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bbs
收藏本页
联系我们
论坛帮助
dvbbs

赞助商链接
>> 评析各家理论,发表自己见解,提出新思维新论点
搜一搜相关精彩主题 
中国心理学家网心理论坛学术研究理论探讨 → [讨论]《天与人》第二章 经验意识

心理学论坛,心理学学习平台 心理学考研论坛
您是本帖的第 3457 个阅读者
树形 打印
标题:
[讨论]《天与人》第二章 经验意识
chucn
帅哥哟,在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
文章:
积分: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
楼主
 用支付宝给chucn付款或购买其商品,支付宝交易免手续费、安全、快捷!

发贴心情
[讨论]《天与人》第二章 经验意识

第二章 经验意识

人类以感官来感知事物,而感官依赖于它背后的神经。我们寻根探源,发现了大脑。来到这个陌生之乡,徘徊于它的沟壑野岭,我们有点迷途忘返。但是,在这片灰苍苍的高原上,我们既没有找到掌管感觉的幽灵小人,也没有找到感性世界的富丽景观。现在有了对神经道路的大体理解,我们就可以走出这块幽闭之地,回到现实的经验世界。

第一节 注意与感觉

注意

已知神经组织的系统活动受其结构的制约,而表现出由内而外的系统组织性。当精神张力达到脊髓水平,整个机体进入敏感的觉醒状态,具有明晰的本体感觉。此时,系统的感应活动依次包括三阶基础组织由内而外的感应展开。其中,基底传入组织的感应活动形成对小脑中间神经元的感应连接,小脑传入组织的感应活动形成对脊髓中间神经元的感应连接,脊髓传入组织的感应活动则形成与外周感受器的感应连接。它们的感应活动会因外层中间神经元或感受器的状态差异而分化,并通过相关中间神经元构成基础传入系统优势感应活动的外向接续,形成外向投射的感应连续体。

如果我们把这种感受系统感应活动的外向接续投射作为注意,那么,注意就不只是大脑中的事件,而且在直接的水平上也无须刺激冲动的内导选择。一般地说,注意的方向是由感应活动自然生成的,它服从一般的物质感应规律,即在相同的感受性水平上,应激的优势取决于刺激的优势;而在均衡的刺激下,敏感的子系统则优先反应。这种适应诱导在每一个层次和环节决定着感应的方向。由内而外的多水平感应活动在内部基础上感受外部影响,逐层导致感应分化和选择投射,就形成了注意的定向展开。

但是,作为严格定向的分析选择活动,注意的每一个环节都要求特定的条件。一般意义的注意条件当然是由自然给定的,但只有最末端的条件是纯粹外源的,而每一个中间环节都要受其内层组织系统活动的严格控制。内层传出组织制约着外层中间神经元的状态,它的抑制性活动使相关神经元超极化,从而给内外感受系统一个相对冷静的沟通。这是精神缘起和注意定向中的关键性内容,其实际活动受皮质基础前束的调控,而皮质前束的活动才须要冲动的上行内导。在大脑皮质的系统支配下,基底传出组织对小脑中间神经元的选择性抑制活动,构成小脑水平的体节间的注意选择;然后,红核脊髓束的活动就把注意和注意的选择延伸到外周感觉道;而脊髓运动神经就能通过肌肉活动实现更广泛的注意定向和迁移。

注意迁移是注意的重新定向或刷新,常根据内外起因而有主动与被动之分。注意在其选择性定向展开和一般活动中,自然具有一种纵向或横向的感应迁移,这种系统活动性迁移是随意的和主动的;其次感应和注意作为一个耗能过程,会导致相应感觉道的活力减退,而自动转向新异领域,这种疲劳性迁移一般是有意而自动的。而注意的被动迁移见于定向反射,是由环境刺激引起的注意转向。定向反射的神经基础或机制在于,刺激冲动上行内导,投射于皮质第四层的前中后四区,如果这列冲动足够新异与强大,所激发的新兴皮层输出就会占据主导地位,由内而外依次导致相呼应的活动转向。如此形成的注意转向和迁移具有明显的被动性,不仅与当前注意缺乏连续性,还表现出机械的反射性质。

注意的迁移之所以能成为一种有序的主动活动,是由于神经结构的集散统一性。注意的迁移总是发生在一定的层次上,前后的注意有着共同的非特异性基矗在分化选择的那个竞争层次上,系统也是根据物质感应规律简单工作的。选择活动涉及系统的固有特性、即时情况与环境条件的综合适应状况,可以随意地往来相关领域、转向新异领域或维持固有的注意倾向。究竟而言,注意的迁移是由系统的内在性状与外部条件协同决定的,或隐或显的内外因素动态地决定着注意活动。

尽管注意的路径是一种主要涉及感受系统的结构,但是注意的定向展开却要由运动系统来实行。注意总是在内层活动的控制下达到的,而如果没有本层活动的参与,注意就会裹足不前,无法继续展开,这是精神能够系统地有组织地展开的基矗运动传出组织的活动本来由本层反射结构输入,但这要受到内层运动传出的选择性抑制调节,然后再接受高级神经系统的直接影响,从而形成辩证的系统性活动。它对外层中间神经元的选择性抑制构成进一步的注意定向。这种定向的基础可以上溯到大脑以及基础传入系统多水平的感应活动,而每一环节的状况都是注意的条件,条件的变化就会导致注意的迁移和感觉的更替。

注意及其定向、迁移和展开因而是沿着物质关系和感应条件进行的。其中的主动与被动因素协同而作,难以严格划分,可以根据不同的形而上学立场进行归约。从系统活动的立场来看,当注意的迁移发生之时,即使有外源性被动原因,也已经通过内在组织的中介转化,并参和了其它相关的内在因素,结果极富系统性和主动性,而不失为一种发自系统内部、受多水平条件有序影响的主动活动。这种主动的注意活动乃是一切感觉的基矗

感觉

精神所至,感官为用,进入注意系统,感官开始作为注意体系的一部分而工作。当物质感应外向投射开去,在感应投射的末端,系统与环境的直接感应会因环境中的差异发生进一步的适应分化。其中的优势感应就会在一般背景上凸显出来,成为前景,而产生一种对比的特异感,这就是感觉。注意于是结出了感觉之果,注意就是感觉之活动,感觉则是注意的结果。所以,感觉就是注意活动的感应凸显效应。这种感应凸显效应,就是注意之意和感觉之觉的实质。

