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自我开发
作者:草棒毛婷  文章来源: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11/18 11:56:42  文章录入:草棒毛婷  责任编辑:草棒毛婷

                  协调的大脑最聪明

人脑中有生命中枢,有语言中枢,有感觉中枢,那么,有没有智慧中枢呢?聪明的关键在哪里呢?

大脑皮层对于智慧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美国心理学家拉胥曾做过一个试验,他让猴子学会了挑出钥匙、伸进锁孔、旋转开锁等一系列动作。然后,切除它的一部分大脑皮层,再缝合脑颅。猴子康复以后,它还保持着挑出钥匙、开锁的能力,只是速度要慢一些。拉胥利将不同的猴子切除大小不等的大脑皮层,他发现,切除得越多的猴子,解决问题的速度就越慢。

那么,是不是大脑皮层下的组织对于智慧就没有贡献了呢?不是的。不少人作出发现和创造,常常不是在白天,不是在工作中,而是在睡梦中,在休闲时,他们的创造性思想是出其不意地来临的。人在睡梦中,大脑皮层处于抑制状态。看来,皮层下部的组织对于智慧也有很大的功劳。有一种理论认为,人的创造过程中,潜意识起着大作用。人们常常在有意无意之间发现了一个寻找已久的大秘密,似乎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虽然表面上不费功夫,其实,潜意识一直在默默地工作,它在搜寻着有用的资料,在寻找着无形的联系。一旦找到了事物背后的联系,它就通知意识,此时,我们就会感觉到突然的顿悟。

是不是脑重量越大就越聪明呢?不一定。从动物来讲,鲸鱼的大脑重量比人类的大脑重量要大好几倍,但是,鲸鱼没有人类聪明。大象的大脑的绝对重量也比人的大脑重些,但是,大象虽然比较聪明,也远没有人聪明。从相对脑量,即大脑重量和体重之比来看,有些鸟,如百灵鸟,达到1/12 ,而人的只有1/40左右,百灵鸟的相对脑量比人要大好几倍。但是,人还是比百灵鸟聪明。

人脑与人脑相比,固然脑容量比较大的人可能比较聪明些,但是,有不少脑容量很小的人也很聪明。俄国大作家屠格涅夫的脑容量达到2000多毫升,法国作家法郎士的脑容量只有约1000毫升。但是,法郎士同样是一个伟大作家。医学上曾发现一个大脑皮层很薄的人,但他看上去智力也不错。

人的智慧在于联系上。从微观上看,智慧的高低在于神经元之间的联系的程度不同。神经元工作不是单枪匹马地进行的,而是形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一定的神经元网络、组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一定的神经元回路后进行的。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互相联系着。突触越多,组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神经元回路的可能性越大,智力就越发达。在进化史上,从低级物种到高级物种,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联络的突触数是不断增加的。突触越丰富,人就越聪明。

从宏观上看,左右大脑半球之间的联系和协调,也是聪明的一个重要原因。人的左右两个脑半球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合作使左右脑的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俗话讲,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就是说,合作出智慧,协调出聪明。大脑两个半球也是这样,它们各有所长,如果彼此能密切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就能取长补短,发挥更大的能量;如果不合作或合作而不协调,就会影响大脑功能的发挥。

一些取得杰出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就的人,是因为他们的左脑半球和右脑半球的功能发挥得都比较好,左脑和右脑发展比较均衡,协调得比较好。比如说,爱因斯坦是相对论的创立者,他的左脑很发达,数学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绩很优秀;同时,他的右脑也很发达,他的小提琴拉得很出色,音乐欣赏能力很强,有很高的音乐造诣。左右脑共同的优势使他作出了伟大的创造。另一位20世纪的大科学家普朗克也是这样。总之,大量的事实表明,协调出智慧。

大脑的病理研究也从反面说明了左右脑协调的意义。前文提到,大脑左右半球之间有一座神经纤维组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的“桥梁”,叫胼胝体。它是左右脑之间的信息通道。左脑得到的信息,通过它及时地传到右脑,右脑得到的信息,也通过它及时地传给左脑。它使左右脑保持密切的合作,实现功能的互补。而两个大脑半球互相隔离的裂脑人,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大大下降。这种病人在胼胝体切断手术进行之前他能够轻而易举地解决简单的几何学问题,而手术后他却感到非常吃力。为什么呢?这是因为,解决几何问题要画出图形,还要进行逻辑的运算。前者是个形象问题,要由右脑解决,后者是个逻辑问题,得由左脑来解决。也就是说,几何问题是由左右脑合作解决的。对裂脑人来说,他的左右脑分开了,它们无法合作,无法共同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大大下降。

