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bbs
收藏本页
联系我们
论坛帮助
dvbbs

赞助商链接
>> 社会心理 人格理论方面的问题在此发布
搜一搜更多此类问题 
中国心理学家网心理论坛专业学习社会与人格 → [分享]潘菽的社会心理学理论

心理学论坛,心理学学习平台 心理学考研论坛
您是本帖的第 4337 个阅读者
树形 打印
标题:
[分享]潘菽的社会心理学理论
发水了--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头衔:水王
等级:【节度使】
文章:383
积分:2493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6年10月15日
楼主
 用支付宝给发水了--付款或购买其商品,支付宝交易免手续费、安全、快捷!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发水了--

发贴心情
[分享]潘菽的社会心理学理论

乐国安  沈杰

【正    文】

    在潘菽博大精深的心理学思想中,他关于社会心理学的思想同样是丰富而深刻的。其中既体现了潘菽关于心理学基本理论问题方面的一贯主张,同时又反映出他对于社会心理学领域的独到见解,通过初步的研究,我们把潘菽的社会心理学思想粗略地概括为以下四个主要方面:

    一、潘菽在社会心理学学科基本问题上的主要观点

    在潘菽的社会心理学思想中,关于社会心理学学科基本问题的观点是一个带有前提性质的重要方面,它是其他方面的社会心理学思想进一步推演与扩展的基础。

   (一)社会心理学的知识来源和学科性质

    潘菽指出:“社会心理学也是一门跨界学科,是心理学和社会科学交错领域的分支学科。”[(1)]因此在潘菽看来,社会心理学的知识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即两大学科,一个是心理学,一个是社会科学,随后他还进一步说明,在社会科学方面“主要是社会学的研究”。[(2)]就是说,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和社会科学(其中主要是社会学)相互重迭领域的产物,这一看法的独到之处是,它在承认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和社会学这两个母体学科的直接产儿时,还指明了社会科学对社会心理学诞生所具有的广泛影响。因为在社会心理学形成独立知识部门的十九世纪中期,与社会生活各个过程有直接关系的学科如语言学、人类学、人种学、考古学、犯罪学等也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和进步,正是由于这些学科出现了本知识部门专家所不能解决,而有待于新学科来解决的某些问题才使得社会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的可能性变为现实,只不过是解决这类不再从属于已有学科的新问题的需要更明显地反映在心理学和社会学的发展之中而已。[(3)]

    对于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潘菽认为:“从心理学讲,社会心理学应该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而不是社会学的一个分支”。[(4)]他从这个基本点出发,进一步指出,社会心理学具有社会科学性质和自然科学性质的这二重性。他认为,心理学是既有自然科学性又有社会科学性质的中间科学或跨界科学。[(5)]社会心理学具有社会科学的性质是无需说明的。但它是否也有自然科学的性质一面呢?……它作为心理学的一支,就不能不和全部心理学一样具有自然科学性质的一面。”[(6)]他指出,一切社会心理学的事实都不会没有相应的神经机制或机体机制。在这里自然性质显然只有多少的差别而没有有无的差别,如果我们把社会心理学和生理心理学这两个属于心理学的两端加以比较来看,则生理心理学固然不是完全没有社会的性质,社会心理学也不是完全没有自然的性质。[(7)]自1908年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诞生以来,在关于生物遗传因素和社会文化条件哪一个是人们社会心理或行为的决定力量这个根本性的问题上,一直存在着两种相互对立的观点,以麦独孤(W.McDougall)和弗洛伊德(S.Freud)等人为代表的本能论派别持生物遗传决定论观点,以M.米德(M.Mead)和本尼迪克特(R.Benedict)等人为代表的文化人类学派则持社会文化决定论的观点,这种争论在他们之后的社会心理学发展中一直持续,并时常因某一重大科学成果的出现而又高潮迭起。这一情形实际上表明对于生物遗传和社会文化两种因素在人们社会心理或行为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圆满解释必须有赖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通力合作。

