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bbs
收藏本页
联系我们
论坛帮助
dvbbs

赞助商链接
>> 社会心理 人格理论方面的问题在此发布
搜一搜更多此类问题 
中国心理学家网心理论坛专业学习社会与人格 → 审讯情境的社会心理效应

心理学论坛,心理学学习平台 心理学考研论坛
您是本帖的第 4083 个阅读者
树形 打印
标题:
审讯情境的社会心理效应
sogo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里正】
文章:28
积分:363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6年10月1日
楼主
 用支付宝给sogo付款或购买其商品,支付宝交易免手续费、安全、快捷!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sogo

发贴心情
审讯情境的社会心理效应

审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环境。在这一环境下,受审讯者会出现与其他情境下不同的社会心理反应。

(一)处罚恐惧

几乎所有犯罪者都担心受到处罚,这是他们在审讯情境中的注意中心。所以,他们此时的行为都与避免处罚、消除恐惧有关。有人认为罪行暴露的越多,所受到的处罚就会越严重。所以,他们千方百计隐藏罪行。即使审讯人员指出主动交代问题可以获得宽大处理,也会疑心重重,不敢供认。如果能够得到审讯者的承诺,保证从轻处罚,他们就可能供认罪行。

(二)防御计划

防御计划是受审讯者制定的一系列掩盖犯罪行为的措施,几乎每一个受审讯者都会制定这样的防御计划。

比较复杂的防御计划是编造情节,提供假证据,将自己与案件分割开来,将自己的行为与犯罪行为分割开来,将编造的情节与审讯者掌握的证据相衔接。为了制定防御计划,受审讯者要详尽地回忆作案过程及各个情节,分析哪一环节会出现破绽,留下证据。同时,干方百计摸清审讯者所掌握的证据,包括在审讯中投石问路,反话发问,对审讯者的话进行揣摩和推测等。

比较简单而且有效的防御计划是保持沉默,言辞谨慎,不为审讯者的言辞所动。更为复杂的防御计划是几个案犯之间订立攻守同盟。

防御计划一般具有两个特征。第一是一相情愿。即被审讯者出于主观臆断和主观愿望,或者高估所面临的危险和被掌握证据的主观概率,由此感到绝望;或者抱有侥幸心理,低估被发现和掌握证据的客观概率,借此缓解紧张,树立信心。第二是不和谐性。由于它是编造的,并且需要将编造的情节与被发现的证据相衔接,因而难免在时间和空间方面出现不和谐之处。同时,由于编造的情节难免被遗忘,或者几次改口之后记不清应该以哪一个编造为难,也会出现前后的不和谐。当出现不和谐时,受审讯者会感受到紧张,并且利用时间赶快修补缺口。在这种时候,审讯者容易攻破他们的心理防线。

(三)环境敏感

在拘留和审讯情境中,犯罪者的心理变得十分敏感,对情境中的每一种事物和每一种变化都会进行反映,并且猜测都与自己有关。他们觉得到处都有"机关"和陷阱,草木皆兵。对于审讯人员的问话,都要字斟句酌,分析其中的含意,揣测自己作出某种回答后的结果,不肯轻易开口回答。

(四)心理盔甲

为了回避犯罪事实,避免于回答审问时留下破绽,受审讯考往往在自己的心理中装上一具盔甲,对所有外来的提问和攻击都一概阻拦和抵抗,避免外来冲击进入内心。

常见的应对方式是:对提问一概保持沉默,听而不闻;对提问一概死顶硬抗,回答"不知道";在出示证据时拒绝观察,面对证据时矢口否认;借机表露清白,赌咒发誓,而不介入具体问题。

(五)服从证据

除极个别人之外,绝大部分受审讯者在出示证据时都会受到震慑,哑口无言,原来借以狡辩的理由和侥幸的幻想一概被打破,挖空心思制定的防御计划也会出现混乱和动摇,因而只好低头认罪。

受审讯者不仅"服"证据,而且也对与证据有关的事物和"准"证据敏感。有时,审讯者本来不掌握证据,但是提供一个与证据有关的事实,或者某个点滴的线索,也会引起受审讯者的联想,以为被掌握了证据,因而心虚,交代罪行。有时,即使一个小的线索不能引起这种敏感,但是当第二件、第三件线索接连出现的时候,他们也会越来越多地推测事情已经败露,因而被迫交代罪行。

(六)压力回避

犯罪者在受审过程中会感受到强大的压力:一是外部的审讯环境、审讯人员、所提供的证据产生的心理压力,二是内部的谎言与事实、交代与抗拒的心理冲突以及处罚恐惧产生的压力。这些压力会使他们感受到痛苦和折磨,因此急于摆脱。感受到的压力越是强烈,就越是急于摆脱压力,越可能只顾眼前的压力摆脱,而较少考虑长远后果。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6/11/4 15:59:11
0
知子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等级:【知府】
文章:113
积分:1116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7年2月5日
2
 用支付宝给知子付款或购买其商品,支付宝交易免手续费、安全、快捷!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知子

发贴心情
社会心理学很有趣的。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14/5/25 15:33:56
0

 2   2   1/1页      1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7.1.0 Sp1
心理学论坛,中国心理学家网版权所有 All Copyright 2006-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 06003963
页面执行时间 00.42188 秒, 6 次数据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