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理学家网
 
热线咨询 0551—2826223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心理学家 - 外国心理学家 - 100位著名心理学家
    发表日期:2006年6月4日 编辑:cnpsy 有4573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
弗洛伊德

 


Sigmund Freud:S.弗洛伊德(1856-1939),奥地利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作为20世纪最重要的社会思潮和学术流派之一,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对心理学、教育学、哲学、人类学、文学艺术、伦理学等领域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弗洛伊德早年从事神经学的研究,应用催眠治疗精神疾病。1893年与布罗伊尔合作发表《癔病的研究》,提出一个假设,认为病人把曾有过的情绪经验推到意识之外,由此阻碍了许多心理能力;通过催眠回忆后,情绪发泄了,病就痊愈,由此逐渐发展了精神分析技术。
 
    由于对病人及对自己的梦的观察和分析,弗洛伊德发现和确认了无意识心理现象。提出梦是愿望的满足,形成了梦的分析技术。1900年出版《梦的解析》一书。这是用前所未有的思路,别出心裁的开创一种研究心灵和精神病理现象的新领域。1905年弗洛伊德出版《性学三论》一书,他把生物发生原则用于研究心理性欲的发展,对这一问题做了种系发生的和个体发展的观察与概括。1914年弗洛伊德发现自恋的心理现象,并以先天的内部驱力,即爱力来解释人的行为,认为生命由此得以支持。这一能量称为生本能,其投注于外即为爱情的对象,投注于内即为自我爱恋。1920年,弗洛伊德修正关于本能驱力的理论,提出死本能作为补充。1923年在《自我与本我》一书中,他详细阐述了他的人格结构理论,认为人格结构包括本我、自我和超我3格部分。 

    弗洛伊德终生从事著作和临床治疗。他的思想极为深刻,探讨问题中,往往引述历代文学、历史、医学、哲学、宗教等材料。他思考敏锐、分析精细、推断循回递进、构思步步趋入,揭示出人们心灵的底层,这就是精神分析的内容极其丰富的根源。

    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是其精神分析学说的主要组成部分,在人格研究领域,弗洛伊德的基本观点是:

    一、心理系统:弗洛伊德在治疗歇斯底里症时,曾发现病人的一切情绪体验并不是都能意识到的。病人经历过的情绪体验,被推到他的意识之外,这种情绪体验把的了大量心理能力,因而产生病症。从这一早期的假设出发,他逐渐形成了有关人的心理系统的概念。在弗洛伊德看来,人的心理有三个系统:意识系统、下意识系统或前意识系统、无意识系统。这三个系统各自具有不同的特性,在整个心理活动中起着不同的作用。

意识系统是人能认识自己和认识环境的心理部分,在人的注意集中点上的心理过程都是意识的。然而,意识只是整个心理系统中的一种浮面水平,它的主要功能是从人的心理能量活动中把那些先天的、兽性的本能或欲望排除掉。

下意识系统或前意识系统是意识系统和无意识系统之间的一个边缘部分。它所固有的特点是在其中也存在着无意识的冲动、欲望和感情等,但它们可能很容易地转移到意识系统中去。下意识系统或前意识系统在整个心理系统中执行着“检查者”的作用,其目的在于既保证适合于本能,又形成由道德良心和社会意识的组合而产生的个人理想。这种个人充满强烈心理能量的本能渗透到意识中去。如果那些被压抑和被排队的本能,借助伪装的形式,通过迂回的道路,试图经由下意识系统达到意识系统时,它们必然会遇到“检查者”的阻碍,因为“检查者在本能朝向意识的道路上建筑了防御线。

无意识系统是心理系统中的深层部分,是人的生物本能、欲望的贮藏库。这些本能、欲望具有强烈的心理能量的贮存,但由于社会标准不同,得不到满足,就被压抑到无意识之中。然而,它们又总是为自己寻求出路。它们虽然不被本人意识到,但并没有消除,而是在无意识中积极活动,追求满足。无意识系统的过程不受客观现实调节,而是由自己本身来决定的。它服从于享乐和满的原则,无时无刻不在追求着得到满足。

