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的面部表情中,最常见的一种表情当局笑了。单单是“笑容”,就有微笑、苦笑、嘲笑等好多种。但人生在世,有些时候,人们不得不使用虚假的表情来努力隐藏感情和表情。人际交往中,如果不仔细观察、仔细分析的话,则很难读懂一个人的真实感情。
约安娜·巴霍洛夫斯基是美国田纳西州纳什维尔市范德堡大学的心理学专家。她是一名专门研究人类笑声的科学家。从卿哦声、喘息声、咳嗽声或打鼾声到夹杂语音、类似于上上下下跳动的鸟叫声,它们都是笑声。发出特定笑声的人,如果让他刻意重复这些声音,往往是徒劳的。由此可见,从某种程度上讲,笑代表的是当前的心理活动,人类无法刻意模仿某种笑。因此,人际交往中,只要善于观察,我们一定可以找到某些证据,从而判断出对方笑容背后的真实表情。
英国赫福德郡大学心理学教授魏斯曼希望通过实验找到人类脸上可以传递出笑容真伪的信息部位,以及哪些人群更擅长识别假笑。普遍认为,女性比男性更擅长。其实,人类早在两个世纪前就开始研究笑。19世纪的法国神经学家杜兴是第一位研究微笑生理学的科学家。他发现,当一个人发自内心地微笑时,眼角周围的肌肉会收缩,产生“乌鸦脚似的”皱纹;而虚假的笑只牵动颧骨附近的肌肉,使嘴唇向上翘。
“笑”本来是为了缓和紧张感而发出的,但微笑有真有假,怎样判断对方的微笑是真城、善意的,还是虚假、恶意的呢?通常,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着手。
1.通过面部的肌肉运动和全身的动作来判断
科学家们研究发现,人类之所以能够发出真心的笑容,是因为颧骨肌肉与眼轮匝肌的共同作用。这两块肌肉同时发力,使嘴角向上扬形成“鱼尾纹”,面部表情就显露为真诚的微笑。而虚假的笑容却无法达到这种效果。因此,是不是从内心发出的笑,只要注意眼睛和全身即可得知。
不自然的笑或有目的的笑,通常嘴角堆着笑,但眼睛却没有笑意。当我们假笑时,使嘴角向两边拉伸的是笑肌,嘴巴却无法向上抬起。此外,伴随着真心的笑,有时候全身也做出一些相协调的动作。而假笑时,大脑的意识只停留在嘴角和脸上,身体其他部位没有很兴奋的反应。
2.从微笑持续时间的长短上也可以判断
真诚的笑容,其时间的长短取决于感情的强烈程度,如果感情比较强烈,可能会持续很长的时间。而虚假的笑容,因为没有真实情感的激励,无法表现出自然的状态,只能持续2/3秒到4秒钟,人为的延长时间会让人感觉到别扭。
3.从微笑时与嘴和眼部的协调来判断
真诚的微笑,嘴角微扬,两边面部的肌肉是对称的,它来得快,消失得却很慢,在笑容消失后,还可以从对方脸上寻找到一丝痕迹。而伪装出来的笑容来得比较慢,而且分布在面部上有些轻微不均匀。
人际交往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笑容,它们有的真诚,但有的却很虚假。看透他人笑容后的表情,辨别微笑的真假,是一项重要的人际交往艺术。它既能够帮助我们判断周围人的情绪,又可以提高我们的社交能力。