   (二)社会心理学的两种研究途径

    由于潘菽把社会心理学看作是跨越心理学和社会科学交错领域的一个分支学科,因此他认为社会心理学可以有两种研究途径:一种途径是从社会科学出发而面向着心理学方面的研究;另一种途径则是从心理学出发而面向着社会科学的研究。前者主要是社会学的研究,是对于社会现象中的心理因素的研究,可称之为心理社会学:后者主要属于心理学的研究,是关于心理现象中的社会因素的研究,即名副其实的社会心理学。潘菽认为麦独孤的《社会心理学导论》,罗斯(E.A.Ross)的《社会心理学》以及潘菽本人1930年出版的《社会的心理基础》等著作都属于心理社会学的类型。只有象F 奥尔波特(F.Alkport)的《社会心理学》那样的著作才属于社会心理学的类型。潘菽强调,现在一般是把心理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混而不分,这样的混淆是有害无益的,不利于两种学科各自的发展,其结果不是用社会学代替心理学,就是用心理学代替社会学,我们要研究社会心理学,必须首先搞清楚社会心理学和心理社会学的区别。

    潘菽不仅阐明了区别社会心理学和心理社会学的重要性,而且还进一步划分了心理学(或社会心理学)和社会学(或心理社会学)的界限。他指出:“我们首先要注意到,尽管两者研究的对象都是有关人的问题,但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是个体的人,而社会学所研究的则主要是关于集体的人,即有意或无意地组织起来的人。如果我们所研究的是集体中的个人的所作所为,所知所觉或所思所想,那就是心理学。如果所研究的是人的任何心理活动产生或发展所依赖的社会因素或条件的,那就是社会心理学。如果所研究的是由人组织起来的集体的形成和变化以及所表现的作用等等,那就是社会学。一个集体或整个社会的形成、存在、盛衰解体或其内部的运动或其外部的作用或影响,必然都多少有一些个体的人的因素即心理因素的问题,研究这类问题的就是心理社会学”。潘菽强调,上述尺度并不是绝对的,在实际应用时有些问题只能得到相对的解决。[(8)]

   (三)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在论述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时,潘菽进一步贯彻和展开了他对于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界定。潘菽指出,社会心理学所要研究的是和社会有关的心理学问题。人的一切心理活动中几乎都有社会的因素或影响,因而也就都有社会的问题在里面。研究这些课题的心理学就是社会心理学。简言之,在潘菽看来,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就是人的心理中的社会方面。

    对于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具体内容,潘菽曾作了较详细的阐述,他指出:“社会心理学要研究的主要应该是人的一生的全部心理的发展变化及其一般的表现与他所受社会环境影响的关系”。[(9)]由于“任何人在心理上的成长,发展可以说基本上都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10)]因此,社会心理学所要研究的就是家庭、学校、师友伙伴、语文、社会地位(阶级、阶层、身份等)、居处(城市、乡村、街道等)、集团、组织、文化民族、国家等等社会化因素对人的心理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及其规律,以及个人对这些各种社会环境方面的影响所产生的反应及其方式。此外,潘菽还指出,在社会心理学所要研究的对象中固然有一些是人与人的关系,但还有一些则是人与物(具体的文化)的关系。

    在具体阐明了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之后,潘菽还提出了一个必须严格弄清的问题。即,既然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与人的一切心理现象的产生和发展有关的所有社会因素,那么,社会心理学与发展心理学又有什么区别呢?他认为,这个问题的答案只能到社会心理学与发展心理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辩证关系中去寻找。潘菽指出,发展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人从幼到老的心理发展、成长过程中的较为详细的情况及其各种规律,其中也包括一些有关的社会因素的问题,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则是以全部心理学各分支方面(也包括发展方面)有关的所有种类的社会因素或条件为主,虽然也要涉及到心理的发展方面及其他方面,但这种方面只属于次要的研究对象。[(11)]

    通过潘菽从不同角度对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阐述和辩析,我们可以将他的主要观点归结为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一切心理活动的产生或发展所依赖的所有社会因素或条件。而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心理与各种社会环境方面的相互作用则是主要的研究内容。


水从我起-------
发水了,哈哈----------
我这人就他*的爱冲动-----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6/12/28 19:42:12
0
发水了--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头衔:水王
等级:【节度使】
文章:383
积分:2493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6年10月15日
2
 用支付宝给发水了--付款或购买其商品,支付宝交易免手续费、安全、快捷!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发水了--

发贴心情
二、潘菽对于我国社会心理学方法论的深刻思考

    潘菽历来强调正确的方法论对于心理学走上健康发展道路具有根本的指导作用。在潘菽看来,心理学的方法论主要是指心理学研究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因此,不能把方法论同具体研究方法混为一谈。但是,具体研究方法又是和方法论密切联系着的,方法论的指导作用必然要涉及到采用什么样的具体研究方法的问题。根据这一观点,我们把潘菽关于社会心理学方法论方面的有关思想划分为以下三个不同层次的内容:

