¼վ

û

李俐锟־

李俐锟ҳ » TA־ » 鿴־

心理的、心智的与心灵的

626 Ķ  2009-11-11 10:01

节选自《钻石途径之一:内在的探索》(阿玛斯著,胡因梦译)

  本体不变的特质之一就是:你曾经见过它,你处在那种状态过,现在你只是忆起早已被你遗忘的根本真相。因此我们虽然无法觉察到它,但是这份对本体的记忆仍然存在,而且忆起本体的过程,就是记住我们自己的过程,也就是回归到我们真正的本质。

  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忽视了本体的重要性

  二十世纪发展出来的心理学,使我们认清了人们是如何被童年的局限所掌控。诞生于西方的心理学及心理治疗,乃是对治情绪创痛的崭新途径。弗洛伊德时代以降,西方已经累积了许多有关无意识及人格的知识。心理学这门心智科学,替内在工作带来了许多过去所缺乏的认识。不过那些懂得心理学和心理治疗的人,通常并没有在做内在工作。他们是借由解除情绪上的冲突来减缓痛苦的。一般而言,心理学和心理治疗并不认识本体,因此脱离本体的那份疏离倾向并没有被认清。他们发现人们和自己的情绪及感觉早已失去联结,他们也发现人们已经被无意识里的信念、恐惧及防卫机制所掌控。但真正的存在,这个额外的次元,却没有被纳入心理学的理论里。

  心理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目前正在大量增殖,但似乎没有一种方法是完整的,而成效也不一。从内在工作的角度来看,如果他们不考量存在这个事实,以及我们对它的疏离,这些方法显然无法彻底解除痛苦。痛苦最基本的原因并不是情绪上的冲突。我们会有情绪上的冲突是因为我们不认识自己的本体,此种观点和心理学上的观点是截然不同的,后者认为情绪的冲突就是痛苦的肇因。童年时与环境互动所造成的问题,制造出了我们无意识里的冲突,进而导致了我们日常生活的困境。但心理学家并没有发现,就是这些冲突造成了我们和本体的疏离,而本体才是我们快乐、喜悦和满足的源头。

  有些人在童年时只要一发怒,就会遭到母亲的排拒,或是一些退缩、惊恐的回应。母亲代表的是爱与融合(至少在婴儿期和童年是如此),所以这个人长大之后只要一感受到愤怒,就会害怕失去爱及融合感。在他过往的经验里,爱与愤怒是不能并存的,每当他表达愤怒时,他的母亲就会收回她的爱。从内在工作里,我们体认到力量、性是与愤怒密切攸关的,它们都是一种独立及侵略的能量。因此当某个人与另一个人经验到爱及融合感时,他会觉得自己的力量和性遭到了威胁。这是我们在日常生活里会经验到的一种虚构出的痛苦和困惑。你们之中有许多人在这里都亲眼见识过,若是尚未体验过焦虑、恐惧甚至惊慌失措,我们通常无法接近与爱、愤怒或性相连的本体状态。

  但这又意味着什么呢?我们在童年时经验到的挫败、冲突和排拒,导致我们和本体的各种状态丧失了联结。我们渴望的就是这些本体的特质,因此我们成年生活之中的困惑和不满,必定是源自于这份失落感。这份失落感通常会被我们当成是空虚、无意义、了无生气和匮乏。

  总括地来说,各门各派的内在工作之所以会成效低落,就是因为他们不认识那些阻碍我们经验本体的无意识里的障碍。心理治疗的功效会受限,则是因为它对本体状态一无所知,他们的解决方法都集中在自我和情绪的层面,因此无法带给我们终极层面的满足。

  我们无法习得本体,只能忆起它

  在过去的十年里,有些人根据个人经验及知识,开始整合这两条途径,而且有了某种程度的进展,但还称不上是内在工作的钻石途径。到目前为止,为内在制约和无意识结构的知识做整合的尝试,仍然是非常笼统的。这些整合途径对某些人也许有效,但仍旧造成了学生之间不必要的分裂,因为有些学生认同的是他们的人格,别的学生经验到的却是本体。到目前为止,心理学的认识也许能帮助学生从A点进展到B点,内在工作却可以引领他们从B点进展到C点。心理学的认识为的就是消除错误的人格,然后本体才能得到开发。

  钻石途径和这些途径的不同就在于,它不但可以觉察和消除错误人格,还可以觉察和发展出本体的各种状态。为了说明这个途径为什么有效,我必须概略解说一下我们的坑洞理论

  从内在工作的历史文献里,我们发现所谓的本体就是内在工作的目标。在西方哲学里,柏拉图也曾经谈到纯粹理念柏拉图类型。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真的做内在工作的人)的学生,他曾经提到苏格拉底和学生探讨所谓的永恒真理(我们称之为本体的品质,包括勇气、真诚、谦虚、爱等等)。苏格拉底想要阐明人们如何才能学会这些事,他的解释是:我们无法从别人身上学到这些品质。没有人能教给你勇气或爱的品质。在最后的论述里他告诉我们,只有借由忆起这些品质,我们才会体认到它们。

  每个人多少都还记得这些本体的形式。我们在我们的内在工作里曾经见识过,本体不变的特质之一就是:你曾经见过它,你处在那种状态过,现在你只是忆起早已被你遗忘的根本真相。因此我们虽然无法觉察到它,但是这份对本体的记忆仍然存在,而且忆起本体的过程,就是记住我们自己的过程,也就是回归到我们真正的本质。

  若想了解我们的方法为何有效,就必须认清本体并不是一团东西,也不是某种状态、经验或存在的一种形式。本体具有许多形态和特质,譬如真诚、爱、慈悲,还有客观意识、价值感、意志、耐力及喜悦。这些都是本体的各种特质,它们就像是钻石的不同切面,反映出了不同的色彩。

  虽然人们一向知道本体有许多面向,但大部分的门派还是偏重于某个面向或某些面向。有的门派强调的是爱,他们会运用一些技巧去发展爱。他们谈论爱,他们祈祷、诵唱、崇拜上师、敬神、臣服于爱。别的途径强调的则是服务和劳动,这些人运用的是腹部的能量中枢。还有的门派强调的是真理或真理的追寻,譬如葛吉夫注重的就是意志力,他要人们使出至高无上的力量。哪个方法会强调本体的哪个面向,往往取决于老师和创始者的亲身体悟及性格特质。某位老师曾经在自己的某部分下过很深的工夫,于是跟那个部分相关的本体特质就会变得非常强烈。他是通过那份特质而证入本体的,所以他的教学方法自然会环绕着那份特质而发展。

  能照顾到本体所有特质的门派可说是少之又少,不同教诲之间的冲突便是如此形成的。穆罕默德和耶稣的说法大异其趣,而佛陀更是以自己的方式在宣讲。现代老师讲的又是不同的观点,有的说要臣服于神,有的说要寻找蓝珍珠,还有的说要运用意志力刻意锻炼,有的却认为答案就在空无之中。这些人都不清楚本体具有许多特质,所以每个人都认为别人是错的。如果你以为单凭意志就能证入本体,你自然会认为爱是无效的,因为爱可能暗示着懦弱或多愁善感。这就是为什么某个时期的某些修道团体会以牺牲爱来成全意志,因为这两种品质无法相容。

  我们现在知道本体是借由记忆而回想起的一种东西。你们其实早已直接体验过它,那么我们为什么会忘掉它?我们何时忘掉了这份我们正努力忆起的品质?

ٱ

·


ʻ


(0 )

Ϳ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