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第十九章 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互联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3/28 19:03:17  文章录入:xinlixue  责任编辑:admin


从不同的学派来讲,每一学派都在致力于不断完善自己的理论,并在临床实践中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治疗周期。与此同时,他们也向外吸收一些于己有利的其他学派的理论观点和技术方法。相比之下,吸收外来的方法技术的倾向更为积极。心理分析学派的许多治疗和咨询者运用了行为学派的某些方法[4],而行为学派的治疗和咨询者们也在不断吸收和运用其他学派的方法充实自己[5]。

  在美国, 持有该立场的临床心理学家已经于80年代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立了一个专业组织——整合心理治疗学会(The Society for the Exploration of Psychotherapy Inergration , SEPI)办了一种专业刊物——整合与兼容心理治疗杂志(Journal of Integrative and Ecletic Psychotherapy)[6]。Eclectic这里被译为折中,在60年代,折中主义还是一个不大受欢迎的字眼,而到了80年代却有越来越多的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者称自己奉行的是折中主义。有人对美国自1974年以来的十五年的临床心理学研究作了回顾总结,发现近50%的都是兼容取向[7]。还有人对临床心理学家、精神病学和社会工作等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员所作的调查发现,有68%的人认为自己属于兼容学派[8]。


  方法上的兼容导致了理论上的整合(integrative),所谓整合是指将不同的理论作更高层次的统整和综合。从兼容到整合的过渡,是寻找各种理论与方法的共同要素(common factors)。兼容模式的代表人物是LazarusBeutle,整合模式的代表人物是BeitmanPatterson。虽然方法兼容目前已经相当普及,但是理论整合却并不十分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功。正如Lazarus9]所言,对理论的统整并非今人的能力所及,而对共同因素的寻找已有所收获,几乎所有学派都强调治疗关系的重要[10],甚至认为治疗关系可以作为整合辅导理论的基础。但他同时又指出,只有对治疗的哲学与理论有一致的看法,才能对治疗的实务有一致的看法。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