注意所及,形成感觉。感官象是注意的触手和表面,及物而生感觉效应,毫无冲动内导的须要。而刺激的作用主要在于诱导和唤醒注意,它不是感觉结果的直接原因和必要因素。即使对于刺激的感觉,也是在它引起注意和感觉活动之后,才得以形成。只是在注意的定向反射和被动迁移中,刺激才是一个必要的因素。然而,环境中的差异却很重要,它所诱导的注意分化与对比是感觉形成的必要条件。

环境中的差异即事物的性质差异,对于注意和感觉活动来说,是一种机能性的差异,包括质的和量的两种层次。尽管这种差异构成了某种机能性刺激,但却无须实质上的能动性。感觉只在乎环境中的相对差异,而无须绝对的刺激强度。它甚至可以是一种相对的空无或负性刺激,更无须勉强激起冲动内导。即使是能量性的刺激强度的辨别,也只是一个差异辨别事件。而单一的同质环境即使导致了感觉,也要偷借背景因素才得以构成。

差异对比关乎感觉的实质。当注意与环境中的差异贯通时,感应活动由于机能适应自然形成分化对比,从而凸显感觉效应。由神经胶质细胞的代谢递配产生的活动神经元间的竞争性抑制,当会强化这种感应对比,形成鲜明的感觉效果。同一事物在不同的背景上会诱导不同的感觉,这种相对性乃是感觉的本性。在单纯的强度辨别中,它就曲折地表现为心理物理学中的对数定律或幂定律。感觉起于注意,而成于对比。在本质上,感觉就是注意及物分化的感应对比效应。作为注意投射的及物成果,感觉形成于注意的末端,在外周而不在中枢。

的确,外周感觉的朴素事实是值得深思的,它没有轻易泄露自己的基础和本质。所以一发现感官的根据,我们就忘乎所以地以为,那即是感觉的所在。但根据只是源头和基础,这与感觉形成的最后处所是不能颠倒的。我们的确是通过神经来感觉外物的,但这并不需要刺激冲动的内导。把外周事实压缩内化只是还原主义的一时迷妄,而其真正的目标是要理解感觉及心灵的基矗现在可以说感觉的基础就是神经系统的注意活动,它在及物的末端形成感觉。

当注意从中心外向展开时,首先觉醒的是本体感觉。作为最基本的感觉类型,本体感觉常为早期朴素的感觉分类所忽略,其主要感受器分布于耳蜗及运动器官,基本内容涉及体位秩序和统一性感觉。其次觉醒的是一般的体表感觉,如味觉、触觉、温觉,然后是高级的体外感觉如嗅觉、听觉、视觉。其中嗅觉、听觉、视觉可以分别看做味觉、触觉、温觉的特化和发展,这种特化显然增加了它的敏感性和重要性。对于基本感觉的种类和系统尚缺乏全面的研究,但是可以肯定,各种感官和感觉应该看作注意体系的系统适应性分化和展开。

注意不仅及物生成感觉,而且通过感官和感觉的接续来进行延伸和扩展。这好比接竹杆,只不过注意的接点是一个灵性的适应性接头,可依具体感应状况而向多种方向投射开去。作为外向投射的选择性感应活动,作为纵向感应活动的横向分化对比,注意和感觉的真正界面在于一组感应与其背景感应之间。这种具体的物质关系决定着感觉的详细性质,表现为具体的感觉意象。感觉在基本上取决于感觉道的性质,而环境中的差异为之加上了具体特点。二者统一于现实的感应活动中,那就是环境事物对于注意体系的意义和现象。

意象

感觉的实际内容是具体意象,而意象的生成就是事物在注意下的现象过程。如前所述,注意和感受系统与环境的感应活动,会因环境中的机能差异而发生分化。这种适应性感应分化能够形成对比而凸显成象的关键在于注意。事物作为一种自然的存在,本有性质上的参差,但即使它们能自然地构成对比,离开注意的观照也不能呈现本象。意象的生成当然还是一个有关注意的课题。在注意末端的感应活动中,包涵着意象的机制和实质,须要深入分析。

注意末端的感应活动是末端感受器与环境的自然感应。而末端感受器是已经通过了注意选择的具有相当程度的内在同质性状的注意触角。当它与更加富于差异的环境发生感应时,就会按照环境的机能差异发生相应的感应契合,有如拓朴中的阴阳契合。但是在这种契合中有了明显的阴阳与阳阴的分化,它构成了注意末端感应活动的相位分化,并自然地形成固有注意基础上的感应对比而产生感觉效应。

在这种感应分化中,优势活动倾向于形成鲜明的极性中心,并诱导注意的集中。而其余的部分则依照机能性质的连续性、相似性、邻近性状况,依附而融合于极性中心,具有某种统一性的一组感应就与其背景构成对照而凸显成象。但是,由于注意与感应的消耗导致感受性波动,感应分化的对比显象是不稳定的,而表现出意象的适应性局部迁移和反复,实际的显象活动取决于环境差异对于感受系统的新异性。相关的事项在格式塔学说中有过详细的讨论,须要指出的还有观点的不同。这里讨论的是注意末端的及物感应活动,而不是大脑中的心物同型事件;要在注意的显象,而不在知觉的完形;事关基本的感觉适应活动,它是知觉形式特性的基矗

注意活动的适应性机能性质是这种注意成象的基础,感应活动中的能量性、活动性、突出性的特殊方面自然凸出为前景,而在一般背景的参照对比衬托中显现成象。如果注意基础的感受性未衰,这种凸出就会自然地构成注意进一步接续投射的优势选择。而当进入下一层次的注意展开时,下一个意象就会在上一个意象背景下凸显呈现。如果基础感受能力衰退,注意活动的感应分化就会丧失基础,而把特异性方面自然地整合到背景中去,退回更一般的意象层面。

如果把注意感受体系的具体接续称为感觉道,那么感觉道的性质就是意象构成的基础,而意象成立于环境事物带来的具体特点。这就是意象的机制和实质,它不是镜式反映的产物,而是在注意的感应观照中的衬托对比效应。象与物的原初关系,不是一种水中月镜中花式的映像关系,而是直接的实体性的感应显象关系。对于注意而言是意象,对于事物而言为现象。

所以,意象或现象是由主观活动、环境事物与感应背景三个要素,通过纵向的感应关系和横向的对比关系构成的。当注意沿着这种物质关系展开迁移时,就形成了经验的现象世界。而基本的意象构成关系,则随具体的物质关系表现为各种具体的现象关系。这是注意和心理生活中各种线索的实质所在,也是哲学思维反复触及的深晦奥秘。