在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中,把人格只是理解为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矛盾;理解为意识与本能、欲望之间的斗争。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意识并不是在他同外部世界的相互作用中形成的,并不是受他的生活条件决定的。外部世界供给”检查者“以宗教和道德标准、社会规范和”戒律“,以便”检查者“借助它们来防止无意识内容渗透到意识领域;换句话说,外部世界的主要功能只是在于使每个人的心理活动形成一种意识,用于压抑先天的本能以及出生之后的多种欲望。

    二、本能及其特征:对于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来说,阐述本能问题就是要探讨行为的动机问题。在弗洛伊德的诸多著述中,作为人的行为动机的欲望的概念和本能的概念是没有区别的,这是因为,“所谓欲望的源泉,应当理解为某个器官或部分中的躯体过程,这个过程的刺激在精神生活中就以欲望的形式表现出来”。

在早期理论中,弗洛伊德根据生物学的分类法把本能分为两种:自卫本能和生殖本能。他认为,自卫本能就是自我本能,包括饥饿的本能、危险害怕的本能等等。如果这种本能长期受到阻碍,便会导致死亡。生殖本能是指性本能或性爱本能。如果这种本能长期受到压抑,便会导致人格的改变和精神神经病的产生。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弗洛伊德目睹了恐怖的屠杀和万无一失行为,这使他感到在人的人格中似乎存在着一种侵略的本能、自我毁灭的本能。他把这种本能称作“死亡的本能”。以此为根据,弗洛伊德对于自己早先的本能理论作了修改,把人的行为动机的本能重新划分为两种--“生存本能和死亡本能”。

弗洛伊德认为,生存本能产生于多种多样的机体本能,包括性爱本能,它们是为数很多的,最初是互不依赖地发生作用的,在较晚时期才结合成一个多少完整的综合体。每一种生丰本能的目的都在于使个别器官得到享受;它们结合在一起,起着保存种族的作用。至于死亡本能,其主要作用是毁灭自己和毁灭周围的东西,表现为残忍、攻击、自杀、杀人,甚至体育运动和战争毁灭也是受人类死亡本能的欲望所驱使的。死亡本能的结局必然是使有机的自然界变为无机状态,使生命变为死亡。弗洛伊德还指出,生存本能可以使死亡本能转向,由指向自己转为指向别人,于是一变而为攻击别人的形式。

由于人有两种本能,人的行为又受本能支配,所以行为有两个原则:快乐原则和现实原则。人的本性按快乐原则办事,以寻求直接的满足;但是,人们又发现他们受到周围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现实的制约,欲望不可能直接获得满足。因此,人只有在梦中或无意识下是根据快乐原则行事的,在日常清醒的生活中,其行为受现实原则的支配。

弗洛伊德根据对神经症患者的精神分析资料,发现疾病症状与心理性欲有密切关联。他说:致病的欲望往往属于性的冲动的万分,因此不得不假定性的扰乱是最重要的原因。由此,弗洛伊德认为,在整个心理活动中起着重大作用的是性的本能和欲望。他把性的本能和欲望所具有的心理能量叫做”里比多“。里比多能够给人的全部活动、本能和欲望提供力量,并且在人的整个心理活动中表现出来。里比多是精神分析理论中的一个最基本概念,弗洛伊德借此赋予人的整个行为和心理活动以性欲的意义,例如,他把幼儿要求别人向他表示亲爱和体贴,并喜欢依偎别人的行为理解为狭义的性行为的表现,认为男孩子的性欲的动机通常联结到母亲身上,称做恋母情结;认为女孩子的性欲的动机通常联结父亲身上,称做恋父情结。弗洛伊德认为这是本能的异性倾向。

