定的情景和特定的反应联系起来。其不同处在于巴甫洛夫的实验中与某种反应联系起来的情景是由主试呈现的,而桑代克实验中的情景是由被试偶然发现的。前者可以说是古典的条件反射法,而后者则为工具或操作条件反射法的先驱。过去认为,古典条件反射只限于研究由自主神经系统控制的反射性反应,而工具条件反射则只研究与骨骼肌肉相联系的随意反应。但米勒等人通过反馈,成功地训练被试能控制自己的心率、肠的收缩和舒张以及脑电的节律等等。
   华生认为心理学是自然科学的一个分支;心理学研究的不是意识,而是人和动物的行为;研究心理学的目的是要预测行为,找出行为产生的规律并控制行为。他在实验室中研究的都是可以客观地加以观察的东西。他不要求人类被试观察自己的意识经验,而由主试设置实验条件,并在这种条件下观察被试的反应。他否认人类的本能,认为一切行为都是在社会中形成的条件反应。因此条件反射法就成为他进行心理实验的最重要的方法。
   传统的观点认为发生在头脑中的思维过程是难以观察和进行实验的。而华生则将思维看作是内部的言语运动,并通过记录正常人的喉头和舌的运动以及聋哑人手和手指的运动来观察思维过程。他虽然反对内省,但并不摒弃言语报告,认为这也是一种客观的行为。总之,他的实验方法是在控制条件下,观察被试的反应,并企图把复杂的行为分解成“刺激一反应”单元,在这一点上他并没有摆脱构造派元素主义的窠臼。
   韦特海默等人根据对似动现象的实验研究,提出了知觉不是感觉元素的总和而是统一的整体的看法。这也就是格式塔心理学的核心。格式塔这个概念不仅应用于感觉经验,也可以应用于学习记忆、思维等过程。总之,整体不是由个别元素决定的,而部分则是由整体的内在性质决定的。例如,一个由六个乐音组成的曲调,在一定条件下,改换另外六个乐音,仍可认出是这支曲子。也就是说我们认出那个曲调的根据,有比六个乐音的总和更多的东西,那就是各乐音之间的关系。只要这种关系不变就可以认出原来的曲调。为此格式塔学派的实验方法,就是企图在主试设置的情景下,发现知觉的结构原则。
   统计学方法在心理学上的应用开始于高尔顿关于个别差异的研究。后来瑟斯顿等人又发展了因素分析法。但统计法一直是与心理测验联系在一起的。心理测验基本上属于自然实验的范畴,与这里所讨论的狭义的实验方法不尽相同。把统计法应用于心理实验的设计是与费希尔的工作分不开的。费希尔发展了方差分析和使用小样本的方法,提出了虚无假设的概念和推论统计等。
   他的方法首先应用于生物学和农业的实验设计,后来才推广到心理实验设计上来。从此就把心理实验中控制其他因素只改变一个自变量的古典设计方法向前推进了一步,开始应用同时改变几个自变量的多因素设计法,并可获得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的信息。
   随着电子学和工程技术的发展,心理学的实验装置和测量仪器日益精密,从而使心理学的实验研究在客观性和准确性方面都得到了提高,并逐渐摆脱了不同心理学流派对实验方法的影响和束缚。通过与工程学的合作,将实验心理学应用于人机系统,使设计的机器能较符合人体的结构和功能,从而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由于将数学进一步应用于心理学,通过实验对人类行为作出量的假设以后,就可以制作数学模型,如根据概率论预测学习的数学模型,以及根据对落后儿童的实验研究所发展的注意的数学理论等等。控制论的发展和计算机的广泛使用,不仅使心理实验的数据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得到处理,而且对自动控制呈现刺激和记录反应提供了方便,为模拟复杂的心理过程,如问题解决等开辟了新的途径,进而发展了行为的信息加工理论和认知心理学,并赋予学习记忆等以新的解释。
   心理学发展到今天,所争论的问题已不再是实验方法对心理学的研究是否适用,而是如何使心理学的实验方法更加完善,如何用实验室中发现的心理学规律来解决实际问题。
神经心理学

   神经心理学是研究和说明人的心理活动与大脑关系的心理学重要分支,也是心理学与神经学的交叉学科。它不象神经生理学那样单纯地研究和说明脑本身的活动,也不象心理学那样单纯地分析行为和心理活动,而是把脑当作心理活动的物质本体,综合研究二者的关系。它在理论上对阐明“心理是脑的功能”具有关键性的意义;在实践中,可以为神经科学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方法和依据。
   习惯上是把1861年法国外科医生布罗卡发现左脑额下回病变,引起运动性失语症作为神经心理学的历史起点。自那时起,神经心理学自身的发展一直沿着所谓“临床神经心理学”和“实验神经心理学”这两条道路不断前进。在临床观察方面已积累了大量有关局部脑损伤的病例;在实验室方面,通过对动物脑损毁的实验研究和人类大脑两半球功能的生化、生理和实验心理学的研究也积累了大量资料。
   古人用灵魂与肉体的关系来说明心理活动的种种性质,以猜想的形式萌发了古代的神经心理学思想。亚里士多德通过观察分析曾把心理过程分为感觉、知觉、幻想、注意、记忆、认识活动等多种;加伦在公元2世纪则提出精神活动的“气体学说”;公元4世纪末,耐美思林斯和奥古斯丁在这两种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脑室学说,认为人的脑室分为前、中、后三室。并认为知觉和表象定位在前室,而思维和记忆则定位在中室和后室。这一学说经由中世纪统治医学界达1200年之久。
1543年维萨里以其具有说服力的资料启发人们摆脱脑室学说,而去努力寻找脑实体中的某种“单个器官”作为精神活动的住所。但是,由于这时期的学者只依靠主观推测,所以,在否定了脑室学说之后的大约200年左右,关于心理与脑的关系问题没有更深刻地得到说明。
18世纪前期,里德把人的心理活动分解为各种原始能力;而临床医生和解剖学家便相应地寻找这些原始能力的脑器官。1796年,德国神经解剖学家加尔发表了机械定位的学说,认为脑中有很多独立器官,每一种器官都控制着一种单独的、天生的心理活动功能。脑器官本身在颅骨上又有相应的突起。这种学说后来便发展成为影响很大的颅相学。
   颅相学是不符合科学事实的,但从那时起,人们便开始建立起心理活动脑功能定位的信念。与加尔的机械定位论相对立,法国生理学家弗卢朗又提出脑的等能论。他认为,大脑是作为一个统一整体进行工作的,各种类型的行为障碍,实际上只与大脑被损害的量有关。他第一次用实验证明大脑皮层不同区域之间在功能上是交替的和可塑的。这种学说与机械定位说的激烈争辩,一直延续到19世纪中期和后期。
19世纪中期菲尔肖的细胞病理学问世。把有机体看成是“细胞国家”的观点得到广泛流传。这一学说对神经心理学的直接影响便是促使人们去研究脑皮层的细胞结构。同时,也努力把脑的某一区域和某种心理活动联系起来。这就是神经心理学中的“定位主义”的开始。
1861年,布罗卡正是沿着定位主义的道路,第一次以病理解剖证实言语表达障碍的症状是由左脑额下回后部病变引起的。这一发现,直接把心理活动与大脑实体联系起来,用事实结束了关于心理过程是灵魂活动的臆说。随后,1870年维也纳外科医生弗里奇和德国精神病医生希齐希用电流刺激狗的大脑皮层引起相应的一群肌肉的运动。1874年俄国解剖学家贝兹发现,主管运动的中枢是由巨大的锥形细胞,即贝兹细胞组成的。
   整个19世纪后半期,是神经心理学中“狭隘定位主义”突飞猛进的时期。与贝兹同时,德国精神病医生韦尼克记述了10例感觉性失语的病人。他对3例病人进行尸解,看到损伤病变在左侧颞上回后部。1876年费里尔用动物实验确定了听觉中枢在颞叶;孟克于1881年发现狗的枕叶被破坏以后便看不到所有的对象。
   但是,这一时期的神经心理学思想并不只限于定位主义。古代思想中的“整体沦”作为定位主义的对立面始终发展着。德国生理学家戈尔茨在1876年用实验证明,动物大脑皮层的部分损伤可以引起“心理能力”的普遍下降,这就说明大脑皮层总是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着反应活动。
   定位主义的最强的反对者是英国神经心理学家杰克逊。他认为对于心理过程来说,其脑组织是十分复杂的,因此不能从有限部分的定位观点来考察,只能从整个结构水平的立场出发进行分析。他第一个提出,言语活动的脑定位和言语障碍的脑定位是两码事。他注意到,言语障碍的病人并不是言语完全丧失,有时随意性言语功能被破坏,但自动化言语和情绪性言语仍然保持。也是他最先提出关于中枢神经活动系统的“功能组织”的概念。
   他把脑的功能组织分为三等:第一是低级水平,包括脊髓和脑干;第二是中等水平,包括大脑皮层的运动和感觉区;第三是高级水平,指大脑额叶。但是,这些思想只是在后来才为他的继承者瑞士神经心理学家莫纳科夫、英国神经学家黑德和戈尔德施太因所理解和发展。而其中最突出的应是黑德所谓的经典时期,这一时期到20世纪初期基本结束。在这一短暂的时期里积累了大量资料,并形成了神经心理学中的“机械定位主义”和“整体主义”两种观点。
   由于持不同观点的学者在理论思维方面都有其局限性,所以这一时期并没有出现理论上的突破。狭隘定位主义者无法解释与自己见解相矛盾的大量事例;而整体论者由于把心理活动和整个大脑的质量联系起来,所以最后难免回到“大脑是原始的、未分化的组织”这一陈旧观念中去。
20世纪初,神经科学的发展在皮层细胞结构和皮层神经纤维结构两方面取得了进展。前者以布罗德曼把人脑皮层区分为47个区域的脑图为杰出代表,后者以德国精神病学家弗莱奇塞西的工作最突出。然而,对心理学家或神经心理学家来说,最关心的却是组织结构和纤维道路与功能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在神经心理学的资料积累比较充分的基础上,1929年波林第一次提出神经心理学这一名称。此后,人们便开始了十分细致的临床研究和实验室工作。30~40年代,一批著名的神经病学家和神经学家涌现出来。其中最著名的是加拿大神经外科医生潘菲尔德。40年代他利用神经外科开颅手术的机会,以微弱电流刺激的方法,取得了皮层感觉和运动功能定位的直接证据,这便是一直沿用的感觉运动定位图。随后,他又和其他人一起研究了联系这些区域的传入、传出纤维通路以及与人类言语活动相关联的皮层结构,在较广的范围内开拓了对行为与脑的功能相关性的现代研究。
   在这些研究的促进下,神经心理学出现突破性进展,这一进展是同苏联神经心理学家鲁利亚的贡献分不开的。他通过长期临床观察,总结了大量脑损伤病例,以脑的三个基本功能联合区的新范畴来探讨脑在人的各种心理活动过程中的功能组织原则,并相应地把大脑分成三大块功能单元,即大脑皮层联合区。
   大脑皮层联合区包括:第一功能联合区,它调节皮层紧张度并维持觉醒状态,位于皮下网状结构及其所属部分;第二功能联合区,是接受、加工和储存信息的联合区,其功能被归结为对来自各个分析器兴奋的整合,保证着整个一组分析器的协同工作;它位于大脑两半球的后部,即皮层的各个感觉区;第三基本功能联合区,是规划、调节和控制复杂心理活动的联合区,这些积极的能动的心理活动是由位于大脑两半球前部中央沟以前的脑区实现的。
   人的心理过程是非常复杂的功能系统活动,这些过程不可能独力地定位于脑的狭小而局限的部位,而只能在协同工作着的脑器官名组成要素的参与下实现。三个基本联合区就是这些复杂组成要素的不同体系。人的各种心理过程就是依赖这三个功能联合区的统一活动得以实现的。鲁利亚的这种以功能系统的原则解释心理活动的理论对研究行为与脑的复杂关系来说无疑是一大进步。
   斯佩里等人则利用割裂脑手术对大脑两半球功能分工这一神经心理学的重大课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早年斯佩里曾在猫脑和猴脑中割断视交叉、胼胝体和其他联合纤维,使两侧大脑半球各自独立地接受外界刺激以研究动物的各种心理现象和行为。这种技术最后被神经外科医生应用于顽固性癫痫的治疗。
   斯佩里对经过割裂脑手术的病人进行了数年精细的实验研究,终于发现胼胝体切断以后,左、右半球便独立地进行活动。这种情况下所进行的心理学实验表明,绝大多数右利手患者对于呈现到左半球的语词可以认知,而对呈现在右半球的却不能认知。另外的实验表明,病人的左手保持了绘画的能力但丧失了书写技能,右手的情况则正好相反。病人可以说出右手内物体的名称却说不出左手内的,但可以用左手指出曾经握过的物体。左右脑的功能分立就是通过这些行为实验被证实的。
   现代神经心理学与以往不同之处主要在于它已建立起自身的理论和采用了独特的方法,如皮层直接电刺激法、一侧电休克法、双听技术、半边视野速示器技术以及裂割技术等。
   中国自1979年开始了神经心理学的系统研究,在临床和实验室进行了许多工作。1985年开始了割裂脑的临床观察和神经心理学的实验研究,并取得一定的进展。