   (一)社会心理学的最高指导思想

    潘菽指出:“我们现在开展的社会心理学研究,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基础,用辩证唯物论,尤其是历史唯物论作为我们基本的指导思想”[(12)]。在潘菽看来,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既是科学的世界观,同时又是科学的方法论,所以,这种最根本的指导思想为一切科学工作者既提供了看待世界事物的观点,又提供了对待世界事物的方法。他在对人类科学发展的历史作了考察后指出,至今较为成熟的自然科学和某些社会科学都走上一条共同的道路,即都自觉或不自觉地贯彻辩证唯物论的观点。鉴于此,潘菽一再重申,现在的社会心理学和整个心理学一样,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若想发展为成熟的科学就必须在方法论上首先自觉地,全面地接受并贯彻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思想指导。此外,他还强调,以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为指导思想不能仅只是从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中引用几句话来作点缀。马克思主义是一种思想体系,是一种由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所构成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要以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作为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指导思想,就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全面地,彻底地贯彻于我们的全部研究过程当中。

   (二)社会心理学的方法论原则

    潘菽认为,在心理学的方法论体系中,处于第二个层次上的是由最高的指导思想所产生的次一级的重要原则。他在《辩证唯物论心理学的方法论》一文具体阐述了心理学的次一级的主要原则,并指出“在这些次一级的原则中有的也是普遍适用于一切科学的方法论的。”[(13)]

    心理学的次一级的主要原则是:1.贯彻生活实践的观点;2.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3.明确研究什么人和为什么人而研究的问题;4.遵循辩证唯物论的决定论和认识活动的反映论;5.协调统一分支研究和主干研究;6.做好扬弃工作。

   (三)社会心理学的具体研究方法

    藩菽一贯主张心理学的具体研究方法也必须受着最高指导思想的指导,但于某一研究采用什么样的具体研究方法则应该由所要研究的具体对象或问题而定,因此,不能形而上学地看待或运用心理学的具体研究方法。对于社会心理学而言,潘菽着重强调:“至于具体的研究方法,我们认为社会心理学也和一般心理学一样,可以不拘一格”。[(14)]潘菽特别就实验法在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指出,认为社会心理学也要着重采用实验法才能成为科学的这种观点是不对的。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诞生一百多年来的实践经验表明,实验法一方面推动了心理学的发展,另一方面心理学发展中的许多不足之处与片面强调采用实验法不无关系。实验法虽然可以作为心理学研究的一种可取的方法,但应该根据研究课题的具体情况而定,在需要时就采用,却不能把它当作主要的方法,更不能“一刀切”,把实验法作为唯一的研究方法。所以,潘菽强调在社会心理学中运用实验法时更应慎加注意。在他看来,社会心理学自20年代开始使用实验法以来的半个多世纪的经验表明,实验法虽然有过一些成效,但总的说来,其结果并不令人感到鼓舞而是使人产生怀疑。[(15)]

    强调方法论对于保证社会心理学的健康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并且较系统地思考了社会心理学的方法论,是潘菽为我国社会心理学的发展所作出的最重要的理论贡献之一。



水从我起-------
发水了,哈哈----------
我这人就他*的爱冲动-----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6/12/28 19:43:17
0
发水了--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头衔:水王
等级:【节度使】
文章:383
积分:2493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6年10月15日
3
 用支付宝给发水了--付款或购买其商品,支付宝交易免手续费、安全、快捷!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发水了--

发贴心情
三、潘菽关于建设中国社会心理学的基本主张

    潘菽在1983年曾指出,我国的社会心理学在解放以前仅处于初步发展阶段。解放以后,由于“左”的思想影响,社会心理学和社会学一起被抛入禁区达三十年之久。所以,我们现在所要重建的社会心理学并不是简单地恢复过去那样的研究,而是应该加以重大的改革和创新。我们所需要的是崭新的社会心理学。为此,潘菽提出了一些建设我国崭新的社会心理学的基本构想,我们把他的这些基本思想概括总结为以下方面:

   (一)确立社会心理学为社会实践服务的根本目标

    潘菽历来强调,科学研究归根结底是为了解决人在生活实践中的问题的,科学本身也就是在和社会实践密切联系的过程当中产生并成长起来的。这是科学发展史所告诉我们的一项真理。心理学和客观实际结合得越密切越广泛,就会获得越强大的生命力,反过来也就越有条件为解决实际问题服务[(16)]。“和我们所需要的整个心理学一样,我们要研究和发展的社会心理学也必须能有效地为广大人民的生活实践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这就是我国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根本目标[(17)]。

