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2008年心理学全国统考考研真题与答案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互联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8/13 19:00:44  文章录入:anyida  责任编辑:anyida


82.答案要点:
言语获得理论归结起来有三种:
(1)习得(或经验)论:言语是通过学习获得的。强调家庭和社会环境对言语发展的重要作用。(3分)
①强化说认为,儿童语言的习得是通过操作性条件反射实现的,强化是学习语言的必要条件,强化的程序是渐进的。言语发展表现为儿童习得的口头反应的增加。(4分)
②模仿说认为,儿童是在没有强化的条件下通过观察、模仿而学习语言的。(3分)结合理论恰当地解释现象。(5分)
(2)先天论:语言能力是人类与生俱来的。(3分)
①先天语言能力说认为,语言是普遍语法能力(知识)的表现,语言获得过程就是由普遍语法向个别语法转换的过程,这个转换是通过语言获得装置(LAD)实现的。儿童获得的是一套支配语言行为的特定的规则系统,因而能产生和理解无限多的新句子,表现出很大的创造性。(4分)
②自然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熟说认为,生物遗传是人类获得语言的决定性因素。语言获得是大脑机能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熟的产物,最容易获得语言的时期是从出生到青春期之间。(3分)
结合理论恰当地解释现象。(5分)
(3)相互作用:言语发展是生理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熟、认知发展与不断变化的语言环境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的结果。(3分)
①认知相互作用论认为,语言是儿童许多符号功能的一种,认知结构是言语发展的基础,言语结构随着认知结构的发展而发展,个体的认知结构和认知能力源于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4分)
②社会相互作用论强调儿童与同伴或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人的交往在语言获得中的作用。(3分)结合理论恰当地解释现象。(5分)
【评分说明】考生可任选上述三种理论中的两种理论作答。三种理论全作答的,则按作答的先后顺序,只对前两种给分。
83.答案要点:
(1)实验设计一为2×2被试问设计,(2分)被试为24人。(2分)
实验设计二为2×2混合设计,其中,学生类型为被试问变量,教学方法为被试内变量。(2分)被试为12人。(2分)
(2)根据实验设计一的结果,能得出如下结论:
①教学方法的主效应显著,启发式教学方法的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绩显著高于讲授式;(2分)
②学生类型的主效应不显著;(2分)
③教学方法和学生类型之间的交互作用显著,即教学方法对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绩产生了不同的影响;与讲授式教学方法相比,启发式教学方法对学困生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绩的提高作用更大。(4分)
实验设计二与实验设计一的结论相同。(4分)
(3)比较说明
①比较而言,被试问设计的方案能更好地回答研究问题;(4分)
②虽然混合设计所需的被试量较少,且混合设计将教学方法作为被试内变量,能更好地控制来自不同个体间的差异,但当实验过程中容易产生累积效应或练习效应时,则被试内实验设计无法适用。本实验如果将教学方法作为被试内变量则会产生累积效应或练习效应,因此,包含被试内设计在内的混合设计不能回答该研究所探讨的问题,选择被试问设计更佳。(6分)
【评分说明】关于(3)中的第②点,只要考生说明了不同的教学方法作为被试内变量可能产生相互干扰或影响,因此混合设计不适用,即可给6分。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