   生理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和行为产生的生理过程的心理学分支。它试图以脑内的生理事件来解释心理现象。又称生物心理学、心理生物学或行为神经科学。
   首先提出生理心理学这一学科名称的应属《生理心理学纲要》的作者、实验心理学的创始人冯特。此书是第一本生理心理学专著,可以说是作者设想的一门新的科学领域的梗概。意在说明心理学可以用客观的、生理学的方法加以研究。然而从神经生理和脑功能方面探讨心理现象和行为的实验工作却早已由神经学家和生理学家开始了。
   法国的神经学家弗卢朗早在1824年即开始用切除部分脑区的方法来研究脑的各部分结构与心理能力的关系,提出的结论是:脑是由多个器官合成的,各器官的功能有所区别,大脑是智力器官,小脑是协调运动的器官,延脑是维持生命的器官。而大脑本身的性质是统一的,知觉、意志和一切智力都在此器官中,而且彼此是不可分的。
   德国的医生和生理学家希齐希和弗里奇1870年首次发表了用电流刺激狗的大脑皮层的不同区域所获得的结果,发现刺激大脑皮层额叶的某些部位时可产生个别的肢体运动,这是大脑皮层功能定位说的最初实验根据。1876年费里尔将电刺激法应用于胡狼、猫、豚鼠、鸽、鱼和蛙等动物。结果确定了感觉和运动功能的脑定位原则。此后德国生理物理学家赫尔姆霍茨测量神经冲动传导的速率,探讨颜色视觉和听觉的原理。
20世纪初英国生物学家谢灵顿开始研究感觉心理学,发表了颜色视觉、闪光视觉以及触觉和肌肉动觉的研究结果,提出了内感受器、外感受器和本体感受器等术语;他阐述了神经元、突触和神经系统的整合作用的概念,并且研究了脊髓的反射机制。发现了肌肉的神经支配的兴奋和抑制的交互方式以及神经元的兴奋和抑制的空间和时间的总和作用;他强调人类意识的独特性质,认为不能将心理简化为脑功能,因此他的心理学被认为是二元论的。
   差不多与谢灵顿同时代,但观点相反的是苏联的生理学家巴甫洛夫,他开创了经典条件反射的实验工作;研究了条件反射形成和发展的许多规律,如强化、消退、自然恢复、泛化、分化或兴奋的扩散和集中;认为胃液或唾液的条件反射的分泌就是心理性质的分泌,而条件反射则是一种高级神经活动,由此提出高级神经恬动规律的学说;他认为动物有两种类型的反射活动:无条件反射,等同于物种的本能行为;条件反射,即学习的行为,两者都属于第一信号系统。人类还有第二信号系统,即人的语言系统。两种信号系统工作的原理是一致的,都服从于条件反射形成的—-切规律。他指出,人类的精神病发生于第二信号系统的障碍。人类以下的动物只能患神经病,而不会有精神病。巴甫洛夫是完全的反射论者,他的条件反射实验方法和条件反射概念对后来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影响很大。
20世纪初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华生开始用外科手术剥夺大鼠的各种感觉来研究大鼠在学习迷津中依赖的感觉暗号,并指出大鼠自身的运动觉是最主要的感觉暗号。继华生之后,拉什利采用切除部分大脑皮层的方法,在大鼠身上研究大脑皮层的损伤部位和损伤范围与学习和记忆能力损失的关系,发现大鼠学习和记忆能力损失的程度与大脑皮层损毁的部位相关不大,而与损毁的范围有显著相关,因此提出了大脑皮层功能等势说和总体活动的原则。他们的工作可称为心理学家直接从事生理心理学实验研究的开始。
   当代生理心理学的研究者无论其哲学背景如何,都已承认必须从脑的活动方面来探讨心身关系。研究的领域已不限于探讨与学习和记忆或感觉和知觉有关的神经基础,而发展到了对心理现象和行为的全面的生物基础的研究,包括从信息理论的观点来研究感知觉信息加工的神经过程;运动反应和反馈信息在控制身体运动和技巧动作中的神经机制;行为的动机因素,或诸如摄食、饮水、睡眠和生殖等基本行为调节的生理机制,包括中枢神经和内分泌系统控制的与情绪经验有关的神经和内分泌腺活动的机制,精神障碍的神经生理问题;记忆的神经解剖及生理和生化基础;高级心理功能,如语言和意识活动的脑机制;大脑两半球的功能专化特性,以及大脑皮层功能的区域分化和整合问题等,而且这些方面的研究也涉及到物种行为的进化和个体发育问题。
   生理心理学近40年来,随着研究领域的不断开拓,研究的方法和技术也日益精炼和多样化。在方法上采用了比较心理学家应用的训练动物学习和测量动物反应的迷津、辨别箱、斯金纳箱以及观测经典条件作用和测量情绪反应的旷场箱等。在技术上应用电子学的新技术,不仅能在头皮上记录脑电,而且能够记录脑内单个神经元的活动。放射自显影、X光层描术、正电子放射层描术和核磁共振术也逐渐用来探索人在从事某种工作时脑内各部分的物质代谢活动的变化和观察与某种功能障碍有关的脑内的局部病变情况。
   生理心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与生理学、神经解剖学。神经生理学、生物化学、心理(或行为)药物学、神经病学、神经心理学、内分泌学以及行为遗传学等都有密切的联系。生理心理学综合各邻近学科的研究成果来窥探心理现象赖以产生的脑的组织和工作的奥秘。
   心理现象是脑整体活动的产物,是脑对现实刺激和过去种种经验的反映。因此,生理心理学着重从整体观点来看待作为心理现象基础的神经活动。生理心理学研究脑的各部分结构的功能,重在了解这些部分如何参与脑的整体工作。研究单个神经元对特殊刺激的反应也是为了追踪实现某些行为反应或行为变化的神经线路和组织情况,而非出自对神经元本身的生理学的兴趣。这是生理心理学的研究目的有别于神经生理学之处。  

