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第五章 新的环境新挑战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互联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3/22 16:53:26  文章录入:xinlixue  责任编辑:xinlixue



尽孝是最本原的感恩


我觉得人一生,最该感激的就是父母,父母给了我们生命,对我们有养育之恩,因此,无论我们怎么做都报答不完父母的恩情。尤其是作为一个残疾孩子的父母,他们所经受的精神压力和感情折磨,没有亲身经历的人是无法想象的。所以,我总是为父母多做一些事情,多分担一些忧愁。同时也是为了自己的心安。
爸爸的工作常跑外县,买的鞋冻脚,我剪个鞋样就给爸爸做了一双男式皮脸条绒的大棉鞋。这是我第一次做男人的棉鞋。这种鞋难度很大,但我做得非常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功,爸爸高兴坏了。穿上我做的棉衣、棉鞋,骄傲得逢人便讲:“这是我老二做的……,我的二孩子不仅心灵手巧,聪明懂事,而且自学了文化,一天书没念,什么书都能看,我这孩子太可惜了……”妈妈说起我,更是伴着眼泪,感慨万千。凡是爸爸妈妈工作过的地方,都知道她们有个又聪明又能干的女儿,他俩的这种满足感和欣喜感,让我感到了极大的安慰。我向人们证明,有我这样的儿女,只能给父母带来益处,我不是父母的累赘,而是父母的骄傲!

有一次,天已经很冷了,妈妈还没有穿棉裤,我问她:“棉裤都做好了你为什么不穿?”她说棉裤有点厚,过些天再穿。一种“失职”的负疚感致使我当即让妈妈上街买块布,妈妈让我星期一做好就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她穿着公出。那天是周五,晚上下班时妈妈拿回买来的布,吃完饭七点,我便开始裁剪,上缝纫机,然后悄悄爬下床絮棉花。凌晨三点半,保质保量做完。绊带、钮扣都钉好了。第二天早上,我把做好的棉裤交到妈妈手里,妈妈吃惊地看着我:“呀!你这是什么时候做的?”穿上薄厚肥瘦极为合身的棉裤。妈妈无法相信这是真的,妈妈给我三天时间,我竟在这“三天”尚未来到之前完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了任务。站在一旁的姐姐不可思议地说:“你怎么像做计件似的,这也太快了。”姐姐的话似乎提醒了我什么。的确,假如别人有10年的时间,而我只有5年。如果我5年内做完别人10年也做不完的事情,那么我这5年的生命不是比那10年的意义更大吗?我从始至终都发现,那些懒惰不做事的人真傻,他们永远体会不到在劳动中开发智慧、证明自我的信心和价值的那种人生快乐。别人家一到冬天就为没人做棉衣犯难,一条棉裤又缝又补,换来换去穿好几年;而我的家人,年年穿新棉衣,就连里面的毛衣,外面的罩衣,包括爸爸脚上的棉鞋,都是我亲手做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的,看到这些我心里感到特别的满足。在人们赞许、钦佩、折服的目光中,我找回了做人的尊严和自信。

我的医生全摇头

有一位骨外科教授给我检查身体的时候,看到我那严重侧弯的脊柱、深深凹陷在胸腔里面的肋骨、全部瘫痪的肌肉以及腰弯得头和腿几乎挨在了一起、呼吸困难的样子时,曾感慨地说:“我行医几十年,从未见过这么重的儿麻患者,能活下来真是奇迹,根据病情,司晶根本不能坐着,她是凭毅力堆起来的。”当他听说我竟能做那么繁重的家务时,他惊呆了,他说:“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在我们医患对话的时候,他还想用一个医生对患者惯用的“安慰”来对待我。已经习惯于医生“判决”的我,早已明白他要对我说什么了,就非常坦然地笑着说:“我把医生当救世主的年代已经过去了,我不想听别的,我只想知道你有没有能力改善一下我目前的身体状况,我不奢望能迈开双腿走路,我只希望能稍微减轻一点痛苦。我还有好多事情要做。”他愣了一会,接着问我:“你念几年书?”我身边的人告诉他我没有上过学,但却读了很多书,老教授眼圈红了,一连说了好几句:“太可惜了,太可惜了……”一位年轻医生含着眼泪说:“面对这样的患者,我们这些做医生的真是羞愧。”

那天回到家里,我没有吃午饭,上班的都走了,剩下我一个人的时候我哭了。看着满是刀痕的腿,我不住地问自己:治疗,治疗,你手术遭了那么多的罪,结果又怎样呢?……

我能做衣服,我能做饭,我能织毛衣,我能洗衣服。我能给地板刷油,我所做的一切,正常人望尘莫及,但我却仍然无法克服残疾的双腿给我带来的困难。只要一离开床,就要用人背。一端起饭碗,我就想到趴在别人背上的那种尴尬情景。为了尽量减少这种痛苦,尽量避免麻烦别人,我宁愿少吃、少喝。从此一端起饭碗就条件反射,致使我的食欲越来越差。

早上从床上起来,晚上再原地不动地躺下,星移斗转,一年又一年,这张永远都坐不穿的床,一点点吞噬着我的青春和生命。

当一个人拥有健康和生命的时候,他并不明白自己的富有。可我这个与死亡的阴影结伴同行的人,却深知时间的可贵。每一次医生的“判决”和暗示都加重了我的紧迫感。不止一个好心的医生劝我说:“你等于超期活着,没必要太要强,想吃什么、想穿什么就和你父母要……。”说也奇怪,我既不想吃什么,也不想穿什么,更没有对生命将尽产生丝毫的悲哀。只是想拼命地去占有它,充分地去利用它,恨不能把时间掰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两半用。譬如织毛衣,要放上一本书,边织边看,这就是我最好的休息,最大的享受。两只手不停地去做,这一件事尚未做完,下一件事早已想好了该怎样做。一分钟都不舍得浪费,对于一个不断被判处死刑的人,她对生命的紧迫感是健康的人所无法体味的,我要利用每一分钟活着的时间做这想做的事情,来感悟生的快乐。

上一页  [1] [2]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