    弗洛伊德还对本能的阐释提出四种特征:根源、目的、对象和能量。
1、根源:本能的来由是躯体状态或需求。主要指躯体缺少什么,如饥渴等。
2、目的:本能的目的是为了减除由其需要带来的兴奋。若目的达到了,人就会体验到一种极乐、狂喜、满意的状态,从而重建内部平衡。
3、对象:个体自身或环境的人、物、事件等都可能是本能的对象。而且,这一对象也不是固定的。在人的一生中、在日常生活中,它是不断变化着的。
4、能量:又称原动力,指需求带来的总和。可以根据个体在寻求目标时克服阻碍的多少,看出能量的强弱。

    三、人格结构: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由三个组成部分:本我、自我和超我。这一结构假设、是弗洛伊德对其早期提出的无意识、下意识或前意识、意识三大系统假说的修正。他认为,本我、自我和超我是在意识、无意识活动的机制下,在里比多发展的关系中形成起来的。

  1、本我。本我是一个最原始的无意识结构。这是由遗传的本能、习得的欲望组成的,并同肉体联系着。肉体是它的能量的源泉。本我是心理能量的贮藏器:它是无组织的,仿佛是一团混沌的本能和一口欲望沸腾的大锅。在本我中充满着本能、欲望的强烈冲动,力图很快地得到满足。倘若这种满足稍有迟缓,个体便会感到烦扰和懊恼,其结果不是这种原动力消失或弱化,而是企图满足的要求更加迫切。本我生动的力量如受到压抑,就会改变方向而转换转移地方。弗洛伊德指出。本我是通过两种方法来满足肉体需要的:反射作用和愿望满足。

反射作用是对烦恼起源的自动反应。例如,新生儿纯粹由生物冲动(饥、渴、暖的需要,睡眠的需要等)驱使他的活动。当新生儿饥渴时,他会作出哭叫、摆动四肢等反应,以便满足肉体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反射作用对减少紧张状态是很有效的。

 愿望满足是比较复杂的。弗洛伊德指出,某种生物上的缺乏(需要)在本我中能激发起一种满足这个需要的物体或事件上的意象,从而减少与这种需要有关的紧张状态。例如,对食物的需要会自动地在本我中触发与食物有关的意象。这种意象对于暂时减少有关食物需要的紧张状态有效果,它就是愿望满足。能满足愿望的意象是遗传的结果:本我可获得从前辈那里遗传得来的体验残余,这样,本我就获得了在祖祖辈辈中惯常能满足人类需要的那些事物的意象。然而,愿望满足只能暂时地降低紧张状态,而非真正地满足肉体需求。为了使真正的满足成为可能,人格的另一结构必须发展,那就是自我。

2、自我。自我是人格结构的表层,但也只是部分意识而已。自我处于本我和外部世界之间,是外部世界与本我之间的居间者。人若在本我控制的社会中,危险和恐惧是难以想象的,因为本我不受任何管制。幸而本我得到人格中自我的检查。自我与本我不同,它不是按照满足原则来活动的,而是根据外部世界的需求来行事,并调节着外部世界与本我之间所存在的冲突。自我所具有的心理能量大部分消耗在对本我的非理性的冲动的压抑和排除上;它建立起防御线,应用各种防御机制来对付本我。

 自我的存在是为了使个体与能真正满足他需要经验发生联系。当人感到饥饿时,自我就寻找食物;当人的性欲被挑动时,自我就寻找合适的性对象;当人感到干渴时,自我就寻找水。一方面,自我可以压抑本我的一些不合理欲望;另一方面,它又可以通过一系列防御机制让有些本我的欲望得以表现。

3、超我。超我是人格道德的维护者。儿童在与环境的交往中,不仅发展了自我,而且还知道了什么是对的和什么是错的,能够对正确和错误作出辨别。这就是人格中的超我,与一般人所谓的”良心“相似。