    1959年潘菽就曾指出,社会主义建设向心理科学提出的具体任务主要有三个方面:即教育心理的研究、劳动心理的研究和医学心理或保护人民健康的研究。潘菽还进一步说明,心理学可以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领域,除了上述三个主要方面以外,还有其他方面,例如在交通运输、文艺、体育、国防等方面都有心理学问题需要研究[(18)]。后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潘菽又指出,法制心理等也需要加强研究。实际上,潘菽上面提出的心理科学可以为社会实践服务的主要方面,目前已成为我国社会心理学应用研究所主要致力的领域。

   (二)努力提高社会心理学的科学性

    由于作为一门学科的社会心理学主要是从西方介绍到中国的,我国的社会心理学在解放前只处于初步发展阶段,解放后被置于禁区,直到80年代才开始重建。因此,潘菽指出现在的社会心理学和整个心理学一样,还是众说纷纭,是由于许多基本概念还不明确;基本概念不明确又是由于指导思想有缺陷”。也就是说,现在的社会心理学其科学性还很不够。“一个例子是,现在的心理学还始终跳不出二元论的圈子,心理、意识、行为、经验这些基本概念还是模糊甚至是混乱的。这样的概念得不到澄清,所有的心理学都是难于进步的,社会心理学也不例外”。[(19)]

    怎样提高社会心理学的科学性呢?在潘菽看来,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自觉地以科学的方法论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来指导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从而使社会心理学得以真正进步,即走到人类已发展成熟的科学所共同走行的道路上。这是社会心理学发展的基本方向,要端正这种方向需要花费一定气力,但这种气力是非花不可的,而就我们来说,做到这一点并不困难。[(20)]

   (三)加强社会心理学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

    潘菽一贯强调,“心理学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是我国心理学强健发展和加快提高的生命线”[(21)]。正是从这种认识的高度出发,潘菽指出:由于“广义的社会心理学(偏于社会性较多的心理学)可以说是整个心理学的半边天。它的重要性和对它开展研究的必要性是没有疑问的,不过社会心理学的问题确实是更复杂,牵连更多,因而是更难研究的。首先,关于社会心理学的对象是什么,它的范围是怎样的,包括哪些主要的方面这类基本问题还是意见分歧,难于明确一致的。还有关于整个心理学有不少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问题也同样意见分歧,莫衷一是。这些问题也同样是社会心理学要接触到的问题,这些问题不明确,也增加了社会心理学的困难”[(22)]。由此可见,在潘菽看来,只有解决好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才能够明确社会心理学为什么而研究,研究的对象或范围是哪些以及怎样去研究等前提性条件。此外,潘菽认为,社会心理学基本理论问题的解决在一定程度上有赖于整个心理学基本理论问题的解决,而心理学的某些基本理论问题也同样是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所以,社会心理学基本理论问题的澄清与整个心理学基本理论问题的澄清是一致的。

   (四)中国的社会心理学发展必须走自己的道路

    1983年,我国的社会心理学刚开始重建之初,潘菽就明确地提出:“我们所需要的崭新的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又应该是怎样的呢?我们对这个问题的答案不能到国外去找,而只能靠我们自己,我们要重新研究社会心理学,非走自己的道路,由我们自己来摸索前进不可”。[(23)]

    强调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心理科学是潘菽由来已久一贯坚持的思想。早在30年代,潘菽就提出关于学术要中国化的主张[(24)],并极为倡导心理学要开展切合中国实际因而解决现实问题的研究,他指出:“我们所要讲的心理学,不能把它当做一种超然的东西,不能把它和实际社会脱离关系,换句话说,我们不能把德国的或其他国家的心理学尽量搬了来就算完事,我们必须研究我们自己所要研究的问题,研究心理学的理论方面应该如此,研究心理学的应用方面更应该如此……所以我们不仅要在中国提倡应用心理学,还要把应用心理学应用于中国”。[(25)]

