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拉大旗,作虎皮”——谈攀附心理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互联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3/22 18:41:05  文章录入:xinlixue  责任编辑:xinlixue


  一般地说,攀附心理不会给他人造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损失,但是却容易使自身陷入心理障碍的误区。这主要是因为攀附心理能使人的自私心理膨胀,为达到目的而不惜铤而走险。如有的为攀附高级首长,拉关系,攀乡里,送礼行贿,无所不用其极;有的利用被攀附首长或明星的关系,瞒天过海,招摇撞骗,干些非法的勾当。不仅损害了首长、明星的形象,还污染了社会风气,损害了自身的形象,造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不可估量的损失。
  对于这种心理误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整:
  第一,要明确攀附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品质。“攀附”是个贬义词,就像藤萝或牵牛花那样依靠缠绕或攀援其他的躯干才能使自己生存一样,带有一定的依赖性,也缺乏自我独立的品格。攀附人家的行为本身就降低了自身的价值,说明你不是一个生活的强者,而是依赖他人而苟且偷生的人。诗人舒婷在《致橡树》中写道:“我如果爱你—— / 决不象攀援的凌霄花, /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 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这正是高尚的独立人格的体现,不依赖他人,不攀附他人,依靠自身的聪明、才智和奋斗精神来开创自己的天地。这样的生活才有价值和意义。明白了这一点,就不会作出攀附他人的事情。
  第二,实事求是地对待自己,不要冀望通过不良手段来达到个人目的。无论是哪种攀附者都有个共同的心理特征,那就是想凭借显贵(名人)效应来提高自己的身价,或者通过取巧的办法来达到个人目的。的确有人借助于攀附显贵得到升迁,但这只是钻了社会法制和人事制度不健全的空子,并非正常现象。有位大学教师一直解决不了入党的问题,很是苦恼。后来她的一个老师当了某市民主党派的负责人,就攀上了这个关系,逐步提升,结果她却当了市人大的副主任。这仅是个个案,不能视为常例。要是你也想东施效颦,循着她的脚印走,恐怕就走不通。因此,如果你有雄心壮志,不必抄近路,还是应该踏踏实实地走自己的路。即使你得不到提升,自己也心安理得,不会被人指后脖梗子。至于那些以得到明星签名或合影为荣的人,更是虚无缥缈得很,你以人家为荣,人家还不认识你,就像一现的昙花一样,暂短的虚荣也是转瞬即逝的。炫耀过后的空虚只有你自己知道。

上一页  [1] [2]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