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第三章 心理过程变态
作者:王登峰  文章来源:互联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2/17 12:25:38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精神运动性兴奋
         
精神运动性兴奋是指整个精神活动增强,患者终日忙碌不停,多辩饶舌,胡编乱画,事事干涉,有时出现色情行为和愚弄他人或恶作剧的戏谑行为。精神运动性兴奋可分为协调性和不协调性两种,前者是指言语动作的增多和思维情感活动增多相一致,和环境相配合,见于躁狂病人;后者言语增多和思维情感不相配合,动作单调杂乱,无动机和目的性,使人难以理解,精神活动与外界环境不协调,见于青春型精神分裂症的病人。
(
)违拗症
      
患者对他人提出的要求没有相应的行为反应,甚至加以抗拒。做出与对方要求完全相反的动作称主动性违拗,对他人的要求不执行称被动性违拗,多见于紧张型精神分裂症病人。
(
)刻板动作
患者持久地重复某一单调动作,常常伴有刻板言语。
(
)模仿动作
          
患者无目的地模仿他人动作,伴有模仿言语。
(
)作态
       
病人作出古怪、愚蠢、幼稚、做作的动作、姿势、步态和表情,如作怪相,扮鬼脸,多见于精神分裂症病人。

意识障碍                                                                                                                        

        意识的含义在哲学、心理学和医学上各有不同的解释,从临床角度讲,它一方面是指人的清醒程度,另一方面是指人对自身和环境的理解程度。意识是各种心理过程赖以进行的背景,是人们智慧活动、随意动作和意志行为的基础。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是维持意识的重要结构,脑干受伤、代谢紊乱和神经递质变化都会导致意识障碍。有人认为,意识是一种心理状态, 而不是单一的心理过程,不能用单一的心理过程障碍来判断是否存在意识障碍。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