    解放以后,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潘菽更深一步地明确和完善了他关于建立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心理学的主张。他指出:“我国心理学的现代化决不是简单地向一般意义的世界先进水平赶超,我们还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这样的方向在心理学上是一个很有创新意义的方向,向这个方向努力奋斗的结果将是,也必须是具有社会主义特色,贯彻辩证唯物论观点,吸收了古今中外心理学一切积极成果,运用了先进技术手段,适应我国四个现代化的要求,并具有我国自己的理论体系的心理学”。[(26)]

    潘菽还从心理学的国际性与国别性的辩证关系这个特殊视角阐述了建立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心理学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他指出:“不错,科学是国际性的知识,是没有国界的,心理学也应该如此,但这只是从一个方面看的,事实还有另外的一面,至少现在的科学仍具有明显的国别性,尤其心理学,这是必然的”、“有了国际性的科学心理学,是否就不要国别性的心理学了呢?那是不会的,因为没有国别性的心理学的发展,国际性心理学也就不会发展,国际性心理学的发展有赖于不同国家的心理学者都来作贡献,所以国别心理学的发展也同时就有国际的意义。我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大国能没有自己的国别心理学吗?显然不能,所以为了国际心理学的发展,我国也正应该发展具有我国特色的心理学”。[(27)]



水从我起-------
发水了,哈哈----------
我这人就他*的爱冲动-----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6/12/28 19:43:32
0
发水了--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头衔:水王
等级:【节度使】
文章:383
积分:2493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6年10月15日
4
 用支付宝给发水了--付款或购买其商品,支付宝交易免手续费、安全、快捷!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发水了--

发贴心情
四、潘菽在社会心理学一般理论方面的独特见解

    潘菽不仅注重研究社会心理学学科特点、方法论和发展道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问题,而且也注重探讨社会心理学一般理论方面的问题。他在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这个最高思想和根本原则的指导下,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古今中外社会心理学领域的重要理论或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一些颇为独到的见解,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心理学理论体系作出了有益探索。

   (一)关于人的社会化的思想

    潘菽认为:“任何人在心理上的成长、发展可以说基本上都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一个婴儿所以成长、发展而成为一定的一个成人,就是由于经过了一系列特定的社会化过程的结果。在潘菽看来,一个婴儿一出生就生存于一种由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所构成的综合性的环境中,而当人类进入文明的历史时代以后,社会环境则是其中占主要地位的方面,一个现代的婴儿一生下来就要开始和这个环境发生作用,一方面,环境给他提供种种生活条件,对他产生种种影响。另一方面,他也对环境作出各种反应,回加各种影响于环境,就是在这种与环境不断发生作用的过程中,婴儿在心身两方面,尤其在心理的能力方面得到成长和发展。事实上,一个人的心理活动能力或总称之为智能,绝大部分是在出生以后逐步发展起来的。作为初生下来的一个人,他几乎没有带来什么心理活动的能力,但他却带来一项潜在的能起极大作用的高超本领,那就是敏于学习,善于学习的能力,他一生所将获得的可以达到高度水平的智能,就是要靠他有这个可以说是唯一的一项天然的高超本领。其他的一切都是通过学习者积习或习染而获得的。因此,潘菽指出:“人的有效环境(即起实际作用的环境)主要是社会环境,而自然环境在这方面只居于次要地位”。一个人“能成长、发展得怎样,主要依赖于他所经过的是怎样的社会化过程”。[(29)]

    由于潘菽历来把具有能够高度发展的智能看作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本质特征,因此,既然社会化过程是人的智能得以高度发展的决定性条件,那么它也就是使自然人变成社会人的根本力量。而是潘菽还把这种社会化看作是持续人的一生的过程。正是以这种认识为前提。潘菽把人的一生的全部心理的发展变化及其表现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看作是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二)性习论--人的社会化理论的重要依据

    社会心理或行为的始因是遗传还是环境?或者说,人的生物与社会性哪一个是社会心理或行为的根本决定因素?这一直是社会心理学发展史上长期争执不休的“古老”问题[(30)]。这个问题在社会心理学研究人的社会化过程时尤其不能回避。

    潘菽提出的性习论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对“遗传与环境”问题或“人性”问题作出了自己的解释,从而也为他的人的社会化理论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性习论的基本思想有两种:一种是由生长而来的生成的性,可称为生性,亦即人的自然本性;另一种是人出生以后由学习而来的习成的性,可以称为习性,亦即人的获得本性。因此,性习论对社会心理学史上一直争论不休,使一些社会心理学家苦思竭虑的所谓“遗传与环境”问题或“人性”问题作出了较为圆满的解释,性习论解决上述问题的根本途径就在于:确认人的生性只有很少的几种,而习性则是大量的,并且其发展的可能性是无限的。[(31)]

