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第十三章 理性—情绪疗法   第一节 理性—情绪疗法概观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3/25 20:51:32  文章录入:xinlixue  责任编辑:xinlixue


一、理性情绪疗法的历史

理性情绪疗法(RetionalEmotive Therapy,简称RET)酝酿于20世纪50年代,60年代后渐趋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形。但据埃利斯自己说,理性情绪疗法的核心思想——对理性认识在人的生活中之作用的强调,却与埃利斯的早年生活与学习有关。 阿尔伯特·埃利斯(Albert Ellis)生于 1913年。在童年和少年时代,埃利斯在身心两方面的发展上都出现过一些困难。他患过急性肾炎,性格也一度很羞怯,怕在人前讲话,尤其怕与异性相对。在此期间他对哲学发生了浓厚兴趣,阅读了古代和现代许多哲学家、思想家的著作。其中爱比泰德、奥勒留、爱默生、杜威、弗洛伊德、罗素、华生等人对他尤其有影响。在这些思想家的影响下,埃利斯开始意识到自己的情绪问题是没来由地自己制造出来的,从而下决心采取一种认知行为性质的方法来克服自己怕在人前讲话以及社交焦虑的毛病。


  埃利斯于1943年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得临床心理学硕士学位,1947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尽管他对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心理分析疗法不无疑虑,他还是觉得这是种深刻的治疗形式,因而于1947年在凯伦·霍妮研究所的一位分析家的指导下开始进行个人分析和训练。自此以后,他便开始以经典心理分析的方法进行心理治疗。到1953年左右,他越来越对这种疗法的理论及其疗效失去信任,虽曾努力尝试对它进行改造,但最后还是认为这样做徒劳无益。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