注意中的感应对比关系,作为基础的一般的意象或现象构成关系,乃是老子所谓玄妙的要旨,也是苏格拉底、笛卡尔、康德、黑格尔之后,现代心理学、认识论和现象学共同面临的课题。鉴于现象学的流行,可以区别于具体的现象关系,把现象构成关系称为现象学关系。不论形形色色的现象学多么玄奥,其语焉不详的共同要义一定可以追溯到这种基本的意象构成关系。它决定着现象的性质,是认识的基储逻辑的根源和心物关系的要枢,并给知识结构和精神生活染上了基本色彩。表现为全部精神文化生活中的主观性、相对性、实在性和人文历史中各种具体的转换变迁关系。

现象的主观性根源于主观注意活动,不同的主观活动会发现不同的物象。无疑,所有的现象都是主观的,但注意总是主体与环境的感应贯通,并没有纯粹主观的现象。如果说主观性是现象的根本属性,那相对性就是现象的本质属性,没有环境的差异诱导就没有注意的感应分化和对比活动,什么事物都无法显现。最后,这种相对因素中诱导注意集中的主要方面,赋予现象以主观和背景因素之外的一种确定不移的实在性。

通过现象的实在性去把握实在乃是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通用公理。现象虽然不是实在,却是实在的现象。尽管康德在他的极端意义上对现象与实在作出绝对区分,但是谁也不能真正放弃二者的联系。凭借这种联系我们才得以切实地生活,现象就是生活的路标。但要使现象真正发挥路标的作用,必须澄清其中的实在性内容。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8/3/16 15:04:07
0
chucn
帅哥哟,在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
文章:
积分: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
2
 用支付宝给chucn付款或购买其商品,支付宝交易免手续费、安全、快捷!

发贴心情

第二节 认知和意识

知觉

注意所及形成感觉和意象世界,这是主观体系与环境自然交合的结果。但感觉意象的各个要素都处在变动之中,任何变动都会打破暂时的感应关联,导致主客分化。随着注意的迁移,意象在存亡变更中的客观性得以彰显,感觉意象于是客观化为主体对客体的知觉。这是一个对感觉意象进行客观归因,以意象为客体的过程,可以称为感觉的对象化或意象的客体化。感觉的对象化要通过意象与主体的分化来实现。意象形成中的注意迁移集中是感觉的具象化活动。意象的呈现虽可谓来者为客,但此时的主观因素与客体因素方贯通一体,无所谓主客之分。当意象因其要素的变动而与主体分离时,意象的客观性才显著起来。这种分离使主体把意象判为外在客体,从而实现感觉的对象化和意象的客体化,并通过意象代客体而形成对客体的知觉。

在最简单的情况下,感觉是指那种与神经或感官直接相关的基本经验,而知觉则关涉着感觉基础上的外在对象。所以感觉具有本体性,而知觉具有对象性。但这个基本的区别很含蓄,为一个表面的区分所遮蔽。那就是感觉的单纯性与知觉的复杂性,好象知觉是由感觉整合而成,但是感觉的过程并不简单,而知觉的结果也很单纯,所以这不是一个对称的本质的区分。格式塔学说一边以整体主义反对元素整合的知觉观,一边大谈知觉的元素组织与整合,结果这种元素主义的知觉观经历了格式塔运动而毫无改变。其实,同一水平的感觉与知觉在纯杂程度上是相同的。感觉的整合并不生成知觉,不过形成整合性感觉,这可通过注意的迁移和融合来完成,但既不是知觉合成,也不是什么收集归约过程。而知觉的形成不必要感觉的整合,却必须对感觉进行对象化或客观化。在这个意义上,感觉有其本体性却不限于基本体,而知觉有其对象性,并不排斥基本本体。

知觉至少包括方位和性质两种基本成份。基本知觉的机制涉及心脑关系。在讨论之前,须要回顾一下感知机制的历史观点。墨瞿、荀况以为:知,接也,唯以五路;心有征知,缘耳得声,缘目知形。亚里斯多德讨论五种感觉,佛学谈论六根因缘。这种朴素的知论到笛卡尔笔下开始变得精致起来。他以为心灵居于脑内,要凭借神经感知外物,而心灵能直接觉知的只是神经的状态。接下来便有关于刺激内导的经验主义知识论和还原主义神经学。贝尔、缪勒乃详细讨论神经特殊能,以为不同的神经赋予心灵独特的性质,感知的性质不取决于外物却决定于神经的特殊性。所以把感觉的特殊性定位于脑内,而与天赋能力及先验范畴相衔接。不久,就找到了“感觉中枢”,而有关于基本知觉的投射说、模拟说和符号说的相继提出,并有广义的心物同型论和信息加工说相推进。通过神经机能来理解知觉乃是还原主义的使命之一,但是,这些研究尚未触及知觉的实质。

对神经结构与机能的系统考察表明,在脑内寻找特征察觉器是颠倒而没有结果的,因为真正的特征察觉器就是外周的感官和感受器。我们通过神经和感官来感知外物,因而赋予物象和知觉以神经和感官的特性。但是这种特性在更加特殊的事物面前是一般性,而事物的特性和相关知觉的特殊性则在事物自身。例如,视神经和眼睛赋予所有的视知觉一种不同于听觉的独特性质,但这种性质对于任何具体的视觉都是普通的和一般的。也就是说,神经的特殊性在于神经,感官的特殊性在于感官,而外物的特殊性在于外物。更确切地说,是在不同的神经之间、感官之间、事物之间。相反,对于外物的知觉,其一般性在于感官和神经;神经的一般性在于中枢,而基本的或高级的中枢乃是基底系统。

所以我们通过神经和感官来感知外物,并赋予知觉自己的特性;而不同的事物赋予知觉更加特殊和丰富的性质。这就是说,随着注意的扩展,知觉内容的特殊性越来越依赖于外物自身。感知的特殊性在外周,而不在中枢,其具体情况取决于注意与客体的实际关系。这是一种外向投射、接续分化、渐次定位定性的扩展过程。而所有的特殊性、所有的位置和性质都是相对的,知觉依赖于事物在注意体系中的实际地位。注意和感知的路径与手段,即神经、感官、工具和背景等要素,即是主体的特征察觉器。它们在注意体系中的相对方位和性质,乃是方位和性质知觉的实际线索。

