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理学家网
 
热线咨询 0551—2826223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心理咨询师考试制度
    发表日期:2008年7月22日 编辑:hfhao 有32408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
心理咨询师考试大纲---发展心理学部分


第四单元 童年期的心理卫生 P221-222
一、学会学习
从幼儿期以游戏为主导活动转变到上小学时以学习为主导活动,这中间有一个过渡的过程。因此,家长和老师应做好儿童入学的心理准备,主要包括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三个方面的准备。

二、培养良好的品行
1.人的品行具体表现为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之中养成的行为习惯。在小学阶段,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各种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就是对学生品行的培养。
2.品行培养要根据不同年龄特征区别对待。
3.习惯的形成方式主要是依靠简单的重复和有意识的练习。

第五节 青春期的心理发展


第一单元 生理发育与心理发展的矛盾性P222-226
一、生理发育高峰:
1.身体外型的变化:身高、体重、头面部
2.生理机能的变化:(1)肌肉与脂肪的变化
(2)脑与神经系统逐步走向成熟
(3)心血管系统加速发展
3.性的发育和成熟:(1)性器官发育 (2)第二性征的出现 (3)性机能成熟

二、心理发展的矛盾性特点:(参见本课程教学参考资料:专栏3-3关于青春期的理论观点)
1.心理上的成人感与半成熟现状之间的矛盾  3.心理闭锁性与开放性之间的矛盾
2.心理断乳与精神依托之间的矛盾      4.成就感与挫折感的交替

第二单元 青春期的认知发展P226-227
一、记忆的发展
1.记忆容量的发展:初中学生的记忆容量达到11.04±0.4。
2.记忆的主要特点:(1)自觉地运用意义记忆,同时有效地运用机械记忆;
(2)多方面的记忆效果达到个体记忆的最佳时期;
(3)有效地运用各种记忆策略。

二、思维的发展
1.青春期的思维发展水平达到皮亚杰所划分的形式运算阶段,这时,学生已经能够脱离具体的物或情境用符号进行抽象思维。
2.建立假设和检验假设的能力、思维形式与思维内容分离
3.思维的形式与内容分离是指根据命题的逻辑形式在头脑中直接进行逻辑推理,使形式从内容中解放出来。

第三单元 青春期的社会性发展P227-229
一、自我意识的发展
1.按照艾里克森的观点,青少年期的主要任务是发展角色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乱。
2.进入青春期后,思想从一直嬉戏于其中的客观世界中抽回很大一部分,重新指向主观世界,使思想意识再一次进入自我,一系列关于“我”的问题开始反复萦绕于心,导致自我意识第二次飞跃。
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强烈关注自己的外貌和体征
(2)深切重视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业成绩
(3)十分关心自己的人格特征和情绪特征
二、情绪变化特点:1.不能自我控制的情绪波动  2.青春期躁动
三、第二反抗期:
1.第一反抗期与第二反抗期的区别:
(1)第一反抗期的独立自主要求,主要在于争取自我主张和活动与行为动作的自主性与自由权
(2)第二反抗期的独立自主要求则是全面性的,从外部因素深入到内在因素,从行为表现到要求人格的独立。
2.第二反抗期的主要表现形式
(1)硬抵抗:表现为态度强硬,举止粗暴。
(2)软抵抗:表现为漠不关心,冷淡相对。
(3)反抗的迁移:有时也迁怒于其他成人。
3.形成第二反抗期的原因
(1)生理方面:由于身体加速成长,生理迅速成熟,使少年儿童产生成人感—自以为已经成熟。
(2)心理方面:由于自我意识的飞跃发展,使他们进入“心理断乳期”。
(3)社会因素方面:进入中学以后,学校环境和教与学的新要求都发生很大的变化,这种更高的要求,势必激励他们产生“长大成人、的责任感。

四、人际关系的发展:1.同伴关系 2.与父母关系的变化特点 3.与教师关系的变化特点

第四单元 青春期的心理卫生 P230-231
一、进行青春期性教育,提前做好知识准备和心理准备

二、尊重少年儿童的独立意识,帮助他们顺利度过反抗期
1.父母需要正视少年儿童的反抗期
2.父母帮助少年儿童顺利度过反抗期应把握的几个要点:
 ①在反抗期到来之前要做好思想准备。
 ②尊重其独立自主要求。
 ③以友相待。
 ④引导子女正确地接纳自己的变化,正确对待自己成长、发展中所遇到的困难和挫折。

三、教给青春期少年儿童情绪调控的方法,消除不良情绪
【本文由 中国心理学家网 发布,转载须保留本文链接!手机浏览网页显示不完整时,请点击网页底部的电脑版。欢迎关注本站微信公共号:xinlixuejianwang 分享按钮

相关专题: 最新文章
专题信息:
  全国正规的心理咨询师培训(2022/5/3 18:11:22)[2068]
  心理学专业英语词汇(C1)(2021/8/9 12:16:08)[1837]
  心理学专业英语词汇(B)(2021/8/9 12:13:58)[1580]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心理调适(2020/12/12 23:45:29)[2091]
  新冠肺炎疫情下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与疏导(2020/12/10 23:41:39)[2836]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相关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版权所有  中国心理学家网技术支持创立互联    通讯地址:安徽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150#   邮编:230032

联系电话:0551—2826223  E-mail:cnpsy@126.com QQ:619938829  皖ICP备 06003963国内心理学类综合性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