心理生理医学(Psychophysiological)


   心理生理医学是研究心理因素和人类健康与疾病之间相互关系的医学心理学分支,又称为心身医学。其主要研究情绪与疾病的关系,即过度的焦虑、恐惧、怨恨及其他心理或精神紧张与各种疾病的关系;心身医学理论在综合性医院中的应用,又称咨询-联络精神病学,它对各科患者和垂危者给予心理卫生方面的服务;研究与健康和疾病有关的社会学和心理学问题等。
   中国古代医学典籍《黄帝内经》中就已论及情绪对疾病和健康的影响,指出“暴怒伤阴,暴喜伤阳”,“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等。在西方,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论述了情绪及性格类型对疾病和健康的影响。柏拉图明确指出,心或身的任何缺陷都会给对方造成最大不协调和不相称的机会。
   到18、19世纪,随着病理学研究的发展,心理因素对躯体生理功能的影响重新受到重视,当时一些著作中关于忧虑、精神紧张会妨碍疾病好转和促使许多疾病发生的观点已被普遍接受,然而对社会心理因素所产生的作用,尚未进行深入的分析。
20世纪初,不少学者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坎农观察了特殊情绪状态下所伴随的生理变化,并称之为情绪行为。他还把人体在危急处境中所产生的适应性改变比作动物的逃避一斗争反应。美国心身医学的创始人之一丹巴在其1935年出版的《情绪和躯体变化》一书中,提出了某些疾病的发生与性格特点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理论。
   在欧洲,有关心身的观念则受到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巨大影响。弗洛伊德的有关性心理发展、无意识动机和内部冲突的学说,推动了心身医学的发展,这种观点被介绍到美国后,即成为心理生理医学的主要理论支柱。
   亚历山大就是按照心理动力学的原理解释和研究心身疾病的。他认为,被压抑的无意识的矛盾和冲突,是导致心身疾病的原因。他提出的7种典型的心身疾病是:原发性高血压、支气管哮喘、溃疡性结肠炎、甲状腺机能亢进、消化性溃疡、神经性皮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后来,由于心理动力学缺乏客观科学依据,虽仍有一定影响,但已不那么盛行了。
   苏联生理学家巴甫洛夫通过动物实验创立了条件反射学说。在这一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大脑皮层与内脏相关的理论,被广泛应用来解释神经症和心身疾病的发生。美国学者沃尔夫根据条件反射原理创立了一套精确的实验方法,可以客观地记录因心理刺激而引起的内脏器官功能改变的情况。这样就把心身医学的研究建立在更为客观的科学基础上,从而确立了心理生理学的研究方向,并把心身疾病改名为心理生理疾患。
   沃尔夫的继承者们把注意力转移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方面。如霍姆斯和拉雷对各种类型疾病发病前的社会环境因素进行了分析。他们通过前瞻性和回溯性研究,收集了大量不同人种的资料,发现疾病的发生和严重程度与病前所经历的生恬事件的数量有关。也有人从生理,心理和行为等方面对心身疾病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生活环境变化的性质和人们的主观态度与发病相关。
   美国脑生理学家马戈安在对大脑皮层、边缘系统、间脑、视丘下部、网状结构和脊髓的解剖生理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同时,也为心身关系的理论进一步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到20世纪70年代,心身疾病已经不仅局限于上述7种病,心理社会因素与心身相关的思想以及整体观念等都被认为是处理所有疾病的基础。
   心理生理医学主要研究心身疾病的发病原因和机制、分类、治疗、预防等。
   人在焦虑、愤怒、饥馈等情绪状态下,可伴随特殊的生理和生化变化。坎农于1932年首先分析了不同情绪状态对胃肠功能的影响。他认为胃是最能表现情绪的器官之一;并区分了有利或不利于胃肠道分泌和收缩的各种情绪。他的研究还证明,情绪不仅对胃肠道功能有影响,而且对心血管’肌肉、呼吸、泌尿、新陈代谢和内分泌等功能也都存在着类似的关系。
   美国神经内分泌学家马伦应用精确的研究方法,在60年代证明了情绪与内分泌激素水平之间的联系。他认为心理因素可以改变体内激素的平衡,影响整个代谢过程。70年代以来,中枢神经激素和神经递质的研究成果,特别是证实内啡肽与镇痛有关,引起了医学界的极大兴趣:对心身医学的支持者也因此大为增加。
   紧张状态概念在心身疾病的病因中具有关键的意义。人在紧张状态下,可产生焦虑、恐惧的情绪,同时引起一系列生理变化。在长期的紧张状态下,还可引起新陈代谢率以及血糖、血脂含量的增高等。有时,焦虑等情绪的发泄,会因心理的防御作用受到阻抑,强烈情绪的被压抑可能导致疾病的发生。另外,反复或持续地引起功能性变化最后导致不可逆转的结构组织性变化。
   丹巴在人的性格与心身疾病问题上,提出了关于疾病的特殊性格的理论,认为至少有8种疾病与性格有联系,包括骨折,冠状动脉梗塞、高血压心脏病、心绞痛、风湿性心脏病、心律不齐、风湿性关节炎和糖尿病等。有人认为,人在幼年时期的心理创伤,不仅会使其心理固定在一个特殊的“情绪—防御期”,而且也会使生理的发展停留在某一特殊阶段中,从而导致具有这类性格特点的人以后容易发生某种特殊疾病。
   许多学者曾关注心身疾病的特殊性问题,并力图通过研究揭示心理应激的性质与受累器官之间的联系,但大量临床和实验室的资料至今未能使人获得一致的看法。有人曾对伞兵作过一次调查,发现胃蛋白酶元分泌偏高以及O型血型等素质方面的因素都可能是引起十二指肠溃疡的条件。因此,特异性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即遗传带来的易感素质;幼年经历导致的易感倾向(包括生理和心理);后天生活环境影响引起的性格改变,使某些器官容易受累;外伤或感染等原因造成的器官功能弱化;情绪紧张或激动时,某个器官常常首先出现反应;等等。
   随着社会学与人类学的进展,外界环境对疾病的影响越来越受到重视。霍姆斯和拉雷于1967年设计了一种生活事件量表,把患者在病前半年内的各种生活变化的事件,技刺激的强度进行定量研究,结果发现“生活变化单位”总分超过一定标准,容易发生躯体或精神疾病这种方法的主要缺点是没有把研究对象的主观态度考虑在内,但它对于提醒医生在诊治患者时要重视其发病前的环境因素是有帮助的。格雷内等人重点研究了分离和抑郁与各种疾病的关系,发现病情恶化与患者心理上的损失感有密切联系,特别是亲人丧亡和人际关系破裂等。
   心理生理医学所涉及的心身疾病的范围很广,主要可分为植物性神经系统障碍、代谢过程和内分泌障碍、过敏性疾患三大类。
   心理治疗有助于减除心身疾病;而社会心理方面的改善措施则有利于预防心身疾病的发生。有关心身疾病的防治措施,对整个医学都有帮助,因为心理社会因素可以激化机体的不稳定状态或使疾病状态持续,影响病程的逆转。
   在一般情况下,心身疾病的治疗通常是由非精神科医生实施的。医学心理学家或精神科医生的任务主要是帮助会诊和培训,对特殊病例施行心理治疗。在治疗心身疾病时,要从整体出发,处理好医生和患者之间的关系;恰当地确定治疗目标;准确把握患者的性格特点和心理矛盾,还要指导和帮助家庭有关人员;要耐心地倾听患者的诉述,尽量让患者将挫折、委屈等感受自在而充分地表达出来,以达到“疏泄”的目的;要主动把生理和心理卫生知识介绍给患者,使其减少不必要的焦虑而主动配合治疗。
   在药物治疗方面,除针对局部器官功能障碍采用特殊药物外,尚需针对患者的情绪状态和睡眠障碍采用镇静剂和安眠药。此外,还应使患者注意劳逸结合,并辅以工疗、体疗、水疗等,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
   根据对病因的分析,在制定预防措施时,应该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例如:遗传与素质;社会与文化背景;个体的生活史,即过去经验(特别是人际关系)及其积累的作用;使疾病发生和持续的直接环境影响,等等。
   由于产生心身疾病的原因来自个人躯体和社会心理两大方面,预防措施也必须做整体性的安排。一切预防医学和卫生措施都有助于心身疾病的预防,心理卫生知识的普及宣传也十分重要。此外还必须依靠教育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管理学家及其他有关人员共同参与这方面的工作。  