在注意活动中,意象的存亡变迁和客体化显露了意象构成的主观基础,我们因而知道那个注意关联中的意象客体的方位和性质。而复杂的知觉,有赖于复杂的注意活动和物质关系,形态、运动、时空等都可以通过各种水平的注意活动来澄清,根据各种物质关系来确定。知觉的关键在于感觉的对象化,而准确的对象化要求对意象的主观基础与客体成份进行适当的检验和区分。必须通过注意与意象的迁移协变来澄清固有关联的结构和性质,才能获得精确的客体知觉。

感觉对象化的后果,是把主客交感的共同意象作为客体,这种指代因而构成了一种以己标物、以主立客的结果。这就是知觉的机制和实质:主观及物,感觉现象,意象迁移,客化知物。知觉一事物,就是发现它在主观世界中的意义,而意义就是它在主观世界中得以呈现的那种位置和性质。这种相对性是客体与主观系统相对照,是主观系统对知觉基本性质的决定。这里的要点在于,如果客体没有那种相对于主观系统的方位和性质,它就不可能以那种方式呈现于注意之中,这就是我们据以为知的理由。

因此,主观系统的性能和态度具有首要的根本的意义,知觉的路径手段与方式,既往经验和当下的兴趣都是知觉结果的制约因素。当注意沿着物质感应结构投射开去,注意体系事物的特性逐层贯通累积,直到终端事物的呈现,对客体的知觉就是凭这种物质关系形成的。主观性是知觉首要的根本的属性。主观活动是知觉形成的前提和基础,但如果没有客体的最终参与,就无所谓认知和知觉。客体关系着知觉的最后构成,对客体的把握才是知觉的目标。

主观性与客观性是协同的,而不是相反的。当事物意象在主观范围内发生改变时,主体能通过恰当的归因在意象客体化时予以排除,而保持客体知觉的稳定性。知觉的这种恒常性是其客观性的显著表现,而这正是通过主观性的操作来形成的。对主观因素、客体与背景因素的准确区分和恰当归因是是可靠性的保证。不然,就会产生错觉。精密的知觉要求详细的注意辨别、检验和修正,那已不是一个简单的知觉任务。

认知

如果我们把从注意到知觉的整个活动过程称为认知,那么,知觉就是认知的产物,而感知则是认知的基本方式和具体形式。认知因而是一个包括注意定向、扩张与迁移活动在内的多水平的主动操作活动,一个由行而知的自主感性过程。这至少涉及从注意到知觉的行、感、知三种相继展开的成份(活动、过程、阶段和形式)。

作为操作性冲动,行在神经系统内部必须是基础传出组织的系统性动作。它是某层反射结构在内层运动系统的控制下,由内层感受系统经皮质前束的活动,选择性地激发的辩证性动作,从而构成本层传出组织的随意性操作。这也是前述注意定向与迁移中操作活动的详情。而内层感受系统接受外层“感觉中枢”通过尾状核和小脑半球的易化性调节,成为皮质前束激发系统操作的条件。

但是系统在熟悉某层组织之前,自主的注意活动无法透过该层组织理解更广的环境内容。所以操作行动的首要任务是注意直观的引导下,协同感受系统对相关组织进行主动操作和精确定性。当操作行动的试探效果反馈于感受系统时,就能通过主动操作与相关组织的应变关系,实现对该组织的定性测量和了解。这里的试探性操作是通过注意迁移由相关感受系统控制和定义的,而操作的效果则由原初感受系统来索取和测定,最后以操作效果来确定外物的性质,因而构成一种理解关系。这种操作性理解乃是建立在直观基础上的认知。其中,操作行动是认知的基本要素,而感觉涉及多层面复杂的注意活动,仍然是注意的迁移、选择、分化与融合,知觉仍然要对感觉进行客观归因,形成以主标客的意见结果,并在相形之下促进原初系统的自我觉知。

在完成对相关组织的操作和理解之后,系统就能透过该组织注意更广的环境作用,并构成注意的扩展,并可在新的层次上组织更高级的探索活动。其实,通过操作和认知,系统已经产生了适应改变,能够更容易地与它相衔接,而轻易地把它纳入自身体系。如此逐步展开就能形成经验与认知能力的丰富和增长。

所以,对每一事物的认知,至少可以从形式上区分为两部分,其一,在内部操作下的基础性注意直观,其二,在直观引导下的实物操作与理解。后者又为更外层的注意直观奠定了基矗在朴素层面上,这就是墨学中的“为”,也即“存亡荡易治化”。存亡,是指注意直观与迁移中感觉意象的存亡;荡易治化乃指各种形式的实物操作和实验。前者是狭义的知觉,后者为狭义的认知。

然而,经验材料的理性处理日益成为发达的认知成份。甚至倾向于把知觉经验和实践活动看成感性的信息收集过程,而以信息加工、符号运演和命题处理为真正的认知成份。但是信息加工、符号运演和命题处理等理性活动不过是在实物意象的基础上,以符号操作代替实物操作,其实必须看作是以符号为对象的注意选择迁移和分析整合活动。通过注意活动澄清符号意义关系形成理性系统,此外,并无特别的加工、运演和处理。而信息处理和符号运演注定不能在大脑中独立完成,也无法真正脱离实物参照,其实是高级的感性活动。并且,处理运演的结果最终必须对象化为特定主观立场的客观系统,才能成为一种认知。所以信息的加工运演作为认知成份,仍然是知觉的准备,无法绝对地凌驾于知觉之上。

相对而言,知觉是简单的认知,认知是复杂的知觉。而我们只能勉强地把广义认知区分为注意直观、实物操作和符号运演三种成份(阶段和形式),亦可称为直觉的、实验的和理智的。它们朴素地排成一种由低及高的序列,但其中存在着层级交叠和内涵关系。直观以心理练达虚明为基础,而操作性认知可在一知半解的关系中获得新见;符号运演所具的穿透力可以超出普通的直观和操作范围,但高级直觉因为具有精深的经验积累,其效度远在普通的符号运演之上。

所以,认知就是系统以感官、工具、概念、范式乃至活动性的操作摆弄去测度事物并发觉它在主观世界中的地位和性状,古人称之为格物致知。格的本义是枝条交错围成的空间范畴,而引申为测量和分别之意。格物即是用主体的、已知的、熟悉的事物去体认或测度未知的、不熟悉的事物,以建立未知事物与已知事物之间的适应关系,从而在关联中察觉、把握和建立未知事物的相对意义和类别秩序。这就是认与知的本质涵义和基本法则。在简单的情况中,格物之时立即获知;而后来不满于表面的局部的知见,格物与致知就有了明显的分化。虽然格物的当下即有所知,但初步的知见须要进一步的致知功夫,才能导致真切系统的知识。这是要继续去格初步的知见,所以有了感性与理性之分。人们发展了各种具体的格物方法和致知方法,实质和目标只是要以己测物、以主度客、以已知标未知。