因此,要提高智慧,就要使左右脑均衡地发展,要使左右脑协调地工作。左右脑的协调训练对发展大脑的整体能力有着很大的意义。

那么,怎么促进左右脑的协调发展呢?我们知道,人的左手是由右脑主管的,右手是由左脑主管的,就是说,左右手分 别由两个不同的大脑半球主管。因此,左右手的协调实际上也就是左右脑的协调训练。左右手协调的工作有打字、弹琴等。打字的时候,左右手的十个手指交替地工作着,协调地合作着。由不协调到协调的过程,也就是大脑左右半球的协调过程。

电脑操作也能锻炼左右脑的协调。电脑操作经常使用键盘来输入信息,手指要在键盘上协调地操作,这是一种左右脑的协调训练;而且,汉字输入时,要将汉字拆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字根,再由字根转换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某个英文字符,再将几个英文字符组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一个字符组,这样大脑中不断地进行着分析、转换和综合的过程。这些过程,分别是由大脑的左右两个半球主管的。因此,汉字输入的训练,实际上也是大脑的左右两个半球的协调训练。

                 手巧与心灵

思维是大脑的功能,智慧是大脑的产品。手是劳动的器官,也是大脑的输入和输出的窗口。大脑和手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心灵”导致手巧,手巧也促进着“心灵”。因此,你要有一个灵敏而富有智慧的大脑,就要努力锻炼你的双手。

牛顿的心灵

英国科学家牛顿在少年时代,是个顽皮的孩子。他喜欢做各种各样的小玩具,风筝啊,风车啊,水车啊,什么都做,而且做得很好。

有一次,他做了一个小风车,风车上有几个大的风轮,风一吹,风轮就滴溜溜地转个不停,同学们看了,都夸牛顿手巧后来牛顿见到村里的小河,河水总是哗哗地流个不停,就做了一个小水车,把水车装在一条小沟渠中,水冲击在水车的车轮上,水车就不停地转动。他想,用这种办法,不是可以推动磨子吗?如果水流能推动磨子,村里的人们磨面粉就省力多了。他琢磨了许久,做了一个大车轮,轮片大了,水对它的冲击力也大了,再通过一个传动轴引起石磨的滚动,人们只要在磨口放进麦子,磨片中流出来的就是面粉。村里的人都夸牛顿为村里人做了一件好事。

牛顿长大后,还是喜欢动手。他听说了望远镜,就动手做了一个,他做的望远镜可以用来观察天体。他还自己做了一个三棱镜,利用这个三棱镜,他把白色光分解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了单色光,开创了光学的新局面。后来他又动手革新了望远镜,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功地制造了性能更加优良的新一代望远镜。

在实践中,牛顿培养了他可贵的动手能力,也增加了他的智慧。如果牛顿没有这种动手的能力,他就不可能在光学、天文学方面取得那么杰出的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就。如果没有在少年时代动手的活动中锻炼自己的大脑,他就可能不会在科学的许多领域创造那么伟大的业绩。可以说,少年时代的小风车造就了伟大的牛顿。

修表与绣花

曾任上海脑科学研究所所长的张香桐是著名的神经生理学家,在神经发育等领域有重要的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就。他培养学生,不仅重视基础理论,而且重视动手能力。

有一次,他在招收研究生时问考生:“如果你的手表坏了,你将怎么办?”有个考生回答,送到表店里修理,张香桐却认为,应该自己学会修理。他主张,从事科学研究不仅要学会看书,而且要学会动手;不会动手,就无法进行实验,也不能了解事物的奥秘。动手能力需要不断地培养。手表坏了,正是培养动手能力的好机会,为什么要送到店里修理呢?熟悉张香桐的人都知道,他家里的钟、表坏了,都要自己修理一番。正是这个原因,他在进行神经生理学的实验时,做得那么精细,那么一丝不差。

