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bbs
收藏本页
联系我们
论坛帮助
dvbbs

赞助商链接
>> 心理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搜一搜更多此类问题 
中国心理学家网心理论坛心理生活 → 眼动脱敏疗法简介

心理学论坛,心理学学习平台 心理学考研论坛
您是本帖的第 2347 个阅读者
树形 打印
标题:
眼动脱敏疗法简介
afang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尚书】
文章:930
积分:8858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6年6月28日
楼主
 用支付宝给afang付款或购买其商品,支付宝交易免手续费、安全、快捷!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afang

发贴心情
眼动脱敏疗法简介

什么是眼动脱敏疗法,灾后媒体经常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这个术语,在谈及治疗方法时往往就会提到眼动脱敏疗法,什么是眼动脱敏疗法,这里根据相关资料加以介绍。

眼动脱敏疗法,简称EMDR,英文全名是Eye Movement Desensitizationand Reprocessing。由Francine Shapiro 1987 年创立,最初仅为眼动脱敏( EMD) ,1991 年发展为眼动脱敏与再加工。1990年作为一种心理疗法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并成立了国际性的研究组织。目前美国已有近万人在使用这种方法。

EMDR治疗治疗中,通常患者被要求在脑中回想自己所遭遇到的创伤画面、影像、痛苦记忆,及不适的身心反应(包括负面的情绪),然后根据治疗师的指示,让患者的眼球及目光随着治疗师的手指,平行来回移动约15~20秒。完成之后,请患者说明当下脑中的影像及身心感觉。同样的程序再重复,直到痛苦的回忆、及不适的生理反应(例如心跳过快、肌肉紧绷、呼吸急促)被成功地「敏感递减」为止。若要建立正面健康的认知结构,则在程序之中,由治疗师引导,以正面的想法和愉快的心像画面植入患者心中。

眼动脱敏疗法EMDR的治疗程序包括了八个阶段,分别为:      

1.「患者病史检验」-在第一个阶段,要评估患者是否适合接受此一疗法,及订出合理的治疗目标和可能的疗效。

2.「准备期」-帮患者预备好进入重温创伤记忆的阶段,教导放松技巧,使患者在疗程之间可以获得足够的休息及平和的情绪。

3.「评估」-用已发展出的「SUDS量表」,评估患者的创伤影像、想法,和记忆为何,分别出何者严重,何者较轻。      

4.「敏感递减」-实际操作动眼和敏感递减阶段,以逐步消除创伤记忆。        

5.「植入」-以指导语对患者植入正向自我陈述和光明希望,取代负面、悲观的想法以扩展疗效。        

6.「观照」-把原有的灾难情况画面,和后来植入的正向自我陈述和光明想法,在脑海中连结起来,虚拟练习「以新的力量面对旧有的创伤」。        

7.「结束」:准备结束治疗,若有未及完全处理的情形,以放松技巧、心像、催眠等法来弥补,并说明预后及如何后续保养。        

8.「评估」:总评疗效和治疗目标达成与否,再订定下回治疗目标。

眼动脱敏疗法EMDR 是针对PTSD 应用心理治疗的首创方法之一。当初Shapiro 应用此疗法治疗PTSD 患者时,仅有极个别(非药物) 关于此疾患的对照研究公布。Shapiro 发现经过一次治疗后,患者即可获得多方面的改善,尤其焦虑症状,而且无反弹的趋势。较之其他的疗法EMDR 似乎有神奇的疗效,故引起学术界的关注。随之有关EMDR 治疗PTSD 的研究层出不穷:有对照研究示,77 %100 %的单次创伤受害者在36 个小时的治疗后不再符合PTSD 诊断,复合性创伤的患者在满 10 个小时的治疗后有77 %83 %的不再符合PTSD 诊断。

有研究示经EMDR 3 次治疗后的初步治疗效果可保持15 个月,84 %PTSD 诊断降低,68 %症状减轻 1995 ,EMDR 和暴露治疗被APA(america psychiatry association) 列为针对PTSD普通人群(相对军人而言) 有稳定临床经验支持的心理治疗,除此之外无其他疗法被推举。有一关于所有已发表的针对PTSD 的心理和药物治疗的荟萃分析指出EMDR PTSD 有效,且优于其他疗法 。在对一些对照研究核实后,2000 ,国际创伤应激协会(international traumatic stress study) 指定EMDR 为治疗PTSD 的有效方法。

眼动脱敏疗法EMDR治疗法对目前的国内心理学和精神医学界尚属陌生,但因近年来灾后死伤惨重,许多幸存者更开始遭受「灾後压力症候群」的身心痛苦折磨,所以的确有需要引进此一迅速有效的治疗方法,以作为药物以外处理灾后身心受创民众的另一种治疗选择。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8/6/1 20:09:37
0

 1   1   1/1页      1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7.1.0 Sp1
心理学论坛,中国心理学家网版权所有 All Copyright 2006-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 06003963
页面执行时间 00.42188 秒, 4 次数据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