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不知哪头炕热——谈择业心理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互联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3/22 18:54:11  文章录入:xinlixue  责任编辑:xinlixue

年来青年的择业心理有了很大的变化,“官本位”和“铁饭碗”的意识明显地淡化,经济收入的多少,能否发挥自己的才干,越来越多地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为青年择业的动力因素。据说,有一位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在选择单位时,有个专业对口的国企单位想接纳他,但他婉辞谢绝,却到一家外资的五星级酒店当洗手间的服务员。家里人和邻居都很不理解,甚至还有人借此向他泼污水,说些不三不四的话。一个月干下来拿回家四千多元,大家都傻了眼。原来这种外资酒店按外国的标准管理,薪水本来就很高,在洗手间服务还能得到顾客不菲的小费。对他的择业选择,有人为他惋惜,觉得没能发挥所长。凭他那种钻研精神,要是在专业对口单位,肯定会有发明创造的;但也有人认为目前机关、事业和国企单位待遇太低,转正前的工资连自己的伙食都解决不了,还得家里给钱,实在太寒酸。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干什么赚钱多,就干什么,无可非议。这种不同的意见实际上是反映了两种择业心理。
  择业心理是面对职业选择时的一种心理意向。它是由人的理想追求、价值取向和生存处境等因素构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的。在计划经济年代不允许跳槽,毕业生由国家包分配,而且各单位的工资待遇也相差无几,因而即使被分配的工作岗位不遂心,也得“干一行,爱一行”,择业是一种令人陌生的概念。可是当我们的社会从封闭走向开放之后,人们的价值心态也发生着变化,开始大胆地追求物质、文化需求的满足和自我价值的实现。无疑这是体现了社会历史的巨大进步。但由于社会转型是个新旧体制的交错承接时期,新旧的价值观念也交错互存,这就容易引起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某些失衡或脱序现象,导致社会心态的倾斜和社会行为的偏颇。尤其是大众传媒中发财致富典型的频频露面,以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膨胀,使得一些青年对职业的评价标准和选择目标发生动摇。有的高中生报考大学时,还雄心勃勃地报考自己喜欢的专业,而不考虑专业的冷和热,可是到大学毕业时就变得“不知哪头炕热”,在重物质待遇还是重发挥才干的选择中容易顾此失彼,走入误区。

[1] [2]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