当然,为了避免主观偏见与错误,我们努力涤除主观成见,“舍己而以物为法”,以物标物,力求认知的客观性。其实只是努力超越主观狭隘性,发展和采用了更加广阔主观方法。极端的客观方法是纯未知之间的对比互标,那是在无所依傍的未知领域的无奈之举。另外,还有一种以还原致知的特别方法,如庄子、胡塞尔用于知识批判和解构的方法,它通过揭示知识的主观来源,说明我们是怎样用狭隘的主观方法来分割曲解原初事实和自然实体的,从而得到对事物本相和原形的真实洞见。其实质是一种知识与原形之间的反思性对比和悬置性标示,但是,离开格物的知识就不可能有这种知识的反思和本相的洞见,所以是格物致知的负性方面和高级形式。随着生活的进展,我们越来越多地使用各种客观方法,其实不外是对主观方法的各种发展。“致知在格物”,主观性是我们一切理解力的根据,格物致知是所有认知活动的不二法门。

意识

如果说知是通过感觉检验对事物意义的察觉,那么,进一步的意象辨别活动就能把意象客体从其环境背景中明确区分出来,形成鲜明的客体观念,这就是识。所以,识本是一个立象定意的活动,这也要通过注意迁移来实行,其结果是一种具有鲜明意象特征的观念。在基本的注意定势下,注意投射末端的感应波动与迁移,构成了对初步意象的精细检测,最终把意象客体界定清楚,形成明确的意识观念。而高级的意识要通过语言文字等符号关系来确立。

与知觉中注意的收敛性回落迁移有别,这种发散性横向迁移检验的是意象的客观构成。前者是对主观基础的检验,关系着意象的一般性意义,而后者是对意象的具体澄清,涉及意象的特殊性。这里,意识是与对象原始统一的,是在注意的感应对比中所彰显的特异性;而意之义则是具体意识的与主体感知模式相应合的基本方面。依照此理,注意的继续展开,会使本层意识成为下一级意识共同的意义基矗这种意义关系和意识结构的具体情况是由注意体系相关事物的机能关系决定的,它是现象关系和知识结构的深层基矗所以,注意沿着主体结构、活动能力和感应条件的扩展迁移,就能通过逐物分化和感应融合形成经验结构和知识系统。

总之,从行动和注意到知识的全部活动和成果,就是认识和意识概念的大体内涵。认识倾向于一般的宏观活动,意识侧重于具体的微观动作,二者基本上是同一的。作为由内而外的物质感应和精神缘起,主观经验活动发起于脑中,而完成于心上。在中心的外周客位上,意识是以意象的形式直接呈现的,而现象的背面与实在连续未分。作为主观活动与客体现象的连续体,意识就是注意对环境的观照,对事物的发现。发现是表面的认识,认识是深层的发现;有什么程度的发现,就有什么水平的认识。

透过表面现象以发现深层本质,有待于认识的深入。意不尽象,象不尽物,知有错位,识有误差。知识是一个理想的目标,经验是一个有待不断展开和修正的任务。这使我们对知识的实在性感到困惑,并给予实在论和现象论相持不下的论辩力量。当然,意识和知识在实质上是现象的,但是也具有明确的实在性。首先,实在是现象的构成要素,现象本身即具有实在性;其次,知识的客观实在性不仅是有效知识的一个理想,即使意象的客体化和识别区分未能与实在得成准确的一致,错误中的实在性也是不容抹煞的。不过,实在性并非实在,意识是主观及物而生,是实在对主观的现象。而现象本来是相对的,相对性是知识的本质属性,所以也是真理的基本属性。知识高度可错,真理难得绝对,必须从主观性能和主观活动的实际状况来理解,真理是随着认识活动和认知性能不断发展的知识系统。

意识既不是实在,也不是对实在的反映,而是对实在的发现。在本质上,意识就是注意的感应投射活动。从感应活动的观点来看,意识无须镜式反映,而要注意活动;其结果不是机械的映象而是积极的现象,而作为现象的意识是一种机能性的物质关联。无疑,关于意识的这个观点是主观的、实践的、经验的和现象的。由于反映论和神经学的贡献,我们得以完善对意识的理解。建立在心物二元论基础上的反映论与神经学相呼应,对意识的研究作出了基础性贡献,但是反映论的根本困难只能扭转式解决,回归现象论是必然的选择。

其实,关于意识的现象论是一种庸常的观点。朴素的现象论即是主观论,除了朴素缘起论和经验论中的刺激-感觉说,大家或显或隐骨子里都是主观论者。或考虑现象的机制,或注重意识的对象,才进一步采用了镜式隐喻。撇开老庄、苏子柏拉图的现象观,在佛学中早就有显现论对缘起论的明确观点。也许笛卡尔就是最隐蔽的伟大现象论者,从主观待知是怀疑的前提,而他又确立从主体放射开去的演绎分析方法,赋予现代实践以强大的穿透力,这乃是实质上的经验主义和现象学。而强调行是知之始的实践性观点立论更加明确而深刻,马克思之后,现象学、解释学和操作主义在认识的不同层面,都明白地从主观论知,彼此相通而一致。

不过,要从目的性实践回溯到一般行为和初始层面,以物质感应和系统活动来理解实践和意识的本质。如果用简明切实的经验现象来命名,这里的观点或可称为人本的、实践的、主观的、经验的、机能的现象论。所谓主观即是注意活动,本于行而达于知,非心物之唯可以名。在实质上,意识就是注意的感应投射和结果,是主观经验或客体现象,现象论以物质机能关系看待意识的本质。但是,说意识是大脑的机能已很成问题,大脑皮层并不是意识的基本器官。而且,意识远远地超出了大脑——基底神经系统的机能范围,是一种外向的广阔的经验性机能事件。

而注意和意识作为机能活动是一个耗能过程,须要主体精神能力的支撑,这是意识能动性和方向性的源头和本质。如果精神张力不济,注意便会脱离高远现实向本体回落;当精力恢复再达时,又能重新唤醒既往经验,并在固有经验上获得新的进步。注意和意识因而总是指向一定的时空与事物,这种指向性作为意识的方向性常称为意向性,它与一般物质活动中的方向性并无本质的不同。

在明白物质活动方向的原因和规律后,才能理解物质活动;同样,在明白意识方向的原因和规律后,才能理解意识活动。正是注意的投射朝向活动才导致了作为现象的意识的生成,意向性的实质就在于注意系统感应活动的外向接续和选择投射。这种注意的感应投射,沿着具体的物质关系而进步,并可以在固有的经验性物质关系上,超出现实性认识的范围,形成记忆、思维和想象等广义的意识活动。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8/3/16 15:06:06
0
chucn
帅哥哟,在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
文章:
积分: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
3
 用支付宝给chucn付款或购买其商品,支付宝交易免手续费、安全、快捷!