心理统计学(Psychological Statistics)


   心理统计学是研究在心理实验或调查中如何收集、整理、分析数字资料,以及如何根据这些资料所传递的信息作出科学推论的应用统计学分支。
   心理统计学是心理学研究的有效工具之一。心理学发展的历史证明,科学心理学离不开科学实验或调查,而心理实验或调查又必然要面临处理数字资料的问题。例如:怎样收集资料才能使数字最有意义、最能反映所研究的课题;采用什么方法整理和分析所得数据才能最大限度地显现这些数据所反映的信息,从而对实验或调查结果作出科学的解释;怎样才能从所得局部结果推论到总体,作出一般规律性的科学结论;等等。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依靠科学的统计方法。
   心理统计学与教育统计学、生物统计学、医学统计学等相似,都是数理统计学在某一学科的具体应用。数理统计学提供了许多扯理数字资料的一般方法,心理统计学则针对心理学的特点研究如何应用这些方法去解决心理实验或调查中的数据问题。也就是说,数理统计学着重于各种统计方法原理的研究,而心理统计学则着重于这些统计方法在心理学中的应用,两者既有密切联系又不等同。随着心理学的发展,必然会有更多的数理统计方法被引进心理统计学中来,这样也会促进心理统计学的发展。
   心理统计学的内容,按其目的与功能可分为描述统计、推论统计、实验设计三部分。
   主要研究如何将实验或调查得到的大量数据简缩成一些有代表性的数字,使其能客观地、全面地描述这组数据的全貌,将其所提供的信息充分显现出来,并为进一步统计分析和推论提供可能。具体方法是通过绘制统计图表及计算各种统计量来描述这组数据的各方面特征,具体步骤为:对原始数据进行分类,作出次数分布表及次数分布图并算出峰度,以偏度系数反映数据的分布特征;计算平均数、中数、众数等集中量数,以表示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计算全距、平均差、四分差、标准差或方差等差异量数,以表示一组数据的分散程度;计算相关系数、回归系数或回归方程,以反映两列变量变化之间的关系或一致性程度。
   以描述统计为基础解决由局部到全体的推论问题,即通过对一组统计量的计算分析,推论该组数据所代表的总体特征。
   推论统计一般包括总体参数的估计和假设检验这两方面的内容。总体参数即反映总体特征的量,一般可以通过适当的样本统计量进行估计。直接用样本统计量估计总体相应参数所得到的值称为点估计。除点估计外,最常用的是区间估计。其特点是根据样本分布及标准差,算出一个区间作为对总体参数的估计,同时给出这种估计的置信度,即总体参数落在该区间的可能性。
   假设检验是一种统计的推理过程。其方法是首先对于所研究的问题建立假设,但检验时并不直接验证它,而是提出与此假设对立的假设,然后通过论证给出相应的显著性水平。在心理统计中,常用的是平均数、方差、比率、相关系数及回归系数等统计量的差异检验。也就是要检验从样本得到的统计量差异究竟是真实代表总体之间的相应参数的差异,还是仅仅由取样误差所造成。
   一般情况下,上述统计推论是在假定总体为正态分布或近似正态分布的前提下进行的,称为参数统计。但是在有些情况下,我们并不知道或不能肯定总体是什么分布,若要进行统计推论就必须使用非参数统计方法。
   统计学意义上的实验设计主要研究如何运用统计手法决定样本的选择及其合理分组方式,并通过对实验结果中各种因子及误差的统计分析,发现各种对实验数据的变异有影响的因子以及各因子的主效果或因子间的交互作用,从而决定该类型实验因子的合理设置及各因子应取的不同水平,使实验更加有效。常用的具体方法有方差分析及协方差分析等。
   由于心理现象的复杂性、多元性,尤其是各因子间的交互作用,会使单因子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受到影响,因此就需要多因子实验,需要多元统计方法。因计算过程复杂,多元统计的应用曾一度受到限制。近年来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发展与应用,计算上的困难逐步得到解决,越来越多的多元统计方法为心理统计学所引用,从而促进了心理统计学的发展。
   目前,多元回归、因素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判别分析等多元统计方法已普遍应用到心理学的研究中,成为心理统计学中的重要内容。

社会心理学(Social Psychology)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个体社会心理现象指受他人和群体制约的个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如人际知觉、人际吸引、社会促进和社会抑制、顺从等。群体社会心理现象指群体本身特有的心理特征,如群体凝聚力、社会心理气氛、群体决策等。
   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和社会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受到来自两个学科的影响。在社会心理学内部一开始就存在着两种理论观点不同的研究方向,即所谓社会学方向的社会心理学和心理学方向的社会心理学。在解释社会心理现象上的不同理论观点,并不妨碍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应具备的基本特点。
   一般来说,普通心理学是研究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般关系客体包括自然客体与社会客体。社会心理学则主要研究主体与社会客体之间的特殊关系,即人与人、人与群体之间的关系。普通心理学研究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般关系所获得的规律可以应用于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研究主体与社会客体之间的关系所获的规律也可以丰富普通心理学。普通心理学传统上着重于研究个体、个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而社会心理学则着重于研究群体中的个体、群体、人与人、人与群体的关系。
   社会心理学与个性心理学的关系更加密切、更加复杂。美国心理学会迄今仍把个性与社会心理学放在一个分支里。一般说来个性心理学是研究个性特质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涉及自然和教化的关系、涉及较稳定的心理特质,而社会心理学则主要研究直接社会情境对个人的影响以及个人对这个情境的解释的作用。社会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发现表明,直接社会情境的作用往往被低估了。
   社会心理学的专题研究,开始于19世纪下半期。1860年出现了拉察鲁斯和斯坦塔尔关于民族心理学的系列论文。此后,塔尔德的《模仿律》西格尔的《犯罪的群众》、勒邦的《群众心理学》等著作陆续出版,为社会心理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1908年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和美国社会学家罗斯分别出版了社会心理学专著。这标志着社会心理学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和德国心理学家默德开创了实验社会心理学方向。虽然用实验方法研究社会心理学问题,可以上溯到1898年特里普利特关于社会促进的实验研究,但真正开创、推广这个方向的是奥尔波特和默德。在他们之后,实验社会心理学才开始在西方特别是在美国成了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流。
   奥尔波特的著作《社会心理学》问世以后,社会心理学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1928年瑟斯顿提出了态度测量法,把由托马斯和兹纳涅茨基开始并成为当时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的态度研究,提高了一步。1934年莫雷诺提出了社会测量法,用以测量群体内人际吸引和排斥问题。1938年勒温把场论引进社会心理学,提出了个人生活空间或场的概念,认为行为是个人特点和情境因素相互作用的函数。20世纪40~50年代,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勒温的影响下,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群体影响和态度问题。
50年代,阿施等人开展顺从的研究。以霍夫兰为首的耶鲁学派发表了一系列有关说服的研究。费斯廷格提出了认知失调理论,这个理论成为60年代的研究中心。到了70年代,由海德的《人际关系心理学》一书奠定了基础的归因理论成了研究重点。80年代以来,认知社会心理学和应用社会心理学日益受到重视。
   中国社会心理学在50年代以前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而存在过。早在清末民初,已有人介绍过作为心理学重要分支学科的社会心理学。20年代出版了勒邦的《群众心理学》、麦独孤的《社会心理学导论》以及奥尔波特的《社会心理学》等重要著作的译本,中国学者自己也编写了一些社会心理学著作。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课题随着时代的演变而有所不同。早期的社会心理学侧重于研究大型群体和群众的心理现象,如拉察鲁斯、斯坦塔尔、冯特关于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塔尔德、西格尔和勒邦关于群众心理的研究。这些研究者所提出的某些思想直至今天还有影响,如塔尔德的模仿律、勒邦的群体极端化和个性消失的思想等。20世纪初态度的研究成为中心。实验社会心理学方向出现以后,社会促进的研究成为中心。以后,群体过程、说服、顺从、认知失调、归因等分别成为某一时期的研究中心。
   美国是研究社会心理学最多且最有影响的国家,它的研究课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往往影响到其他国家。1980年,美国心理学家斯密斯等人对1979年美国主要社会心理学刊物发表的文章作过一项调查。这项调查表明,研究最多的是归因及态度和态度改变,论文达50篇以上;其次是社会和人格发展以及认知过程,达40篇以上。
   随着社会心理学的日益发展,研究课题也日益丰富和扩大。从早期的社会促进研究发展到社会惰化的研究从顺从的研究发展到反顺从和独立性的研究,从侵犯的研究发展到利他精神的研究,从吸引的研究发展到爱情的研究,从人际知觉的研究发展到归因的研究,等等。显示了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视野正日益广阔和深入。
   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社会心理学家的观点有所改变。主要表现在:认识到实验方法的局限性,重视现场研究,重视应用研究,重视以现场应用研究去检验实验室研究所得的理论,加以修正、补充和发展。今天的社会心理学家强调,从现场研究到实验室研究,或从实验室研究到现场研究,往复循环、相互论证。同时,计算机的广泛使用,也为处理从现场获得的大量材料提供了方便,推动了社会心理学的进步。

