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bbs
收藏本页
联系我们
论坛帮助
dvbbs

赞助商链接
>> 实验设计 实验报告 经典实验 认知理论
搜一搜更多此类问题 
中国心理学家网心理论坛专业学习实验与认知 → 反应时间研究历史

心理学论坛,心理学学习平台 心理学考研论坛
您是本帖的第 2446 个阅读者
树形 打印
标题:
反应时间研究历史
afang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尚书】
文章:930
积分:8858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6年6月28日
楼主
 用支付宝给afang付款或购买其商品,支付宝交易免手续费、安全、快捷!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afang

发贴心情
反应时间研究历史

反应时间研究的简史

1796年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公案;

Brandly的眼耳法(1820年)、人差方程;

1850年Helmholtz运用反应时间来测定神经传导速度;

1868年,Donders发明分离反应时间的实验(反应时间的相减法),分离出简单反应时、辨别反应时和选择反应时;

1879年及以后,冯特及其学生对反应时间进行了系列研究。其中,Cattell揭示了选择反应时长于简单反应时的原因——在反应的准备上不同;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认知心理学兴起。认知心理学主张研究认知活动本身的结构和过程,并把这些过程看作信息加工过程。而任何过程都需要时间,因而可利用反应时间这一客观指标,来对加工过程进行研究,以揭示信息加工过程和信息加工的各个阶段。

例如,运用反应时间相减法,安排两种作业A和B,其中A包含B所没有的某个特定心理过程,而在其他方面相同,那么这两个作业的反应时间之差就是那个特定的心理过程所需要的时间。

1969年,Sternberg在相减法的基础上发展了反应时间的相加因素法。相加因素法假定,完成一个作业所需的时间是一系列信息加工阶段分别所需时间的总和。

由于反应时间的相减法和相加因素法都不是直接测得某一特定加工阶段所需的时间,而是要通过间接的比较才能得到,并且相应的加工阶段也要通过严密的推理才能被发现。因此,Hamilton等(1977)、Hockey等(1981)发展了一种新的实验技术——“开窗”实验。

Meyer等(1988)速度-准确率分解技术(speed-accuracy decomposition, SAD)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10/2/1 22:04:20
0

 1   1   1/1页      1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7.1.0 Sp1
心理学论坛,中国心理学家网版权所有 All Copyright 2006-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 06003963
页面执行时间 01.20313 秒, 4 次数据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