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bbs
收藏本页
联系我们
论坛帮助
dvbbs

赞助商链接
>> 学术研究交流圣地
搜一搜更多此类问题 
中国心理学家网心理论坛学术研究 → 自然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入门介绍二十九

心理学论坛,心理学学习平台 心理学考研论坛
您是本帖的第 447 个阅读者
树形 打印
标题:
自然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入门介绍二十九
大王小寛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里胥】
文章:49
积分:586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15年9月6日
楼主
 用支付宝给大王小寛付款或购买其商品,支付宝交易免手续费、安全、快捷!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大王小寛

发贴心情
自然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入门介绍二十九

“意识”这一概念在心理学中的(内涵)定义(4)

当人看到外在外界的树(这个对象事物)时,头脑中、神志中、主观中有这个树(对象事物)的“物象”出现。这是人的大脑在外界光的折射下、通过眼睛映入(摄入)并在脑中(经过脑神经细胞的扫描复原工作)“映像”出“树”这个对象事物的“物象”,(树的形象、现象、表象,我们称之为“物象”。)这就像镜子中“反映”出的树这个对象事物的“物象”一样。(相对“对象事物”而言,镜子映像出的“物象”是反的,人脑映像出的“物象”是正的。)
从(心理)发生完成过程上说,人看到、看见外在外界的树(这个对象事物),是树的“物象”(形象、现象、表象)因大脑的映像活动而在头脑中、神志中、主观中出现、显现(或者说:在内界中出现、显现)。至于这个对象事物——“树”,是一棵实在的树还是一个树的相片,或树的图画,人可以通过其它知觉手段去证实,在此不细论。
如果这个人是开化之前的人类中的一个人,或者是一个未经过个人懂事知物启蒙、未接受前人教养、没有语言能力的婴幼儿(或者“狼孩”),这时,人的头脑中、神志中、内界中只有这树的“物象”出现。(并随着注意力的转移而消逝)当看这个树的次数多了以后,这个树的“物象”会在人的记忆中留下“印象”——即“物象”在头脑记忆中的潜在存在储存(客观精神——“物象”在头脑记忆中的留存储存存在)。若人脑记忆中有这个树的“物象”潜在存在储存以后,当下一次再看见这树时,这次在头脑中出现的树的“物象”会唤起人脑记忆中以往留下的同一的、相同的“物象”显现、闪现(再现、浮现)并发生重合,使这人发生“客观的识别”——识物识人、认人认物——有大脑的高级动物经常表现出的“老马识途”、“家狗认人”、“鸟归巢”、“狼归穴”、“幼儿认人识熟”现象,我们称其为“物识”。这是一种由大脑记忆中“客观精神存在”(潜在储存存在)——“物象”的潜在存在引起的识别。头脑中潜在存在的“物象”在梦中也经常出现。(人人都可思辨发现到它)
如果这个人是开化之后的人类中的一个人,或者是一个经历了个人的学习语言文化、接受前人的教养启蒙、逐步懂事知物之后的现代成年人——有语言能力的成年人,(他头脑记忆中潜在存在储存着许多的各种意义、意思、各种观念、概念、理念、许多的各种意识——先验的各种意识、先前输入、建立的各种先入之念、先入之意)这时,人的头脑中、神志中、内界中不仅有这树的“物象”出现,同时在一瞬间,还会有“树”的观念(概念、理念)伴随着“树”的母语发音的“默语”(从潜在存在储存的状态下被唤起、被记忆出)在心中、内界中、神志中浮现、再现、闪现一次。(也就是)心中同时发生完成了一次“树”这个意识,心里知道了(一次)“树”的意义(与日、月、山、川的意义相区别的),主观地意识到(用记忆中“树”的概念分辨、区别到)了树这个事物(对象)。这时出现、闪现、再现的“树”的概念是从很多(潜在储存)的各种概念中提取出、唤起出、记忆出的。这时闪现、再现、出现(在心中)的“树”这个意识(内容)是从许多的各种意识(内容)中记忆出、唤起出、检索提取出的。(从潜在存在的状态下唤起一次、冒出一次)总之,在“人类灵魂”、“人类心理”方面同时有“树”的意识发生完成(闪现、再现、出现)一次,意识到(主观地分辨、区别到)一次“树”这个事物(对象);用头脑记忆中“树”的概念(观念、理念)、“树”的意义(先入之意)去主观地分辨、区别(识别)到外界外在客观的树这个事物(对象)。去再次意识到(一次)外界外在的树。同时有“树”的意识心理发生完成(一次)。