超我在较大程度上依赖于父母的影响。弗洛伊德说:”在这冗长的儿童时期,正在长大的人依赖父母生活,留下了一个沉淀物。这个沉淀物构成了自我里面一个特殊的机关,使父母的影响能够长期存在。“儿童在与父母的接触中,通过心力内投或摄取机制,将父母的人格及祖先的社会道德等变成为自己的东西。正是人格中的这一结构--超我,表达了人的性格特点,使人按照价值观念和各自的理想行事。由于超我的出现,自我的职能就变得更加复杂了。这不仅要寻找满足本我需要的对象,而且还必须考虑所寻找的对象不能违背超我的价值观。

弗洛伊德认为,在正常的场合下,上述三种结构处于相对的平衡中,但在神经症的情境里,这种平衡关系就受到破坏。弗洛伊德指出,了解本我的方法有许多种,它们可以概括为下述几种:

1.自由联想。让被分析精神病患者靠在躺椅上,在没有任何妨碍或指导的情况下,按刺激词引起的联想所出现的顺序,如实报告所想到的一切事物,不管这些事物看来如何令人痛苦、羞耻,或如何不着边际。然后,医生根据患者所报告的内容对其症状进行分析。

2.梦的分析。弗洛伊德认为,本我中的冲动趁人睡眠时以伪装的形式骗过有所松懈的心理检查机制而得以表现,就构成了梦境。梦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本能欲望,缓和了冲动。梦的动作机制主要有四种:(1)凝缩,即几种稳义以一种象征出现,如以一盏灯象征性地代表做梦人曾经居住过的房子和家具;(2)移置,即把不愿接受的观点移置为象征性地同于或乐意接受的思想;(3)戏剧化,即将欲望表现为具体形象,如在梦中与一异性调情;(4)润饰,即醒后把颠倒错乱的攀境加以条理化,使之更能掩饰真相。弗少伊德认为,通过对患者梦境的分析,可以揭示出其本我中被压抑的欲望。

3.日常生活中的记忆失误和口误。弗洛伊德认为,被压抑的思想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显露出来。例如,暂时的记忆失误也能提供本我的信息。一个人也许会把一次令人痛苦忘得一干二净;也许会完全忘记某日的日期,或借把星期五当作星期六;也许会在去岳母的家中看见绿灯也停车,等等。所有这些日常行为反映着无意识心理。又如,日常生活中的口误,也反映了说话者的无意识欲望。

4.幽默。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幽默以社会允许的方式表达被压抑的思想。弗洛伊德在其1905年出版的《笑话和它们同无意识的关系》一书中,提出通过幽默,个体可以不需恐惧自我和超我的反击,自由表达他的攻击或性欲。在说笑话时,本我的能量在笑声中得到释放;笑话反映了一个人的本我所欲求的东西。

弗洛伊德除了对了解本我的方法进行描述外,还对自我在处理本我冲动时的防御机制进行了分析。这些防御机制有:(1)压抑作用。指把不能被允许的念头、情感和冲动,在不知不觉中压抑到无意识中去;(2)投射作用。指把自己内心不被允许的冲动、态度和行为推向别人或周围的事物上;(3)合理化作用。又称文饰作用,好歪曲现实从而保护自己的自尊心;(4)反向作用。指自我为了控制或防御某些不被允许的冲动而有意识地做出相反方向的举动;(5)移置作用。指改变冲动方向,以另一目标进行代替;(6)升华作用。指改换原有的冲动或欲望,用社会许可的思想或方式表达出来。

    四、人格发展理论:人格发展理论是弗洛伊德的早期理论。他在1905年的《性学三论》和1916年的《精神分析引论》两部著作中,系统地阐述了他的人格发展理论。根据不同时期里比多表现的性感区不同,弗洛伊德把人格的心理性欲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

1.口唇阶段(0~1.5岁)。这一阶段的性感区是唇和舌,诸如吸吮、触咬、吞咽等是性欲满足的主要来源。吸吮行为是最使幼儿感到快乐的行为,吸吮行为满足了口唇性感区的要求,使幼儿得到一种愉快体验。这时候母亲的乳房满足了幼儿营养和快乐两个基本的需要。弗洛伊德认为,在口唇阶段固着就会产生口唇性格,这种性格的人在成年后,习惯于与口腔有关的生活,如他们一般吃的多,吸烟多,通常花费更多的时间与别人讲话,他们可能成为政治家、教授、长舌妇、律师、演员等。弗洛伊德认为固着和倒退是性本能在人格发展时的必然表现,由于这种表现不同,便形成了不同的人格特征。

