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第四章  人格障碍
作者:王登峰  文章来源:互联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2/17 12:29:02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又称悖德型人格障碍,是最多见的一类人格障碍。Prichard1935年首先提出悖德狂(moral insanity)的诊断名称,描述这样一类患者:他们出现本能欲望、兴趣嗜好、性情脾气和道德修养方面有异常改变,没有智能、认识或推理能力的障碍,无妄想或幻觉。后来,悖德狂的名称逐渐被反社会型人格所取代。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引起违法犯罪的问题最多,患者以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为主要特点,情绪具有爆发性,行为冲动,对社会对他人冷酷和仇视,缺乏好感与同情心,缺乏责任心和羞愧悔改之心,目无法纪,不能从挫折和惩罚中吸取教训,与大多数人不同的是焦虑感和罪恶感缺乏。
CCMD
2R对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提出了下述诊断标准:
(
)符合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
(
)患者在18岁前有品行障碍的证据,至少有下述表现中的三项
1.
经常逃学;
2.
被学校开除过,或因行为不轨而至少停学一次:
3.
被拘留或公安机关管教过;
4.
至少有二次未经说明而外出过夜;
5.
反复说谎(不是为了躲避惩罚);
6.
习惯性吸烟、喝酒;
7.
反复偷窃;
8.
反复参与破坏公共财物活动;
9.
反复挑起或参与斗殴;
10.
反复违反家规或校规;
11.
过早有性活动;
12.
虐待动物和弱小同伴。
(
)患者18岁后有不负责任的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至少有下述项目中的三项
1.
不能维持长久的工作或学习,如经常旷工旷课,或期望工作而得到工作时又长久待业(6个月以上),或多次元计划地变换工作;
2.
有不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这些行为已构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拘捕的理由(不管拘捕与否),如破坏公共财物;
3.
易激惹,并有攻击行为,如反复斗殴或攻击别人,包括殴打配偶或子女(不是为保护他人或自卫);
4.
经常不承担经济义务,如拖欠债务,不抚养小孩或不赌养父母;
5.
行动无计划或有冲动性,如进行无计划的旅行,或旅行无目的;
6.
不尊重事实,如经常撒谎,使用化名,欺骗他人以获得个人的利益或快乐;
7.
对自己或对他人的安全漠不关心;
8.
缺乏对家庭应尽的责任,如其小孩因缺乏照顾而营养不良,因缺乏起码的卫生条件而经常生病,有病也不带其求医,元足够的衣食,浪费金钱而不购置家庭必需品;
9.
不能维持长久的(一年以上)夫妻关系;
10.
危害别人时无内疚感。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