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bbs
收藏本页
联系我们
论坛帮助
dvbbs

赞助商链接
>> 个体发展规律 教育心理学原理
搜一搜更多此类问题 
中国心理学家网心理论坛专业学习发展与教育 → 布鲁纳《教育过程》

心理学论坛,心理学学习平台 心理学考研论坛
您是本帖的第 5065 个阅读者
平板 打印
标题:
布鲁纳《教育过程》
linshuang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成人】
文章:29
积分:339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6年6月27日
 用支付宝给linshuang付款或购买其商品,支付宝交易免手续费、安全、快捷!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linshuang

发贴心情
布鲁纳《教育过程》

布鲁纳(J·s·Bruner,1915— ),当代美国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家和教育家。他于1915年出生于纽约的一个中上阶层家庭,1937年,他毕业于杜克大学,并获得文学学士学位。随即进入杜克大学的心理学研究生院。一年后,转入哈佛大学学习动物知觉和社会心理学。布鲁纳在哈佛著名的科研工作者和生理心理学家拉希里(Karl s.Lashley)的指导下进行研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即1941年,他因关于纳粹的宣传技术的研究而获得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博士学位。1942年任普林斯顿公共舆论研究所副所长。1943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在海外服役,归属于联合国派遣军总司令部的心理战部。1945年,他回到哈佛,任讲师。1947年发表了“论需要在影响知觉中的重要性”一篇有价值的论文,为美国的认知心理学派奠定了一定的基础。1951年在哈佛大学组织认知研究小组,开始从事认知机能的实验研究。1952年在哈佛大学晋升为正教授。1956年他发表了《意见与人格》研究报告,以后又与别人合作出版了《关于思维的研究》一书。



  1960年他同米勒一起创立了哈佛大学认知研究中心,自1961年起任该研究中心主任。他虽然没有发明创造认知心理学,但他的确对促使认知心理学的系统化及其与科学规则的一致性起了很大作用。他汲取了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关于“发生认识论”等研究成果,提出了不少具有独创性的见解。



  布鲁纳不仅致力于心理学的研究,而且他对教育问题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关切。他以其心理学家所具有的对事物观察的敏锐性,较早地看到美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及科技的迅猛发展对教育工作提出的种种新的挑战,及时地将他对心理学的研究运用到教育领域。他从结构主义哲学和认知心理学出发,以研究有学习障碍的儿童入手,对促进儿童的智力发展、学习与认知过程、培养优秀人才的有效途径、课程与教材的编制,以及教学方法的改革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研究。不过,他的研究受到普遍重视还是50年代末以后的事。



  50年代末期,处于苏美科技激烈竞争中的美国,为苏联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而感到极大的震惊。认为自己在技术、军事和人才方面落后于苏联是教育落后所致。因而,国内开始普遍重视教育。正是在这种背景之下,布鲁纳所阐述的一系列对教育理论的独到见解和对学校课程改革的大胆设想才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特别是1960年出版的《教育过程》,使他名声大振,成为国内外知名学者。



  1959年,美国科学院在伍兹霍尔召开了有关教改的讨论会,美国科技学术界35位知名学者专家参加了会议,布魯纳任大会主席。会议着重讨论了如何改进中小学学科,特别是数学和科学教学,以提高教学质量问题。在大会结束时,他做了总结性发言,发言稿名为《教育过程》。会议结束后,他以自己的结构论思想为主导,综合了专家们在会上发表的意见,最后写出了《教育过程》这本名著,于1960年出版。



  这本重要的著作自1960年问世以来,已有俄文、日文、德文、法文等23种文字的译本。截至1978年已在美国重版16次之多,几乎每年重印一次。可见,这本著作不仅很快传遍美国,而且也迅速地传播于世界各国。它被列为“最重要和最有影响的教育著作之一”,并被誉为“教育理论的一个里程碑。”



  由于布鲁纳的研究和卓越的贡献,他在1941年获博士学位后,又先后荣获西比大学、谢菲尔德大学、坦普尔大学等九所大学的荣誉学位。从1962年起先后承担认知研究中心主任、全美心理学联合会主席、美国社会问题心理研究会主席、美国科学促进会理事、美国教育研究院研究员,1962—1964年任白宫教育委员会委员。1972年后任英国牛津大学心理学教授。他还先后荣获美国优异科学奖(1962年),美国教育研究联合会和教育出版社机构联合奖(1969年)等。



