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机”,是个中性词,俗话说的“话不投机半句多”中的“投机”,是褒义词,指见解相同,意见一致;而“投机取巧”、“投机倒把”中的“投机”则是贬义词。我们这里所说的“投机心理”属于后者,是指一种不依靠自己的努力而冀望通过取巧的手段来达到利己目的的心理情绪。它的实质是一种侥幸心理,盼望凭借偶然因素或机遇使自己得到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功。只不过“投机”者具有获取利益的主动性,而“侥幸”者则是期望被动地得到实惠或机遇。 在日常生活中像这类依赖投机而获利,或者因投机而失败的人和事,不胜枚举。如武汉汉正街有一位率先致富的富翁,在80年代初他就完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了原始资本积累,过了一段财大气粗的日子。后来他发现人们对吃海鲜、吃珍奇动物很感兴趣,就决定把资金投向养殖甲鱼以便挣大钱。殊不知他刚完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投入,市场上甲鱼大量过剩,价钱大幅度下降,使得他血本无归。有一个我的朋友见到炒股票很赚钱,就在不明就里的情况下,把几万元投入股市结果被套牢。后来在买房用钱时只得忍痛割血,赔得很惨。这两个事例说明要想发家致富,决不能凭运气,搞投机,要凭着自己的实力从一点一滴干起。美国学者斯坦利在他的新著《富翁心态》中公布了他对美国千名富翁的调查结果。他总结出这些富翁三条致富经验是:喜欢自己开创的事业,激励自己的动机是开创事业而不是攫取财富;生活简朴,勤俭持家,家庭和谐;不搞投机,不光顾赌场和不买彩票。这个经验恰好说明依赖投机只能在偶尔的情况下获利,终究不是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就人生或发财致富的理想选择。那么为什么还有人对投机感兴趣呢? 这主要是由于社会变革时期人们受到各种各样的吸引和诱惑,心情浮躁,总想一口吃个胖子,或者一步登天,尤其是见到一些人率先发迹,更是心急火燎,于是在还没有找到获利项目时就急于幻想财源滚滚的美景。他们不是脚踏实地地从头干起,而是想凭借“不知哪块云彩下雨”的运气,像押宝一样进行投机。如果说偶尔的投机还误不了大事,或造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不了大的损失,那么如把人生都押在投机上就必然引出荒谬的结果。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