发贴心情

第三节 记忆及思想

记忆

当注意从事物上移开,意识却可以存留;即使事物消失,还能在回想中再现。我们称这种现象为记忆,并很自然地以为事物在心灵或大脑中留下了痕迹。当进一步的研究详细追问记忆机制时,我们陷入了长期的困惑,每一种设想都困难重重。可以说,与晚近的各种假设相比,腊刻隐喻和道痕观念中所包涵的朴素痕迹说,是更一般、更健全的,仍不失为一个适当的基矗问题是如何把它与神经学事实及相关心理过程结合起来,以获得对记忆机制的充分理解。

首先须要明白一个朴素的事实,记忆不是独立于意识过程的另外事件,它正是通过这个过程完成的。确切地说,识记是意识的一种后果,而回忆则是意识的重复,可以用来加强识记。如果识记确实留下了某种痕迹,那就一定印刻在意识的相关部位上。

第一种可能的识记是感官中的直接印象。感官与环境间的物质感应,由于事物的差异,导致感官机能状态的相应分化,在意象生成时即有一种直接的印刻。它能在感觉消失之后,继续存在短暂时间,成为即时感觉复述的条件。要是刺激足够强烈,还能形成鲜明的感觉后象,消退缓慢。如果这能算作一种记忆,可以称为感觉记忆。但它极易受到后继活动的干扰,不能作稍长的保存,不如叫做感官印象。

而在注意和感觉的同时,感应冲动还能通过基础上行系统投射到大脑皮层,在相应的部位导致同样的分化,构成对事物的经验性、意象性记录。这是第二种可能的识记,其部位就在以前所谓感觉中枢,确切地说,是大脑皮层后上分的星形细胞层。它作为一个内存,可不受非注意条件下外周感应的干扰,而较长时地保存印象。记录的机制仍然是感应性机能分化,这个层次上的感应分化比感官印象之于事物有更多的变形,虽不失为拓扑同形,也不是什么模拟表象了。不过记录的这点失真并不成问题,模拟表象其实是回忆的任务。如果上述识记的部位与机制是基本正确的,那么内存的状况就可以通过皮质侧束下达基础传入系统,而为注意选择读取了,结果就在原初注意路径上再现原初意象,这就是回忆和模拟表象。它象实际经验一样能够加深相应的印象,构成复述强化,回忆是经验的一种形式。

神经感应活动作为一种耗能过程,会使相应路线的活力衰退,而引起系统机能状态的分化。这在当下的应激活动中,表现为各种水平的适应疲劳和习惯化。但是它有一个几乎相反的远期后果,就是相应路线机能结构的强化。这是通过组织代谢造成的,组织活动对代谢的影响是,相对于周边组织的竞争性抑制和优势增补。它必然使相应组织的生理化学机能得到相对的增强,甚至于系统机能结构发生分化,经验就是这样存储的。研究发现,记忆效能与海马机能状况有一种显著的普遍相关,撇开简单的平行关系,大脑皮层的代谢活动和感应活动受海马机能活动一般影响的可能机制有两种,一是曲张体的非特异性递质扩散,一是更一般的体液途径。

然而,记忆常常是多层次的,涉及多部位的经验存储。作为意识的结果,记忆具有象注意和意识一样的路径、部位、层次和结构。一个脊髓感官水平的意识经验,以基底和小脑水平的注意活动为基础,在每一个水平上都有相应的经验记忆活动,然后才有脊髓水平的记忆。它们处于大脑皮层后上分的不同区域和层次上,并通过皮质侧束相关联。如果相继注意两件事物,那么注意迁移的那个拐点就具有了关键意义。它与其皮层后上分的投射点在两次注意中都会得到强化,从而成为意识关联和经验积淀中共同的基础成份。换句话说,由于注意迁移是在一定水平上进行的,感觉更替常常保留着内在的基础,它决定着感觉间的现象关系,并构成意识和记忆关联的根据。新的记忆总是在固有记忆的基础上形成的,这种关系构成了记忆的结构和回忆的线索。大脑皮层具有丰富的级别层次和部位,并能在高度分化的多级组合中形成复杂有序的记忆系统。记忆关联一般是自然的,而能得到有意注意的加强。在系统的结构关联中,记忆印象能获得更有序的保存和更有效的回忆,通常称之为关系记忆。

因此,对于记忆的部位须要详细理解。首先,记忆存储的部位在大脑皮层后上分,这里不是感觉的中枢,而是记忆的中枢。其次,记忆中枢在大体上可以分为基底、小脑和脊髓三个区域级别,每一个较高水平的记忆都有其前基本水平面相应的记忆活动为基矗第三,根据组织学事实,小脑记忆区有两个层次,而脊髓记忆区有三个层次,分别对应着不同的整合层次。所以,说视觉记忆位于先前的“视觉中枢”,乃是一个非常简略的说法。严格的记忆部位,特别是长期记忆的部位,须要用系统路径来说明。一个物理部位在不同的意识路径上可以存取不同的记忆,它们就象波的相遇那样表面相干而独立活动,适宜通过关系路径来提龋

大脑皮层的经验性适应分化构成了记忆的基本机制,信息是以意识的形式输入的,也是以意识的形式提取的。在记忆过程的内部,无须神经组织的特别的编码活动。编码之事其实发生在主客体之间,意象意识可以看作一种自然的编码,而真正的编码就是用语言文字等符号对客观事实进行的编码。这是一种制名指实的符号化活动,用来建立多重关系帮助记忆。于是形成了所谓的第二信号系统,极大地促进了我们的记忆成就。它是一种由与视听相关的语言活动和书写活动决定的高级记忆形式,其基本成份乃是符号意识印象及其与原初事物意识印象间的关系;而它的高级成份则是语义之间的关系,并与事物之间的实际关系有一种相关的对应。于是,我们可以谈论符号及语义记忆。