著名外科医生陈中伟也是一个很重视培养动手能力的科学家。他的手非常灵巧。在进行断指接活手术时,要小心地接上断肢的神经、血管和微血管,不能遗漏,不能接错。而血管和神经是那么地纤细,只能用极细的针在显微镜下操作。这种工作,比绣花要细致得多,困难得多。为了锻炼手的灵巧性,陈中伟专门学习绣花,一针一针地绣,在绣花的过程中锻炼了手,为断指接活手术的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功准备了条件。

智慧是动作的内化

大量的研究表明,动手能促进动脑,动手能力强的人,通常比较聪明。

大量的研究也表明,儿童学会动手的那个年龄段,大脑的发育、智力的进步十分明显。孩子们东摸摸,西看看,问这问那,可以极大地促进智力发展。瑞典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智慧是动作的内化。

孩子们玩皮球的时候,把球从桌子上推下,球不见了,他们就在桌子底下找,找来找去终于找到了;他们又玩别的东西,丢了找,又一次找到了。渐渐地,通过游戏他们在大脑中留下了一个这样的结论,即某个物体的消失,并不是真正的消失,它们还存在着,只是没有被发现。这是思维进步的一个飞跃。这个过程,就是内化。

没有动手的过程,就没有动作的内化,没有内化的实践,大脑就缺少锻炼的机会,智力就会受到影响。

大脑中的投影图

动手为什么能促进人的智慧呢?

大脑皮层,主管着身体的各个部位,控制着人的各种功能。大脑皮层工作时有精确的分工。

有个名叫潘菲尔德的脑科学家,他用微电极刺激身体一定的部位、并观察大脑皮层相应区域反应的办法,研究大脑的定位和分工。用这种方法,他绘制出了大脑皮层的定位图。身体各个部位在大脑皮层上都有一定的主管区,大脑皮层上的某个区,主管着身体的某一部位。大脑皮层上的身体的投影图,排列得很有规则。

播菲尔德发现,大脑皮层分工有个特点,就是身体投影区的大小,并不与身体的大小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比例,而与身体的使用程度有很大的相关性。人的腰部、臀部、腿部,虽然体肢部位很大,但是,在大脑皮层上的有关区域却不大。而手的部位在人体中的比例并不大,但是在大脑皮层中所占的区域却很大。手掌、手腕、拇指、中指、食指、无名指、小指等在大脑皮层的定位区中,大拇指所占的最大。如果根据大脑皮层上定位区的大小绘制一个人,这是个大手、小脚、细腰、瘦臀的怪人。这从一个角度表明,手在大脑皮层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大脑发展的一个重要推动力。

动手,对人的智慧有重要的作用。这是因为,第一,手是重要的信息器官。它是大脑接收信息的一个重要的通道。人的手指上有柔软的肉球,内有丰富的神经,通过动手,手接收到大量的信息,通过一定的神经通道输入到大脑,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为大脑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

第二,动手的过程也是动脑的过程。动手过程离不开大脑的思考,多动手就是多动脑,手越用越巧,大脑也越用越灵。动手过程中,大脑会形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新的神经回路,动手多了,大脑中新的神经回路就得到发展,大脑皮层中手的投影区就得到发展。

第三,动手过程中会发现许多新的现象,这些现象会迫使大脑进行思考。动手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想:为什么是这样的?应该怎么办?问题是智慧的营养剂,问题多了,大脑的思考多了,大脑寻找的答案多了,智慧就能不断地提高。因此,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手和脑有直接的关系。儿童双手掌握的技术越高超,这个孩子就越聪明。因为手指的活动可以刺激大脑运动中枢,使神经细胞的功能得到迅速发展。”

多动手吧

现在的孩子动手的机会比较少。家务劳动由大人全包了,孩子们想玩沙玩泥,大人们往往不赞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这样,就使孩子动手能力的提高受到了很大的束缚,大脑的发展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为了使孩子更健康地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长,要让他们多动手,家里要给他们留出一个动手角,为他们准备些小工具,如小刀、小锯、小钻头,让他们装装拆拆,锯锯刨刨;给孩子们一块小园地,让他们在小园地里翻翻土,拔拔草,浇浇水。还要鼓励孩子学习装装无线电,做做望远镜;学会做一些针线活,学会编结、刺绣,或者学习做一些航空、航海模型。平时,要让孩子学习做一点家务,这不仅有利于道德品质的健康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长,也有利于智力的发展。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