2.肛门阶段(1.5~3岁)。这一阶段,里比多与肛门联系起来,性感性由唇和舌发展到肛门和大肠,通过体验粪便的保持和排泄而得到一种快乐,因为在排泄时会有一种紧张消除的快乐之感。这一阶段也叫肛门受虐狂性阶段,因为排便总有毁灭的含义,在父母训练孩子排便时,孩子往往和父母形成一种对抗性情绪,他们通过保持和驱逐来的对抗父母,他们的反抗主要通过在适当的时机禁止排便,而在不适当时机进行排便这一方式进行,试图以此来控制他人。弗洛伊德认为,在肛门阶段产生固着,就会形成肛门性格,如父母阻碍了肛门性欲的满足,特别是由于入厕的训练而产生的固着,就会产生肛门定向。肛门性格分为两类;一类是肛门保护型,此类型的人一般表现为整洁、小气、做事有条理;另一类是肛门驱逐型,此类型的人一般表现为不整洁、大方、做事缺乏条理。

3.性器阶段(3~5岁)。在这个阶段,里比多指向了生殖器区域,欲望主要通过生殖器来满足。由于此时男女的生理特征不同,便产生了两种不同的人格特征:
    第一,男性性器阶段。这时男孩认为,母亲是自己快乐的目标,因此就想得到母亲,以得到性欲的满足,而且认为女性是快乐的源泉。但当他看到父亲与母亲的关系时,他又产生了对父亲的嫉妒和敌对情绪,这就是弗洛伊德所谓的”奥狄浦斯情结“或”恋母情结“。如果其他因素正常的话,孩子会顺利地渡过此情结。如果母亲反对孩子的狂想和性欲望,以及孩子由于父亲的反对而产生”阉割焦虑“的话,此阶段的结束就还需要经历两个解决过程。第一个解决过程或方式是”压抑“。由于孩子怀有对母亲的可怕的性欲望和对父亲的憎恨,却又不敢表现出来,这样就只有使它们被迫进入无意识状态,通过压抑来解决奥狄浦斯情结。第二个解决过程或方式是以其父亲自居,认同基父亲的行为。这时孩子不再想到代他的父亲,而去认同父亲的行为方式,认同父亲的行为标准。也正是在这种认同的过程中,孩子形成了善恶的标准,而这些又成了他的超我的一部分。弗洛伊德认为,在此阶段,由于环境特别是父母的影响,往往使孩子产生固着。在此阶段造成固着的环境有两类:一类是”外伤事情“,包括受到父亲或母亲的吸引,并产生了不可思议的冲动,而当他看到父母的性关系或性行为时所形成的所谓外伤;看到成人性器时产生的一种阉割焦虑所形成的外伤。此外,兄弟姐妹的出生也是一种外伤,因为他们造成了他的奥狄浦斯欲望的满足的减少。第二类环境是”慢性态度“。父母无意识地把孩子作为自己的爱物,如父亲把女孩子作为自己的爱物,这样就加深了奥狄浦斯情结,在某种程度上父母可以察觉到此行为,因此产生恐惧和犯罪感,接着对孩子产生愤怒和反对,这样孩子就产生了一种不一致的经验,这正是过度的不满足的体现,从而造成外伤。