在多种类型的记忆中,印象记忆是最基本的,是记忆的实质,具有机械性。而关系记忆与结构有关,具有理解性;符号记忆与形式相关,具有语义性。这是一个由低及高的系列,高级类型包含着低级成份,而其基础和实质都是印象,印象痕迹的相对深度关系着记忆的时程。当一定部位的不同传入增多,或在同一部位进行多项记录时,各种感应分化就会相互叠加干扰和破坏。随着生活的继续,如果先前的分化得不到及时的复习巩固,记忆就会在相关感应的破坏下变得混沌难分,以致遗忘。显然,对旧有识记的忘与对新经验的记,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遗忘的实质是经验的破坏与更新。如此,我们才能更正早期的谬见,随生活一同进步。除了特殊路径部位的未受干扰的存储,只有那些得到经常复习巩固的分化痕迹,才能持续地保存下来,成为记忆的长期形式。

思维

在物质结构和感应条件基础上形成的意义关系不仅是记忆的线索,也是一般心理生活中的关键成份。如果把沿着意义关系展开的意识活动叫做思维,就可以表示思维概念的基本意蕴,即意识活动从一个观念命题到另一个观念命题的关联性和连续性。思维是心理生活的主要内容,其典型形式是联想和推理,分别处于观念和命题两个层次。可以依据观念材料的性质把思维划分为直观形象思维、语言符号思维和逻辑理论思维几种主要类型,这也是由低及高的思维发展结构。

观念的联想基于经验,回忆就是一种再现经验的联想,但联想不限于回忆。通过经验分析,早期经验主义心理学,提出了接近、相似、对比、因果、重复等一系列经验性联想规律。然后,联想就成了支配学习、记忆和心理研究的一种主义。现在我们知道,注意的迁移秩序是联想形成的真正基矗任何接近的、相似的、因果的事物都要通过注意的迁移关联,才能在意识中形成与客观事物关系相应的经验性意识关联;相反任何两件事物都可以通过经验上的接近形成直接的经验联结。当意识通过经验联结一个接一个地展开时,就象流水一样具有连续的动态的和线性的形式,这就是联想、意识流和思维。

思维作为连续的意识活动,是一系列意识观念相继接续的过程,观念就是思维的基本元素。直观的意象性观念构成形象思维,而语言符号性观念则构成语言思维。这不仅指那种无声无形的内在形式,也指操作性语言书写活动。思维本来就是操作性活动,而言说书写乃是高级的思维活动。“动作思维”不是思维的一种形式,而是关涉着思维的一般性质。选择性注意迁移与操作活动是一切意识活动的基础与本质。

根据意义关联的性质和方向,可以划分分析与综合及抽象与概括等具体思维形式。从一般到特殊和具体是分析,反之为综合;抽象与概括可以看作一种抽象的分析与综合。在同样的意义上,还可以谈论因果思维、比较思维、发散聚合思维诸多形式,它们构成了思维过程的各种具体成份。注意迁移的各种形式本源于主观物质结构决定的现象关系,在认知活动中得到操作性训练,而形成各种习惯性倾向。这些习惯的具体发挥,表现为各种思维能力,它们构成了智力的主要基矗

语言符号思维的一般形式是普通语辞,特殊形式见于音乐、绘画、体语哑语等方面。名以指实,辞以抒意,符号观念的联结构成了语言辞章。符号观念或语词是符号思维的基本单位,它们通过语义语法连接成意义连贯的语句,再通过一系列意义相关的陈述形成说辞和文章。语义关系结构是语言符号思维的关键,是清晰明白系统一致思维的基矗墨经指出,“以故生,以理长,以类行”,或假效法、辟侔援推而意达辞成。现代语言学、符号学和逻辑学研究也企图理解、规范和改进自然的语言思维。

为了语言思维的准确性,首先须要澄清符号观念的内涵与外延而形成严格的概念。对客观事物和意象的完整概念化过程,包括命名和正名即符号化和概念化两部分,这是严密思维的基本前提。当观念上升为概念,语句就提升为严格的命题。而从命题到命题要一个根据义理关系的多重跳跃和转换的复杂联想过程,叫做推理。推理不是观念的简单联想,而是命题的转换和运算。它从前提性知识和命题出发,经过若干意义相关命题的中介承转,而导出新的命题和结论。命题运演中那种前后相关的意义关系,乃是推理展开的根据,并决定着推理的结构形式,这就是逻辑。而由逻辑关联的命题构成的说辞称为理论,语言符号思维于是上升为逻辑理论思维。

推理中的逻辑至少有两层涵义,一是基本的意义关系,二是根据意义关系而形成的结构形式。后者可以形式化为抽象的规则或范式,制约推理方式。由于不同的逻辑规则而形成归纳推理、演绎推理以及类比、因果、条件等多种推理类型。对推理中表现的逻辑规则的提取和利用增加了思维的逻辑性和严密性,而真正的推理法则暗藏在基本的意义关系中,可溯于经验材料背后的物质关系。所以逻辑推理要求一致性来保证与事理的符合,并成为理性的主要代表。推理中的意义和逻辑关系使思维的展开形成特定结构的意义系统,这种关联性或系统性就是心理和思维中的理性所在。它超越了简单感性和知性的局限性,而形成一种由多种经验成份相互支持的关系系统,以致可以不假外求地从固有的关系中推演出新的知识、命题和判断。但是这种理性并不能从根本上摆脱经验基础的局限性,一切推理都要面临经验的不断检验和修正,这就是形式逻辑的不完全性。

我们常常回到辩证思维以寻求完全性观点。它以“既是又不是”的逻辑范式兼容并包,并构成对形式逻辑的揭底性批判。根本的问题在于概念化时的偏见,物象本来是相对的,而以一种偏见固定为概念,再以一致性贯彻下去,就不能容纳别的意见和涵义,而无法得到完全性。但是如果辩证的观点为了完全性,视矛盾为当然,以完全代一致,而取不立言辞、不分是非、欲说还休或纵横捭阖的态度,是以小全小真代替大不全大不真,而不利于理性的发展。其实,辩证逻辑的基础是现象构成关系,而形式逻辑的基础是具体的现象间关系。辩证逻辑比形式逻辑处于更加基础的地位,其作用首先在于概念化甚至意象辨别中那种全方位的审察权衡。宜选择一种与当前实践相适应的观点来将对象概念化,然后交给形式逻辑去应用。当概念僵化狭隘,遭遇经验挑战时,再由辩证逻辑加以批判纠正,赋以新的内涵后,让形式逻辑去展开。这样完全性与一致性就在实践的基础上历史地协调统一起来,为确定性的追求和理性的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