人本主义心理学

   人本主义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以人为本,人格深化。

   参考资料:
   人本主义心理学评价新探车文博
   一、主要贡献
   二、根本缺陷
   参考文献

   摘要:本文从宏观上对人本主义心理学提出了新的评价。指出其主要贡献:(1)把人的本性与价值提到了心理学研究的首位;(2)突出人的动机系统与高级需要的重要作用;(3)提出实验客观范式与经验主观范式综合的新构想;(4)促进以人为本的组织管理与教育改革以及心理治疗的发展。根本缺陷:(1)未摆脱自然主义人性论的羁绊;(2)渗透个人本位主义精神;(3)缺乏实证性的检验与支持。
   关键词:人本主义心理学 实验客观范式 经验主观范式
The Exploration of Assess to Humanistic Psychology
Che Wenbo
Abstract:This paper gives Humanistic Psychology a new assess on a great aspiratio.Main tribute1)put man's essence and value to the first place of psychology resaerching;(2)prominent the important effect of man's motive system and super need;(3)conceive a new idea to synthesize the experimental-objective pattem and the experienced-subjective pattern;(4)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education reform and psychotherapy based people.Radical defect1)still be limited in naturalismn human-rtature theory;(2)infiltrate in individual departmentalism idea;(3)be lack of experimental examine and support. Key word:Humanism Psychology experimental-objective pattern experienced-subjective pattern
   目前,人本主义心理学已成为西方心理学五种研究取向之一,与生物学、行为主义、精神分析、认知心理学一起,以理论多元化的视角来解析人的心理及其行为的机制;并且从组织上、教学上和科研上已被正式纳入学院心理学之中。人本主义心理学在心理学界已赢得了一席之地,这毕竟是公认的事实(孙名之等译,1994)。
   但是,国内外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具体证明评价却其说不一,在短期内恐怕很难得到共识。目前,主要有三种评价: 1.重大变革论 持这一种观点者多数是从宏观整体的纵向视角进行评价的,其中既有心理学史家和理论心理学家,更有全部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他们深刻地批判了西方心理学第一和第二势力机械的与生物的两种非人化的还原论,直接将心理学回归于人性科学的本来面目,必将从研究对象、方法和理论上导致心理学中一场新的革命。这种看法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贡献给予高度肯定,但对其带有科学性的问题、缺陷往往估计不足。
2.怀疑否定论 持这一种观点者大多数是从学科性质(心理学是科学而不是哲学)、研究方法特别是科学主义视角来进行评价的,基本上都是实验心理学家。他们把人本主义心理学视为“诗人的或哲学的心理学”(Decarvalho,1991,p.151),认为其本身的概念比较模糊,研究方法不精确,科学性不强,有些基本观点已包含在完形心理学理论、整体论和机体论心理学之中。这种看法虽抓住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根本弊端,但是由此怀疑人本主义心理学取向独立存在的价值,把人本主义心理学与科学心理学截然对立起来,低估、轻视和排斥人本主义心理学也是不可取的。
3.重要补充论 持这一种观点者主要是从以科学心理学为主体、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补充的视角进行评价的,其中多数是持折衷、兼容、统合立场的心理学家,也包括一些比较严谨的心理学史和理论心理学家。他们认为,人本主义心理学在对学科性质、研究对象、方法论和未来心理学发展战略诸方面提出的问题极为重要,有些属于高瞻远瞩、真知灼见,给人的启迪很大;但是他们往往理论研究多于具体研究,特别是缺乏有力的实验或经验支持。虽然对人本主义心理学做出全面而准确的评价还为时过早,但它不失为科学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的补充。
   我们认为,上述三种评论各有道理;但既不能评价过高,也不能低估其影响。从总体上讲,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贡献是重大的,带有变革性的,当然它的局限也是根本性的、不可忽视的。
一、主要贡献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西方心理学史上一次重大的变革。其贡献是多方面的,从理论上讲,它对第一势力行为主义与第二势力精神分析做了深刻的批判,并在建构一系列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主客观范式统合的新构想。从实践上讲,人本主义心理学在组织管理、教育改革和心理治疗等方面均有重大的贡献。
(一)把人的本性与价值提到心理学研究对象的首位
   机械决定论,把人的本性与价值第一次提到了心理学研究对象的首位,开拓了心理学研究人类许多高级精神生活的领域。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在批判西方心理学第一势力和第二势力的弊端时充满革命激情,且颇有说服力。一方面表现在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正确批判了行为主义把人与动物相等同,以刺激反应的公式取代人的内在心理历程的研究,陷入了机械还原论和环境决定论;另一方面表现在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正确批评了精神分析把病人与正常人相等同,以潜意识的功能取代人的整个心理生活的研究,陷入了生物还原论和悲观论。安斯托思(Aanstoos,1994)指出:心理学在整个20世纪的大多数时光是致力于非人性的研究,那些关在笼子里的、饥饿的、发生了变异了的白鼠成了主要对象。在过去的20年代发生了一种转变,认知主义取代了行为主义,成为心理学的主要范式,于是,白鼠出去了,计算机模型进来了。但是唯一不变的仍然是心理学中真正人的边缘状态。(Wertz,1994,p.6)
   可见,传统主流心理学有存在着严重的贬低人性和非人化的倾向。
   人本主义心理学突破了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的理论范式,在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内容、方法和心理治疗诸方面独树一帜,建构了一个新的心理学理论体系。特别是传统的真、善、美及其价值论问题,长期以来由于传统科学方法的无能为力而不得不推给非科学,主要是文学与宗教作为信仰来处理。马斯洛的理想是改善科学方法和扩大科学权限,以弥合当代已发展到十分严重的普遍认同。因此,人本主义心理学和超个人心理学把人的本性、潜能、价值、创造力和自我实现提到心理学研究对象的高度,这在人类心理学史上来说是一个创举。彪勒指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革命性就在于: (1)它提出了一种积极的人的模式;(2)它的倡导者承认他们自己的存在,认为生活是主观进行的,就像它产生的那样。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首先是人,其次才是科学家。(陈宝铠译,1990,24页)
   显然,人本主义心理学把心理学看作是一门重要的人学,它在使心理学走上研究人或人性的科学道路上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布根塔尔指出:人本主义心理学是西方心理学史上的“一场重大的突破”,也是“人关于自身知识的一个新纪元”。它在人类状况方面会发生的变化,将同我们在过去那个世纪已看到的物理学方面的变化同样深刻。(吕明等译,1987,149页)
   传统心理学主要沿着冯特所开辟的关于意识元素分析心理学自然基本研究的下行路线发展,而人本主义心理学则迳直探讨意识经验和社会生活的关系,打开了心理学研究向上或向社会方面发展的通道,再次从主体内部出发扩大了心理学研究的领域,丰富了关于人类精神生活研究的内涵。如人的价值、生活意义、自我实现、意识状态转换、超越自我、高峰体验、生死体认、宇宙觉知、人类协同等等。《纽约时报》曾评论说:“‘第三思潮’是人类了解自身过程中的又一块里程碑”(吕明等译,1987,第1页)。
(二)突出人的动机系统与高级需要的重要作用
   人本主义心理学批判了传统心理学把人兽性化、非人格化和无个性化的倾向,阐明了动机的巨大作用和层次理论,突出了人的高级需要所具有的更大的价值。
   美国著名心理学史家舒尔茨指出:
   当前的许多社会批评家认为,西方文化,特别是美国文化,已经使人失去了人性、失去了人格和个性,甚至到了这样的程度,竟把人看作巨大社会机器的一个无限小的部份。据说,人已不再被看作人类了,而是看成人事上、统计上和平均意义上的人了。作为个体,我们也成为失去个性和缺少能力主动决定我们自己生活过程的人了。人本主义心理学似乎正反映着对当代西方的机械主义倾向所表示的那种不安和不满。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行为主义即使不是反人性的,也是非人性的,他们否认这样一种概念,即人像动物一样,也是以机械的和划一的方式来对他的环境或他的早年经验作出反应的(杨立能等译,1981,407页)。
