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中国心理学家网心理论坛  (http://www.cnpsy.net/luntan/index.asp)
--  心理学应用  (http://www.cnpsy.net/luntan/list.asp?boardid=52)
----  缺乏感恩心理投射社会病症  (http://www.cnpsy.net/luntan/dispbbs.asp?boardid=52&id=3275)

--  作者:denglu
--  发布时间:2007/8/24 10:42:06

--  缺乏感恩心理投射社会病症
缺乏感恩心理投射社会病症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是古之君子的美德。这些资助贫困大学生的企业家其实并没有这么高要求,她们只要希望,受资助的大学生打一次电话、写一封信,或者表达一句感谢的话。然而,这些贫困大学生却没能做到。我认为,取消这5名不感恩的贫困大学生继续受助的资格,于情于理都是符合的。

    为什么许多贫困大学生会出现这种不感恩的心理呢?部分可能是可归结于贫困大学生本身的原因,比如“‘极度自尊又极度自卑’,缺乏一种正确对待他人和社会的‘阳光心态’”,或者自以为是天之骄子,“成绩好,获资助是理所当然的”,从而缺乏起码的感恩之心。但我认为更重要是一种社会病症的反映,人是生活在社会中,许多行为离不开社会的熏陶或者影响,贫困大学生不感恩也不例外。

    我以为,这种感恩的缺失,与我们的教育有很大的关系。我们的学校教育本质上仍然是一种应试教育,以掌握知识特别是应试知识为主要目的,人文教育与道德教育总体缺失,在仅有的一些人文教育中,仍然以政治教育为主,强调宏大叙事,更多的是一些大道理,而忽略点滴的道德教育,感恩教育当然也包涵其中。家庭的教育同样如此,父母含辛茹苦为儿女操劳,也只是希望儿女成绩好一些,并没有要求那怕是儿女在情感上的回报。所以,“成绩好,获资助是理所当然的”的心理出现,就是这种对于父母的回报加之于社会其他资助者的反映。

    在我们当今的社会,诚信的缺失,对于恩人的冷漠的态度,可谓随处可见,这无形中更加助长了这些贫困大学生不感恩的心理。尔虞我诈,欠债不还,法院判决后当“老赖”,种种不诚信的现象在熏陶着这些大学生。当社会上许多人将不诚信、不感恩“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并从中能获取到最大的生存利益时,某些被资助的大学生甚至还认为资助者在资助活动中能获名且得利,何以有感恩的必要?(杨涛)

    捐助不是受助者的道德枷锁

    襄樊市总工会的捐助者们,仅仅因为这些受捐助的学生没有“打过一次电话、写过一封信,更没有一句感谢的话”,就取消他们继续受助的资格,是不是有点操之过急?你们这样一些看似义正词严的举措是否伤害了这些大学生的心?如襄樊市总工会副主席周萍所称,部分贫困生心理上极度自尊又极度自卑,问题是他们为什么会形成这样一种心态?他们由于出生贫寒而形成的这种心态是否经过一个学期就可以改变?仅仅因为没有写信等原因就贸然说他们缺乏感恩之心是否也太主观?西塞罗曾说过,“受惠的人,必须把那恩惠常深藏心底,但是施恩的人则不可记住它”。襄樊市的捐助者们,你们为什么念念不忘捐助者的身份呢?

    襄樊市的捐助者们,当你们捐助了贫困学生金钱时,你们也已经把道德的绳索套在了受捐助的大学生的头上了。这些贫困的大学生们,当他们接受了你们的捐助时,他们也接受了你们对他们道德的要求:这个要求就是要记住恩人,要感恩。当大学生们减轻了经济的压力与负担时,他们同时也增加了一种新的人情的道德的负担,这种精神的压力一点也不比经济的压力小。当感恩成为一种负担时,这样的行善还有多大的意义?

    要追问的是,同样是大学生,为什么来自农村的贫困大学生就天生的要低人一等;还要追问的是,为什么同在一片蓝天下,竟然有如此巨大的差距?一些大学生可以香车宝马,一些大学生竟然连饭都吃不饱。我们经常说要换位思考,如果是我们的孩子处在这样的位置我们又作何感想?这样一些贫困大学生心理能平衡吗?

    捐助行为是应该不图回报的,或不图有时间限制的回报。要相信贫困大学生们绝大多数本质是好的,对他们应该多些宽容。(徐晓)

http://www.gndaily.com/NEWS/2007-8/2007824919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