辩证思维处于逻辑理论思维的基底上,其中的意义关联具有直接的比邻和对比性质,其注意迁移的特征类似于意象辨别,观点的选择极富创造性,是理论思维创造性的基本源头。哪里概念化还没完成,哪里有一致性困难,哪里有思想僵化,哪里就须要辩证思维。创造性不是一种思维的特性,而是思维及其结果的普遍性质;高级的创造性不在思维的技巧,而在思维的境界。形式数理逻辑思维的创造性是由符号概念和逻辑给定的,具有既定的机械性和强大的穿透力,能穿过现实的境界而达到可能世界,把思维的创造性发挥得淋漓尽致。

想象

当思想越过感性的现实世界,把主观系统的物质特性投射于可能的境域时,可以形成纯粹主观的虚拟意象和意境,构成对感性世界之外事物的想象和推测。所以,想象是主观的意象构造活动,其基本内容是形象思维。思维侧重于意识的关联路径方式和逻辑秩序过程,而想象则涵盖意象意境的构造和成果,其程序可以随意重复与更改。所以想象常与思维并称而列于其后,其关系类似于知觉和认知。想象是思维能动性、超越性和创造性的典型表现,有梦觉幻想、境况推测、艺术创造、理论假设等多种具体形式,可以按照自觉性或自由度分为自发想象、随意想象和自主想象三个级别。

自然发生而不觉的想象,带有明显的自发性,见于梦觉、幻想和妄想。梦是精神恢复过程中先行觉醒的意识活动,初期的梦境由局部觉醒的简单意象拼凑而成,离奇荒诞;但是随着觉醒的发展,梦想就会表现出意义连贯的组织性,甚至出现故意的逻辑推理。幻想常指觉醒状态下浮想连翩不着边际的思想活动,它基本上脱离了与实际环境的意识关联,只有较大的环境变化才能使幻想惊醒,故有白日梦之称。而深刻的情感原因常常导致难以控制的自发想象,内容固着而虚妄,称为妄想。极端的情感性精神障碍更是意念飘忽、不辨虚实。

随意想象见于日常境况推测和符号解读,是日常心理生活不可忽缺的重要内容。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随意想象是日常认知和生活适应的一部分,想象在认知中有假设和引导功能,境况推测能有效减少生活适应中的盲目性。交往对话聆听阅读中的符号理解则要随时把符号转译成形象和情景,也是随意想象的重要形式。而高级的自主想象是指生产社会实践和科学艺术活动中高度自觉的想象活动,它带有显著的意志特征,是高级创造活动的心理基矗

面对生活任务带着自觉目标的高级想象,是故意的意象构造活动。它通过对固有经验材料的剪裁、粘合、抽象、扭曲、夸张等各种变换加工,来形成主观意象与意境。复杂的想象往往须要经过对意识材料的解构和重构诸过程,包括具体时空方面和抽象性质方面的各种分解整合和转换演绎操作。意象构造的实质是,通过纯粹主观的选择性注意关联和注意投射活动,来形成超越现实境界的主观意象。它无须客体条件的参与,具有明显的虚拟性。

这种主观的意象构造活动,虽然没有客体对象的直接参与,却是主观系统内部的物质活动,在本质上是一种主观的注意操作,与注意和意识的基础部分并无二致,属于广义的注意和意识范畴。但是在枝末上,想象的注意活动与显现实在的认识的注意活动非常不同。前者是自由的,主体仅凭系统内部的物质条件和经验关系构造意象与意境,无须外在客体的参与。而认识中的注意活动具有本质上的现实性,每一步都依赖于客体条件,并根据客体条件调整主观注意的路径和状态,最终与客体达成一致。

由于认识与想象的实质性区别,讨论认识与科研中的主观构造,或认识成果和科学理论中的主观给予性并无多大意义。如果事物不具有某种形式和性质,主观认识活动就不能给予相应的形式和性质。只有想象才能真正给予和构造意象的形式和性质,但是想象只是想象,不经过认识的检验,就不能成为认识的一部分。认识中的主观性成份只是借以发现和认识的感应工具,而没有真正的给予性。存在于认识成果中的主观给予性与想象和错误成正比,而与真知真理无关。科学按照事实来构造理论,并实事求是地修正自己,图有构造的形式,而不具构造的实质,否则就不是认识性科学。

与其不同,想象、艺术以及一切创造性活动,虽然从固有经验和身边事物中取材,却是非常自由的。即便是按照一定的现实条件构造的意象,也改变不了想象的性质。在艺术梦幻的极端形式中,想象几乎是真正自由的,无须任何对象条件的限制。但是,自由本身却有它的限度,主体系统的性质和规模、经验结构的广度和精度都是制约想象力的基本因素。自由的想象只能在主体能力的基础上飞翔,依靠生活经验的基础而发展。

当想象投射于现实世界之外的虚拟时空中,就形成了相应的想象意境。虚拟的想象世界所具有的超越现实的性质,是意识能动性和意向性的极端表现。注意的意向性首先表现为感知认识中的现实性,其次就是意识思维中的方向性和想象中的超越性。想象对现实世界的超越,形成了有待证实和实现的意象,构成了对主体世界的虚拟性扩展。它把主体引向可能的未来世界,激发欲望和理想、赋予意义和目标。

如果说现象是生活的路标,那么想象就是生活的旗帜,这种指导性功能使想象成为指引生活、激发能动性的自由形式。意识和思想本依赖于更加基本的情绪活动,现在又反过来成为情绪扩展的途径和方式,从而构成动力和形式相依扩展的本末递进关系。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8/3/17 11:04:01
0
高岛
帅哥哟,在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
文章:
积分: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
4
 用支付宝给高岛付款或购买其商品,支付宝交易免手续费、安全、快捷!

发贴心情
支持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8/4/11 12:29:18
0
wlbuzhang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丞相】
文章:436
积分:4929
门派:古典精神分析学派
注册:2006年8月12日
5
 用支付宝给wlbuzhang付款或购买其商品,支付宝交易免手续费、安全、快捷! QQ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wlbuzhang

发贴心情

丞相正在巡逻,此贴加分~!


[img]http://www.cnpsy.net/ip/ip.asp[/img]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9/5/23 15:25:13
0

 5   5   1/1页      1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7.1.0 Sp1
心理学论坛,中国心理学家网版权所有 All Copyright 2006-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 06003963
页面执行时间 00.39063 秒, 4 次数据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