   十分明显,行为主义以重点研究“外显行为”而使人失去人性,并把人降低为“一只较大的白鼠或一架较慢的计算机”,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则声称“人是一个受本能愿望支配的低能弱智的生物”,并把人贬为一个性恶的反社会的动物。人本主义心理学和超个人心理学在反对把人兽性化、非人格化和无个性化,突出人性、人的价值和尊严、人的主动性和独特性、自我实现、丰满人性方面,既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又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级理论是对人类动机心理学的一大贡献。主要表现在:(1)指出需要是调动人的主体积极性的内在动力,突出了满足需要在人的发展方面的重要性。(2)看到了人与动物在需要问题上的区别,认为低层次需要是人和动物所共有、高层次需要则为人所特有的,基本克服了传统心理学人兽不分的弊端。(3)把人的需要看成一个多层次、多水平的系统,探讨了人的需要的性质、结构、种类、发生和发展的规律。(4)分析了人的各层次需要及其相互关系,特别强调了高层次需要的出现以低层次需要的基本满足为条件,但只有高层次的需要的追求和满足才使人更充实、更幸福。(5)首次提出了超个人的动机或超越性动机的概念,认为自我超越并不是一种没有任何基础就能自发出现的心态,而是人性一种合乎规律的高度发展和执着追求。
   应当指出,人本主义心理学特别是超个人心理学非常重视人的精神生活及其内在价值。马斯洛撰写了不少有关超越层次的著作,甚至修改他那闻名遐尔的需要层级论,在自我实现之上又增添了自我超越一项,可是学术界往往仍停留在马斯洛早期的需要理论上,却很少提到这一重大的发展。马斯洛认为,人有一更高即超越的本性,这是他的存在本质的一部分(Maslow,1970)。他责难学院派心理学极力排除超越性层次这一重要层次时指出:
   精神性(或灵性)生活是存在本质的一部分,也是人性的规定性特质,人性缺少了它,便不再是完整的人性,它是真我、自我认同、内在核心、特殊品类及圆满人性的一部分……然而传统的、价值中立的科学,套用物理学模式,把它排除于现实界之外,它仍然可以回归为人本科学研究及修炼的对象(Maslow,1976,p.314)。
   罗杰斯和马斯洛一样,他晚年也非常强调人的精神性或超越性层次的需要,投入了超个人心理学的运动。在他们看来,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自我”和超个人心理学的“超自我”相比,它十分渺小、狭窄、孤立、封闭,具有浓厚的个人色彩,这很容易导向自我崇拜和自我中心的轨道。而超个人心理学的最大贡献在于,指出“自我”基本上原是属于大我的一部分(self-as-part-lager-self),也就是说,自我根本上是与一个更大的整体密不可分、相融相契的一部份。这个“大我”在不同的传统文化中被赋予不同的名称:大我、宇宙我、普遍性之我、上帝、道、婆罗门、天……等等。一句话,不论你如何指称或诠释它,人类确有回归这更大的整体之需求(李安德,1994)。显然,重视人的精神或超越性的需要,既表现了超个人心理学对西方文化局限性的超越,又表现了西方心理学与东方智慧融合的走向。无疑,这是有深远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
(三)提出实验客观范式与经验主观范式统合的新构想
   人本主义心理学批判了传统心理学中的方法论的僵化、二歧式思维和实验主义,提出将实验-客观范式(experimental-objective paradigm)和经验-主观范式(esperimental-subjective paradigm)统合起来的新构想,突出了开放研究、整体分析和多学科式跨学科研究方法的重要意义。
   人本主义心理学坚持根据心理学对象决定心理学方法的原则,反对以方法为中心而主张以问题为中心,这既是对行为主义以方法为准则选择研究对象的一种反抗,又是对各种各样方法中心主义的一种批判。不仅如此,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还抨击了自冯特开始主流心理学长期依据牛顿-笛卡尔范式仿效自然科学来建构其理论模式,其结果导致心理学陷入机械论、还原论、元素主义和简单化的境地。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先驱弗洛姆深刻指出:
   学院派的心理学,有意模仿自然科学以及实验室中衡量计算的方法来处理一切问题(除灵魂以外)。它只设法了解实验室中可观察到的那一部分的人,并宣称良知、价值判断、认识善恶等,只是形而上的观念,不属于心理学范畴。他们宁可研究与科学方法相吻合的枝节问题,也不愿发明方法来研究有关人的重要课题,使得心理学离开了它的主题--灵魂,只关注机械反应、反向作用、本能的问题,却忽略了人类的特质:爱、理性、良知、价值(Fromm,1950,p.6)。
   马斯洛在批评行为主义遵循自然科学范式研究人时指出:好似把人当作一件东西、一个客体,跟研究金属或光线所用的方法、观念、程序、定义及心态几乎同出一辙,这种科学作风一直被称为机械化(mechanomorphic)(Maslow,1969)。
   人本主义心理学不仅指出了心理学史上实验范式与经验范式之间的尖锐对立,而且还阐明了主观范式与客观范式两者的折衷融合。虽然奥尔波特、马斯洛和罗杰斯都非常熟悉实验心理学,但他们从一开始研究人类心理学的主观方面,就认识行为研究和实验方法的有限性。马斯洛常把自然的物理世界与自我的经验世界的不同特点加以比较,坚信那种物理学家的抽象世界并不比现象学家的经验世界更真实。他在《科学心理学》一书中曾谈到,在心理学的研究中,心理学家可以达到不同于实证心理学的另一种客观性,即:它不是像研究岩石或电流时那种远离人的价值、意愿的“非关切性客观”,而是研究人的领域中那种身心投入的“关切性客观”;正像母亲对孩子的了解和热恋者对恋人的了解一样。它表明这样获得的了解才能消除与对象的分隔和距离,真正使对象成为自己的内心生活的重要构成,并在心灵上融为一体。马斯洛还以为有些旁观者能比体验者更容易看到,后者在这里是被认识的现实一部份。犹太人或黑人对于我们社会的认识要比我们内部的人有更多得多的旁观者客观。因此,他认为这两种客观具有互补的性质(参见林方译,1988,98~101页)。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建议把实证主义心理学和他们所理解的现象学及存在主义整合起来。尽管他们既受到美国主流心理学的排斥,又遭到现象学和存在主义圈内人士的强烈谴责。但是他们提出把现象学方法与实验方法有层次地整合起来的主张,这在心理学史和体系中即使不是唯一的、也是很罕见的(DeCarvalho,1991)。
   人本主义心理学在方法论上的积极意义在于:(1)反对心理学中僵死的方法论和实验主义,主张对研究方法采取开放、兼容和综合的态度。(2)反对心理学研究中的自然主义和客观主义,主张突出人的主体和主观的作用,实现实验(或客观)和经验(或主观)两种范式的统一。(3)反对心理学研究中的元素主义,强调整体分析的方法论的意义。
(四)促进以人为本的组织管理与教育改革以及心理治疗的发展
   人本主义心理学提出以人为中心的理论、动机层次理论、受辅者中心疗法,对强化组织管理、教育改革和心理治疗均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不仅成为行为科学(behavioral science)的一个理论基石,而且也是西方管理科学(managerial science)和管理心理学(managerial psychology)的一个重要的理论支柱。现代新的管理科学的宗旨,不是像传统管理学那样,把人作为物和机器来看待,而是要把人作为人来管理。人不同于物的根本之点,就在于人有自己内在的精神世界,有物质需要之上的主观需要。马斯洛的动机理论(motivation theory)使人们认识到人的需要的金字塔,除了低层次的基础需要如生理需要、安全需要而外,还有高层次的需要,包括自我实现的对真、善、美的追求。正如马斯洛说的:“人生活在稳定的价值观的体系中,而不是生活在毫无价值观的机器人世界里”(吕明等译,1987,32页)。它推动传统的经济理论和管理科学发生了革命性的改变,基于经济人(economic man)假定的依靠物质刺激进行管理的X理论(X-theotry),相继被自我实现人(self-actualizing man)假定的依据满足较高级需要的超越性需要进行管理的Y理论(Y-theory)与Z理论(Z-theory)所取代。因为新的管理科学的变革的实质点是还管理学以应有的人性。所以马斯洛强调指出:“这不是什么新的管理诀窍,什么‘鬼把戏’,或能够用来操纵人的肤浅技术,不是为了更有效地利用人去达到剥削的目的。这是一种对人性理解的真正革命”(Maslow,1971,p.238)。
   罗杰斯“以人为中心”的理论是人本主义心理学教育观的核心和基础。其主要贡献在于:(1)冲破了传统教育模式和美国现存教育制度的束缚,把尊重人、理解人、相信人提到了教育的首位,促进了当代西方教育改革运动的发展。(2)突破了长期以来西方两大心理学派(刺激-反应学习理论和认知学习理论)主要对动物学习进行实验研究的偏向,直接开拓了人的学习理论的建构,在突出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与作用、提倡学会适应变化和学会学习的思想、倡导内在学习与意义的理论、弘扬情感非智力因素的动力功能、注重创造力的培养、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造最佳的教学心理氛围等诸方面做出了贡献。
   人本主义心理学治疗是当代西方心理治疗的三大流派之一,也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的实践基础。人本主义心理学既有其广泛的社会背景和哲学根据,又有其现实的科学实验基地。马斯洛把心理治疗领域称之为一座“未被开采的金矿”,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是第一个淘金者。可以说,人本主义心理治疗是科学人本主义形成和存在的实践王国,而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则主要是这一心理治疗实践的升华结果。
   人本主义心理治疗既反对自然主义的生物医学模式,又反对机械决定论的行为主义医学观点,而为当代生物-心理-社会新的医学模式提供了一个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理论根据。在他们看来,真正的心理健康就是趋向、追求和达到自我实现,而干扰、阻挠或者改变自我实现的进程就是心理病态。至于心理治疗则是指那些能够帮助人回到自我实现轨道上来的疗法(许金声等译,1987)。
   人本主义心理治疗既反对弗洛伊德学派又不赞成成长学派。前者“倾向于把任何东西都病理化(在极端情况下),因为他们没有看到人走向健康的可能性,因为他们对任何东西都是透过黑色眼睛来看的”(林方译,1987,44页)。在弗洛伊德那里,基本需要的缺失成为心理疾患永恒的阴影,由此导致悲剧论。后者如施瓦尔茨(Gary E.Swartz)等则过于乐观,“倾向于透过玫瑰色的眼睛看东西,而且他们总是回避病理问题、弱点问题和成长失败的问题”。两者“一个似乎是全部邪恶的罪孽的神学;另一个似乎是根本没有邪恶的神学。因此,两者同样是不正确的和不现实的”(林方译,1987,45页)。
   人本主义心理治疗不仅要满足和提供缺失性王国中人所剥夺的基本需要,而且也要促进存在王国中的人的丰满人性和人格完善。因此,人本主义心理治疗的主要着眼点不是病态或问题而是人的成长和自我实现,坚信人具有内在的建设性倾向和自我指导能力,重视人的整体性和人际关系,强调通过辅导者和受辅者设身处地的理解、积极的关怀和耐心的引导使其障碍消除而恢复健康。

