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bbs
收藏本页
联系我们
论坛帮助
dvbbs

赞助商链接
>> 灌水渲泄、新手试帖、内心独白、趣闻趣事
搜一搜更多此类问题 
中国心理学家网心理论坛娱乐休闲灌水乐园 → 文学批评,什么玩意儿?

心理学论坛,心理学学习平台 心理学考研论坛
您是本帖的第 2929 个阅读者
树形 打印
标题:
文学批评,什么玩意儿?
pingyang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郎中】
文章:250
积分:2640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6年10月1日
楼主
 用支付宝给pingyang付款或购买其商品,支付宝交易免手续费、安全、快捷!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pingyang

发贴心情
文学批评,什么玩意儿?

新近读完两本文学评论方面的书籍:龙应台的《龙应台平小说》和邓小芒的《灵魂之旅》。一本是八十年代的,一本是九十年代的。一本是台湾的,一本主要是大陆的。一本是搞文学史的女性写的,一本是搞西方大陆哲学的男性写的。一本读得相对轻松,一本读得要艰难得多。

相对而言,前者行文技巧高明、引人入胜,后者逻辑性很强、结构紧凑;前者旨在开风气之先、丰富多样,后者重在思辨、一以贯之。

如前所说,龙应台的书读起来轻松一些,也因为丰富而更有趣吧。全部读完之后印象最深的倒是那篇《与张系国一席谈》:

——你曾说,中国就小说的缺点是结构松散,西方小说的优点是它的密度很紧,但坏在极端的个人主义,你指的是什么?

——我想到的是joyce。他完全往内心的世界去挖掘——当然小说家都会往内心探讨,但是,只往一个人的世界的深入,未免狭窄。而且既然已经有了joyce那个大时代,你跟着跑,到最后成为一种文学上的手淫,自我陶醉罢了。

……

——有本书叫《美丽小世界》。我相信美好的世界是个比较小的世界,“小”并不代表封闭。譬如说,由于科技的发展,你可以住在小城市里,享有从前那种人际关系,但也可以享受大城市的文化与物质环境。我相信人有足够的能力去创造一个合理的环境。

其中前一段讲文艺观的让我想起邓小芒先生的一句话:“真正的作家都是一个一个的,而不是一批批的,这个道理很多人不懂。”后一段很自然地想起老子的小国寡民,当初学到那儿也是欣欣然纯粹地向往着,“治大国如烹小鲜”,不知为何想把这句作为方法论吼出来。

邓的书十分一贯,如在后记中所说,这书更是要写与作者看的,想和作者进行思想上的交流,那种朴实和思辨性可想而知了。读到顾城那篇《女儿国的破灭》,则后面一直到莫言的《恋乳的痴狂》思路都一下子明晰了,分析的正是浩浩荡荡的寻根文学,不过中间却有时时对传统文化过于偏激的段落。想起那晚去听南开大学罗振亚老师讲《先锋诗人自杀的文化反思》,接近尾声时读了颇长一篇抒情长诗,讲顾城就用了“破灭的女儿国”一句,不觉窃笑了。

后面接着两篇:《史铁生:可能世界的笔记》和《圣殿的倾圮—残雪之谜》,讲的则是对寻根文学的提升和再提升,后者相对于前者的提升则在作者的“自我现身”。最后两篇分别是在寻根文学体系之外补充讲林白与陈染的“女性主义文学”,卫慧与棉棉的“另类文学”、“裸体写作”,读来有另一番深刻。邓评说到从棉棉的“我残酷的青春使我热爱所有被蹂躏的灵魂,我为此而写作。我写作,直到有一天,没有任何一种感受可以再伤害我”、“我坚信由于我的写作,爱会成为一种可能”中,邓看到了80后一代作家的希望和生气,而我则又可以感受到邓对于写作和文学的态度性和作用性认识,却不免感到一丝顶礼膜拜的担忧。即使,行文线索如此清晰,你也可以在邓小芒先生的书中,读到一丝丝共鸣、一句句精确的表达、一条条睿智的断语,如此难能可贵和值得我们学习。

在后记中,邓说道“我们几乎可以说,我们时代的最新哲学就在90年代的长篇小说中”,当然本书写于96年,让我想起吴晓东先生说的“20世纪是小说实现其可能性的世纪”。邓接着讲“只是这种哲学还需要有人从理论的层面加以清理、分析和评论,才能真正作为哲学出现在人们面前,而不至于淹没在大量平庸之作中。”

文艺评论“就作品本身来谈”,这是共性(虽然龙明确强调,而邓似乎没有提及他的逻辑性之外的东西),但也会有明显的差别:龙应台更多强调的是,面对开风气之先的必然阻力之中和态度;邓小芒更多的是,对“集体无意识”的寻根文学、失语症的专心致志地系统梳理,而疏于对“批评”这一体裁女性式的担忧。其共同原因则是,两本都是现当代(尤其主要是当下)文学作品的评论,时代小传统,甚至是作家背景都有些不言自明。应该说,“就作品本身来谈”对于现当代文学批评是应该的和必须的,过多考虑对生活在同一时代、甚至是相识的作者的“温柔敦厚”,必然使评论不能酣畅淋漓。若是放长了时间段的评论,时代和作者背景就必须加以考虑了,毕竟总有生疏和隔膜。只是,为了达到幽默感的,对作者自身的人身攻击;或是,那些有坚硬道德感的,“主题先行”式的批判;甚或,“简介”、“读后感”式的“温柔敦厚”,总是应该杜绝的。

从龙应台和邓小芒的这点差别,我又想到邓在评论陈染的时候,不免担忧地说到“不知道四十岁之后还能写出些什么,三毛就在四十多岁时自杀了”。虽然过于苛刻,但也不无道理,契合我从某好友那里意识到的“男女有别”,而西方的某女性主义者(名字忘了),又说道:女性在充分争取到自身的权力后,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即爱和生育。到底孰是孰非还是有某种共通呢?我不得而知。

题目“什么玩意儿”,原句是“文学批评,什么玩意儿?”取自龙应台先生书中所述,聚会场合一位不认识她的客人轻佻的话。早在八十年代,龙应台先生就倡导在台湾设立文学批评的专项奖项,以推动台湾文学评论的发展,和邓小芒先生呼吁对长篇小说的理论层面的解读又暗暗相合。99年以后龙担任台北市文化局局长,不知道夙愿实现了没有?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10/3/18 12:35:06
0

 1   1   1/1页      1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7.1.0 Sp1
心理学论坛,中国心理学家网版权所有 All Copyright 2006-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 06003963
页面执行时间 00.37500 秒, 4 次数据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