   (三)人贵论--对社会心理学研究中人的本质特征的弘扬

    潘菽曾经指出,心理学是研究人自己的一门主要科学。而要研究人就必须首先对人的实质问题有一个基本正确的看法。这样才能使心理学研究基于一种恰当的出发点。[(32)]

    潘菽通过研究认为,在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中有一种关于人的实质的科学思想,即人贵论。这种人贵论的基本思想是,人是世界万物中最可贵的,能起最大作用的东西,而人的可贵之处则在于有智慧。所以,人贵论和“人为万物之灵”的思想是同义的。潘菽指出“从心理学看,人之所以最为可贵,主要是因为他能有发展到很高的程度的心理活动,而心理学也正是要研究人的所以成为最可贵的东西的实质所在的科学,因此人也就是最值得并最有必要由科学来予以研究了解的东西。所以人贵思想是心理科学所最需要的一种最根本的思想。没有这样的认识,就会把人和动物以至一般生物混作一谈,以致使心理学模糊了或完全忽视了自己最核心的课题”。[(33)]

    潘菽认为,从西方发展起来的近代心理学由于受唯心论和二元论的影响,出现了一个本质特征即“人兽不分”。“近代心理学认为心理学要研究人,也同样要研究动物;人有心理学所要研究的心理,动物也同样有心理……以意识为唯一对象的意识心理学和以行为为唯一对象的行为心理学虽然好象针锋相对,但在人兽不分这一点上却是共同的”[(34)]。潘菽继续指出,就行为心理学来说,心理学既然只是研究行为的,则心理学也应该同样地研究动物的行为,这自然是合乎逻辑的。意识心理学为什么也要研究动物的意识呢?这是因为它认为人有意识,动物也有意识。因此,意识心理学者并不了解意识,所以他对自己的看法并不感觉到有什么不对,行为心理学排除了意识,所以更觉得人兽不分没有什么不可以。总之,两者的错误根源都在于对于意识的错误了解[(35)]。鉴于此,潘菽指出,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中的人贵论之所以是心理科学所需要的一种最根本的思想,就在于它阐明了人的最重要的本质特征和所发挥的重大作用。

    针对西方社会心理学在某种程度上仍受行为心理学和意识心理学影响的状况,潘菽指出:“行为论心理学者可以忽视人,甚至抛开人而专门强调研究动物,认为人和动物在心理学上是一样的,可以用动物的研究代替人的研究……至于社会心理学者,就很难这样做,因为社会心理学只能研究人而不能用动物来代替。因此,社会心理学也比较容易背离行为论”[(36)]。潘菽把人贵论具体运用到他的社会心理学思想当中,主张科学的社会心理学应摆脱行为论心理学将人与动物相混淆的状态,而以人为研究的对象。那么,社会心理学怎样以人作为研究对象呢?潘菽进一步指出:“社会心理学者如果没有深受行为论或客观论的影响,就会觉察到不讲人的思想或认识是不行的,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必然会具有促使行为论衰落的影响,不过社会心理学者仍然可以是行为论者,只要如托尔曼那样把人的认识或思想说成是什么中间变量就行。但这样一来,行为论心理学就在社会心理学身上把自己的破绽明白暴露出来了。所以这样的社会心理学虽然表面上象是弥补了行为论的缺陷而实质上仍没有脱离行为论的窠臼。不过也有一些社会心理学者有胆量使用真正的内省法(应该说是自我观察法),在研究中,要求被试在研究所给予的变化条件下把自己方面产生的心理活动都一一报告出来,这才可以算是克服了行为论的主要缺点,不过仅仅这样做还是不够的。因为这样做还只是回到行为论之前的心理学那里去,而没有新的前进”[(37)]。可以看出,潘菽强调,社会心理学要以人作为对象就必须研究人的心理,但是,研究人的什么样的心理?这个心理既不是新行为主义讲的中介变量,也不是意识心理学讲的内省心理,而应该是在社会实践中发展起来的,标志人与动物根本区别的人的高度的心理能力。