开化后的人类或启蒙后的个人主观地意识到(分辨、区别到、识别到)树这个事物(对象),神志中、(内界)心中、主观中有“树”这个意识闪现、再现、浮现(随着“默语”闪现、浮现),是因为其头脑中潜在存在储存着许多的各种概念(观念、理念),包括“树”这一概念(观念、理念);是因为其头脑记忆中潜在存在储存着许多属“主观精神”的各种“意识”(先入之意、先验的意识),包括“树”这一意识(内容)。
当人第一次看到一个新事物,一个从来未见过的事物,而又没有人告诉他,他头脑记忆中就缺乏相应的某个概念(指言针对这个事物的观念、理念、先入之念),缺乏某一意识(内容)——某个先入之意、先验的意识;他就无法主观地识别(分辨、区别)这个事物(对象),无法主观地分辨、区别到这个事物,无法“产生”(其实是唤起、记忆出、检索提取出、浮现重现出)对这个事物的“意识”,无法意识到这个事物。(记忆中没这意识、过去先前没有输入、接受、建立、复制、储存这个意识)他多次看到后,会认出见过此物,能识此物,(有物识)但不会自然地“意识”到此物。(用心中冒出的“意义”主观地分辨、区别到此物)
主观地意识到了“树”这个事物(对象),——伴随着“默语”心中、神志中、内界主观中同时闪现、重现、浮现“树”这个概念(观念、理念)、或者“树”这个意义、“树”这个意识(内容),在这里,是主观地判断、分辨、区别、识别到了“树”这个对象事物。(用个人记忆中的“树”这个概念、“树”这一意识、树的意义去分辨、区别、去识别)主观地判断、分辨、区别、识别到了“树”这个对象事物,是外界外在客观中树这个事物(对象)与内界内在主观中“树”的意义、意思、“树”的概念(观念、理念)、“树”这种意识(内容)联系了起来;是外界外在中树这个对象事物通过(人脑)“映像”(正映)出现、显现在头脑中的“物象”(树的形象、现象、表象),从先前建立在头脑中的潜在存在储存着的许多意义意思之中、许多概念、观念之中、(各种各样的针对各种外在外界事物对象的观念、概念、理念之中)、许多意识(内容)之中,唤起了、检索出了、记忆出了“树”这一概念(观念、理念),或者唤起沟通了、检索出了、记忆出了“树”这个意识(内容)——“树”的意义、意思,使之浮现、再现、闪现(出现、显现)在心中、神志中、内界知觉中、主观中,并与其(物象)重合、沟通了联系,物象与概念重合、沟通了联系,或者说:物象与意识(内容)——意义、意思重合、沟通了联系。(这个属“先入之念”的“树”的概念、或属“先入之意”的“树”的意识内容、意义、意思,是个人先前、过去针对许多的外界外在的树、许多的这类对象事物——各式各样的树、而建立的、输入的、抽象的——不具体地指言某一种某一个而指言所有“树”的同类。)
人们自以为、自认为通过“反映”客观外在对象事物——树——意识到了树这个事物(对象),心中、头脑中“产生”了“树”这个意识,通过细致的思考和追寻,你会发现是一种错觉,是一种错误的理解(错误的认识、知识)。这种误解无法解释许多现象、许多事实。“反映论”、“机能说”无法解释:为什么不同的民族用不同的语言(语系)进行(相同的)意识分辨与认识思考(进行思想、思维)?为什么同一个人先前没有某一意识,而通过学习、接受、(教养启蒙)输入、建立(某一)概念、观念后才会具有、才会“产生”这一意识?人们从小到大不断学习、接受教育、学习语言、灌输知识又是在干什么?人类开化、教化(脱离蒙昧)、个人启蒙、发蒙(脱离蒙昧)是干了些什么?人类开化前后、个人启蒙前后心理上、灵魂方面有什么变化(多了什么、少些什么)?意识(心理)是天生的还是后天形成的?为什么许多华裔在美国长大,从小未学中文(接受中文教化、接受中国文化熏陶)只能用英语去进行意识和思维?(只有西方社会欧美的思想意识)
当我们思索、追寻、认识到了“意识心理的发生完成心理机制过程”,理解到:主观地意识到了树这个事物(对象),心中“产生”了“树”这个意识,其实是自己头脑中先前(在启蒙过程中)输入、建立并潜在存在储存在自己头脑记忆中的针对树这个事物的“概念”(观念、理念)或叫“意识”(内容)在自己心中、神志中、内界主观中、理解中的再一次被唤起(沟通)、再一次被记忆出、再一次被检索到被提出、再一次的闪现、重现、浮现(出现、再现、显现);其实是先前输入、接受、复制、建立在头脑记忆中的“树”这个意义、意思(意识内容——先入之意) 在心中、神志中、理解中的再次被唤起(沟通)、再次被记忆出、再次发生完成闪现、重现、浮现(出现、再现、显现)这一过程时,前述的许多问题、许多事实就都会得到合理的解释。