  布鲁纳从1941年获得博士学位以后的30多年间几乎平均每两个月就有一篇著作发表,他是一名多产作家。他的论著除了《教育过程》以外,主要的还有:《人民的委任》 (1944年),《舆论与人格》(1956年)、《思维的研究》(1956年)、《论认识》(1962年)、《关于学习的学习》(1963年)、《教育理论》(1965年)、《认知理论研究》(1966年)、《教学论探讨》(1966年)、《认识成长过程》(1968年)、《教育的适合性》(1971年)、《教育过程再探》(1971年)、《论教学的若干原则》(1972年)。其中的《教育过程》、《教学论探讨》和《教育的适合性》三本专著,一般被公认为是他的代表作。



  《教育过程》(The Process of Education,1960年),由坎布里奇的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1961年,纽约的文塔格出版了平装本)。中译本《教育过程》,1973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内部发行,邵瑞珍译,王承绪校。1982年文化教育出版社再版,公开发行。这一版本除了对1973年版译本进行复校修订外,还增加了作者1977年写的新序。1989年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再椒,作为《外国教育名著丛书》之一的《布鲁纳教育论著选》中的一部分。全书共99页,6.5万字。



  《教育过程》是布鲁纳对伍兹霍尔会议讨论所作的总结报告,然而,它不是单纯会议记录或意见的汇总,面是在他自己的研究基础上对集体讨论结果做了科学概括。因而,它也阐明了美国六十年代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正如布鲁纳自己在本书1977年版新序中所说的那样,“本书显然是一场变革的一部分。”全书共分六部分,其结构如下:“1977年版新序”;“原序”;“伍兹霍尔会议出席人员名单”;正文:一、“引论”;二、“结构的重要性”;三、“学习的准备”;四、“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五、“学习的动机”;六、“教学辅助工具”。



  全书主要是“按照结构主义表达知识观”,和“按照直觉主义表达研究认识过程的”。书中所提及的有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的理论都是经过实验假设所验证的结论。它围绕着课程改革这个主题提出了一种大胆的、坦率的和新颖的理论,其主要有四个中心思想和一个设想。它们是:



  (一)学习任何学科,务必使学生掌握这一学科的基本结构



  布鲁纳认为,“每一代人对于如何设计他这一代人的教育,都有一种新的愿望。正在形成作为我们这一代标志的,可能是广泛地重新出现的对教育质量和智育目标的关切,……”如何提高教育质量,智育的目标是什么?这是摆在50年代美国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特别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学生要想在有限的学习期间,掌握人类创造的全部文化科学财富更是不可能的情况下,重新设计“这一代人的教育”的重任,便历史地落在了布鲁纳他们这一代人的身上。



  布鲁纳继承和发展了“结构”主义的基本主张,提出了所谓的“结构主义教育”思想。他强调指出:“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



  布鲁纳认为,知识总是有结构的,知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构造的一种主观模式。合理的知识在于主观模式或者说结构能与客观事物相符,能很好地说明事物。既然知识是由人来构造的,那么就应为学校的课程设计最好的知识体系。他所指的‘学科的基本结构’也就是该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它们之间的关联。布鲁纳在解释学科的结构时,举了3个例子来加以说明。例如,数学中的解方程。布鲁纳注意到,代数学就是把已知数同未知数用方程排列起来,从而使未知数成为可知的一种方法。在求解未知数过程中,可以运用三个基本法则:交换律、分配律和结合律。学生一旦掌握了这三个基本法则所体现的思想,他就能认识到,所要求解的“新”方程式完全不是新的。它不过是一个熟悉的题目的变形罢了。在布鲁纳看来,学习结构不过就是学习事物是怎样相互关联的罢了。



  学科的基本结构到底有什么作用呢?它的作用很多,但归纳起来有两点:(1)“单纯化”:它可以把错综复杂的教材内容“单纯化”。这种单纯化可以给我们带来经济性的效果。例如,落体运动,单纯化后,可以以公式 来替代,它可以用来求自由落体的下落距离。这使学习者容易理解和记忆。(2)“迁移”:它可以使学习者具有一定的“迁移”能力,在今后的学习中易于举一反三,扩大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布鲁纳在《教育过程》中总结出了四点作用:(1)理解了基本原理就可以使学科更易于理解;(2)对人类记忆的研究表明,一件件放进构造很好的模式里的东西更容易记忆;(3)领会基本的原理和观念是迁移的基础。布鲁纳指出:“把事物作为更普遍的事情的特例去理解——理解更基本的原理或结构的意义就在于此——就是不但必须学习有特点的事物,还必须学习一个模式,这个模式有助于理解可能遇见的其他类似的事物”;(4)经常反复检查中小学教材的基本特性,能缩小“高级知识”和“初级知识”之间的差距,以解决由小学至大学进程中碰到的部分困难。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6/8/14 10:34:05
0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7.1.0 Sp1
心理学论坛,中国心理学家网版权所有 All Copyright 2006-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 06003963
页面执行时间 05.17188 秒, 4 次数据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