第二,女性性器阶段。与男孩子相对应,在此阶段女孩也会产生一种现象,即”厄勒克特拉情结“或”恋父情结“。在性器阶段之前,男女几乎是没有区别的,但女孩子从女性性器得到快乐,并且与其母亲联系起来,到了后来,她的引力从母亲转移到父亲。弗洛伊德认为,男女孩子间的奥狄浦斯情结有很大的区别,虽然由于阉割情结使两者都产生恐惧心理,但男孩子要求解决此情结,女孩子则没有此压力。事实上,正是这种情结使她进入安全的状态中去,成为正常的女性。另一方面,她又为失去母亲而恐惧,而且要求取代其母亲而成为父亲的爱物。但后来她又发现这是不可能的,以致于到最后才使此情结被驱除掉。如果女孩子没有安全地解决好这个问题,她们在性格上会产生这样的特征:即女性的虚荣性。女性往往把自己的风韵评价得过高,而这正是对她原先的那种生理上的劣势的一种弥补。而且女性具有嫉妒心,这来源于对男性性器的嫉妒,她们往往因男孩子们具有阉割焦虑而高兴,这也能弥补她们的那种先天劣势,因此她们既看不起男人,又看不起同性。没有解决好此情结而产生的固着还会产生第二个结果,即”强烈的男性情结的形成“。女孩子不得不承认她们生理结构上的劣势,从而用夸大她的男性特征的方式来弥补之,因此,她们很可能把另一个女性当作恋爱的对象。弗洛伊德认为,在男女的性器阶段如果出现固着,就会出现不同的人格特征,形成性器型性格。性器型的男人往往做事不考虑后果,而且非常自信,过高地评价自己性器的价值,并力求证明他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因此他们常常自负自夸。性器型的女人,会出现”受阻性性“综合征,她们力求在多方面都优于男子,并且去寻找典型的男性职业,且她们对谴责、诋毁男人很感兴趣。

4.潜伏阶段(5岁至青春期前)。在此阶段几乎没有明显的性发展表现,此阶段时间很长,几乎是前三个阶段总和的两倍。弗洛伊德认为此阶段在儿童的个性形成中是极为重要的。此阶段最突出的特征是儿童失去了对与性相联系的活动的兴趣,把他们的能量集中在其他的事情上,如学校里的功课学习上,良好的习惯形成上,他们把自己局限于全部是女性或全部是男性的群体里,正是如此,弗洛伊德才把它称为”潜伏期“。因为性在此时暂隐没了。

5.生殖阶段(青春期至成年)。弗洛伊德把口唇、肛门、性器三个阶段称为前性阶段,在此阶段,性活动是由自发性欲所引起的,孩子们一直追求的是肉体的愉快。在潜伏期之后即青春期,产生了第二次性欲的冲动,这种生理的压力使孩子感到了这种冲动的作用,弗洛伊德认为此时的性本能通过性高潮而得以满足,而且里比多开始投射于所爱的事业上,人们开始产生了性爱。这时,性本能因对更有价值的目标的追求而减弱了自己的紧张。但此方式仍受下意识的本能所控制。如其他的创造性活动和社会活动也都有无意识的根源。

关于人格发展的理论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的人格学说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弗洛伊德主要是从人的无意识动机和性本能分析了人格发展过程和形成机制,提出一个完整的人格发展的动态模式,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个体从出生到成年的人格发展规律和特征,他还特别重视早期经验对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影响。这些无疑是他对人格发展学说作的重要贡献。但是,弗洛伊德过分夸大了性本能和性冲动的作用,从而走向泛性论立场。他将人的一切活动都说成是性表现,认为人从出生之日起就有性的欲望,性动力是人们以后一切重大行动的根本动力,这显然是荒谬的。他没有看到人的社会力量,没有看到人的主动性,更没有看到人是有理智的、有理想的。

 


【本文由 中国心理学家网 发布,转载须保留本文链接!手机浏览网页显示不完整时,请点击网页底部的电脑版。欢迎关注本站微信公共号:xinlixuejianwang 分享按钮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相关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版权所有  中国心理学家网技术支持创立互联    通讯地址:安徽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150#   邮编:230032

联系电话:0551—2826223  E-mail:cnpsy@126.com QQ:619938829  皖ICP备 06003963国内心理学类综合性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