    潘菽从人贵论的思想出发,深刻地指出了行为论心理学混淆人与动物的行为以及意识论心理学把人与动物的心理相提并论的错误的共同之处就在于,它们没有看到人有高度发展的心理能力这个最可贵的本质特征,潘菽从而也就从反面阐明了科学的社会心理学应有的研究出发点与对象。在西方,针对传统心理学混淆人与动物、忽视人的心理特征的弊端,晚近兴起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已受到社会心理学的极大欢迎。这一情况为潘菽所指明的社会心理学发展应遵循的人贵论思想在某种意义上提供了一种有力的注释。

   (四)关于个人实现与社会实现的心理思想

    根据潘菽的一贯思想,以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为指导批判性地吸收西方社会心理学思想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这是建设中国社会心理学的一条重要途径,而潘菽自己正是率先开拓这条途径的身体力行者,就在逝世前一周他还完成一篇重要文章《个人实现与社会实现的心理学问题--兼评“自我实现”的心理学说》[(38)],对当代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的重要代表马斯洛的立场出发阐述了潘菽自己对于个人实现与社会实现问题的社会心理学观点。

    潘菽首先指出,人本主义心理学是当代西方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的新流派,有不少发人深思的新见解。作为这种心理学核心思想的自我实现学说有可取的部分,但从整体看是有原则性缺陷的。潘菽主张,应该用个人实现这一概念去代替自我实现的概念,并认为,个人实现是和社会实现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不能只从一方面来孤立地加以理解,马斯洛只强调自我实现而忽视社会实现方面的问题具有片面性的缺陷。

    (1)(2)(4)(6)(7)潘菽《心理学简札》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第1版第367,368-369页

    (3)[苏]安德列耶娃著,南开大学社会学系译《社会心理学》,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3-26页

    (5)潘菽《关于心理学的学科性质问题》,载《潘菽心理学文选》江苏教育出版社1987年第1版

    (8)(9)(10)(12)(15)(17)(19)(20)(23)(28)(29)潘菽《试论社会心理学》,载《潘菽心理学文选》,江苏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408-409页

    (11)潘菽《心理学简札》(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第367-371页;潘菽《试论社会心理学》,载《潘菽心理学文选》,江苏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13)潘菽《辩证唯物论心理学的方法论》,载《潘菽心理学文选》,江苏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500页

    (16)潘菽《心理学必须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服务》,载《潘菽心理学文选》江苏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18)潘菽《心理学必须为我国社会建设服务》,载《潘菽心理学文选》,江苏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21)潘菽《论心理学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载《潘菽心理学文选》,江苏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22)潘菽《对推动我国心理科学在新形势下继续前进的几点意见》,载《潘菽心理学文选》,江苏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24)参阅潘菽《学术中国化问题的发端》,载《潘菽心理学文选》

    (25)潘菽《把应用心理学应用于中国》,载《潘菽心理学文选》

    (26)潘菽《面临着新时期的我国心理学》,载《潘菽心理学文选》

    (27)潘菽《通过改革力求开创我国心理学的新局面》,载《潘菽心理学文选》
    (30)[美]G·墨菲与J·柯瓦奇著,林方、王景和译《近代心理学历史导引》第26章“社会心理学”,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美]J·R.查普林与T·S.克拉威克著,林方译《心理学的体系和理论》第17章“社会心理学的体系和理论”,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

    (31)参阅:潘菽《心理学简札》下册卷十、四十三、四十八潘菽《申论“习与性成”》,载《潘菽心理学文选》潘菽《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漫议》,载《潘菽心理学文选》潘菽《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载《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学<心理学史>》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年版

    (32)潘菽《论人的实质的自然方面--新三界说》,载《潘菽心理学文选》

    (33)潘菽《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漫议》,载《潘菽心理学文选》

    (34)(35)潘菽《近代心理学剖视》,载《潘菽心理学文选》

    (36)(37)潘菽《阅读E·R·希尔加德<现代心理学中的意识>一文的札记》,载《潘菽心理学文选》

    (38)该文载《中国社会科学》,1988年第6期

摘自《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199501


水从我起-------
发水了,哈哈----------
我这人就他*的爱冲动-----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6/12/28 19:44:07
0
afang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尚书】
文章:930
积分:8858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6年6月28日
5
 用支付宝给afang付款或购买其商品,支付宝交易免手续费、安全、快捷!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afang

发贴心情
心理学领域的老前辈了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14/6/6 7:49:36
0

 5   5   1/1页      1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7.1.0 Sp1
心理学论坛,中国心理学家网版权所有 All Copyright 2006-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 06003963
页面执行时间 00.40625 秒, 4 次数据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