据海因克(Herink,1980)所编的《心理治疗手册》的不完全统计,目前世界上心理治疗法有250多种。马斯洛认为,现在心理治疗的主要方式有七种:(1)通过表露(动作的完成、释放、宣泄);(2)通过基本需要的满足(给予支持、担保、保护、爱恋、尊重);(3)通过威胁的转移(保护、良好的社会、政治、经济状况);(4)通过洞察力、知识和理解的改善;(5)通过建议和权威;(6)直接攻其病症;(7)通过肯定的自我实现、个性化或成长。可见,前六种治疗方式,大都与人的基本需要(除去物质方面的生理需要)的缺失和满足有关。马斯洛认为,基本需要之满足并非心理治疗的完结,只是“通向全部治疗的最终明确目标,即自我实现之路的重要一步”(林方译,1987)。
   马斯洛把领悟(或顿悟)(insight)和彻悟(complete enlightenment)视为心理治疗的最高层次和最重要的环节。在他们看来,心理治疗不仅是外在的对症下药,而更在于使受辅者的人格的恢复和自我彻悟式的格式塔心理转换。只有通过立足于受辅者的自我理解和自身撤悟,使他真正自己认识自己,自己战胜自己,从而认识到人性的完美境界,并看到自己与健康的完善人格之间的差距,再真正依靠自己的力量走向真正的自我实现。这才是心理治疗的最终目的和真正的治人之本。
   在众多的人本主义心理治疗法中,使用最广、影响最大的是罗杰斯倡导的受辅者中心治疗法(当事人或案主中心治疗法、来访者或患者中心疗法)。该疗法旨在促进和协助来访者依靠自己的能力自己解决问题。罗杰斯在开创以人为中心的治疗模式、创造团体治疗的新形式、建立良性互动的咨访关系、使用现代化治疗工具等方面均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此外,人本主义心理治疗法还有交朋友小组(或会心团体)、现实治疗法、起初治疗法、存在心理治疗法、存在人本主义或人本存在治疗法、存在分析心理治疗法、现象心理治疗法、超个人心理治疗法等等(车文博主编,1990)。因此,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罗洛*梅、布根塔尔等人对心理治疗的贡献是巨大的,并使人本主义心理治疗在临床心理学领域中占有支配地位。 (五)推动哲学世界观的积极变革
17世纪发生在西欧的科学革命对近代世界观起了一种定型的作用。它留给人们的是一种科学主义、理性主义的世界观。科学、工具理性被赋予了至高无上的地位。“主客二分”和还原论的思维定势是这种世界观的基本特征。它把主观与客观、理性与价值、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决定论与选择论、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绝对对立起来,片面强调其中的一个方面。其总体特征是:重知觉轻直觉、重客观轻主观、重事实轻价值、重契约轻习俗与传统、重物质轻精神。这种世界观成了种占支配地位的意识形态,并获得了宗教的意义。这种机械论的世界观决定了各门学科的性质和发展。不仅是物理学,而且生物学、心理学等学科都不可能不受到这种世界观的支配。但人本主义心理学力图克服自然主义人性观的理论局限,提出诸如似本能论、需要层次论、高峰体验论、积极人性论、主客观两种心理学范式统合论等等,促使心理学从自然主义向人文主义的转化,树立了一座以人为本、以人为贵的西方心理学史上的新的里程碑。人本主义心理学突破了传统的机械论世界观,不仅在促使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和研究对象上发生了一次重大变革,而且对于哲学世界观的变革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根本缺陷
   诚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贡献是不可低估的,但是由于在人性的先天与后天、自然性与社会性等关系的问题上的理解仍有偏差,因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局限与误区也是不容忽视的。
(一)未摆脱自然主义人性论的羁绊
   人本主义心理学过份强调人性自然因素的作用,忽视宏观社会环境和社会实践在形成和发展现实人性中的决定性意义。马斯洛公开承认:“我们认为我们的研究是经验的和自然主义的。”(胡万福等译,1988,278页)。
   众所周知,人的本性或人性是区别于一切动物而为人所普遍具有的共同属性的总和,是由人的社会性和自然性这两个基本成分构成的基础,而社会性则是人性的升华和统帅。两者始终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处于对立统一之中。
   传统心理学大多都把人性归结为人的自然性或生物性。人本主义心理学反对弗洛伊德关于人性和社会相冲突的悲观看法,主张把人的本性及其与社会生活的关系作为人本主义心理学研究的主题。应当说这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核心理论,如动机论、价值论、人格论等,主要是对人性自然因素的研究,即力图揭示人的本性是由自然演变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人类所特有的似本能的内在潜能所决定。据人本心理学家看来,在生物进化的过程中,自然所赋予人类的特性,与本能相类似。由此形成了一个基本的逻辑框架;似本能-→人性-→心理生活-→人类社会文化生活。显然,这不是从人的社会规定性的视角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而是从自然人性出发看待人与社会的关系。这种研究虽然也是一种必要的科学研究的领域,但是它忽视了人的个性、价值和创造性赖以实现的社会环境和历史制约性,以致脱离了社会生活的影响来看待人的属性的进化,并不能从总体上或根本上对人的本质或人性做出真正科学的回答。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根本缺陷就在于,它不是从宏观的社会物质生产关系中去研究人的本性,而是从封闭的主体内在世界中去寻找人性的根源。十分明显,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主要局限:(1)他认为人类的基本需要是由体质或遗传决定的、与生俱来的。这就把人的生物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混同起来了。人与动物的需要既有连续性又有质的区别。人的社会性需要是动物所没有的,即或与动物所共有的生物性需要,从人呱呱落地吸第一口气时就已经处于社会环境的影响下;也打上了社会的烙印。人的需要不仅具有社会性,而且它是社会历史发展的结果。然而,马斯洛需要层次是建立在先天潜能的基础之上,而不是把人的需要和享受视为由社会产生的。因此,马斯洛从根本上离开了人的社会条件、历史发展和人的生活实践来考察人的需要及其层次性。(2)他认为需要的发展是人类自身固有的生物特性的发展和展现。由于马斯洛把人看成是超越时空、超越社会、超越文化影响的抽象的“自然人”的先天本性和内在价值发展趋势的自我实现和显露。显然,马斯洛需要层次的发展观是建立在“自然生长论”和生物主义的基础之上,外部条件和社会环境只获得某种辅助或配合作用的地位。
   许多人本主义心理学先驱和建立者都具有自然主义的倾向。克莱科在对人本主义进行总结时指出大多数都赞成下述全部或大部分的观点:(1)自然界是存在的全部。(2)人是大自然的产物。(3)人类的意识依赖于身体,因此男人和女人都不是永生的。(4)一个人能够通过推理和科学方法变得成熟起来和解决各种问题。(5)所有的价值观都以自然宇宙为基础。(6)道德奋斗的最高目标是地球上的人生的幸福和提高。(7)最好的社会秩序是允许作为个体的人拥有自由和福利(Klemke,1981)。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先驱戈尔德斯坦认为:“如果自然主义是指谓那些将自然科学方法应用于生物学的人,我承认我在论证中表现出自然主义的特征,其实自我实现就是实现机体自身内在本性的价值”(胡万福等译,1988,280页)。罗杰斯和马斯洛一样,把先定的成长假设既视为人性本善论的基石,又视为自然主体价值观的根源。看来人性观、价值观、自我实现观等等均产生于人的机体内部,而不必寻找人自身之外的权威。可见,人本主义人性观和价值观的自然主义、机体主义、生物主义倾向是三位一体的。
(二)渗透个人本位主义精神
   人本主义心理学过份强调个人在自我实现中的作用,忽视社会发展、社会实现对个人自我实现的决定性意义,具有个人本位主义倾向。
   人本主义自我实现论虽对激励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潜能的发挥具有积极的意义,但他们往往把个人价值的实现置于社会价值实现的对立面上,即过份强调了“自我”而忽视了社会方面。个人在实现自己的努力中,“自我”的努力固然重要,但也必须有良好的社会条件,否则就会流于空想或走入迷途。因为个人实现与社会发展或社会实现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其中,个人实现是社会发展、社会实现的因素和条件,而社会发展、社会实现则是个人实现的目的和归宿。事实上,个人的自我实现只有通过追求理想社会目标的实现,依靠各种社会条件的支持,个人的价值和自我潜能才能得到充分的表现与发挥;而社会的发展也只有依靠个人努力和自我实现,社会的理想和远大的目标才能得到真正的实现。
   美国著名心理学史家舒尔茨在评论人本主义心理学时曾指出:他们想要每一个人都成为自我实现的、完全实现的、完美的人,而且当别人不是这样的时候,他们就不安了。其实,自我实现并不单纯决定于个人的努力,还制约于许多社会条件。主要有:(1)受教育很少的、勉强受雇于最低级职业的、没有较好前途的一个人,怎么可能有自我实现的侥幸情况呢?这样的人永远不能上升到生理和安全需要之上。(2)我们的职业或行业就能阻碍或者支持自我实现的尝试。那种看来会促进自我实现的工作,是那些人们以他们自己的方式自由完成的工作。(3)自我实现的机会,也可能受到经济状况的限制。在严重经济萧条时期(例如,20世纪30年代)对许多人来说,肉体上一天天活下来,这已经是很成问题了。可是在富裕的年代,诸如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早期,满足生理和安全需要是比较容易的。人类潜能运动,在富裕的年代中,尤其是在中产阶级年轻人中间兴旺起来,这不是偶然的。不再担心金钱或安全,他们就能无拘无束地把思想用到丰富和扩大他们的生活上去(李文恬译,1988)。
