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第四章 心理咨询工作对从业者的要求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互联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3/22 17:29:44  文章录入:xinlixue  责任编辑:xinlixue

第二节 职业道德方面的要求

 

第二节 职业道德方面的要求

在美国,所有的专业咨询者都必须遵守有关法律和所属专业组织所明文规


定的道德准则,违反这些准则将导致失去专业组织的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员资格(certification)、吊销执照(licensure)和法律诉讼。


  中国心理学会和中国心理卫生协会1993年颁布的《卫生系统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工作者条例》中,就包含职业道德方面的规定。在此之前,中国心理学会199212月还制定了《心理测验工作者的道德准则》[10]。1999年中国心理学会和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又联合起草并下发了《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工作者道德规范准则》[11]的专门文件,对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从业者的道德伦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01
8月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首次颁布试行的《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对心理咨询师的职业守则和职业道德都作出了明确规定。根据这项《标准》,心理咨询师的职业守则是:


热爱本职工作,坚定为社会做奉献的信念,刻苦钻研专业知识,增强技能,提高自身素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与求助者(亦即来访者,下同)建立平等友好的咨询关系。该《标准》对心理咨询师的职业道德规范做了进一步明确规定,具体包括以下六项主要内容:


(1)
心理咨询师不得因求助者的性别、年龄、职业、民族、国籍、宗教信仰、价值观等任何方面的因素歧视求助者。


(2)
心理咨询师在咨询关系建立之前,必须让求助者了解心理咨询工作的性质、特点,这一工作可能的局限以及求助者自身的权利和义务。


(3)
心理咨询师在对求助者进行工作时,应与求助者对工作的重点进行讨论并达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一致意见,必要时(如采用某些疗法)应与求助者达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书面协议。


(4)
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不得产生和建立咨询以外的任何关系,尽量避免双重关系(尽量不与熟人、亲友、同事建立咨询关系),更不得利用求助者对咨询师的信任谋取私利,尤其不得对异性有非礼的言行。


(5)
当心理咨询师认为自己不适合对某个求助者进行咨询时,应向求助者作出明确的说明,并且应本着对求助者负责的态度将其介绍给另一位合适的心理咨询师或医师。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