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什么是“外向作用”(reaction formation)? 一个女人有很强的性欲全装作规矩的样子来隐藏它。她在意识上感到凡是与性有关的任何事情都令她厌恶,甚至觉得被玷辱了似的。 或者做母亲的,由于没有时间而疏忽了对儿子的照顾,儿子感到被母亲拒绝和伤害,于是他会做得像个孝顺的儿子,以伪装他的深处的怨恨。他甚至会放弃结婚的念头,而愿意“奉献”一生来照顾他母亲的各种需要。 这两个都是反向作用的例子。它也是一种潜意识的伪装形式。它使得被禁止的欲望变得似乎(对我们或其他任何人)就像那些相反的防卫伎俩一般。我们的潜意识心里对着潜意识的“不愉快感觉”反应,然后制造出与这个感觉相反的影像来。这样可以帮助个人更平静地生活在一个戒律众多的世界里。 一般人总是设法把他违反社会的态度隐藏起来,而不被自己与周围的人知晓。透过反向作用,他便能行动得有如“相反的态度(更可被接收)才是他的真正态度”一样。 比方说,如果一个人有将痛苦加诸别人的强烈冲动,他就可能把这个虐待狂的欲望伪装得似乎对他所碰到的人过分地过心。他虽觉得易于相信他的外在意识行为才是他真正的自我的忠实表现。
31.什么是“合理化”(rationalization)? 在自己的一些思想、感觉和行为上,可能会发现错误时,个人可以利用合理化作用加以调整。 每个人都有某种自我的理想构想,它暗示着自己应该是怎么样。但理想总是不易达到的。当一个人失去了理想以后,感到自己背叛了这种“认为应该遵行的方式”,而在潜意识上有原谅这个背叛的需要。于是,找到了堂皇的(但不诚实的)理由来原谅自己。 假如他对自己失言侮辱朋友和熟人感到忧伤,他会称他是一个以外,若是他欺瞒应缴的所得税额,他会拼命宣称“每个人都这样做”来维护自己的“正直”。在这两个例子里,他都用上“合理化”的技巧。 合理化与外射都是一种歪曲事实的方法。它作用得像个自卫的虚假律师。它使个人每天的谋生工作变得更容易。不过一个人如果用它用得太过分,就很可能有心理症了。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