事实上人在不看到树时,只要是想到或讲到、听到(别人说到)树时,也可发生完成对树的意识——心中意识到树(通过语言“树”的发音、通过“树”的默语、通过“树”的概念、观念、想到“树”这种事物对象,理解到“树”这种事物对象,想到记忆到“树”的观念、概念——先入之念、想出记忆出“树”的意识内容——先入之意),有“树”的意义、意思随“树”的默语在心中、神志中、理解中浮现、出现、闪现。而高级动物类(或开化之前的人类及未经启蒙的个人)即使看到了树(这一外在事物对象),头脑中内界中有树的“映像”结果——树的“物象”(形象、现象、表象),也不能发生完成针对树的意识——心中意识到树(心中、神志中有树的概念闪现、有树这一意识内容——意义、意识出现、浮现、闪现)——主观地分辨、区别到(外在的)树。这多少也会给人们许多启示。
高级动物类能看见、看到外在外界事物(对象),能客观地识别外在外界各种事物(对象),即人们通俗说的“认人识物”,但(从心理内容方面讲)不知道外在外界(各种)事物的各个意义、意思,头脑中记忆中没有各种外在外界事物的各个意义、意思,没有针对外在外界各种事物(对象)的各种观念、概念(理念),没有这种“先入之念”;没有针对外在外界各种事物(对象)的各种意识(内容),没有这种“先入之意”;当然也不能理解(用头脑记忆中潜在存在储存的各种概念、用潜在存在储存的各种意识——意义、意思去理解)外在外界各种事物的各个意义、意思;也不能主观表达(用记忆中潜在存在储存的各种概念、用潜在存在储存的各种意识——意义、意思去表达)外在外界各种事物的各个意义、意思。(因为不能主观地分辨、区别各个外界外在事物、未分辨万物——记忆中没有各种意义、意思、没有一个观念、概念)
不像人“心”里(随时)知道外在外界各种事物的各个意义、意思,头脑记忆中、心里有外在外界各种事物的各种各个意义、意思潜在存在储存着并随时出现、闪现、浮现(重现、显现)。不像人心里清楚、心里明白,高级动物类没有“心”。(没有“人类灵魂方面”、没有“意识思维方面”)远古阶段没有开化的人类和婴幼儿阶段没有启蒙的个人也没有“心”。(没有“人类灵魂方面”、没有“意识、思想、认识、思维方面”,只有“物象”和“物识”,以及各种情绪和各种感情、各种“本能”、“本性”等心理)
高级动物类没有今天的人类那样的心思、心理(人类灵魂心理),没有现代成年人那样的内界“心理状态”,没有现代成年人那样的内界“心理内容”,(各种观念、概念、思想、意识、念头、想法、心思、用心)没有“人类灵魂”方面的心理活动;远古的人类和婴幼儿阶段的个人也同样没有。它们在人类心思、人类灵魂(思想、意识)方面是空白,是混沌(什么都未分辨),是蒙昧(什么都不知不识),是天地未分、上下未分、未区分万物。在思想、思考、动脑筋、智能、智力、计算、创造、构思、发明方面是空白,在知识、认识、意识方面也是空白。就像原生生物,没有大脑高级神经系统、脑细胞的生物在“客观精神”方面是空白,在“高级动物类的心理”方面是空白,在“映像”在“物识”方面是空白一样。
从心理发生完成活动机制过程方面讲,高级动物类头脑记忆中,没有(不具有)开化后的人类或启蒙后的成年个人头脑记忆中那种先前输入、建立、后天形成、潜在存在储存着的、针对外界外在各种事物(对象)的各种概念、(观念、理念)、各种意识(内容)、各种意义、意思;(概念、观念是“意识内容”的形式、单位——“主观精神”的单位、形式)没有那种组成、构成人类各种思想、认识、思维、灵魂的“主观精神”——各种各个(简单的)概念、观念、理念、各种各个意识(内容)、各种各个意义、意思。
属“主观精神”的、针对外界外在各种事物对象的各种“概念”、(观念、理念)各种意识(内容)、各种意义、意思是后天形成的,是先前输入、建立(在从小学习语言文化、接受前人、他人的教养、启蒙的过程中输入、建立)并潜在存在储存在个人的头脑记忆中。(脑神经细胞树突中)是“先入之念”、“先入之意”。
我们在这里讲到的“心”,是指言“人类灵魂方面”的表现,是指言“人类心理方面”的表现,是指言“意识”、“思想”、“思考”方面的表现,是指言“人类的理性”方面,是指言人的心灵、心智、心思方面的现象。它是人内在内界的、虚在的、主观中、神志中、头脑中的东西(事物)。它实在的东西是人脑这块物质或高级神经系统的活动。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21/2/17 10:57:22
0

 1   1   1/1页      1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7.1.0 Sp1
心理学论坛,中国心理学家网版权所有 All Copyright 2006-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 06003963
页面执行时间 00.40625 秒, 4 次数据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