   因此,人本主义自我实现论的根本缺陷就在于,它片面强调自我实现中个人的力量而忽视社会的作用,片面强调实现理想的自我而忽视实现理想的社会,渗透着个人本位主义精神。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从存在主义哲学出发,崇尚自我,实现自我选择、自我设计,强调追寻个人价值。著名美国心理学史家舒尔茨在批评罗杰斯的自我心理学时指出:
   这个理论似乎是要把个体引到完全自私和自我放纵的生活状态上去。重点完全放在为自己而体验、感受和生活上,而没有把重点也相应地放在除了“我”和“我的”每一瞬间的新鲜体验之外的,对事业、目的或人的热爱、献身或义务上。(李文恬译,1988,78页)
   美国年轻一代都急于寻找生活的意义。事实表明,美国大众终于在个人发展、自我成长及自我实现中寻找到了意义。可是我们也已看到,一二十年来所发展出来的自我中心倾向,使自我实现的理想蒙上了一层阴影。这小我的观念实在太狭隘了,过于自我专注会带给人窒息之感,这绝不是人生的真谛,也非终极的目标(李安德,1994)。
   人本主义心理学不是从人类社会发展的高度去观察人的动机发展,因而它的动机金字塔的顶峰只能是个人的自我实现,仍然不足以解释人类为真理的而献身的崇高的精神与行为。马斯洛到了晚年已看到这个矛盾,所以提出超个人心理学,以弥补从个人出发追寻人的价值的动机论之不足。
   应当指出,超个人心理学是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发展中兴起的一个心理学派,即西方心理学第四势力。马斯洛、萨蒂奇等认为人本主义心理学模式已不能涵盖超越水平的心理健康和意识状态,提出建立超个人心理学的构想。如果说人本主义心理学是渴望以人为中心,崇尚自由和尊严的心理学,那么超个人心理学则是以宇宙为中心,超越人类和人性的心理学。因此,超个人心理学更强调超越自我或自我超越作为一种最高级价值的社会意识。达到这一境界的人被认为主要是由忘我服务精神推动的,他同情他人的处境,能对他人的需要提供无私的帮助,改善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由于自我中心意识的消除,我和非我的界限完全被突破,这样的人将更关心社会利益,直至达到和全人类、全宇宙的认同。超个人心理学反映了在人性扭曲和人性异化的社会里人们对人性净化的升华和渴望,也符合了人性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规律。这是超个人心理学的积极意义所在。
   但是,超个人心理学尚处于酝酿、探索和初创阶段,它既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又没有确定成熟的研究内容,特别是存在着神秘主义色彩,且在许多问题上缺乏实证的研究和科学的检验。所以,目前对超个人心理学尚须进一步静观,还很难做出最后的评价。
(三)缺乏实证性的检验和支持
   人本主义心理学过份强调经验(主观)范式的重要性,缺乏有力的实验分析与佐证,难以涵盖现代心理学的全部内容,尚不能成为整个心理学统一的研究模式。
   本来,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提出把实验(客观)范式和经验(主观)范式两者统合起来,这是一个很好的方法论构想。但是在实际研究中,大多偏重于现象学的描述和经验性的分析,停留于横向研究而缺乏纵向研究的检验,样本(sample)较小而实验较少,信度(reliability)和效度(validity)不无问题,有力的实验支持显然不足。
   应当承认,意动过程的研究要比认知过程更复杂、更难进行实验的控制和分析,这恐怕是人本主义心理学重视主观体验、整体分析和现象学方法而忽视和缺乏实验研究的一个客观方面的原因。马斯洛承认,他的需要层次理论很难获得精确的实验证实。他说:如果说这种理论从临床的、社会的、人学的角度来看颇为成功,但从实验室和实验的角度来看则不甚成功,那是一点不错的。它同大多数人的个人经验极为吻合,并向他们提供了一种清晰的理论架构,使得他们更能深入地体悟自己的内心生活。在大多数人看来,它具有一种直接、亲身的、主观的可信性。然而,它却仍然缺乏实验的检验和证实。我尚未想出适当的办法在实验中对它进行检验。(许金声等译,1987,4页)
   不过,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还是可以进行实证性检验的。国内外一些学者以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为研究的基本架构,并使用客观的测量方法来测定各种需要强度或满足程序。譬如,耶若夫(Aronff,1967)使用语词(句)填充分测验(或语句完成测验)(sentence-completion test,简称 SCT),来测定并比较西印第安两种相异文化的人民的需求,以探讨心理需要层次跟社会制度和幼年经验的关系。再如,杨国枢(1981)也以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为架构,将环境品质与生活素质各分为三个等级,同时列出涉及各类需求50项心理指标,作为进行生活素质的心理学研究的依据。据舒尔茨(Schultz,1976)介绍,需要层次理论(尤其是生理的和安全的需要)为工业界所采用并得到证实。此外,适应于个人定向量表研究的发展,也已获得验证。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缺乏实验性验证,尚属于探索性尝试。对此,马斯洛毫不讳言地说:
   我就是腾不出时间来进行一些计划周详、控制严谨的研究。它们将要耗费许多时间。尤其这对我有限的生命而言(罹患心脏病-作者注),要逐一验证这么多观念,实非力所能及。
   我自己只从事一些小规模但可立即获得结果的试验性研究。一般而言,研究对象至多也只有十来个。这些成果如公诸于世,似乎略嫌不妥,但却使我个人相信,它们是真确的,终有一天会获得证实。(庄耀嘉,1982,188页)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大多都崇尚存在主义和现象学,过份强调主我而忽视客我,过份强调理论假设、推演或类推而忽视实证研究,深深打上了主体思辨哲学和本体论印记。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缺乏科学的严谨,被试者缺乏客观标准,有些概念也缺乏一致性和明确的意义。美国心理学家吉尔根(Albert Gilgen)对罗杰斯的人格与治疗理论的主要批评有:
(1)人生来具有自我实现倾向的假设未经证明;(2)自我实现这一概念含混不清;(3)受辅者(或患者)中心疗法只适合于轻度心理失调患者;(4)这种疗法往往对在人格理论、变态心理学和普通心理学上很少受过正式训练的谘商工作者很有吸引力;(5)过于强调自我感觉良好,而忽视了对他人的义务。(刘力等译,1992,260页)
   个别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甚至拒绝科学心理学,认为科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只能有利于对那些孤立的行为事件进行科学分析,而无助于理解人生。这种观点虽对发现人的整体研究不无价值,但企图抛弃一切科学研究方法则未免荒谬。美国心理学家史密斯(Brewster Smith,1919~)说得很好:“我们不能为了达到‘科学的’心理而牺牲人类的福利,也不能为了求得一种人本主义心理学而牺牲科学化”(Smith,1973,p.6)。
   迄今为止,人本主义心理学不但没有很好地把实验范式和经验范式整合起来,反而由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局限于人的本性、价值、潜能、经验、创造力、自我实现以及自我超越等高层面的意动上,加之现象学研究方法的模糊性,因而人本主义心理学还不能涵盖人的各个层面心理的全部研究领域,成为心理学统一的研究模式。但人本主义范式不失为科学主义范式的一种重要的补充。美国心理学家查普林和克拉威克(Chaplin & Krawiec,1979)指出:
   马斯洛的动机结构和他的自我实现者的特征,都是比较广泛的概念,不可能经受惯例的操作实验分析。然而,大多数心理学家都会同意说,他已唤起对一系列曾被传统心理学家所忽视(甚至可以说轻视)的人类行为的注意。……马斯洛的开拓研究有较深厚、较渊博的传统,足以和实验家的工作媲美,并作为后者的补充。(林方译,1984,107~108页)。
   美国著名心理学史家舒尔茨也指出:
   马斯洛的态度、言论--人本主义的或第三势力的心理学--被许多人看作是受欢迎的、反抗行为主义的机械主义倾向和精神分析的悲观主义倾向的解毒剂。(Schultz, 1977.p.60)。

 


【本文由 中国心理学家网 发布,转载须保留本文链接!手机浏览网页显示不完整时,请点击网页底部的电脑版。欢迎关注本站微信公共号:xinlixuejianwang 分享按钮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相关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版权所有  中国心理学家网技术支持创立互联    通讯地址:安徽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150#   邮编:230032

联系电话:0551—2826223  E-mail:cnpsy@126.com QQ:619938829  皖ICP备 06003963国内心理学类综合性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