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中国心理学家网心理论坛  (http://www.cnpsy.net/luntan/index.asp)
--  统计与测量  (http://www.cnpsy.net/luntan/list.asp?boardid=29)
----  对“胜任力模型”的几点看法  (http://www.cnpsy.net/luntan/dispbbs.asp?boardid=29&id=4183)

--  作者:afang
--  发布时间:2009/4/22 17:35:14

--  对“胜任力模型”的几点看法

对“胜任力模型”的几点看法

1、关于样本量。在进行因子分析时,对样本容量的要求,一般是:预测时,样本量要大于项目量;正式测试时,样本量要是项目量的5倍以上,理想指标是1015倍。本研究中,问卷项目达到101个,而被试量预测时30人,正式测试时有效样本量118,没有达到因子分析的基本要求。这就存在因子分析的可信度问题,尽管KMO系数和球形检验的结果符合因子分析的条件,但这种风险仍然存在。

2、关于“交叉验证”。表3-7下面第二行说,七个因子与前期的模型完全吻合,这是一种偏主观性的判断,其实,可以用结构方程方法来拟合以前模型,以此来判断两个模型是否真正一致。

3、关于预测。预测时,就应该进行项目分析,因子分析,删除不适合项目,以减少正式测试的项目量。

4、关于统计。3.2.1下面,第三段第四行,P<0.05,应该是P>0.05,前者则表示两者相关。

5、关于因子量。因子分析后问卷项目是38个,因子数7个。因子分析的目标是用最小数量的因子来解释最大的变异量,提取7个因子后解释量也才50.183%,提取因子数多,解释量还可以接受。如果想在实际中推广运用这个工具,理想的解释量应达到60%以上。

6、关于问卷编制。存在不规范的地方,如项目52:“压力很大时,不仅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结,也能让其他人冷静下来”,可能受测者同意前者,而不同意后者,这是要求被试同时对两者不同情况表态,还有几个相同问题的项目,会影响最终的因子分析。

7、建议。更严格的问卷编制往往经过预测-正式测试-预测-正式测试的多轮循环,建议对问卷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以进一步考察问卷的可信度。方法是:再次选择被试试测,用结构方程拟合方法,对模型进行验证。

8、文字方面。本方存在很多语病,病句、错别字不少,注意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