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女恋物癖患者比男性恋物癖少
作者:anyida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7/12 8:06:30  文章录入:anyida  责任编辑:anyida

恋物癖又称物恋症、恋物症,是指一种将无生命的物体或异性身体及衣饰的某一部分直接作为性活动对象并以此来获得性兴奋的行为。这一名词是由法国心理学家皮纳于1988年创用的。

通常,当一个性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熟者萌发了性兴趣,而他的恋人或配偶不在身边时,也可能以某种物体作为性爱对象的替代物或象征物品,进行有限度的性发泄(如手淫等),这属于正常的心理反应,这种情况不能看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是恋物癖。而恋物癖患者却把从无生命的物体或异性躯体及其衣饰获得性行为作为惟一的选择,并走向极端化、绝对化、和固定化。对于这类患者,单纯的性活动已无法引起他们的性冲动,或从中得到性满足,只有在所恋物品的帮助或引导下,才能发生性兴奋,激起性兴趣,达到性发泄,获得性满足。

一般认为,男性恋物癖患者多于女恋物癖,这可能与男性性意识主动、强烈,自发性性活动较多,常喜欢以自慰性性行为获得性快感有关。但研究也表明,女性恋物癖患者也很常见。霭理士在《性心理学中就记述了一位女性患者的自述,这位女性患者名叫齐尼亚,从13岁起,种种性的象征就在她心理上纠缠不放,“从这时候起,我始终被此种象征包围着,早年略为好些,但后来包围的力量日见其大,因为我既认识它们有性的意味,自不免作一番挣扎,而越挣扎,便越感觉到摆脱不了”。

霭理士认为,这一类的象征,大多数是随地可以遇到的,也是任何人的经验里都可以发生的。一个处在青春发育期前后的青年,在一度强烈的性兴奋之际,对身外的某一件事物有时候会突然感到极深刻的印象,而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为欲念的对象。这种偶然的牵合是常有的事。因此,若在比较轻微的限度以内,还可以说是完全正常的。每一个在恋爱状态中的男子或女子对爱人身上某一个品性,或对爱人所曾接触过的事物,总不免表示几分特别的眷恋,原是不足为奇的,但若此种眷恋过了相当的界限,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为性恋的专一对象,或性情绪全神贯注的事物,那就不合常态了;再若恋物的威力发展到一种程度,可以离人而独立,即使所爱的人不在,恋物的呈现不但足以激发积欲的过程,并且足以完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解欲的过程,即无须正常的交合,亦足以供给性欲的满足,那就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为一个明确的畸变了。

霭理士认为,要一个象征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为一个性欲的对象,即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为一个恋物,必须有先天的特殊倾向做条件,这特殊倾向虽无疑的大都是属神经病态的性质,却不一定都很明显地看得出来,不过要从偶然的牵合的事物进而为比较持久和比较浓厚的物恋的对象,其间总得有先天的倾向做张本。

法国社会学家安德烈 莫拉利 达尼诺认为,恋物癖是专一的性崇拜,或者崇拜通常不包含在正常性欲中的一部分身体,或者崇拜同性器官有关或象征性地代表性器官的一个物体。他认为恋物癖有两个发展阶段。在第一个阶段里,只要具备了某些条件,性行为还是可以进行的,例如,有些人只有在其性伙伴衣着特殊时才能进行性行为。在第二个阶段里,性进一步失去了差别,于是恋物癖者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了一位真正的病人,只满足于观察或接触他所选中的物体。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